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docx,共(9)页,336.18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a18d8757e4d1cf657e463f9196e97f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思想政治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浩瀚的星空和深邃的苍穹,是亘古不朽的自然之美。人类从来停止过仰望星空,仰望苍穹,那星空似乎伸手就能触摸到,能远离城市喧嚣,审视自己,对话本心。这说明()①仰望星空是意识特有的机能②星空是意识
能动作用的产物③仰望星空能够激起自省意识④星空是意识能动反映的对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
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下列观点涉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的是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存在就是被感知”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人有多
大胆,地有多高产”与“胜败天注定”④“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画饼充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B.未有此事,先有此理C.气者,理之依也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5.“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
的吗?”……这些问题既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重大科学命题,又是人类追寻自身意义的终极哲学命题。对这些问题的追索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研究的热情,而对生命起源和宇宙空间的科学探索也让人类一步步靠近哲学命题的答案。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
哲学的引领是具体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②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回答哲学问题提供了基础③哲学是研究人类和宇宙根本规律的科学之科学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A.阶级性B.科学性C.反思性D.实践性7.放眼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正确的回答是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8.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
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①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程度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可以有效地指导社会变革实践,具有改造社会的重要功能④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了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A.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1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
态11.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地势平缓、山峰不高,黄河流域到处崇山峻岭,同样是为山造字,两河流域的丁头字用三个不连属的山丘表示,埃及圣书字用两个连属的山丘表示,甲骨文用三个连属的山峰表示。这说的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12.毛
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A.客观性B.规律性C.联系性D.可知性13.地球有多重?以前,我们这样说:地球重达60万亿亿吨。如今,我们可以说:地球重约6ronna克。地球并没有“瘦身”,只
是计数单位有了变化。国际单位制新增4个计量前缀,代表目前人类已测量过的最大和最小数据,以应对数据存储和科学进步的需求。从微、毫、百、千、兆……到今天的ronna、quetta、ronto和queCto,计数单位的变化()A.源于人类对数字计量的需求,是人们主观刻画的产
物B.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变化,扩大了人类实践对象的范围C.对原计数单位既肯定又否定,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D.使数量表达更加简洁、精准,彰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创造性14.荷兰的错觉艺术家埃舍尔借助数学悖论创造出一个
不可能的世界,比如,版画《瀑布》中,倾泻而下又逆流而上的无限循环的瀑布。人们对该瀑布图案的视错觉()①是在人们的大脑之外独立形成的②是对该版画瀑布图案的能动反映③是该版画瀑布图案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④是完全脱离该版画瀑
布图案的虚幻想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
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②意识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
重大历史事件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2023年3月以来,北方地区有点反常且高频的沙尘暴天气影响了半个中国。今年的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和中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形成的原因和天气反
常有很大关系。此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主要是蒙古国的过度放牧,给草原带来巨大负担,造成土地沙化。这说明()①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影响人们办事情的效果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7.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历时8年、耗资数千亿,终于迎来通车的历史性时刻。造桥、填海、造人工岛、挖隧道,克服了土质、天气等各种难题。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将为三地联动发展注入新动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①人
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变革规律的基本前提④事物联系的条件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8.天津至北京大
兴国际机场铁路预计2023年内开通。津兴铁路是连接天津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市区的重要干线,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津兴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促进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也将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上述材料表明()①科学地把握好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的③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激发了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④立足局部,发挥津兴
铁路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我国古人对浩瀚宇宙充满遐想,留下了许多浪漫的神话故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触摸更高更远的太空。“天宫”空间站、“嫦娥”奔月、
“祝融”探火、“羲和”探日……许多远古神话在航天探索中变成现实。这说明()A.神话作为意识,是在人的头脑中自生的B.通过实践,才有可能把神话变成现实C.远古神话是推动航天科技创新的基础D.人们的神话遐想直接创造出现实世界20.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图为高二某同学的笔
记本,“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从原始的记录到逻辑的整理再到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系统与要素的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
.必然与偶然的关系21.著名诗人雷抒雁曾有一段描写枯树和柔藤诗句,读来令人感动:“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这段描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B.任何
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C.事物间都有本质联系D.事物内部存在着和谐2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风.月.鹊.蛙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从哲学上看,这告
诉我们的的A.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的效果就不同B.作者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他的诗词水平C.把不同事物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整体的最大功能D.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23.2023年全国人大修订的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
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草案的意见。上述规定意在()①厘清中央和地方立法权边界,维护国家法治
统一②保障公民立法权,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完善立法的体制机制,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夯实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残障人士拥有“专属健身房”、孤独症儿童登台表演
尤克里里……2022年,深圳北站社区完成了33个民生微实事项目,涵盖长者关怀、青少年关爱、助残济困、公共设施升级改造等多个领域,“幸福北站”暖意浓浓。这体现了()①社区服务关系民生,提升了民众获得感②基层政
府优化治理方式,提高服务效能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具有独特优势④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基层民主呈现新活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2023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当前,社会力量在参与完整社区
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老旧小区可拓展增益空间有限,改造动力不足;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经营权缺乏有效保障;各部门协同度不够强;招投标工作准备过程周期长,政策实施细则有待落实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①民主决策,发
挥社区居委会集体决策功能②民主协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③多元共治,建立健全多主体统筹工作机制④高效协调,优化相关政策实施的审批程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
0世纪初,蔡元培、王国维等人主张在我国大学开设哲学科,遭到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人的坚决反对。张百熙认为哲学会令人好高骛远、想入非非,不切实际,下令取消哲学一科;张之洞认为,自由、民权等各种异端邪说都是随哲学而来的。哲学具有抽象性、反
思性和批判性的思维特点,无法带来直接的、看得见的功利效果。哲学的目标难以实现,哲学中的某类问题无法解答,哲学方法不如科学方法精确(如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之间无休无止的争论没有结果。哲学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
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实践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哲学并非对于任何人都始终具有同样的意义。参考材料,以“哲学有什么用”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紧扣问题,逻辑严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畴县,位于云南
省东南部,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石漠化面积占75.4%,达到1078.56平方公里。这里曾被外围地质专家断古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面对大山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水严
重的生存困境,26万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用热血汗水与石漠抗争,挺起脊梁向贫困宣战,在长期求温饱求脱贫的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1985年,西畴县委政府提出了“用30年的时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全县掀起了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热潮。30多年来,西畴人一个荒山接着一个荒山的绿化,将森林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25%提高到今天的50.68%。通过多年的治理和总结,西畴县探索形成了一条“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石漠化
治理之路。从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在实现家园由荒山秃山变为绿水青山后,也在开始思考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守好绿水青山,不愁金山银山。西畴坚守生态红线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坚决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坚持生态产业惠民实施贫困人口生态就业脱贫,积极支持林业专业
合作社发展,采取“基地+产业+资金”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入股分红、加入产业发展致富,参加务工增收,有力促进了西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行稳致远。西畴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让石漠化严重的家乡重新披上绿装,2019年实现产值1092
3.9万元。守护好一城山水,既可以作为优质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也可以带领周边百娃吃上旅游饭。盎然的绿色,逐渐成为西畴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的生态,日益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常态。如今的西畴县,正以优质的生态环境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让人们共享美好绿色生活。西畴人坚持不懈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有效路
径和成功模式,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蝶变,绿水青山一步步变为金山银山。2020年7月30日,中共云南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新时代“西畴精神”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1)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
,说明西畴人是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情,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共享美好绿色生活的。(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西畴精神”对于西畴人实现家园由荒山秃山变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意义。(3)请举出青年人从西畴人民身上
可学的两个宝贵品质。28.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亚洲多条重要江河的源头区,其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供应、气候系统稳定和碳收支平衡。同时,高寒、干旱、缺氧的气候特征
使它的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差,一旦破坏,极难恢复。为此,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生态退化问题,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布局建设国家公园群,保护青藏高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
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农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系统解决长期存在的自然保护地布局不合理、定位不明确、空间重叠、管理多头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现实生活中,破坏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2022年5
月16日,王某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参加民俗活动时引发火灾,经鉴定,过火总面积121.69亩,其中乔木林地35.43亩、天然牧草地86.26亩,火灾共烧毁祁连圆柏847株、青海云杉778株、爬地柏842株、锦鸡儿6930丛,损失共计468578元。经审理,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六
个月,承担生态修复费用98.67万元或按照后期评估数额承担相应费用。本案审理是人民法院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守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界的有益实践。(1)运用“联系观”知识,论证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合理性。(2)
有人认为,保护生态安全关键在于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