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845.100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3)页,845.1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4443c20f2f12655ad996520fdb918a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2025届2022-2023学年(下)3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图为某种细胞示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A.支原体B.大肠杆菌C.酵母菌D.蓝藻【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

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该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为原核细胞,且该细胞中不含有细胞壁。支原体不

含细胞核和细胞壁,与图示相符,A正确;B、大肠杆菌含有细胞壁,与图示不符,B错误;C、酵母菌为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壁,与图示不符,C错误;D、蓝藻含有细胞壁,与图示不符,D错误。故选A。2.人体

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其中蛋白质是关键食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优质蛋白直接被吸收进入体内,增强人体免疫力B.新冠病毒不能在人体血浆中繁殖,只能寄生于相应的宿主细胞C.抗体是蛋白质,丰富的蛋白质食物可为抗体的合成提供原料D.人体在睡眠状态时可

减少机体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对抗病毒【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详解】A、食物中的优质蛋白需经过消化后,转化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才可以被吸收进入体内,A错误;B、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

胞中才会进行生命活动,因此新冠病毒不能在人体血浆中繁殖,只能寄生于相应的宿主细胞,B正确;C、丰富的蛋白质食物可被水解为氨基酸,为合成抗体提供原料,C正确;D、人体在睡眠状态时可减少机体对能量的消耗,使更多的能量用于免疫反应,有利于

对抗病毒,D正确。故选A。3.汉代的《氾胜之书》记载:“芸苔(萝卜)定霜乃收,不足霜即涩”,说的是打了霜的萝卜要甜一些,农谚亦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之后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农作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

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蔬菜在“霜降”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B.“霜降“后蔬菜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C.蔬菜在“霜降“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减弱D.萝卜食用部位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肉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详解】

A、蔬菜在“霜降”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B、“霜降“降温,蔬菜细胞内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细胞代谢减弱,B正确;C、在“霜降“后,温度降低,会抑制呼吸酶和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所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减弱,C正

确;D、萝卜食用部位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D正确。故选A。4.饴糖是我国传统甜食,其制作方法是将发芽的麦粒磨碎,与蒸熟的糯米拌匀,室温发酵6小时,榨出汁液,将汁液熬煮浓缩即可。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发芽的麦粒中含有淀粉酶B.蒸熟糯米中富含淀粉C.将发芽的麦粒煮熟后再使用效果更好D.饴糖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水解产生的麦芽糖【答案】C【解析】【分析】发芽的麦粒含有淀粉酶,糯米等谷类作物种子中富含淀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详解】A、发

芽的麦粒能产生淀粉酶,故发芽的麦粒含有淀粉酶,A正确;B、不论是否蒸熟,糯米种子中富含淀粉,B正确;C、将发芽的麦粒煮熟,在高温作用下麦粒内的淀粉酶变性失活,失去催化作用,C错误;D、饴糖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被淀粉酶催化水

解后的产物麦芽糖,D正确。故选C。5.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下列假说不能解释的是()A.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B.溶酶体膜的组成成分与其他生物膜完全不

同C.可能因为膜转运物质使得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D.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答案】B【解析】【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详解】ACD、溶酶体膜不会被自身的水解酶水解,原因可能是:①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②可能因为膜转运物质使得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③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膜结构;ACD不符合题意;

B、溶酶体膜的组成成分与其他生物膜成分相似,都是主要含有脂质(磷脂)和蛋白质,B符合题意。故选B。6.盐角草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盐分,并把这些盐类聚积在体内而不受伤害。属于聚盐性植物,其对盐类的抗性特

别强,能忍受6%甚至更浓的NaC1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盐角草比普通植物更能适应盐碱地环境B.正常生长的盐角草根毛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C.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的氨盐用于合成淀粉、脂肪D.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一般需要消耗能量的【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

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B、盐

角草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盐分,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故正常生长的盐角草根毛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盐角草比普通植物更能适应盐碱地环境,AB正确;C、淀粉、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故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的氨盐不

能用于合成淀粉,C错误;D、盐角草从低渗培养液中吸收无机盐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7.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由新鲜茶叶放在铁锅里加热快炒(俗称“杀青”),再进行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茶叶保持绿色。红茶也是一种常见品种,

与绿茶相比,不需要经过杀青,而多了一道发酵工序,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被多酚氧化酶催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茶茶叶冲泡展开后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B.红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比绿茶高C.杀青使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肽键断裂而失活D.

干燥处理有利于防止茶叶发霉【答案】D【解析】【分析】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即加热会使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蛋白质失去活性,但肽键并未断裂。【详解】A、绿茶叶冲泡展开后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细胞已经失去活性,A错误;B、红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被多酚氧化酶催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故红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比绿茶低,B错误;C、杀青是指由新鲜茶叶放在

铁锅里加热快炒的过程,该过程中高温条件下使酶蛋白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肽键并未断裂,C错误;D、干燥处理会使茶叶中水分减少,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而有利于防止茶叶发霉,D正确。故选D。8.ATP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③表示组成ATP的部分化学基团,②④表示

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腺嘌呤,即ATP结构简式中的“A”B.②极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C.ATP与ADP相互转化时,物质和能量均能重复利用D.若化学键④断裂,可生成1分子ADP和2分子磷酸【答案】B【解析】【分析】ATP又叫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

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特殊磷酸键。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详解】A、①为腺

嘌呤,结构简式中的A是腺苷,A错误;B、②表示特殊化学键,极不稳定,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B正确;C、ATP与ADP相互转化时,Pi等物质能重复利用,能量不能重复利用,C错误;D、若④特殊

的化学键断裂,即丢掉两个磷酸基团,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MP(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9.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所合成的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

.薄壁细胞膜上有不止一种单糖转运载体C.蔗糖从伴胞进入筛管的方式是胞吐D.蔗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进入薄壁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单糖才能运输,并且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详解】A、蔗糖的水解降低了筛管细胞的蔗糖浓度,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B、由图可知,薄壁细胞膜上(至少)有两种单糖转运载体,B正确;C、蔗糖从伴胞进入筛管的方式是借助植物细胞间的通道,即胞间

连丝进行的,C错误;D、蔗糖要通过蔗糖水解酶水解为单糖才能被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正确。故选C。10.耐力性运动是指步行、游泳、慢跑等低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检测耐力性运动训练或

停止训练时,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出现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耐力性运动训练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增加B.耐力性运动训练过程中肌纤维大量积累乳酸C.长期停训使肌纤维中线粒体减少至训练前水平D.停训1周后立即恢复训

练能够维持线粒体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详解】A、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耐力性运动训练时线粒体数量更多,故耐力性运动训

练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增加,A正确;B、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因此,耐力性运动训练过程中肌纤维不会大量积累乳酸,B错误;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由于机体适应性调节,长期停训使肌纤维中线粒体减少至训练前水平,C正确;D、停训1周后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量减少,但随着训练的恢复,肌

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能较快的恢复到训练过程中的状态,D正确。故选B。11.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据此解答。【详解】A、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

溶液可以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乙试管中只有线粒体,葡萄糖溶液不能发生反应,B正确;C、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葡萄糖溶液可以进行彻底地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ATP,C

错误;D、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点睛】知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作用是关键。12.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关键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

,进行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内生成CO2,这种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现象称为光呼吸,该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H]都为NADP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A.CO2和C5反应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

PB.Rubisco南催化C5与CO2或O2反应,不具有专一性C.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植物光呼吸会导致光合作用最终产生的有机物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

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一条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反应生成C3,不需NADPH和ATP参与,而在C3的还原过程中需NADPH和ATP参与,A错误;B、酶的专一

性是指酶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底物,Rubisco具有专一性,B错误;C、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过程为C5与O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生成CO2,因此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D、植物光呼吸的过程会消耗C5生成CO2,因此会

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减少,D正确。故选D。1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时,试剂的成分和使用条件相同B.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后,在滤纸上应出现4条色素带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有

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均为实验组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酒精和盐酸的作用是杀死并固定细胞的【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

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

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

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A错误;B、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

同,从而分离色素,故应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B错误;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与在无氧条件下培养均作为实验组,两组相互对比,C正确;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D错误。故选C。14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得到转双基因水稻,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能响水稻的呼吸强度B.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左下移动C.转双基因水稻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而增强光合速率D.转双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照环境中【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

析:图1中,A表示原种水稻在某温度下的光饱和点,A点以前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其后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图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均是先增加后减少,但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远远小于转双基因水稻。【详解】A

、由图1可知,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呼吸作用强度是相同的,即在光照强度为0时的数值,说明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会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A正确;B、由图2可知,图1是在30℃时做的实验,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净光合速率会变低,所以a点会向左下移动,B

正确;C、据图2分析,两种水稻的相关酶最适温度都为35℃,转双基因水稻没有提高酶的最适温度,C错误;D、据图1与图2分析可知,在高温与高光照的情况下,转双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原种水稻,因此转双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品种更耐高温与

强光,D正确。故选C。15.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灌木)有清热解游,降压之功效,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常见植物,科研人员模拟温室效应(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注:相对生物量=单株干重/对照组(C1T1)单株干重A.光照强度属

于无关变量,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B.常温下提高CO2浓度可促进鬼箭锦鸡儿的生长C.温室效应的加剧可以促进鬼箭锦鸡儿的生长D.CO2在叶绿体内的代谢途径为CO2→C3→(CH2O)【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模拟温室效应对锦鸡儿生长的影响,实验

的自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情况,因变量是锦鸡儿的相对生物量,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属于无关变量,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应遵循等量且适宜的原则,A正确;B、据图分析,C1T1组作为对照组,C

2T1组仅提高CO2浓度,植物的相对生物量增加,说明常温下提高CO2浓度促进了鬼箭锦鸡儿的生长,B正确;C、温室效应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同时温度升高,据图可知,C2T2组与C1T1相比植物的相对生

物量并未增加,说明温室效应不能促进鬼箭锦鸡儿的生长,且C1T2组仅提高温度,会抑制鬼箭锦鸡儿生长,故温室效应的加剧带来温度升高可能抑制其生长,C错误;D、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

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O2在叶绿体内的代谢途径为CO2→C3→(CH2O),D正确。故选C。16.植物的气孔由两个含有叶绿体的保卫细胞围绕形成,保卫细胞吸水后气孔开放,反之关闭,保卫细胞内的淀粉磷酸化酶在酸性条件下,主要催化葡萄糖

转化成淀粉,而在碱性条件下,主要催化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光照、高K+环境均可促进气孔开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的表皮细胞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保卫细胞可以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有利于提高细胞液浓度,使保卫细胞

吸水C.光照促进气孔开放可能是因为光照使细胞内CO2浓度下降,pH上升,利于淀粉水解D.高K+环境促进气孔开放是因为保卫细胞在高浓度K+溶液中失水【答案】D【解析】【分析】保卫细胞内的淀粉磷酸化酶在酸性条件下,主要催

化葡萄糖转化成淀粉,使溶质微粒数目减少,降低溶液渗透压,使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而在碱性条件下,主要催化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使溶质微粒数目增多,有利于提高渗透压,使保卫细胞吸水。【详解】A、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而一般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使溶质微粒数目增多,有利于提高渗透压,使保卫细胞吸水,B正确;C、光照增强可促进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细胞内CO2浓度下降,pH上升,促进淀粉的水解,利于气孔开放,C正确;D、高钾环境促进气孔的开放,可能是

细胞对K+主动运输的结果,使细胞渗透压增大,吸水能力增强,D错误。故选D。17.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间期,核DNA进行复制,形成16个核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和2

个DNA分了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

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

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核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核DNA分子,A正确;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核DNA分子,B正确;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

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但DNA数目不变,D错误。故选D。18.一个培养状态下的细胞群,处于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均有若干,其数量与时长成正比,已知细胞周期

各阶段的时长如下表所示(单位:小时)G1期S期G2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7410.510.5TdR是一种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只抑制DNA合成,去除后可解除抑制,用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现对该细胞群依次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T

dR;②维持12小时;③去除TdR;④维持12小时;⑤加入TdR;⑥维持7小时;⑦去除TdR。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①只能使S期细胞立即停止分裂活动B.理论上操作②后细胞全部处于G1/S临界处和S期C.操作④后不存在有

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D.理论上操作⑥后各细胞的分裂过程将同步【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包括G1、S、G2,则间期持续时间=5+7+4=16h,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则分裂期持续时间=1+0.5+1+0.5=3h,则

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19h。【详解】A、操作①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只能使S期停止分裂活动,因为该时期进行DNA复制,A正确;B、理论上操作②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维持12h后,一开始就处于S期停在S期,一开始处于非S期停在G1/S临界处,B正确;C、操作④去除DNA合成抑制剂维持7+4+1

=12h后,处于G1/S临界处细胞经过12h后进入有丝分裂的中期,含有染色单体,C错误;D、若操作⑥加入TdR维持7h去除DNA合成抑制剂,各细胞的分裂进程将处于同一时期(全部处于G1/S临界处),D正确。故选AC。19.下列关于细跑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

,细胞和细胞核的体积都不断变小B.根据自由基学说理论,清除细胞中的自由基可延缓细胞衰老C.同一个体的红细胞和肌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D.所有高等动物的正常发育中都有细胞的分化、凋亡【答案】A【解析】【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

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的(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

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

、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A错误;B、自由基的化学性质

活泼,可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因此清除细胞中的自由基可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C、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成原因是细胞的分化,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C正确;D、细胞分化、凋亡

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而且细胞分化、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因此,所有高等动物的正常发育中都有细胞的分化、凋亡,D正确。故选A。20.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在自然

条件下几乎为纯种B.孟德尔对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进行解释,属于提出假说C.孟德尔分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为1:1,属于实验验证D.分离定律的“分离”是指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

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

(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且豌豆是严格的

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A正确;B、孟德尔对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进行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属于提出假说,B正确;C、孟德尔分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为1:1,属

于演绎推理,进行测交实验,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属于实验验证,C错误;D、分离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1.近期在各中

小学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单链RNA病毒,通常呈球形、有囊膜。根据其囊膜上的外膜蛋白血凝素抗原(HA)和神经氨酸酶(NA)可以分为15个H亚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毒的HA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上合成,合成HA原料的结

构通式为____________。(2)甲型H1N1流感病毒囊膜会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整个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这种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这个过程依赖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性的结构特点。(3)有些甲流感染者的肺部细胞

会继发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面引起细菌性肺炎。若将甲流病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分别水解。得到的核苷酸种类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H亚型的甲流病毒核酸水解得到的核苷酸种类完全

相同,试分析它们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甲流病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核糖体②.(2)①.胞吞②.流动(3)①.4②.8③.(核糖)核苷酸数

量以及排列顺序不同④.有无细胞结构【解析】【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无细胞结构,通常呈球形、有囊膜。【小问1详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自己合成蛋白质,需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

动,HA的本质为蛋白质,故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合成HA的原料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小问2详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囊膜会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以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小问3详解】甲流病毒的核酸为RNA,水解可得到4中核苷酸,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核酸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水解可得到8种核苷酸。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有4中,但由于组成不同亚型甲流病毒的RNA的核苷酸的数量以及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它们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存在差异,甲流病毒无细胞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细胞结构。22.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会

使细胞大量失水,细胞中盐离子浓度过高会引发蛋白质变性,生长减缓,甚至死亡。下图为某耐盐植物在高盐环境中,降低高盐危害的作用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处于高盐环境中,细胞会因失水出现质壁分离,这里“质”是指_________

___。(2)据图可知,耐盐植物处于高纳盐环境中Na+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后,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使Na+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液泡;同时,激活____________蛋白,将Na+排出细胞,从而使细胞质中Na+

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蛋白质变性。(3)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细胞器)能够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的功能。【答案】(1)原生质层(2)①.协助扩散②.主动运输③.S(3)液泡【解析】【分析】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分

为两种类型,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构部位相适应的分子和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高

时,细胞液的水分就会穿过原生质层向细胞外渗出,液泡的体积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所以在细胞壁停止收缩后,原生质体继续收缩,这样细胞膜与细胞壁就会逐渐分开,原生质体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里就充满了外界浓度较高的溶液。【小

问1详解】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所以这里“质”是指原生质层。【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Na+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Na+进入细胞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使Na+以逆浓度进入液泡,所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同时,激活细胞膜的S蛋白,将Na+排出细胞

,从而使细胞质中Na+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蛋白质变性。【小问3详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中的液泡能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功能。23.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过程,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经过了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请根据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问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939年,希尔在分离的叶绿体(实际是被膜破裂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如草酸铁),照光时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资料二: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向其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

,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资料三:1957年,阿尔衣发现,光使叶绿素从水中得到电子,电子传递过程中与希尔反应偶联,形成还原型辅酶Ⅱ,放氧,同时产生ATP,这一过程称为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__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来源于反应物____________,产生的电子经过传递与____________结合生成还原型辅酶Ⅱ。(2)卡尔文在适宜的温度下通过

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将CO2固定的化合物,他改变了一个外界环境条件后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试分析他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在叶绿体中固定CO2的场所为____________。(3)在“资料二”实验中,卡尔文先将不同反应时间的

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处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随后再分离出各种化合物,根据卡尔文的研究结果,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光反应②.水③.N

ADP+、H+(2)①.停止CO2供应②.叶绿体基质(3)①.酶会变性失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②.③.同位素示踪法【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解】希尔在分离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

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如草酸铁),照光时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由此可见其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部分阶段;光反应过程中电子来源于反应物中的水;产生的电子经过传递与NADP+和H+结合生成还原型辅酶Ⅱ(NADH)。【小问2详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

程中,二氧化碳与C5结合生成C3,故改变了一个外界环境条件后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他改变的实验条件是停止CO2供应;叶绿体中固定CO2的过程是暗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小问3详解】在70℃的热酒精中,小球藻中的酶

会变性失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向其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因此C的转移途径是;这种研究方法是标记

某种元素后追踪物质的转移途径,称为同位素示踪法。24.下图1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染色体和核膜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结构I可用________

____(试剂名你)溶液染色。染色后的结构1____________(“能”或“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图2中I

处细胞内核DNA数和染色体的比值是____________。图2所示结构中发生周期性变化的除了核膜和染色体以外还有____________。为确保核DNA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下列事件中必不可少的有____________。①染色体的形成②纺锤体的

形成③着丝粒的分裂④核膜的解体与重建(3)图3中A~D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分裂期时长,其中最适合用作观察有丝分裂材料的是____________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甲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②.能③.末④.有丝分裂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图1中出现新的核膜(2)①.2:1②.核仁和纺锤体③.①②③④(3)①.D②.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大,这样可以观察到更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解析】【分析】图1为有丝分裂末期,该时期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成为染色质,出现细胞板,其中1是染色

体,2是纺锤丝,3是细胞板。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染色体和核膜的变化过程,Ⅰ核膜逐渐消失,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和核DNA数的比值是1:2。图3为不同植物细胞周期、分裂期持续的时间。【小问1详解】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图1中出现新的核膜,故为有丝分裂末期

,该时期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成为染色质,其中1是染色质,染色质(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染液、醋酸洋红)染色,被染色后的染色质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问2详解】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染色体和核膜的变化过程,Ⅰ核膜逐渐消失,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

数的比值是1:2。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故该过程中发生周期性变化的除了核膜和染色体以外还有核仁和纺锤体。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成不易断裂的染色体,能保证核DNA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①正确;②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过程中需要纺锤丝的牵引,否则会异常停止,能保证核DNA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②正确;③着丝粒的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能保证核

DNA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③正确;④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要分配到两个细胞中需要核膜消失,以及后面核膜的重新形成,能保证核DNA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小问3详解】观察有丝分裂主要是看染色体,染色体在分裂期才可见,因此分裂期占比较大的细胞适

合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A植物分裂期占比为5.8÷38≈0.15,B植物为4÷23≈0.17,C植物为3.5÷32≈0.11,D植物为3.1÷16≈0.19,故选D植物。25.大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请分析表中大豆花色的3

个遗传实验,并同答相关问题:组合亲本性状表现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①紫花×白花405411②紫花×白花8070③紫花×紫花1240413(1)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____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的组合是____________(填组

合序号)。(2)大豆花为两性花,在做上述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__,再进行套袋,然后进行____________,再进行套袋,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组合①②

F1中紫花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组合③杂交的后代既有紫花又有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4)若将组合③F1中所有个体自交,各植株繁殖能力相同。则F2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______。【答案】(1)①.紫花②.②③(2)①.去雄②.人工授粉③.防止外来花粉干扰(3)①.Aa、Aa②.性状分离(4)3/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大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

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由于组合②中两表现不同的亲本紫花和白花杂交,子代只有紫花,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

;组合③中同种表现的紫花杂交,子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现了性状分离,且比例为紫花:白花=3:1,也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小问2详解】大豆花为两性花,在做上述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避免其自交;再进行

套袋,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再进行套袋,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小问3详解】由于紫花为显性性状,其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所以根据亲本性状的表现型和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可推测出组合①为Aa×aa,其中F1紫花是Aa,组合②杂交组合是AA×aa,其中F1紫花是Aa;组合③杂交的后代既

有紫花又有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小问4详解】组合③中,亲代紫花的基因型都是Aa,子代的所有个体中AA∶Aa∶aa=1∶2∶1,将组合③F1中所有个体自交,则F2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2×1/4+1/4=3/8。【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