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共(22)页,34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9406290b17f574a64e925d840901d3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辛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载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
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开始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文献“身率妻子”、“耕于陇上”、“妻子耘于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夫妻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故选择C;文献没有涉及“铁犁牛耕”,排除A;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这在文献中没有体现,排除B;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且文献没
有体现“女织”,排除D。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答案】A【解析】【详解】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属于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
期出现铁犁牛耕。故答案为A项。原始社会的农业属于刀耕火种,不是石器锄耕,也不是铁犁牛耕,其他三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3.2010年9月23日,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新发现,从西周到宋代不同时期的多个居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重见天日。该遗址出土物品中不可能
有A.铁器B.纸张C.丝织品D.粉彩瓷【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给出的时间限定是“西周到宋代”,铁器、纸张和丝织品均有可能在此遗址出土,因此选项A、B、C排除;粉彩瓷出现是在清朝,因此D项不可能在此
遗址出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点睛】解题关键是对粉彩瓷出现时间记忆准确。4.“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A.汉代长安B.隋朝洛阳
C.宋代汴京D.明朝苏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反映的是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夜市普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宋朝,故C正
确;A、B汉唐之间对商业活动时间限制比较严,排除;明朝不符题干“最早”,故D排除。5.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前期政治人物多是北方人,而唐后期及宋南方人增多,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
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程朱理学在南宋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其背后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强调政治实力比重的增强;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人物出身区域的变化,并未体现“
士农工商”传统社会结构的变动。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和压制B.自身力量的弱小C.本国封建主义的压榨D.战争环境的阻碍【答案】A【解析】【详解】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和压制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
先要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才能谋求资本主义经济的真正发展,A正确;自身力量弱小不是最大的阻力,排除B;本国封建主义的压榨,没有外国资本主义压制阻力大,排除C;战争环境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7.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
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图中的F1包括①政府支持②政局动荡③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1895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在实业救国思潮
影响下,特别在一战期间,获得短暂的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都有政府的支持,属于动力大于阻力的,故①政府支持,正确;政局动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②政局动荡,错误;自然经济解体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③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正确;一战期间、抗日战争期间群众抵制洋货,群众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动力,正确。综上为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所以正确
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8.始创于1921年的国产灯泡亚浦耳原名为神州,后借鉴德国“亚司令”的“亚”、荷兰“飞利浦”的“浦”,创造了“亚浦耳”品牌,才在市场上一炮打响。这一现象体现了A.品牌成长需关注民众的消
费心理B.国货质量欠佳难以获得国人支持C.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冲击D.亚浦耳市场拓展取决于广告宣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产灯泡亚浦耳通过借用国外品牌改名,在市场上一炮打响,这体现了“亚浦耳”在品牌成长过程中关注民众的消费心理,取得成功,故A正确;材料没有
体现国货质量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列强卷土重来的信息,排除C。“亚浦耳”之所以能打开市场是因为品牌名称的改变和质量的优良,而非广告宣传之功,故D错误。9.农民诗人王老九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回乡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诗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他领导的互助组经过整顿,发展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他的这一
系列活动可能发生在A.解放战争时期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3年三大改造时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B正确;A是1946-1949年;C是1966-1976年,D是1978年以后。10.图
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答案】A【解析】【详解】土局图片中1958年以及卫星可知是大跃进时期的
浮夸风,A正确;B是1973年成就;C是1970年;D是1995年。1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
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是农民自发改革实验,农村乡镇企业异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两者突出的农村改革
,无关对外开放,排除AB;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C;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表现,无关对内改革,排除D。【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切入,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思考。12.
1979年,东莞乃至广东迎来新一轮逃港高潮。据统计,1979年1-5月份,广东全省共发生偷渡外逃9万多人,逃出2.9万多人,发生人数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62年。这一现象导致了A.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B.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C.深训经济特区的创办D.中英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
合所学知识,1979年逃港这一现象促使政府決心搞活广东经济,将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故C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是在1984年,时间不符,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
979年逃港这一现象促使政府決心搞活广东经济,将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并没有导致中英关系恶化,故D错误。13.如图为新中国粮食产量统计图(1949—1990)1978年后粮食产量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环境的改善B.农业科技的进步C.生
产关系的调整D.所有制根本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经济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A项,题干现象与国际环境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当时的农业增长与科技发展无关,排除。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14.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他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
”。材料中的“分地”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干中信息“1981年”、“分地”,可确定是改革开放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推行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本题答案选A项;这一时期主要目标是“搞活经济”,是在计划经济前提下引入了市场的作用,所以排除B项;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让渡了土地经营权,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所以排除C项;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效发展是起于1984年城市经济改
革推行以后,排除掉D项。15.承包制深得企业拥护,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变得十分简单,仅是一个交租的关系,国企成为租赁工厂。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86年底,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比例已达78%,大中型企业已达80%。企业承包制A.明确了国企改
革的方向B.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D.增加了私营工商业的比重【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包制的核心是增加企业的自主权,明显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明确体现国有企业改革
的方向,故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故排除B;题干涉及的是“国企”而不是私营工商业,排除D。【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
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16.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
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极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C.中共
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月,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项符合“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
的限定条件,正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于1984年,与材料的时间信息“1992年”不符,排除A;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与广东无关,且1990年浦东已经开放,排除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布于1992年10月
,与材料“第一个绿灯信号”的要求不符,排除D。17.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看,至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钢、原油、煤、粮食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该时期经济增
长归功于A.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D.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与当时的体制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选B。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斗争,所以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不正确,排除A。邓小平在1975年提出全面整顿经济的思想,纠正文革的一些错
误,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1966—1976年文革期间社会大动乱,与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相矛盾,D错误。18.1897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共设12个比赛项目:跑带跳一百码;赛掷重物;跑带跳二百二十码;先跑后长跳;先
立后长跳;跑袋法;跑围场一周;跑兼拾物;绕场围跑三周;持棍高跳法;先跑后高跳;赛递物法。据此可知A.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功能B.全民健身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D.学校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受西方文明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天津中西大学堂所进行的运动为西方运动竞技的跨栏、撑杆跳及跳高项目,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涉及传统体育文化,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全民健身理念,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德智美育等内容,排除。19.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
非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B.时人顽固抵制和反对新的交通工具C.现代交通工具未改变中国交通状况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男女可以坐在一起,而且非常拥挤
着,冲击了传统的男女有别,不可接触的观念,故D正确;材料看不出人们的赞同与认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时人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抵制和反对,排除选项B;从材料可以看出,挤得非常可怜,并非强调新式交通工具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排除C。20.“继哥伦布
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C.新航
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说明新航路的开辟的重要原因是寻找黄金。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新航路
开辟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对财富的追求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故选D。21.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
,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答案】D
【解析】【详解】17世纪,荷兰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成为“海上马车夫”,故D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AC不符合题意;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故B不符合题意。22.英国人口在1741—1751年增长率约为3.5%,1751—1761年增长率
为7%,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达到16%.导致英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相对的稳定B.医疗技术的进步C.生产方式的变革D.黑奴贸易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英国自1765年开始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使得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促进了人口增长。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医疗技术的进步源自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医疗技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黑奴贸易主要面向的是美洲,排除。2
3.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
了三分之二。这种创新①降低了生产成本②实现了生产自动化③推动了企业壮大④提高了劳动生产率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涉及的是生产流水线,从材料可以得知产量增加,成本降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推动企业壮大,①③④正确;材料
中没有提到生产的自动化,排除②;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4.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运用。”为此,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实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过度放任致使生产相对过剩而爆发经济危机;材料“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就是说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
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指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摒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故B项错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排除;D项是二
战后建立的金融体系,排除。故选B。25.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市场体制的建立D.工业化运动的开展【答案】B
【解析】【详解】材料显示,这一时期私人工业企业增加且在小工业中占多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新经济政策下政府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密切相关。故答案为B项。A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很快进入国内战争时期,排除;C项,苏俄(联)这一时期并未建立市场体制,排除;D项,苏联
工业化运动下,私人资本渐趋消亡,排除。【点睛】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思路:a.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b.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c.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
,不分主次等。26.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A.西方“滞胀”迅速波及苏联B.苏联发展模式亟需转型C.勃列日涅夫改革毫无成效
D.赫鲁晓夫改革收效甚微【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矛盾在不断激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内出现的问题,这说明传统的苏联模式出现弊端,急需转型。故答
案为B项。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苏联受到西方滞胀危机的影响,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毫无成效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赫鲁晓夫改革到1964年已经结束,排除。【点睛】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现的问题,来正确
认知苏联模式出现的弊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27.下图是德国某品牌轿车的部分零件生产分布示意图,该图突出反映了A.德国汽车生产技术相对落后B.德国资本实现对欧洲的控制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答案】D【解析】图片反映了通过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范围内资源
配置的效率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D项正确;AB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图片意思。28.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
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D.经济全球化威胁到
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金融大鳄的攻击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受到损失,甚至影响全世界,因此经济全
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影响2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
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A.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B.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C.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答案】A【解析】根据“第一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可知,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排除B;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标志欧洲国家开始走上联合道路,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紧扣关键信息和欧洲联合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
30.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北约组织建立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推行【答案】B【解析】【详解】标号③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布雷顿森
林体系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故答案为B项。北约组织的建立是在1949年,且与美国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排除C项;国家干预经济政
策不是外部原因,排除D项。31.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这一变化A.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B.说明美元仍旧
维持霸权地位C.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维系【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可知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霸主地位,不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故B正确,CD错。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是因为政
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导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材料的表述无关,故A错。32.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
化【答案】A【解析】第2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的只是我们知道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进入了滞涨时期,即一面经济停滞,另一方面物价在上涨。B项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是在90年底,时间错误,排除B项。C项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和D项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这些都是二战后到70年代中间时期。CD也被排除,因此选A【考点定位】必修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3.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
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详解】解读材料可以得出,
作者认为胡佛的一些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既推动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项正确;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A明显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没有取
得明显效果,B错误;结合所学,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错误。【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
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34.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A.葡萄牙、英国、美国B.英国、
意大利、德意志C.西班牙、荷兰、意大利D.意大利、法国、荷兰【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将掠夺来的巨额财富用于大量购买统治者需要的奢侈品,导致黄金大量外流,故为“黄金的漏斗”。新
航路开辟后,荷兰1621年在美洲成立西印度公司,垄断了世界航运业,因此荷兰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因此意大利被称为“新航路的受害者”,故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
,排除。35.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中“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荷兰凭借雄厚
的商业资本和发达的造船业成为“海上马车夫”,D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非仅限荷兰一国,排除A;B、C应为英国崛起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故选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二、材料题36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
、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
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
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
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
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材料四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
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依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成因。(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
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答案】(1)开启方式: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体世界的出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等。(2)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
化等。(3)特点:半殖民地化明显,主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民间资本以轻工业为主;政府投资侧重于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成因:工业革命后东西方差距拉大;受列强侵略的影响;民间资本不足。(4)直接结果: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
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曰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解析】【详解】(1)开启方式,依据材料一“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将会缓慢得多”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依据材料一“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整体世界的出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等。(
2)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二“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可知,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根据材料二“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可知,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根据材料二“仅在英
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可知,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等。(3)特点,依据材料三“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结合时代特征可知,半殖民地化明显,主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依据材料三“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
可知,民间资本以轻工业为主;依据材料三“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可知,政府投资侧重于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成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可知,工业革命后东西方差距拉大;依据材料三“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
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可知,受列强侵略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这个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可知,民间资本不足。(4)直接结果,依据材料四“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
争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曰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政府先
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宫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
洲东海岸,当时进出口货物达400种。——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从14、15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
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崭新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积极的对外书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
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2017年3月《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2)根据材
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14、15世纪“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分别对中国、世界产生的影响。【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2)变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
影响: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3)对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加快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步伐。对世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有
利于国际局势稳定。【解析】(1)根据材料一“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可知是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一“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可知是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航海和造船技
术的进步、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等方面思考作答。(2)根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可知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二“崭新
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积极的对外书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贸易中心转移、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进一步融入世
界市场、加快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步伐等方面回答“一带一路”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可从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稳定等方面回答“一带一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点睛:“丝绸之路”既是常考的热点,又是
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所以,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注重基础,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本题的命制既具有历史感(明清之际丝绸之路),又注重体现时代风貌(“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对当今的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回避热点问题,充分体现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解决本题需要抓住各小问设问
“原因”“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等,结合古代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内容,逐一分析设问和材料即可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