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武汉专题】.docx,共(10)页,363.51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f142e7be6085c802171bbe7aba903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年级生物学试题考试时间:2023年4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
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
,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D.营养结构中的分解者和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区别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宜昌黄柏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减小人的生态
足迹B.套种、间种和轮种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D.“过腹还田”主要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3.空心莲子草是水陆两栖草本植物,是恶性入侵杂草。科研人员推测,空心莲子草可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毒害本土物种,为此他们用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和
根系的浸提液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宜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湿地内某区域空心莲子草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本实验需设置生理盐水处理的对照组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空心莲子草浸提液的浓度D.
这三种植物中,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最大4.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增加B.樱花林中樱花树均匀分布,属于生物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C.寄居蟹和海葵为原始合作关系,即使
分开各自也能独立生活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鲤鱼种群密度时,渔网网眼太大会使调查值偏大5.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时,需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统计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裸石上发
生了初生演替B.前120天,裸石上的物种数量逐渐减少,之后趋于稳定C.120天后,裸石上各营养级构成了正金字塔形的能量金字塔D.120天后,裸石上群落的结构和周围类似石块上群落的结构相似6.基础生态位是
指在没有种间竞争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有别的物种存在时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际生态位中存在种间竞争B.基础生态位大于实际生态位C.当可利用资源
减少时生态位的宽度增大D.窄生态位时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强度大于宽生态位7.2022年12月7日至20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通过了全球高度期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
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动植物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B.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的捕获活动C.易地保护是对濒危动物的有效保护措施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
8.在同一地方进行多次甲、乙两种植物的混种实验,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呈现出如图所示的变化情况。(N=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M=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的生态位不完全重叠B.甲种群
对乙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乙不会被甲淘汰D.若甲、乙达成竞争平衡,则收获的甲种子数等于乙种子数9.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调查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B.取等量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待盖好盖玻片后再计数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稀释后再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10.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
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本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本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本数量约为500个时,环境阻力最小B.亲本数量大于1000个时,种群达到稳定状态C.亲本数量约为500
个时,有利于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D.补充量约为1000个时,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11.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
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少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C.题中所述食物
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D.瓢虫属于集团内猎物,寄生蜂属于集团内捕食者12.“沼液肥田”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举。某农技站调查了沼液量施用不同的围垦麦田的土壤小动物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宜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密度B.施用沼液可
明显提高0-10cm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施用沼液对10-20cm土层中小动物的物种组成影响不显著D.沼液施用量的多少,不改变土壤小动物向地表聚集的倾向13.向稻田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原本不生活在其中的食草性(草鱼)、滤食性(鲢鱼)、杂食性(鲤鱼)和底栖动物食性(青鱼)鱼苗,构成稻鱼共作网
络。该共作网络可有效减少杂草和害虫的数量,并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有关该共作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类的粪便可以直接被水稻吸收利用,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B.该共作网络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种植水稻不用施肥C.该共作网络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
境的污染D.该共作网络调整了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14.成熟的紫皮百香果果皮中富含花色苷,果汁色泽金黄、香气馥郁、酸甜可口,富含多酚、类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有“果汁之王”的美称。以紫皮百香果全果和果汁为原料发酵,所得百香果酒的香
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香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无氧环境B.可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遇酒精变黄的特点,检测发酵液是否开始进行酒精发酵C.从酿酒残渣中筛选培养醋酸菌时,在缺少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可加入乙醇作为碳源D.家庭制作百香果酒时,要每隔1
2小时打开瓶盖使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15.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米曲霉发酵是因为其生长增殖后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淀粉酶B.米曲霉发酵过程不断搅拌有利于其通过无氧呼吸快速增殖C.在发酵
池发酵阶段加入乳酸菌、酵母菌和食盐最重要的作用是为酱油增添风味D.酱油的制作是乳酸菌、米曲霉、酵母菌等代谢类型不同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16.下列关于腌制泡菜的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发酵期间,乳酸积累到质量分数为0.4%~0.8%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B.不同腌制时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
量均不相同C.泡菜发酵过程中表面出现白膜,可能是醋酸菌液面大量发酵引起的D.腌制泡菜过程中经发酵会产生多种酸,其中含量最高的酸是亚硝酸17.为加速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原位还田的腐化过程,研究人员以冻牛粪为材料筛选出耐低温(10℃)的
纤维素降解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筛菌种前,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扩大培养目标菌种B.用于筛选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纤维素和牛肉膏蛋白胨C.应选择菌落直径与周围透明圈直径比值大的菌落进行纯化D.利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来的目的菌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18.两种远
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染色体断裂形成的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被排出而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下图是利用耐盐的中间偃麦草培育耐盐小麦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要使用肽聚糖酶处
理,以去除细胞壁B.②过程的目的是诱导中间偃麦草原生质体突变出耐盐基因C.③过程可以利用高Ca2+-高pH融合法D.④过程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1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抗病毒的能力得到提高B.单倍体育
种和突变体育种的原理是不一样的C.可以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酚类、萜类等植物生长非必需的次生代谢产物D.可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工厂化生产的细胞产物也是来自愈伤组织细胞20.为拓宽蔬菜育种资源,科学家用大白菜(2n=20)、青花菜(2n=18)和叶用芥菜
(2n=36)为材料,进行体细胞融合获得大量再生植株。染色体计数显示,再生植株染色体数为38~64,未发现与3个亲本染色体总数一致的个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种细胞培育成再生植株需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染色体数为38的再生植株,最可能是大白菜和青花
菜细胞的融合C.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说明,三个细胞融合时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D.再生植株的获得实现了远缘杂交育种,且获得的再生植株均可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16分)蓝细菌暴发引起的水华又称藻华,是全球性的水环境健康问题。某
地湖泊因大量生活污水的进入导致N、P等元素超标,引起藻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漂浮在该湖泊水面上的所有蓝细菌(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种群。蓝细菌产生的藻毒素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水生动物中毒和死亡,严重时会使生态系统的降低,从而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能力。(2)假设该湖泊某种蓝细菌的
环境容纳量为K,藻华防治早期,当其种群数量达到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主要防治策略是严防该种蓝细菌的种群数量达到该值。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发现湖泊局部蓝细菌种群数量极少时,仍在短时间内爆发了藻华。气象观测表明,这种“
非正常”的爆发前,往往有大风天气。试解释大风天气引起局部“非正常”藻华的原因:。(3)在引进了本地一些挺水植物后,该湖泊藻华得到较好治理,此措施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原理,并请分析说明水华得到较好治理的原因:。22.(14分)乌柏是一种生长迅速的亚热带树木,跳甲和卷象是以乌柏
为食的昆虫。为探究这三种生物的种内和种间互作的调控关系,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1)乌柏为跳甲和卷象提供了。(2)跳甲成虫和卷象成虫以乌柏树叶为食,跳甲幼虫以乌柏树根为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
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结果。(3)科研人员在实验网笼(如图1)中放入昆虫的成虫,一段时间后测定乌柏根部淀粉和单宁(一种植物防御昆虫的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此实验中引起乌柏根部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4)为研究乌柏被跳甲或卷象成虫损
害后对跳甲幼虫的影响,研究者利用(3)处理过的装置,移除所有成虫,将10只跳甲幼虫转移到乌柏根部土壤中,测定其存活率,结果如图3,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10只跳甲成虫处理后跳甲幼虫的存活率大于用40只跳甲成虫处理后跳甲幼虫的存活率,原因是。(5)已有研究发现,跳甲幼虫对乌柏根的取食也可
诱导叶产生挥发物质,能够吸引跳甲成虫取食,但对卷象成虫有排斥作用。综合上述信息分析,乌柏与跳甲、卷象间关系的调控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功能,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重要作用。23.(14分)果草模式是果园生态系统的一种新型
模式,果草模式又称果园生草,即在果园复合种植草本植物,以改善草原气候和土壤环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果园管理措施。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草模式下,果树和草的高度不同,从而形成植物群落的结构,影响其形成的最直接外界因素是。(2)和果园清耕(及时清除果树树下及行间杂草)相比,果草模式能提高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果园虫害的发生。果园还可以设置一些鸟巢,以招引更多的鸟类进行害虫防治,这种防治方式属于。(3)果园生草利用沼气池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在于。(4)上图表示某果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上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的部分统计数据(数
值单位为103kJ),则能量在该食物链的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全部个体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kJ。若该食物链被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种群是,理由是。24.(16分)在公共
场合佩戴口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大量使用的口罩已经成了新型污染。喷绒布是口罩生产的重要原料,主要成分是聚丙烯,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聚丙烯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1)该科研团队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请将以下实验
步骤补充完整:①采集来自不同环境的等量土壤,编号为A、B、C、D。将同型号等量的一次性口罩经处理后埋入各组土壤中。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组中口罩的腐烂程度。③从口罩腐烂程度的一组上采集细菌样品。(2)培养基中一般要含有细菌生存所需的。分离纯化目的菌时,培养基以作为唯
一的碳源。这样的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属于培养基。(3)若需进一步对土样中的细菌计数,上图所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是,接种时注意应在旁进行。图示3个接种后的平板经适当培养后,所得菌落数分别是97、96和98,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个。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
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