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5.781 KB
  • 2024-10-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共(8)页,85.78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2de48d76a26b1f29c25e2d2509ddc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梁河一高202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

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开展土地革命C.实行“三三制”原则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终明一代,内阁是一种畸形的、变态的组织。一方面内阁无其名而有其实,客观上、事实上成为最高决策机关;另

一方面,内阁长期处于临时性机构的状态,它不是一个法定机关,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内阁的这一特点是明代()A.帝王疏于政事的结果B.官僚体制完善的产物C.君权恶性发展的表现D.内侍阶层崛起的标志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宗法

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4.《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

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6.宋代,实行特奏名制度。在科举考试正式录取之外,录取数次应举不中的老年士人,他们与正式录取的士人享受同等待遇。这一制度A.保障公平根治选人不当B.完善科举严格

考试程序C.传播理学促进教育发展D.笼络士人扩大统治基础7.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针对传统公务员制度的官僚制原则和特征进行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封闭性架构逐渐被打破,出现非职业化倾向。近年来,我国推行公务员聘用制度、企事业单位养老

金并轨制度等。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相似变化表明A.公务员制度须与时俱进B.公务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C.中西方公务员制度趋同D.公务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8.1935年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

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此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加入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些规定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

主化的进程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D.剥夺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权9.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合奏《复议新政折》,主张大力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新政人才,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1903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等同于

科举及第)。这说明清政府A.想彻底改革政治经济制度B.开始正式培养翻译人才C.鼓励留学生学成归国D.迫于列强政治方面的压力10.据学者统计,唐代官员科举出身的大约占15%,而北宋这一比例大概为40%。范仲淹、欧阳修等不少名臣将相都出身

于普通平民家庭。这反映出北宋时期A.官僚制度比唐代高效B.阶层的流动相对频繁C.科举考试始设进土科D.重文抑武的风气明显11.下面是北宋初年禁军人数示意表。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967—968年(宋太祖)9

95—997年(宋太宗)1017—1021年(宋真宗)1041—1048年(朱英宗)19.3万35.8万43.2万82.6万A.无业流民的增加B.军队编制的调整C.专制集权的结果D.战争频繁的结果12.考课是

古代官更考核制度的种.唐代官员的考课等级共分九等,获得中上以上等级者,每进等,加禄季;获得中者,保持本操不变;中下以下等,每退等,减禄季据此可知,唐代的考课制度A.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C

.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D.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13.“皇帝便只有愉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内阁慢慢地重起来。不过内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不能和汉唐宋的宰相地位相比论。“材料认为明代内阁A.由前代宰相演变而来B.地位

受皇帝素质左右C.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D.标志皇权强化至顶峰14.1949年8月,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首席代表座谈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讨论新政协代表名单。毛泽东看到参加新政协的单位,人选和各项统计册后风趣地说,那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这表明,新政协

代表名单A.深得民众欢迎B.由地方产生C.需要慎重对待D.具有广泛性15.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

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是指A.实行对外开放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实行计划经济16.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17.北京故宮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A.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相权被大

大削弱C.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皇权被宦官架空18."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见1787年宪法A.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B.违背启蒙思想

基本原则C.着眼美国的整体利益D.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19.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

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20.“6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其监督下既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地依法履行职能。它保障了人民当家

作主,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是统一战线性质组织B.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C.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D.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21.《新唐书》记载:“(卢商)蚤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从此记载可看出

唐代A.科举制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B.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品行D.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22.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

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A.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B.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C.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D.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2

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24.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

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钱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B.扩大御史权力C.提升监察效果D.促进制度转型25.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进”使得西欧各

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B.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

股取士很僵化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D.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26.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

期考核,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这种制度改革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27.《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

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C.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

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28.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指出“僭主政治要依赖农民和市民的支持,在雅典也就是山地派和海岸派,这些公民的总体不论其阶级出身如何,构成了城邦国家的实体,并将公民这一概念牢固确立”,这表明A.雅典民主是超越了阶级的民主B.僭主政治的基础是农民和市民C.城邦制国家公民的概念模

糊化D.僭主政治蕴含了一些民主因素29.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这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英国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指A.君主立宪

制的确立B.国王丧失行政大权C.议会内阁制的确立D.君主制在英国结束30.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依

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宗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市民阶层D.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本卷共有3个小题,共40分

,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

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在秦及西汉初年,皇

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

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

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

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7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

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

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材料二西方国

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與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西方官员问责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

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6分)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

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中国古代中枢行政机构的

演变示意图根据两则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思维清晰,格式正确)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3136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