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历史.pdf,共(5)页,1.25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0df6adc2acc8eca6ca389efb2c1c2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1页(共5页)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6月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秦国有律法规定秦国女子所生之子为夏子,秦地即夏地;齐国认为田氏出身的陈国其祖先是夏朝始祖大禹的后人;魏国将中原一带的地域定义为“夏”,自称“夏
王”。这说明A.西周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B.华夏民族的主体开始形成C.政权的合法性依赖文化建设D.统一文化的认同感在加强2.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
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进步3.隋至唐朝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来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
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细碎繁琐)的现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B.反映出对官员专业化要求加强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4.《皇明大政记》载:“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定。……不符意者,则驳使再拟。故阁臣无不惴惧者。”材料反映了A.内图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B.内阁大臣取得了批红决策权C.内阁制之下君主专制的加强D.内阁制化解皇权
与相权矛盾5.鸦片战争后,“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粤北者日少,成千成万以挑运、护运及开设旅店为业者,失了谋生之路。”据统计湘粤间的肩获者,近十万人大多为会党。材料主要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B.人民抗英斗争激烈C.农
民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D.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6.在这一次战争中,侵略者一开始就明确地表明,他们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恰恰相反,他们倒是要来拯救这个政府,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所并不
想干的事情。这一战争使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7.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
,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8.五四运动中学生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下图为时人对此事件的看法,这反映了A.
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B.对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的认识冲突C.新文化运动从更深层面解放了思想D.五四运动增强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2页(共5页)9.在孙中山等
人发动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于1915年废弃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国歌,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在他称帝后,很快又将歌词中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勋华”是尧、舜的别称,“尧天”可以指太平盛
世,也可指帝王盛德。可见袁世凯修改歌词的主要意图是A.为消灭南京临时政府提供舆论准备B.营造民主共和开创太平盛世的氛围C.抹杀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的功绩D.通过赞颂清帝退位来缓和满汉矛盾10.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全国的工
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这一号召A.建立在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B.表明中共的奋
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C.说明中共已确定国共合作的具体方式D.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11.1928年中共六大时,工人只占党员总数的9%,到1929年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时,工人党员占比又下降到7%,共产国际甚至担心中共党员成分主要是农民会丧失无产阶级先进性,变成农民
党。这一时期工人党员所占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国共内战阻碍工业化进程B.党开始从幼稚走向了成熟C.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D.土地革命战争的迅猛发展12.陈诚等强烈建议蒋介石放弃与日本华北决战计划,他们认为:若是国军在华北决战不利,日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会沿
平汉线大举南下,直攻武汉,那么中国就会无险可守而迅速被日军分成东西两块;中国的军政中心既无法西迁四川,日本又可以运用海空军支持的绝对优势,将国军主力在东南歼灭。这一分析促使蒋介石作了战略调整,积极组织一次会战。这一会战A.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
胜利C.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标志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13.下图为江苏靖江船工谢保大的支前光荣证,他参与的这场战事(渡江船工光荣证)A.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B.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D.推翻了南京国民
政府的统治14.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
是A.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B.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5.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
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B.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途径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6.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并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时声明解放军停止自1958年以来对大小金门等岛屿进行的炮击。当时《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A.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B.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
.标志着武力不再是统一的选项D.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3页(共5页)17.下面是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部分改革措施对比表。据此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A.扩大了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力B.使得雅典最终确立了民主制C.使城
邦机构日益庞大而低效D.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18.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
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这一转变A.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D.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19.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
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B.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20.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胡登在《致萨克森选侯书》(15
20年)中指出:“一个优秀民族却要臣服于某一个人(更不用说是要臣服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僧侣),这该是何等的耻辱与不正当!”他呼吁:“让我们恢复普遍的自由!让我们解放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祖国!”由此推知,当时德国A.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已成为社会共识B.国家统一成为时代潮流C.民族意识的高涨有利于
助推宗教改革D.首先兴起人文主义思潮21.以魁奈为首的重农主义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必然规律和可以测定的。拉美特利直接宣称人是机器,他说:“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这表明启蒙思
想家A.对理性主义质疑和反思B.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C.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规律D.从自然科学中受到了启示22.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
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23.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
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法国两院制议会
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24.“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B.否定了社会主
义社会的进步性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25.西方学者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说,“巴黎公社试图重拾一种地方的、联邦的世界观,但是未能充分考虑到它所对抗的国家的力量”。其意在强调A.不掌控强大武装力量革命难以取得成功B.德意志的综合国力强于法国C.巴黎
公社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革命政权D.内部矛盾导致了公社的失败26.1917年初,俄国国内陷入混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只能大量地发行货币,甚至连印刷机都用坏掉了。大雪和低温让1000多列蒸汽火车车头
因冻结而爆炸,导致食品和燃料没法运进大城市。由于供应缺乏,面粉的价格已经涨了8倍,但有面粉的面包房也没法烤出面包,因为烤炉没燃料,连首都彼得格勒的许多工厂都因为缺少燃料而停工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二月革命爆发后的紧张局势B.气候恶劣且燃料极度匮乏哈尔滨市第
九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4页(共5页)C.政府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D.一战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27.二月革命后,列宁动身回国,他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写道:“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
,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但“有可能使俄国革命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级阶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落后”的俄国仍然是封建农奴制国家B.“落后”使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取得胜利C.二月革命是全世
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D.列宁基于国情对俄国革命形成正确定位28.“阿波罗计划”用于月球科研的经费极少,然而阿波罗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媒体部,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太空环境的远距离视频直播设备,“阿波罗11号”
的整个登月过程对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美国政府如此重视宣传,旨在A.为民主党争取国内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科技军事实力C.彰显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与苏联争夺冷战的制高点29.有学者指出在杜鲁门主义之下,“美国战后对外进行干涉的整个历史,进一
步证明了这项原则。在每一个例子中,都是在反共这个广泛旗帜之下把干涉说成是有道理的,然后再加上几条根据战略和经济需要提出的更具体的理由。”该学者旨在强调A.杜鲁门总统是美苏冷战的真正挑起者B.杜鲁门主义成为推行美
国霸权主义的借口C.马歇尔计划本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D.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30.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国家一方面在维护美欧联盟的前提下,增强西欧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通过北约,通过美国在西欧的驻军和核武器
来“保护”西欧安全。这说明了A.西欧与美国之间既依赖又竞争B.西欧与美国之间结成军事同盟C.西欧国家已彻底摆脱美国控制D.美国在西欧的政治地位已丧失31.日本战后,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1957年建立科技
情报中心;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日本以上举措A.表明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B.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C.使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D.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32.1945-1949年,90%以上的亚洲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沉默的非
洲开始觉醒,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这体现了当时A.第三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治理B.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凸显D.亚非国家摆脱了西方的控制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
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在法国革命浪潮影响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
和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摘自周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
、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
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
个未竟的话题。——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5页(共5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并说明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意义。(12分)(2)根据材
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主要因素。(10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方连庆、王炳元等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具备领导革命的极优越条件,但领导权并不是天生的属于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三大”前后,党内普遍认为
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陈独秀提出要由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不仅是他本人的看法,也代表了共产党人当时普遍的认识水平。1924年10月以后,由于实践提供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党内开始讨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
题,并在1925年1月召开的“四大”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民主革命,并取得领导地位。党的“八七”会议报告指出,党在今后的策略是独立领导工农阶级开展斗争。1928年,党的六大在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
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地位,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的两大任务。遵义会议后,这一宝贵认识逐渐成为全党的实际行动。材料二: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中强调党
要“率领中国革命”,毛泽东也在报告中指出,在形成中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增加了共产党批评同盟者、揭破假革命、争取领导权的责任”。刘少奇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应以中国革命唯一领导者的资格,率农民和小资产阶
級,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叛变,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使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去。”(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正确地坚持了自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相对独立性,坚决同国民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在稳固地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前提下,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
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使自己的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终于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包括全部革命阶级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卫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
后期中共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的表现,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