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650.500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精准解析】.doc,共(30)页,65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451feb5c907cb96422582cf85e7ac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深州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H值D.渗透压【答案】B【解析】A.温度C.pH值,可以保证酶活性,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D.渗透压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所以均属于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B.酶。【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名师点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血浆中的某些营养物质能进入组织液中C.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血浆蛋白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导致组织液浓度大于细胞质的浓度,引起细胞失水,A错误;B、血浆中的某些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液中,B正确;C、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属于免疫调节的范畴,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C正确;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因此血浆蛋白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A。【点睛】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细胞代谢紊乱B.血浆pH下降C.机体代谢

加快D.细胞发生癌变【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

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B、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不

一定导致血浆pH下降,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机体代谢加快,也可能导致代谢减慢,C错误;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细胞发生癌变,

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理意义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离子的运输有关,K+

进出神经元的方式相同B.激素和酶一样,发挥作用以后会失活C.抗体、受体和载体发挥作用时都具有特异性D.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中只有激素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的兴奋产生与传

导、激素和酶的特点、抗体与受体和载体的特异性、体温与水盐调节方式相关实例,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详解】A.K+进出神经元的方式不相同,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以K+协助扩散方式运出细胞,A错误;B.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激素会失活,酶不会失活,B

错误;C.抗体、受体和载体发挥作用时都具有特异性,C正解;D.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中都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D错误。选择C。【点睛】成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激素和酶的特点,抗体、受体和载体的功能与特性,以及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方式进行熟记和对比,在求同存异中解决问题

。5.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是传入神经B.反射过程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E→AC.刺激a或b处,电流计c指针都会偏转D.刺激a处引起骨骼肌收缩属于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D上有神经节

,为传入神经,则E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B是传出神经,A错误;B.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B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

递,因此刺激a,电流计c指针都会偏转;刺激b处,兴奋不能在反射弧上逆向传递,故电流计c指针都不会偏转,C错误;D.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刺激传出神经使效应器起作用并不属于反射,D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

葡萄糖B.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能被细胞充分利用C.下丘脑可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D.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血糖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

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A错误;B、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体内的血糖不能被细胞充分利用,B错误;C、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C错误;D、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来调节胰岛的分

泌活动,故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血糖调节,D正确。故选D。7.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A.调节较缓慢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答案】C【解析】调节较缓慢是体液调节的特点,A正确;体液调节途

径是体液运输,B正确;二氧化碳参与体液调节,但二氧化碳不是内分泌腺产生,C错误;体液调节范围广泛,D正确。【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

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8.下图表示抗原信息呈递及浆细胞形成的三种途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中首次发现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入侵患者机体

后,相应浆细胞的形成途径包括()①抗原→B细胞→浆细胞②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A.②B.①②C.①③D.①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详解】根据分析,病毒进入机体形成浆细胞的途径包

括:抗原→B细胞→浆细胞或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因此①②正确,ACD错误,故选B。9.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做出反应B.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HIVC.T细胞

分泌的淋巴因子(细胞因子)可以中和HIVD.HIV能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答案】B【解析】【分析】在HIV侵入人体后的潜伏期内,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暂时不会发病,但这时HIV的繁殖速度已非常快;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

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详解】A、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体感染HIV时,机体依靠免疫系统作出反应,A错误;B、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HIV,但没有特异性,B

正确;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只有抗体可以与HIV特异性结合,C错误;D、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故选B。10.植物的茎具有

向光性,此现象中单侧光的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使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单侧光作用下使得茎的顶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在顶端以下发生极性运输,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由于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低,因此背光侧长的快,向光侧长的慢,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的现象。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促进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是gB.生长素的浓度从g提高到e,其

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C.植物的横放根向地生长时,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eD.该图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答案】B【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H点对应的浓度g为最适生长素浓度,C点的浓度e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A、B两点对应的浓度促进作用相同,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的浓度e时会抑制生

长。【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图中H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g为促进相应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A正确;B.识图分析可知,生长素的浓度从g提高到e时,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B错误;C.植物的横放根向地生长时,受到重力影响,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根的生长,因此其浓度大于图中

的e,C正确;D.图中生长素的浓度体现了低浓度(在e浓度之前)促进生长,高浓度(大于e浓度)抑制生长的表现,因此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故选B。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脱落酸——麦田除草B.赤霉素——促进种

子萌发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答案】B【解析】【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

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

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麦田除草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生长的原理,A错误;赤霉素能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B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能培育出无子番茄,D错误。1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其个体数量一定大于种群密度小的种群B.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降低害虫的出生率或提高害虫的死亡率都有利于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D.影响我国北京、广州等大城市

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

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其个体数量不一定大于种群密度小的种群,种群密度跟个体数量和分布的面积或体积有关,A错误;B、我国现阶段人口仍在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降

低害虫的出生率或提高害虫的死亡率都有利于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C正确;D、影响我国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故选C。14.图为黄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A.N~P时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B.N时黄鱼的种群数量代表环境容纳量C.N时是捕获黄鱼的最佳时期D.若题图表示害虫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则在M或M之前进行控制较为有效【

答案】D【解析】【分析】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减小到0时为环境容纳量(K值),增长速率最大时为K/2。【详解】A、N~P时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仍然上升,A错误;B、增长速率为0时黄鱼的种群数量代表环境容纳量,即图中曲线与X轴后面的交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错误;C、捕获黄鱼

的最佳时期是略大于K/2时,即N后,C错误;D、若题图表示害虫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则种群密度较小时控制,即在M或M之前进行控制较为有效,D正确。D正确。【点睛】15.下列实践活动没有..利用环境容纳量相关原理的

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B.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C.利用黑光灯诱捕来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禁止捕蛇猎鸟来防治田间的鼠灾和虫害【答案】C【解析】【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

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环境容纳量也可用K值表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

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生物的生存条件,这样可提高生物的“环境容纳量”,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A错误;B、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这利用了

“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B错误;C、趋光性昆虫具有趋光的特点,可利用黑光灯诱捕来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这是与“环境容纳量”无关,C正确;D、蛇和鸟是鼠、虫的天敌,天敌多了则环境容纳量下降,因此禁止捕蛇猎鸟来防治田间的鼠灾和虫害是利用了“环境容

纳量”的相关原理,D错误。故选C。1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和水平结构植物分布主要受阳光影响,提高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而动物依赖植物而分布缓解了种间竞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综上所述,D错。17.甲湖湖水退却,逐渐暴露出底部沙丘,在沙丘上最后发展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乙农田

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湖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乙地的演替过程进行得比较缓慢C.不同演替阶段上群落中的动物种群有差异D.任何群落演替的结果最后都会发展成为森林【答案】C【解析】【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

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

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详解】A、沙丘是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的,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乙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进行得比较快,B错误;C、不同演替阶段上

优势植物种类不同,而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则动物种群也有差异,C正确;D、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不利因素能影响群落演替,则不一定能发展到森林阶段,D错误。故选C。18.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图示食物网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C.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只缺少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兔、鼠和草食昆虫在图中不同食物链中都位于第二营养级【答案】D【解析】【分析】本

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物群落、生物之间的关系。【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中由蚯蚓、蜣螂等动物属于分解者,A错误;B、图示食物网中不同生物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如吃虫的鸟和肉食昆虫之间,B错误;C、

该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C错误;D、图中兔、鼠和草食昆虫在图中不同食物链中都位于第二营养级,D正确。故选D。19.某草原上存在“草→野兔→蛇→鹰”一条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蛇处于第

三营养级,属于三级消费者B.能量沿着这条食物链单向传递C.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的部分D.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0%~20%【答案】B【解析】【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的输入: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

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流入到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能量的传递:(1)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

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能量的转化: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

动的最终归宿.(热能不能重复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详解】蛇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A错误;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B正确;兔子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同化的部分,属于草同化的部分,C错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因此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4%,D错误。【点睛】易错选项C,误认为动物产生的粪便属于该动物自身同化部分,事实上是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的一部分。20.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内流动的形式主要是()A.CO2B.含碳有机

物C.碳酸D.碳酸盐【答案】B【解析】【分析】有关“碳循环”,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

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的过程,带有全球性。【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固定为含碳有机物,生产者被消费者摄取,生产者的枯枝落叶和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以及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所以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下列属于化学信息传递的是A.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周围环境B.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C.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D.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

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周围环境属于物理信息传递,A错误。B、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化学信息传递,B正确。C、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属于行为信息传递,C错误。D、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属

于行为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B。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化学信息都来源于生物B.光的波长、光照时间长短等光信息可以调节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

育C.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既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又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生物的取食、栖居、防御和保护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

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

)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群落,如动物发出的声音,A错误;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故光的波长

、光照时间长短等光信息可以调节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B正确;C、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正确;D、生物的取食、栖居、防御和保护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如蝙蝠的取食依赖声波进行等,D正确。故选A。23.下列生态系统

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详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故A正确;草原生态系统

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故B错误;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故C错误;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点睛】本题考点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4.关于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描述,错误的是()A.只有用相同的限制酶处

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才能形成重组质粒B.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被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也有可能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C.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一般就越大D.限制酶、DNA连接酶都是工具酶【答案】A【解析】【分析】1、限制酶,可以从以下几方

面把握:(1)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4)用限制酶切割DNA时,每切开一个切口需要水解两个磷酸二酯键。2

、DNA连接酶:(1)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2)作用: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详解】A.用不

同的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也可能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进而形成重组质粒,A错误;B.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被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也有可能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如-↓GATC-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相同,B正确;C.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

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C正确;D.限制酶、DNA连接酶都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必须的工具酶,D正确。故选A。25.图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任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

建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C.图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D.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插入基

因)、标记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等。【详解】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A正确;B、不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不一定相同,B错误;C、启动子位于基因编码区的上游,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C正确;D、抗

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D正确。故选B。26.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共同组成内环境B.①来自②并流回③C.饥饿状态下,②流经肝

脏组织后,血糖浓度升高D.③中的K+浓度高于④中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详解】A、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不包括细胞内液,A错误;B、淋巴来自于组织液,流回血浆,B错误;C、饥饿状态下,肝糖元会分解产生葡萄糖由组织液进入血

浆补充血糖,血液流经肝脏血糖浓度会上升,C正确;D、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的K+浓度高于组织液,D错误;故选C。【点睛】27.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被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

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1、激素作用的特点包括是随体液运输到全身,然后作用于靶细胞(器官)。2、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增加

产量,调节方式为神经和体液调节。3、细胞外液渗透压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呈正相关,与尿量呈反相关。【详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即运输是不定向的,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A错误;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

节中枢,通过神经中枢分析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正确;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C错误;D、兴奋传导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

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D正确。故选B。【点睛】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

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顶芽生长占优势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无关,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不符合主动运输条

件。植物生长都需要生长素。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有关,光照方向无关,故选B【点睛】29.鲢鱼、鳙鱼、草鱼、青鱼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它们在水体中分层分布,且摄食的食物存在较大

差异,可混合饲养。某人工鱼塘混合饲养了四大家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四大家鱼都属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四大家鱼在水体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的垂直结构C.输入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混合饲养能提高空间和饵料的利用率,提高

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1、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对于人工生态系统能量往往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人工

输入的能量。【详解】A.四大家鱼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此都属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B.四大家鱼在鱼塘空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C.由于人工养殖鱼类需

要投喂饵料,因此输人该生态系统的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外,还有投喂的饵料中的有机物的能量,因此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正确;D.混合饲养能提高空间和饵料的利用率,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

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D。3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B.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免疫细胞的分泌物C.吞噬细胞在对抗病

原体的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D.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其他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

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详解】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A正确;B、溶菌酶不一定由免疫细胞分泌,如泪腺细胞也可产生,B错误;C、吞噬细胞在二、三道防线发挥作用,C错误;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D错误。故选A。二、选择题31.下列对某些生

物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A.切除狗的下丘脑,狗的体温会不正常B.给小狗注射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则其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在黑暗中将植株横放,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D.去除了尖端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

后会直立生长【答案】AC【解析】【分析】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在体温调节中至关重要。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3、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切除狗的下丘脑,影响体温调节,体温会不正常,A正确;B、甲状腺激

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会减少,B错误;C、植株横放,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对根来说是抑制生长表现为根向地生长,对茎来说仍是促进且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促进作用强,所以表

现为背地生长,C正确;D、去除尖端的胚芽鞘,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故而不生长,D错误。故选AC。【点睛】32.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B.打顶后第20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

自身合成C.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D.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

,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体现了既促进又抑制的特点。2、分析曲线图:打顶后侧芽处生长素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详解】A、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也不同,A正确;B、打顶后第20天

,没有顶芽,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B正确;C、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是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体现了两重性,C正确;D、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先降低后升高,D错误。故选D。33.下图表示某生态

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若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①③⑦可代表呼吸作用C.图中A、B、C参与构成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D.B是分解者【答案】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

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D是大气中的CO2库、C是生产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是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A为消费者。则图中④为光合作用,①③⑦

代表细胞呼吸作用,②表示摄食关系,⑤⑥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被分解者利用。【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消费者,消费者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获取想现成的有机物,生产者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错误;B.若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图中①③⑦可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以呼吸

热散失的,B正确;C.食物链是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捕食链,没有分解者出现,因此图中A、C构成食物链,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为分解者,D正确。故选BD。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定的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做到

自给自足,反复循环利用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答案】AC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

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

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

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A、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没有物质的输入也能维持稳定,A正确;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后,生物多样性降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错误;C、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恶劣,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D正确。故选ACD。35.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B.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C.B细胞增殖

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ACD【解析】【分析】乙肝疫苗是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是一种抗原,抗原进入身体后,会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详解】A、健康

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A正确;B、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T细胞,B错误;C、B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

产物是细胞集团或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故选ACD。三、非选择题36.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其发挥作用后,立即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

酰胆碱通过__________方式释放,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另一个神经元_________,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害虫喷施有机磷杀虫剂

,一段时间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离子通道会长时间持续开放,此时突触后膜的膜内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临床上,重症肌无力可以通过注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给患者注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突触间隙

内的乙酰胆碱含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胞吐(2).受体(3).兴奋(4).化学信号→电信号(5).钠(6).正电位(7).增加【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

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

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详解】(1)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该过程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2)向害虫喷施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被立即分解,

进而导致下一神经元持续兴奋,即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会长时间持续开放,此时突触后膜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即膜内为正电位。(3)给患者注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被立即分解,突触间隙内的乙酰胆碱含量会增加。【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37.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寒冷刺激会引起人体皮肤中的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引起皮

肤毛细血管________,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热量散失。(2)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细胞代谢______(填增强或减弱)。(3)寒冷刺激产生

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主要促进__________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答案】(1).冷觉感受器(2).神经递质(3).收缩(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5).增强(6)

.胰高血糖素(7).肝糖原【解析】【分析】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调节: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

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经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2)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其作用于甲状腺,促进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细胞代谢增强以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该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3)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A细胞引

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该激素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点睛】熟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血糖平衡的调节也是本题的考查点。38.为了探究萘乙酸(NAA

)对南瓜种子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一定数量的南瓜种子分为6个小组,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南瓜种子的萌发率,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处理组NAA浓度(mg•L-1)南瓜种子萌发率(%)A081%B10-212%C10-426%D10-697%E10-

890%F10-1085%(1)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色氨酸,试列举生长素类似物的其他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2个)。(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一般要做预实验,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格数据,当NAA浓度为10-4mg·L-1时,对种子的萌发起着__________作用。欲进一步探究促进南瓜种子萌发的最适NAA浓度,则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答案】

(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作为除草剂(3).种子萌发率(4).初步确定最适浓度范围,避免实验的盲目性(5).抑制(6).在NAA浓度为10-4~10-8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研究【解析】【分析】1、植物体生长素

的合成部位是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位置: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

(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详解】(1)植物体中,凡是具分生能力的组织都能够产生生长素,但产生生长素的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可用

于棉花的保蕾保铃。(2)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南瓜种子萌发率;实验前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减少实验误差。(3)分析表格数据,当NAA浓度为10-4mg/L时,与A组相比较,可知对种子的萌发起着抑制作用.欲进一步探究促进南瓜种子萌发的最适NAA

浓度,需要在NAA浓度为10-4〜10-8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研究。【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分析,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正确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设计。39.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填序号)。(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图2中B表示_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

为2.2x109kJ,A中能量为1.6x109kJ,B中能量为1.2x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x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调

查发现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

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答案】(1).②③④(2).①(3).组成成分(4).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6).15%(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8).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9).食物链(网)【解析】【分析】1、

分析图1可知,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主要表示光合作用,②③④表示呼吸作用。2、分析图2可知,A表示鼠的同化量,B表示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详解】(1)图1中,

碳元素主要通过②③④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主要通过①光合作用进入群落。(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图2中B表示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A中能量为1.6×109kJ即鼠的同化量,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

08)÷(1.6×109)=15%。(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萌发生长属于个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这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网(链)流动;能量

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点睛】掌握碳循环的模式图和能量流经某一种群的示意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0.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______末端。若要在

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________(相同,不同)末端的限制酶。(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

杆菌时,常用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____________。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否翻译成____________,常用抗原一

抗体杂交技术。(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上。【答案】(1).平(2).相同(3).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

,驱动基因转录(4).Ca2+(5).DNA—RNA分子杂交(6).胰岛素原(蛋白质)(7).T-DNA(8).染色体【解析】【分析】【详解】(1)限制酶切割DNA后,其结果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

生平末端。DNA连接酶是将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所以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2

)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所以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采用DNA

—RNA分子杂交技术。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的翻译产物是胰岛素原(蛋白质)。(3)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