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周测(5.10)历史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6.534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周测(5.10)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周测(5.10)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周测(5.10)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周测(5.10)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2)页,26.53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d8708879f3c33878aaa581bc4da78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周测试卷(5月10日)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

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A.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C.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变革思想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

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3.“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封建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4.康有为在《保国会上讲演词》中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义相合,

铒以致强大;而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不符儒家经义,导致其弱。康有为作出上述论述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学B.变革现实C.维护儒学D.对抗革命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B.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C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D.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6.1908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这表明梁启超()A.希望从历史中找到

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B.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C.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D.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7.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

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B.启蒙了国民觉悟C.反对民主革命D.主张救亡图存8.

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其中“病”和“药”分别指()A.奴隶性;自由B.专制;共和C.奴隶性;科学D.腐败;民主9.梁启超在《湖南事务学堂课艺批》中写道:“议院制虽创设于泰西,实吾五经诸子传纪,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梁启超的目的是

()A.为了在中国实行议院制而寻找圣贤遗训B.驳斥议院制最早设立于西方国家的说法C.说明五经中已有关于议院制的完整理论D.阐明儒家经典中含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0.“窃闻与日本议和……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下列四

项建议中最根本的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变法成天下之治1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

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12.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②废除八股取士制度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3.戊戌变法正式开始后,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

但是,这些变法法令并没有涉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方面的内容。这表明对此次改革()A.康、梁与光绪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不同B.光绪帝主要是为了应付国内改革舆论C.慈禧太后一开始就进行了直接的控制D.维新派的宣传

发动工作做得远远不够14.“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这里的“先生”是()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15.1896年,清朝政府

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6.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维新派力量弱小C.顽固派势力十分强大D.帝国主义的破坏17.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关

于戊戌变法的评价,与此相吻合的是()A.把西方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B.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D.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18.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

(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1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

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B.企业管理制度C.政治制度D.教育制度20.百日维新期间,普通士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

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发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21.美国在“门户开放”的照会中,规定“各国

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讨好中国政府以取得在华优势B.插手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C.调整列强的在华矛盾D.凭借雄厚经济实力排挤欧洲列强22.《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

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2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

》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

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24.从近代化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

儒家思想的结合25..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主,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材料说明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是()A.变法内容

贪大求全B.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C.变法过程急于求成D.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26题22分、27题28分,共50分)26.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

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

。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

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10分)(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6分)(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

变法中的努力。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6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由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

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黄遵宪评戊戌变法材料二康有为等维新派从理想出发,把官制改革和人事变革当做变法中首先的突破口。废八股,“触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忌”,等

于断送了知识分子及现职官吏子弟的前程;裁撤冗员,将使全国成千上万的官吏免去官位,十数名巡抚丢失地方大员的宝座;裁绿营及命八旗子弟自谋生计,更将使身无一技之长的百万余众陷入绝境。所有这些人,构成了顽固势力坚实的社会基础,他们必然千方百计阻挠变法。当时的许多有志之士认为,变法要首先

从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入手,从一点一滴的基础上做起,注重处理与现有社会体制的关系,力争减少阻力,在现有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变法。应该说,这样的见解和看法是符合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的。请思考:(1)材料一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8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变革官制和人事制度的措施与变法最终结局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后来的改革者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10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现代化运动”?(10分)高二历史周测答题卷题号12345

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22分)(1)(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姓名班级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28分)(1)(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解析1.A【解析】据材料“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可知,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造成的,故A项正确。2.B【解析】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在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俄、日、中三国分别进行了学习西方近

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改革。故正确的论文主题应该是B。3.C【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为早期维新派主张,故选择C项。4.B【解析】康有为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

义相合”,主要目的是为变革现实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5.A【解析】依据所学,为减少变法的阻力,百日维新时期,维新派原先所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在变法措施中都没有提出,反映了维新派对旧势力的妥协和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6.A【解析】材料中梁启

超称王安石为“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是在当时的国内背景下希望从历史当中寻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故A项正确。7.B【解析】梁启超在这里重点强调了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区分了国家和政府的不同,是对旧思想的盲目

忠君批判,所以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8.A【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认为中国人深受君主专制的压迫,“此病”指奴隶性,而他主张兴民权、追求自由,认为此乃治愈“此病”的“药”,故选A项。9.

A【解析】结合材料“议院制虽创设于泰西,实吾五经诸子传纪,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可以判断出梁启超从儒家经典中寻找历史渊源,是为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宣传变法思想,A项正确。其他三项是对材料的曲解。10.D【

解析】A项指鼓舞人民的斗争;B项指稳固首都、稳定人心;C项指加强军队的建设抵御外敌;D项指变法自强。故D项为根本。11.B【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造成了大规模的杀戮与流血事件,表明他并不赞成革命的手段,所以可以排除A

、C两项。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代表,阐述法国大革命后果的用意是促使光绪帝变法,由此排除D项,只有B项最符合康有为的本意。12.D13.A14.B【解析】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与材料中“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相符,故B项正确。15.C【解析】材料反映了甲午

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6.C【解析】百日维新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维新派相对弱小。题目要求回答客观原因,故选C。17.C【解析】戊戌变法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促进了思想启蒙。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

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8.B【解析】综合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材料,“茫无可倚”尤其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倚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19.C【解析】从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

变法要培养人才必先变革教育,变革教育、科举的根本在于变革官制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应选C。20.C【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多次颁布诏令,鼓励士民上书言事,这大大激发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参政热情,他们

纷纷对新政提出建议。21.D【解析】“门户开放”是美国提出的侵略中国的新政策,提出的目的是分享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含有插手欧洲列强势力范围的目的,但题干中规定的征收统一关税,则说明了美国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排挤欧洲列强,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因为,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22.

B【解析】主要考查戊戌政变的前因后果,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百日维新颁布了包括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等内容的变法诏书。戊戌政变的发生标志着百日维新的破产,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恢复,经济特科被取消。故选B。23.A【解

析】材料中信息体现出启发民智的重要性。24.C【解析】近代化主要指经济领域内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科学化、理性化,对比近代化概念,C项最佳。25.C【解析】西方三百年,日本三十年,中国三年可成,显然是急于求成。26.(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

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意图: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工业;提高行政效率。(2)教训: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打击面过宽,不能树敌过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要警惕党派之争。(3)说明:尽量用第一手材料;孤证不立

;全方位搜集材料。27.(1)认为维新派过于急躁、冒进,导致了变法失败。评价: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2)关系:维新派变革官制和人事制度的措施,打击面过宽,使顽固派的力量壮大

了,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教训:改革要审时度势,分清主次;要注意团结一切力量,壮大改革派阵营;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等。(3)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光绪帝颁布的变

法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