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050 M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共(8)页,1.05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cae799a09d22461df85afa3ae40689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上期初2019级半期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A.0°B.30°C.60°D.90°2.

图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①②③处都有可能3.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C.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D.可

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4.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说明了A.人类可以随意改变海陆的分布B.海陆是固定不变的C.海陆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

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6.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2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C.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D.直到有了地球卫

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7.人们把地球仪做成标准球体,是因为A.正球体美观B.地球仪上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C.正球体便于转动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等8.图中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线的是A.

0°经线B.0°纬线C.20°W经线D.90°纬线9.关于地球仪上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B.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圆C.不同度数的纬线长度不一样D.沿同一条纬线方向不变向前走

,能回到原点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10.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1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大洋A.太平洋B.印度

洋C.大西洋D.北冰洋12.下列的各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A.20°N,0°B.40°N,20°EC.66°N,165°ED.66°S,19°W13.钢铁侠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蜘

蛛侠,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蜘蛛侠家,此时钢铁侠“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A.6378千米B.6371千米C.40000千米D.12742千米14.高纬度是指()A.0°--30°B.23.5°--66.5°

C.30°--60°D.60°--90°15.天气的特点是①短时间②长时期③多变④稳定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6.下列描述中,能较科学描述天气的是A.晴空万里B.常年干旱C.终年寒冷D.冬雨夏干17.下列对于天气符号和表示的相应天气不正确的一组是()4

A.B.C.D.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B.污染指数小,对人体的健康有害C.世界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战争有关D.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19.早晨学校升国旗,

小林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南飘扬,请问此时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0.关于地球半球叙述,正确的是A.60º纬线一定在北半球B.10ºW一定在西半球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D.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

球2019年6月7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甲﹣﹣乙段B.乙﹣﹣丙段C.丙﹣﹣丁段D.丁﹣﹣甲段22.这一天雅安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极昼现象B.昼

短夜长5C.昼夜平分D.昼长夜短23.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判断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A.①到②段B.②到③段C.③到④段D.④到⑤段24.北半球夏至日这天,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到北纬66.5度之间C.赤道到北极圈之间D.南极圈到南纬90

°之间25.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6.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会缩小B.地中海会缩小C.①山脉会消失D.②山脉会消失27.下列关于南、北回归线的叙述中,你认为正

确的是()①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②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③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④一年仅有一次阳光直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③④628.绘制一张教室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A.1/1000B.1:100C.30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9千米。29.一架飞机从成都起

飞,一直向北飞,最终到达的地点是A.北极B.南极C.赤道D.成都30.关于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有时被称为“水星”B.六分海洋,四分陆地C.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D.东半球海洋面积比西半球大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

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位于_______半球(东、西)。(2)小红想在元旦假期从乙地乘飞机去甲地旅游,飞机要往_______方向飞行。(3)从地球上五带来看甲地位于_______带。(4)在旅行期间,甲地导游和小红做一个辨别真假

的游戏,下列有关甲地说法真的是_______。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B.甲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C.甲地四季分明D.甲地无太阳直射的机会32.读地球形状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1)图中ABC三个字母中,表示赤道的是_______,其长度是_______千米。(2)地球的形状是

_______球体。(3)人们仿照地球的_______,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4)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_______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_______。33.读图,完成下面问题。(图中的①、②、③、

④分别表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的是_______点。(填字母)(2)A点的纬度是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

___点。(填字母)(3)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4)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5)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_______(填数字代号)。34.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8(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大洲的名称;①_______,③_______,⑦_______。(2)②大洲和③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⑥大洲和③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写名称)(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

_;主要位于热带的大洲是_______;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填代号)。(4)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35.读我

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A山顶的海拔是_______米。(2)村庄甲位于村庄丁的_______方。(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填“①”或“②”)线路,理由是______

_。(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5)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戊处修建水电站。选坝的理由是_______。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