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共(6)页,32.04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56337a96a8892bf95019b8b5d942f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秋季学期会昌县第五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亿万年来,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峡谷山川……天地万物就这样自在地、不管不顾地存在着,直到有了人类——这种从地上爬起来用双脚走路的动物,这个世界才被赋予了情调,才有了文学艺术、
科学探索。材料旨在表明()①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②自然物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④文化因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我们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中区分
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还要辨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是()①全球抗疫科研团队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疫苗②国家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③第三届澳大利亚中华文化节设置艺术品展览、茶博会等板块④全党自上而下分批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陆续开展了数字展厅、云游博物馆等直播活动,让观众足不出户更“近”距离欣赏文物,拥有不一样的博物馆体验。这表明()①科技进步决定文化传播的方式②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参加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右玉精神”产生于山西省右玉县人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实践历程中,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2020年5月1
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这是因为()①“右玉精神”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②“右玉精神”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可以增强综合国力③“右玉精神”作为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有自身传承性④“右玉精神”可转化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物质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学习中国文化,全方位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重视海外的中华文化传播,鼓励建立海外中华文化传播机构,并加以扶持引导,使中华文化“
走出去”取得更大进展。材料体现了()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推动中华文
化“走出去”能为我国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6.2020年高考备考,因为“新冠疫情”而变得有些不同,各学校纷纷推出了特色励志标语“疫
情期间重如山,前程似锦待君还”、“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战疫归来花盛开,高考归来我开怀”……这些朴实的文字和标语,寄寓着“纵有千种磨难,我自从容应对”的豪情。从材料中我们能够体会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②文
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7.在抗疫期间,有人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感悟到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人读了《中国抗疫简史》,增强了战疫的必胜信念;有人读了泰戈尔的《
飞鸟集》,深入地思索生命的意义。由此可见()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③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被动学习的过程④优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力量倍增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8.近年来,一种追求骂人要有创意、脏
话要够恶毒,人称“祖安文化”的亚文化在一些游戏社区、网络自媒体、娱乐网站的放纵和怂恿下“走红”,日渐侵蚀部分校园,导致青少年语言粗鄙现象愈演愈烈。必须对“祖安文化”加以摒弃的原因是()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③网络
文化是低俗文化,必须加强引导④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下列句子与此句蕴含的文化生活
道理相同的是()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邻要好邻,行要好伴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轰动了世界。纪录片把“
诗圣”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一千多年来,杜甫的诗持续引发着中国人的共鸣。杜甫,或是说诗歌,正是急剧变化的现实洪流中潜藏的某种永恒,为我们源源不断提供着某种信念。由此可见()①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抒发爱国情怀,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某市举办中小学生经典朗诵比赛。这体现了()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
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强制的、有形的④主旋律文化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来到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
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保护文化遗产放在第一位是()①基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为了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精神和物质内涵③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④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13.2020年6月20日,中外文化遗产界启动了以“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作”为主题的“2020丝绸之路周”,通过展示丝路文化,深挖其时代价值,讲好丝路故事,这一活动举办()①有利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③成为推动文化创新的
根本动力④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成辉。2020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
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
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②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③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④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长安和罗马文化的尊重与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
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这说明()①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②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
要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里谈到,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不同的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因
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①尊重本民族文化,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文化趋同④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繁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7.尊重文
化多样性必须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①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18.按中国民间传统,元宵之夜,人们品尝元宵、遥望赏月、放灯燃焰、乐猜灯谜,细数团圆的悠然。可是,2020年的元宵节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疫情之下,团圆,成为最奢侈的事情。人们只能把心中的思念和祝福,寄托给天上的圆月传递。这表明()①民族节日是本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的标志②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道德伦理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庆祝民族节日,能够研究人类文明演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外。视频中的她言语不多且没有配上英
文字幕,但她在某海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与BBC、CNN相比毫不逊色。“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这说明()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越是古老的文化越具有意义与价值③讲好中国故事要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④中华文化的内涵在交流中不断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运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舒展。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
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吉祥文化。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①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③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④在世代相传中从未改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中国古代
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成分,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有人据此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这一观点()①忽视了古代教育思想的消极作用②理清了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④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相对
稳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短短一二十年间,网络的普及就让汉字陷入窘境。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衰微。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
是门庭冷落。这告诉我们()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②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共同发展③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④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书法艺术消失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23.中医
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但在亚洲文化圈内,“中医热”“针灸热”持续延续,在欧美等国家,中医疗法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中医药文化在当代传播的文化意义在于()①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
造福世界人民,共享医学成就②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③我国中医药文化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认同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2020年
因新冠肺炎影响,各省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决定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实现停课不停学,战“疫”学习两不误。这表明()A.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功能B.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适应性活动C.创新教育的方式有利于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二、非选择题(52分)25.(8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贏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T县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精神贫困增加了脱贫难度。T县人民意识到,要想真脱贫,思想上要首先摆脱贫困。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逐渐形成
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贫困可耻的思想共识,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致富经历发挥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用好基层文化阵地,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脱贫致富技术能力……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T县终于成功脱贫摘帽。(1)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分析T县是如何成功脱贫摘帽的
。26.(10分)2020年3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如期实现。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
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
优化的必要路径。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与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27.(12分)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
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
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说明。28.(12分)2019年9月21日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坚持“丝路
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参与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6个,其中,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舞台艺术表演,总演出场次达到98场,参演的大部分剧目涵盖门类广,
有戏曲、芭蕾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民乐等。题材丰富,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有红色题材等。通过这些活动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艺术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运用文化多样性和
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29.(10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过去,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熏育出来的医疗科学,骨子里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
精神。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医药学应在挖掘继承传统中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其外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领
悟和吸取中医学的科学内核,又要认真分清和摒弃中医学的封建糟粕;既要发扬中医学的特色特长于国内国外,又要携手西医学共创现代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现代社会得到大的进步,才能延续五千年的生命,也才能彻底消除对
中医的怀疑和攻击,也才能真正振兴中医,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传统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