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4章)(全解全析)(浙科版2019)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454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4章)(全解全析)(浙科版201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4章)(全解全析)(浙科版2019)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4章)(全解全析)(浙科版201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4章)(全解全析)(浙科版2019).docx,共(19)页,1.45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d3d48396d544779e815dc8a7ca3d43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4章。5.难度系数:0.7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较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由组织细胞中的Na+浓度增加

引起的D.蚊子叮咬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是由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局部血浆增多引起的【答案】B【解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

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

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A、摄入较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更多的水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A错误;B、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

确;C、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织液过多引起的,组织细胞中的Na+浓度增加会导致组织液含量下降,C错误;D、蚊子叮咬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是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液增多所致,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感受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收兴奋后产生

动作电位B.神经系统主要是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是可兴奋细胞C.若脊髓受损,无论刺激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相应的肌肉都不会发生反射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仅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在脊髓内,没有中间神经元【答案】B【解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人体神

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刺激感受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收兴奋后可产生动作电位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B、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神经元是可兴奋细胞,B错误;C、若脊髓受损,则反射弧不完整,无论刺激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相应的肌肉都不会发生反射,C正确;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仅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在脊髓内,并且无中间神经元,D正确。故

选B。3.褪黑素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胺类激素,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和调控生殖等多项生理功能。如图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神经中枢→松果体”途径对雌性动物生殖活动的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

弧中,感受器位于视网膜,效应器包含松果体B.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伴随着ATP的水解和信号的转变C.光暗信号对雌性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D.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负反馈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图解: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

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并且在对雌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A、分析图解可知,光暗信号调节的

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视网膜,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松果体,A正确;B、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是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消耗能量,伴随着ATP的水解,同时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C、由图示可知,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松果体;松果体

细胞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从而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所以光暗信号对雌性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C正确;D、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作用于下丘脑,但促性腺激素可以作用到卵巢,使其合成并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反馈作用到下丘

脑,D错误。故选D。4.下图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B.健康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移植

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C.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并分化形成的子细胞群都具有对应于这种抗原的受体D.细胞毒性T细胞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并非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

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A错误;B、健康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直

接移植给肿瘤患者成为新的抗原不能存活,因此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B错误;C、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并分化形成的子细胞群也具有对应抗原的受体,C正确;D、细胞毒性T细胞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凋

亡,D错误。故选C。5.研究表明,持续过量摄入蛋白会导致肾脏受损,无法将血液中尿酸等指标降低到正常范围,从而出现高尿酸血症,严重时可导致痛风。如图为食物中氮的代谢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酸、尿酸和乳清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氨基酸转变成α-酮酸和含氮部分的场所在组织液C.尿

酸含量过高时会导致痛风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D.尿酸主要由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生,嘌呤核苷酸还可由核酸代谢得到【答案】B【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存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的物质即为内环境中的物质。A、细胞代谢产生的脂肪酸、尿酸和乳清酸都可以通

过血液运输到肾脏,因此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氨基酸转变成α-酮酸和含氮部分的场所在细胞内,B错误;C、当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时会引发痛风,是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引起时,属于稳态失调现象,C正确;D、由图可知,尿酸

主要由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生,嘌呤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位,因此还可由核酸代谢得到,D正确。故选B。6.研究发现,乙酰胆碱(ACh)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骨骼肌收缩;也可作用

于突触后膜上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心肌收缩。如图表示ACh在神经—肌肉间传递信息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h所属神经递质的类型与特异性受体的种类没有关联B.若ACh受体发挥作用引起Na⁺通道开启,则该受体

为N型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Ca²⁺浓度大于突触小体内的Ca²⁺浓度D.若特异性抑制Ca²⁺通道的活性,则胞吐频率会下降【答案】A【解析】神经纤维在静息时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某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形成电位差,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局部电流,产生兴

奋。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相应离子通道打开,从而变得兴奋或抑制。A、结合题干“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骨骼肌收缩;也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可知,ACh所属神经递质的类型与特异性受体的种类

有关联,A错误;B、若ACh受体发挥作用引起Na⁺通道开启,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则该受体为N型,B正确;C、结合题图,Ca²⁺进入突触小体通过通道蛋白,为协助扩散,故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Ca²⁺浓度大于突触小体内的Ca²⁺浓度,C正确;D、结合题图可知,若特异性抑制Ca²⁺通道的活

性,Ca²⁺内流减少,对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的促进效果降低,则胞吐频率会下降,D正确。故选A。7.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如下图所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的常见病因,线粒体糖尿病(MD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由线粒体中

的基因M突变导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M突变使胞吐过程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而减少胰岛素分泌B.胰岛B细胞Ca2+转运蛋白结构异常也可能引起糖尿病C.男性MDM患者的次级精母细胞只有一半会含致病基因D.MDM患者基因M来自其母亲

体内胰岛B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而具有拮抗作用;肾上

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而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A、由图可知,基因M突变,使ATP合成减少,导致Ca2+进入胰岛B细胞减少,对促进胞吐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A错误;B、胰岛B细胞的C

a2+转运蛋白结构异常,使Ca2+转运受阻,会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可能会引起糖尿病,B正确;C、MDM是由线粒体中的基因M突变导致,男性MDM患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质是随机均等分

裂的,所以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都含致病基因,或者只有一半会含致病基因,C错误;D、MDM是由线粒体中的基因M突变导致,所以MDM患者基因M来自其母亲体内线粒体基因发生的突变,D错误。故选B。8.中枢性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ADH)缺乏而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

障碍,引起以多尿、多饮、低尿比重和低渗尿为特征的综合征。患者尿比重常<1.005,尿渗透压在50~200mOms/kg·H2O之间,下表为尿崩症患者禁水并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得到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项目/

时间0:002:004:006:007:008:009:0010:00血渗透压(mOms/kg·H2O)297////298295302尿渗透压(mOms/kg·H2O)186285340415512511578647尿比重1.0101.0101.0151.0151.0151.0101.0101.

015A.抗利尿激素分泌后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B.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尿渗透压小于血浆渗透压的现象C.患者禁水后注射抗利尿激素,可减少尿量、降低尿渗透压D.中枢性尿崩症有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发生病变引发的症状【答案】C【解析】水盐平衡调节:①当人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

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②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A、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激素,分泌后通过体液的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A正确;B、依据题干信息,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ADH)缺乏而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故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尿渗透压小于血浆渗透压的现象,B正确;C、换

着禁水后注射抗利尿激素,可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C错误;D、尿崩症患者抗利尿激素缺乏,而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故中枢性尿崩症有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发生病变引发的症状,D正确。故选C。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9、10小题:萨瑟兰于1965年首先提出第二信使学说,

该学说认为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激素信号称为第一信使,又将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的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的物质(如图中cAMP)称为第二信使。已知的第二信使种类很少,但能传递细胞外的多种信息,调节并放大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下图为肾上腺素调节血糖的作

用过程图。9.下列有关肾上腺素与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分析肾上腺素属于第一信使B.肾上腺素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C.发挥作用后肾上腺素会被及时灭活D.肾上腺素的受体由附着型核糖体合成10.结合第二信使学说和肾上腺素作

用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微量高效的特征可能与第二信使的放大作用有关B.ATP水解产生的cAMP能作为信使传递胞外信息发挥调节作用C.图中细胞可能为肌肉细胞,通过肾上腺素作用提升血糖浓度D.第二信使学说很好地说明了信息可以在细胞内传输与放大【答案】9.B10.C【解析】肾上腺素:

(1)产生部位:肾上腺髓质。(2)本质:氨基酸衍生物。(3)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可升高血糖,增加产热。(4)靶细胞:几乎全身细胞。9.AB、分析题图可知:肾上腺素的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其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即肾上

腺素的受体在细胞膜表面,肾上腺素作为信使,与G蛋白偶联受体特异性结合,属于第一信使,但肾上腺素没有进入细胞内,A正确,B错误;C、肾上腺素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就会失活,C正确;D、分析

题图可知: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其本质是蛋白质,由附着型核糖体合成,D正确。故选B。10.A、分析题图可知:第二信使能传递细胞外的多种信息,调节并放大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而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作为第一信使

,会激活第二信使,使许多生化反应被放大,由此表明激素微量高效的特征可能与第二信使的放大作用有关,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cAMP最后会激活糖原磷酸化酶,使其发挥作用,催化糖原水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所以cAMP能作为信使传递胞外信息发

挥调节作用,从而促进糖原的分解,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只有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所以图中细胞可能为肝脏细胞,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第二信使能传递细胞外的多种信息,调节并放大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发挥激素微量高效的特点,由

此说明了信息在细胞内传输与放大的机制,D正确。故选C。11.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

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C.化

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答案】C【解析】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和化合物Y均能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且中药复方制剂H抗炎效果更好。A、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

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A正确;B、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表明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B正确;C、使用化合物Y后,

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降低,特异性免疫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因此化合物Y会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D、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淋巴细胞增殖率小于使用化合物Y,而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D正确。故选C。12.脑卒中又

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并发症多样,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研究表明脑卒中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是脑卒中的主要死因。下列相关表述错

误的是()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两种器官密切相关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是脑卒中死亡的诱因之一C.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重要原因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能会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的状态【答案】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A、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A正确;B、由题干可知,脑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会升高,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会降低细胞外液

的渗透压,B错误;C、血液中含氧不足会引起机体呼吸加深加快,造成肺通气过度,使CO2大量排出,造成血浆pH升高,C正确;D、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因为血浆中HCO3-丢失过多,因此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以补充血浆中的HCO3-,纠正酸碱失衡的

状态,D正确。故选B。13.某研究小组用蛙坐骨神经在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坐骨神经置于浓度为c的生理溶液中,测定并记录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②配制K+浓度分别为a和b的生理溶液(cab

),再将坐骨神经分别置于其中,测定并记录坐骨神经的静息电位;③配制Na+浓度分别为d和e的溶液(cde),再将坐骨神经分别置于其中,测定并记录动作电位(注:实验所使用的离子均为适宜浓度,溶液中其他物

质均相同且适宜)。下列相关实验结果,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的维持依靠K+的外流,膜两侧K+的浓度差决定静息电位绝对值的大小;而动作电位的产生依靠Na+的内流,膜两侧Na+的浓度差

决定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ABCD、静息电位时,细胞内的K+会顺浓度梯度外流(协助扩散),随着膜外K+浓度的升高,膜内外K+的浓度差逐渐变小,外流的K+会变少,导致静息电位逐渐变小;动作电位时,细胞外的Na+会顺浓度梯度内流(协助扩散),随着细胞外Na+浓度的提高,

膜内外Na+的浓度差增大,Na+通过Na+通道内流增多,导致动作电位增大。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消化道被认为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由胃肠道黏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人类发现的第一

个激素促胰液素就是一种胃肠激素,胃肠激素从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后,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理效应,作用的方式包括下图几种,其中⑤侧为胃肠腔,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激素,能通过方

式②起作用B.激素通过⑤分泌到胃肠腔的过程与消化液的分泌完全相同C.多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的分泌存在①方式D.与方式②相比,胃肠神经通过方式④的作用更迅速准确【答案】B【解析】激素的化学本质多样,有蛋白质类的激素,有固醇类的激素,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

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激素,能够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激素通过②体液运输,A正确;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不经过导管,消化液由外分泌腺分泌通过导管运输,因此

两者分泌不同,B错误;C、方式①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作用于自身细胞,常见的激素有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C正确;D、方式②为体液调节,方式④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具有作用迅速准确的特点,D正确。故选B。15.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交感神经在情绪应激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建立情绪应激的动物

模型组和用化学制剂6-OHDA选择性损毁外周交感神经组,并检测了各组小鼠血清中糖皮质激素(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的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皮质激素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后不会被酶水解B.单独

损毁交感神经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C.交感神经损毁能减弱应激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D.长期的情绪应激易诱发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病【答案】C【解析】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

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为首选。A、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动物激素,其发挥作用后会被内环境中的酶水解,A错误;B、根据图示结果,对比C、D两组可知.单独损毁交感神经不会改变血清中

的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因此不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B错误;C、对比A组和B组可知,情绪应激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损毁交感神经后其作用效果会被大大减弱,因此交感神经损毁能减弱应激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C正确;D、长期的情绪应激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功能过强有关,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计70分)16.(14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⑤表示相关物质

,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从“甲”、“乙”、“丙”中选填)。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从“甲”、“乙”、“丙”中选填)图中Ⅳ表示的是人体的;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

(症状),B过程代表的是。。(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和保持动态平衡,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3)③中的(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大多数物质②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层磷脂双

分子层,人体肝脏组织内其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填图中的信息)。(4)Ⅱ表示系统。若图中的(填“Ⅰ”“Ⅱ”“Ⅲ”或“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16.【答案】(14分)(1)内环境乙甲和丙泌尿系统(或肾脏)组织水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2)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

络(3)CO211细胞内液(4)消化Ⅳ【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⑤表示的依次是食物、氧气、

二氧化碳、尿液、汗液;丙为组织液,乙为血浆,甲为淋巴液,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丙为组织液,乙为血浆,甲为淋巴液,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乙(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侧是淋巴液,外侧是组织液,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甲(淋巴液)和丙(组织液)。(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图中Ⅰ、Ⅱ、Ⅲ

、Ⅳ、Ⅴ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⑤表示的依次是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Ⅳ表示直接参与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几种系统或器官,A、B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可知,从内环境到Ⅳ的体液经过Ⅳ的作用后,一部分排出体外,另一部分通

过B过程重新回到内环境,因此可知,Ⅳ表示泌尿系统(或肾脏),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蛋白质含量高于细胞外液,故通常情况下,所有体液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细胞内液。据图可知A表示淋巴液转化为血浆的过程,若该过程受阻,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2)据图可知,内环境物质可以通过Ⅲ与外界发生双向物质交换,因此,Ⅲ表示呼吸系统,③表示由呼吸系统Ⅲ排出代谢废物CO2和水蒸气等,其中的CO2对呼吸系统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丙(组织液)。物质②表示O2,大多数O2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要穿过2层肺泡壁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和1层红细胞细胞膜共5层细胞膜;在组织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要依次穿过1层红细胞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

细胞膜、1层肝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因此大多数O2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11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内浓度最高的场所应该是细胞内液。(4)由图可知,Ⅱ表示消化系统,图中系统或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若图中的Ⅳ肾脏

功能衰竭时,代谢废物(如尿素)不能随时排出,就会出现尿毒症。17.(13分)下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图①表示,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内。(2)若

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应,则电流表B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发生次偏转,方向。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A;B(选填“偏转一次”“偏转两次”“不偏转”)(3)图

乙中,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到兴奋状态,膜内电位变化是。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选填“增多”或“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

并收缩表现出肌无力。(4)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方向是由传递到(填写结构名称):突触后膜中的信号转换为。(5)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

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17.【答案】(13分)(1)感受器脊髓(2)两相反不偏转偏转一次(3)由负变正减少(4)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5)抑制⑥【解析】据图分析:图甲中,

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丙图是突触结构图,①是线粒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神经递质,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受体,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突触传导是单向

的。(1)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根据突触结构可判断,图①是感受器。(2)甲图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在传至效应器的过程中,兴奋会先后到达电流表B的两端,因此电流表B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

传到B电流表的一端(左端),导致电流表B能发生一次偏转,而无法传到A电流表的两端,所以电流表A不会发生偏转。(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的K+外流时,产生静息电位,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Na+内流时产生神经冲动,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是外负内正。因此,神经纤维由静息

状态到兴奋状态,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当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4)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方向是单向,是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在突触后膜中的

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5)若丙图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不能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因而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抑制。若在丙图所示的⑤结构突触间隙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甲图中①感受器,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而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

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没有促使神经递质的分解,而是抑制了突触后膜上受体⑥的功能,不能使通道打开,因而不产生动作电位。18.(16分)生长激素能促进软骨生长,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由图1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

(2分)受体。GH与IGF-1在调节软骨生长方面表现出作用。某研究人员欲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需要采用软骨细胞上的(填“GH”或“IGF-1”)受体缺失的小鼠作为实验材料,其目的是。(2)生长激素在人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

用,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液来判断某人体内生长激素含量是否正常,依据是。除生长激素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列举两种)等激素对人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3)某科学家检测了人一天中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结果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2,给生长期的青少年提一点建议

:(2分)。(4)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比正常小鼠,理由是(2分)。(5)研究人员利用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

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以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ABCD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无GHIGF-1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正常小鼠的血清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与A组比较

,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2分)组。②E组比D组的软骨细胞生长明显加快的原因是。18.【答案】(16分)(1)GH和IGF-1(2分)协同GH排除GH对软骨生长的影响(2)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甲状腺激素、性激素(2分)(3)要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时间(合理即可

)(2分)(4)高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从而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2分)(5)①B和D(2分)②E组添加的正常小鼠的血清有IGF-1【解析】分析图中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过程可知:垂体分泌的生

长激素(GH)可以直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也可以通过促进肝脏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来间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同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1)

由题图可知,GH与IGF-1都能促进软骨生长,因此二者在调节软骨生长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欲验证生长激素可以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需要采用软骨细胞上的GH受体缺失的小鼠作为实验材料,以排除GH对软骨生长的直接影响。(2)激素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故临床上

可通过抽取血液来判断某人体内生长激素含量是否正常。(3)由图2可知,深夜睡眠情况下生长激素的分泌明显增多,因此生长期的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时间。(4)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

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5)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

的有无。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

B、D组。②据题意可知,D组添加的是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不含GH和IGF-1,E组添加的是正常小鼠的血清,含有GH和IGF-1,GH和IGF-1都能作用到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细胞生长,虽然实验对象是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但E组还含有IGF-1,因

此E组比D组的软骨细胞生长明显加快。19.(15分)如图是人体免疫过程示意图,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⑨表示相关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a~g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填字母)

。a和(填两种)细胞属于细胞,其主要功能有能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2)⑧⑨过程分别表示。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立即活跃的过程是(填数字),进而产生更多的(填细胞名称),发挥更强的免疫功能。(3)动物的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其中,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19.【答案】(15分)(1)皮肤、黏膜等(2分)e树突状细胞和B(2分)抗原呈递摄取和加工(2分)(2)细胞免疫、体液免疫(2分)⑥⑦(2分)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2分)(3)免疫监

视【解析】分析题图: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记忆B细胞,e为浆细胞,f为记忆T细胞,g为细胞毒性T细胞,⑧表示细胞免疫,⑨表示体液免疫。(1)皮肤、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T细胞,

c为B细胞,d为记忆B细胞,e为浆细胞,f为记忆T细胞,g为细胞毒性T细胞,a~g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e。a和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主要功能有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传递给其

他免疫细胞。(2)⑧表示细胞免疫(主要靠细胞毒性T细胞作战),⑨表示体液免疫(主要靠抗体作战)。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立即活跃的过程是⑥⑦(记忆细胞发挥作用,二次免疫,更快、更强),进而产生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发挥更强的免疫功能。(3)动物的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其中,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

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所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20.(12分)安静状态时心脏跳动减慢,剧烈运动时心脏跳动加快,心脏的节律性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下图是神经中枢调节心

脏节律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该中枢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来调节心脏的节律性,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2)当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神经中枢通过通路A使X神经元释放的去甲

肾上腺素增多,心脏跳动加快;也可通过通路B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肾上腺,引起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乙酰胆碱作用于肾上腺细胞时,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这两

种物质发挥作用的共同点有(答出1点)。(3)运动结束后机体的心率并不能够马上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结合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4)某种受体抑制剂能够阻断通路A,使心脏跳动减慢。现欲验证该抑制剂是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发挥作用的,请以健康小鼠相关组织作为

实验材料,并以电位变化作为检测指标,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的结果。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的结果:。20.【答案】(12分)(1)脑干传出神经(2)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2分)都需要与心脏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结合(2分)(3)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用时间较长(2分)(4)用一定量的受体抑制剂处理健康小鼠相关组织,然后检测X神经元是否产生电位变化(2分)加入受体抑制剂后X神经元未产生电位变化(2分)【解析】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运动神经,因为其功能几乎不受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1)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都位于脑干;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自主神经系统,它们是支配内脏、血管

和腺体的传出神经。(2)根据题意可知,乙酰胆碱作用于肾上腺细胞后,引起肾上腺细胞兴奋,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说明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会引起钠离子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根据图可知,X神经

元与心脏细胞之间类似于突触结构,去甲肾上腺素是由X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心脏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肾上腺素是激素,作用与心脏细胞也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两者都可与

心脏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3)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用时间较长,运动结束后,体液中的肾上腺素仍能发挥作用,因此,心率并不能够马上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4)本实验目的为验证该抑制剂是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发挥作用的,则可直接通过受体抑制剂抑制乙酰胆碱受体活性,观察结果是否与该抑制剂

的使用效果相同,根据题图分析,通道A中乙酰胆碱受体可位于X神经元上,因此因变量可通过检测X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作为指标,实验思路为可用受体抑制剂处理健康小鼠相关组织,抑制乙酰胆碱受体活性,然后检测X神经元是否产生电位变化,若假说成立,则乙酰胆碱受体受到抑制后,神经元X不会产生电位变化,导致

心脏跳动减慢,因此预期结果为加入受体抑制剂后X神经元未产生电位变化。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