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品解析: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共(12)页,415.64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1d487936ebb1b1aa10b6f01ff215af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A.(-1,-3)B.(2,1)C.(-2,1)D.(1,-2)【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依次分析选项,
找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的点即可.解:根据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分析可得,A(-1,-3)在第三象限,B(2,1)在第一象限,C(-2,1)在第二象限;只有D(1,-2)符合第四象限的特点.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在教室里确定某同学的座位需要的数据个数是()A.1B.2C.3D.4【答案】B【解析】【分析】平面上,点的位置是用一对有序实数描述的,座位也
如此,据此即可解答.【详解】因为平面内点的位置由一对有序实数表示,所以在教室里确定某同学的座位需要的数据个数是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点的位置确定的条件,牢记平面内点的位置由一对有序实数表示是正确解题的
关键.3.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点P2与点P1关于原点对称,则P2的坐标是()A.(-5,-3)B.(1,-3)C.(-1,-3)D.(5,-3)【答案】C【解析】【详解】解:∵点
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1P,∴1(1,3)P,∵点2P与点1P关于原点对称,∴2(1,3).P−−故选C.24.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象”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A.(1,-2)B.
(-2,1)C.(-2,2)D.(2,-2)【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解析:先利用“帅”和“相”所在点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如图,“炮”所在点的坐标为(-2,1).故选B.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P′,则点P′所在象
限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特征解答.【详解】∵点P(-2,3)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P′,∴3-4=-1,∴
点P′的坐标为(-2,-1),∴点P′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出点P′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6.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已知点A(2,m)和点B(n,﹣3)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是()A.﹣1B.1C.5D.﹣5【答案】C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m、n的值,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详解】由点A(2,m)和点B(n,-3)关于x轴对称,得n=2,m=3,则m+n=2+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利用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得出m、n的值是解题关键.
7.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A.2B.3C.4D.5【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点A、B及其对应点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向和距离,据此求出a、b的值,继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点A(2,0)的对应点A1(4,b)知向右平移2个单位,由点B(0,1)的对应点B1(a,2)知向上平移1个单位,∴a=0+2=2,b=0+1=1,∴a+b=2+1=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横坐标
的平移规律为: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的平移规律为:上移加,下移减.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点P(2,3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3),在第二象限.故选B.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4点评:本题比较容易,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需要识记的内容.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与点Q(2,﹣1),下列描述正确是()A.关于x轴
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D.都在y=2x的图象上【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点P与点Q的坐标,可知横坐标一样,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点P(2,1)与点Q(2,﹣1),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
以点P与点Q关于x轴对称,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0.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2,3),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A.(﹣7,﹣2)B.(﹣
7,0)C.(﹣1,﹣2)D.(﹣1,0)【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A(﹣1,4)的对应点C(2,3)可得坐标的变化规律为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加3,纵坐标加﹣1,即可得点D的横坐标为﹣4+3=﹣1;纵坐标为﹣1+(﹣1)
=﹣2;即D(﹣1,﹣2).故答案选C.考点:平移变换中点的坐标的变化.11.如图,若以解放公园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博物馆的坐标为()A.(2,3)B.(0,3)C.(3,2)D.(2,2)【答
案】D【解析】【详解】解:若以解放公园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博物馆的坐标为(2,2).故选D.512.已知点A(3-p,2+p)先向x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再向y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点B(p,-q),则点B的具体坐标为()A.11(,)22−B.11(,)22
−C.11(,)22−−D.11(,)22【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详解】根据题意得:3-p-2=p,2+q-3=-q,∴p=12
,q=12,∴B(12,-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点P(-1,3)位于第________象限【答案】二【解析】【分析】根
据点的横纵坐标特点,判断其所在象限,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详解】∵点(-1,3)的横坐标都为+,纵坐标为-,∴位于第二象
限,故答案为二.【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A(-1,0)处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跳2个单位长度到点A′处,则点A′的坐标为___
_____.【答案】(1,2)【解析】【详解】根据向右移动,横坐标加,纵坐标不变;向上移动,纵坐标加,横坐标不变解答点A(-1,0)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1+2=1,6向上2个单位,0+2=2,所以点A′的坐标为(1,2).15.点P(5,﹣3)关于x轴对称的点
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答案】(5,3)【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熟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点P(5,﹣3)关于x轴对称的点
的坐标为(5,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6.观察中国象棋的棋盘,其中“马”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对(3,5)来表示,则表示“兵”点位置的数对是________.【答案】(6,7)【解析】【分析】先根据“马”的位置的有序数对的表示方法即可确定出表示“兵”的位置
的有序数对.【详解】∵“马”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对(3,5)来表示,∴表示“兵”点位置的数对是:(6,7),故答案为(6,7).【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序数对,根据题意确定出有序数对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
的坐标分别是(﹣3,1)、(﹣1,﹣2),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得到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0),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_____.【答案】(1,﹣3)【解析】【详解】∵A(﹣3,1)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0)
,∴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加2,纵坐标减1,∵点B(﹣1,﹣2)的对应点为B′,∴B′的坐标为(1,﹣3).7故答案为(1,-3).点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图形平移时,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变化值是一样的.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_____
__.【答案】(-2,0)【解析】【详解】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向上平移3个单位,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3,即可得到答案.解:∵点(-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2,-3+3),即(-2,0),故答案为(-2,0)此
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规律,关键掌握好:左右移,横减加,纵不变;上下移,纵加减,横不变.19.如果9排16号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为(9,16),那么10排9号可以表示为____.【答案】(10,9)【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由题意有序数对(9,16)表示第9排第16号的位置,说明9表示排,16表示号,从而用有序数对写出10排第9号的位置.∵有序数对(9,16)表示第9排第16号的位置,∴横坐标表示排,纵坐标表示号,∴第10排第39
号的位置则用有序数对为(10,9).考点:此题主要考查坐标位置的确定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掌握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20.如图,已知点A(1,1),B(3,1),则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表示为________.【答案】y
=1(1≤x≤4).【解析】【详解】试题解析:∵以(1,1),(3,1)为端点的线段在直线y=1上,8∴在两点为端点的线段上任意一点可表示为:y=1(1≤x≤4).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21.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
(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__【答案】(5,0)【解析】【详解】解:跳蚤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0)→(0,1)→(1
,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2秒,3秒,到(2,0)用4秒,到(2,2)用6秒,到(0,2)用8秒,到(0,3)用9秒,到(3,3)用12秒,到(4,0)用16秒,依此类推,到(5,0)用35秒.故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
标是(5,0).三、解答题2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的长为6,宽为4,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表示其各个顶点的坐标.【答案】(答案不唯一)如:A(0,4),B(0,0),C(6,0),D(6,
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以长方形ABCD两相邻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长为6,宽为4,可得出各个顶点的坐标.试题解析:如图,以长方形ABCD两相邻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
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4),B(0,0),C(6,0),D(6,4)(答案不唯一)9考点:点的坐标.23.王霞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
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2,﹣2),请你帮她画出坐标系,并写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答案】图见解析,各点坐标为:A(0,4),B(-3,2),C(-2,-1),E(3,3),F(0
,0).【解析】【分析】根据D的坐标为(2,-2),进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各点坐标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A(0,4),B(-3,2),C(-2,-1),E(3,3),F(0,0).【点睛】此题主要
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24.王林同学利用暑假参观了幸福村果树种植基地(如图),他出发沿(1,3),(-3,3),(-4,0),(-4,-3),(2,10-2),(5,-3),(5,0),(5,4)的路线进行了参观,请你按他参观的顺序写出他路上经过
的地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他经过的地点.【答案】葡萄园杏林桃林梅林山楂林枣林梨园苹果园.【解析】【分析】根据坐标的定义依次找出经过的地方即可.【详解】由各点的坐标可知他路上经过的地方:葡萄园杏林桃林梅林山楂林枣林
梨园苹果园,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1)在图中画出△A'B'C';(2)写
出A',B’的坐标;(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11【答案】(1)作图见解析;(2)A'(0,4),B'(3,1);(3)6.【解析】【分析】(1)把△ABC的各顶点分别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平移后的各点,顺次连接各顶点
即可得到△A′B′C′;(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点A′、B′的坐标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1)△A′B′C′如图所示;(2)A′(0,4),B′(3,1);(3)S△
ABC=12×4×3=6.【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相应顶点的平移规律;图形的平移要归结为各顶点的平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