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届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历史答案.docx,共(14)页,512.1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3cbec3e0423976ff4d6a385ffe010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和选择性必修三册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
。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记载:“赫胥(黄帝之孙)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官室。”这表明()A.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B.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C.古史记录系统的周密完备D.传世文献提供了五
帝时代存在的可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五帝”的提法出现在西周或春秋,关于五帝时代的记载在晚商之后,东汉时也出现了对黄帝之孙赫胥的记载,说明并未有五帝时代相关史料的记载,故传世文献只是提供了五帝时代有真实历史背景的可能性,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
出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排除B项;“周密完备”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顾炎武在评价东汉制度时指出:“汉人有以郡守之尊称为本朝者……亦谓之郡朝。”《后汉书》亦记载有人威胁郡
民戴就诬告其郡守,戴就反驳道:“奈何令臣谤君,子证其父!”上述观念在当时()A.受到选官制度影响B.导致军阀割据形成C.动摇儒学独尊地位D.成为社会主流认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人威胁郡民戴就诬告郡守,戴就反驳说;“为什么让我诽谤郡守
,儿子就能证明父亲德行。”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实行察举制,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举孝廉,因而戴就的话反映了选官制度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地方权力大,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独尊地位,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儒学的主流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3.唐宪宗时,江南宣歙一带大旱,米价暴
涨,有人建议官府强制压低粮价,时任宣歙池观察使的卢坦不同意,主张“宣、歙土狭谷少,所仰四方之米者,若价贱,则商船不复来,益困矣。既而米斗二百,商旅辐辏,民以赖生”。这反映出唐代()的A.政府限制粮食的商品化B.注意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市场C重农抑商观念悄然转变D.江
南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上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米价暴涨,有人建议官府强制压低粮价”,但“观察使卢坦不同意”,认为“若价贱,则商船不复来,益困矣”,“既而米斗二百,商旅辐辏,民以赖生”,可以得出唐代注意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市场,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当地
官府顺应市场规律,没有限制粮食的商品化,排除A项;重农观念是不会变的,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
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C.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D.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
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田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针对许多自然科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探究万物本原,试图得到其中的“理”,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朱熹的思想具有客
观唯心主义倾向,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思想并未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排除B项;“为往圣继绝学”是横渠四句中的内容,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不是朱熹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朝藏区政教势力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
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据此分析,“贡回市茶”有利于()A.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C.推动边
疆社会的经济发展D.终结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贡回市茶有较高的利润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稳定,此外内地物资通过贡道大量输往藏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内地物资的输入都推动了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C项正确
;贡回市茶的贸易与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没有关联,排除A项;贡回市茶是藏区与中央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能通过贡回市茶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排除B项;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并没有因为贡回市茶而终结,排除D项。故选C项。6.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
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他们倡导“思以济世”“学必实用”“不发空言”“见诸实效”的学风。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推动儒者的自我反思B.经世致用成为知识分子共识C.士大
夫阶层对君主专制的不满D.儒家思想开始关注现实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题提到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并提倡实学。这说明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迫使一批儒家学者反思儒学中的问题,并提出解
决办法,A项正确;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倡导经世致用,但并没有发展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排除C项;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关注现实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7.1880年,经元善主持上海机器织布机局招股,他提到:"溯招商、开平股份
,皆唐(唐廷枢)、徐(徐涧)诸公因友及友,辗转邀集。今之登报招徕,自愿送入者,从此次始。”结果收效显著,募集资金远超原定40万两。据此可知()A.民用工业以“求富”为主要目标B.洋务企业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D.企业融资手段呈现近代化特征【答案】D【解析】
【详解】材料提到经元善在上海机器织布局招商时,一改以前靠亲朋好友相互联系推荐入股的方式,而是登报公示,广泛召集社会有意愿的人士入股。这反映出企业募集资金的方式呈现近代化特征,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用工业创办的目标
是"求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洋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排除B项;19世纪80年代没有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8.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普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作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
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和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等四项保证。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囿于形势暂时放弃民主革命领导权B.制定政策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C.推动全
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D.提出赢得抗战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答案】B【解析】【详解】面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中共中央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战等主张,同时依然强调实现民主,这体现了党制定政策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B
项正确;抗战时期中共指挥敌后战场,并不存在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争夺问题,排除A项;西安事变标志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排除C项;材料没有得出战略指导理论,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
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该证书表明()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A.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B.国民政府禁绝公职任用亲信C.女子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D.公务员的选拔管理有法可依【答案】D【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可知,当时公务员选拔管理有法可依,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可知,此时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时期任用亲信现象始终无法禁绝,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女子是否获得参加考试的资
格,排除C项。故选D项。10.“文化山呀文化山,过去登山比上天难,今朝有了共产党,带领我们高峰攀,工人上了文化山,能到月宫开矿产,农民上了文化山,火星上头去种棉.,一穷二白来改变,天堂就在眼面前。”这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山歌说明()A.文学艺术事业欣欣向荣B.民众对国家建设热情和信心C.工业化
建设的成就显著D.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一穷二白来改变,天堂就在眼面前”等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积极投身工农业建设,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众对国家建设的热情和信息,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民众对国家建设热情和信心,并非是文化事业,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建设的成就如何,排除C项;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1.“投机倒把罪”原意指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以攫取暴利的非法活动。当代中国史上的投机倒把,针对小商小贩,甚至一般私营工商业。在建国初兴起,罪名一度加重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改革之初,关于“长途贩运”,经济学家薛暮桥就质问:“让山货土产烂在山上是‘社会主义’,把它们运出来满足城市人民需要倒是‘资本主义’,哪有这样的道理?”该罪名()A.兴衰历程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变迁B.
初期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击对象C.被否定是改革城市经济体制的需要D.在中国当代史上长期推动经济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投机倒把罪”的发展历程实质反映的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的变化,它兴衰历程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
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不是针对小商小贩和私营工商业,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排除C项;它曾经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排除D项。故选A项。12.早期的罗马社会,民事主体
必须是具有罗马市民资格的家长。后来由于需要家属帮助经营作坊、店铺及航海事业,法律也逐渐承认家长授予家属的各种特有产,家属因此取得了相对独立的财产所有权。由此看出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A.自主意识的觉醒B
.民主政治的进步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契约思想的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特别是关于财产所有权等的规定,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的。依据材料可知,早期罗马社会民事主体不包括家属,但后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家属取得了相对独立的财产所有权。这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法发展产生的影响,C项正确;自主意识的觉醒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罗马没有建立民主政治,排除B项;契约是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思想理念,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故选C项。13.12世纪中叶,英国亨利二世出台了“盾牌钱”政策,即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在军事上对骑士的依赖。“盾牌钱”政策的出台()A.增强了英国政府的财政实力B.标志
着英国骑士制度的瓦解C.有利于推动英国王权的强化D.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盾牌钱”政策减少了国王对骑士的依赖,国王通过招募雇佣军提升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有利于推动英国王权的强化,C项正确;“增强了
英国政府的财政实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盾牌钱”政策推动了骑士制度的瓦解,但并不是骑士制度瓦解的标志,排除B项;12世纪中叶英国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推动了“以钱代役”的“盾牌钱”政策的出台,该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当时资本主义尚未兴起,排除D项。故
选C项。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A.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欧洲人冒险精神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C.新航路开辟
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促进了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可知,新航路开辟发现了众多未知的事物,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
人文主义,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近代科学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新航路开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5.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认为,女性解放运动是与无产阶级运动同步进行的,女性运动是天然反殖民主义
、反资本主义的。美国人则强调只有在西方模式的“民主”制度体系下,女性权力才有可能得到保障。这表明()A.国际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重视B.经济差异影响学术观点C.女性主义诠释渗透冷战意识D.美苏争霸重心发生转移【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美国在女性解放运动这一认知上存在分歧,反映女性主义诠释渗透冷战意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际社会对女性权益的态度,排除A项;经济差异影响学术观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苏争霸重心的
转移,排除D项。故选C项。16.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欧共体在水果、激素牛肉等农产品以及钢铁、飞机制造等工业品上的贸易摩擦频频。1980年至1985年之间,关贸总协定所有诉讼数目中有三分之一是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诉讼。这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无法适应新的国际形势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发生分化C.
西欧国家联合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D.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美国与欧共体......贸易摩擦频繁......关贸总协定所有诉讼数目中有三分之一是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诉讼”及所学知识,可得知随着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西欧国家联合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关贸总协定是否能够高效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排除B项;欧共体与美国存在贸易摩擦,并不能说明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进程,排除
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科举制实行复试、殿试制,以及考官锁院制,推广世家子弟、考官亲属的别试避嫌法,推行封弥、誊录法。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庶族地主、殷富农民、工商子弟,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仕
。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搜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升迁迅速,“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名公臣卿皆由此选"。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一材料二到18世纪,西方人对科举的了解更为全面,用法文和英文出版的谈及科举制的书籍出版量很大,就连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一代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也赞扬有加。到19
世纪,尤其是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已不再神秘,声望一落千丈,一切都落后原始,但惟独科举制例外。当时,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实行政党分肥制,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
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1884年,英国人密迪乐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
考试制度后做出的评论。——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学习效仿中国科举制的原因。【答案】(1)完善考试程序,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规则
;扩大取士的范围;提高进士的待遇;增加录取人数。(答出任意三点)(2)科举制自身具有公平、开放的特点;科举制与启蒙运动的价值观有共通之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欧美国家政党政治的弊端;政府效率低下。(答出任意三点)【解析】【详解】(1)
表现:根据材料“实行复试、殿试制,以及考官锁院制,推广世家子弟、考官亲属的别试避嫌法,推行封弥、誊录法”可知,完善考试程序,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规则;根据材料“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仕”可知,扩大取士的范围;根据材料“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
直接授官,而且升迁迅速”可知,提高进士的待遇;根据材料“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可知,增加录取的人数。(2)原因:根据材料“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庶族地主、殷富农民、工商子弟,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仕”可知,科举制自身具有公平、开放的特点;根据材料“伏尔泰、卢梭、孟德
斯鸠等一代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也赞扬有加”可知,科举制与启蒙运动的价值观有共通之处;根据材料“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可知,欧美国家政党制度的的弊端;根据材料“一些最开明的国
家......提高其文官的效率”可知,政府效率低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更为重要的经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
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要求“现在通商交
涉,事愈繁多,逐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谢冬慧《理念与习惯:民国民法
典编纂的两个要素》材料二新中国历史上曾经三次起草民法典,前两次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从1979年开始,至1982年暂停,改为先制定单行法。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
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第二步,从1998年起,用4~5年的时间制定物权法,实现财产归属关系基本规则的完善、统一和与国际接轨;第三步,在2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至2002年12月,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过
专家委员会讨论会后,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次审议,然后发布征求意见。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编纂民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
点。【答案】(1)背景: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增长;清末新政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逐步修订和完善;
具有“汇编式”特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任答四点即可)【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可分析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更为重要的经
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可分析得出中外贸易的增长;根据材料“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可分析得出近代知识
分子的倡导;根据材料“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可分析得出清末新政的影响;根据材料“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出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2)特点:根据材料“1998
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可分析得出阶段性和渐进性;根据材料“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可分析得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根据材料“在2
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可分析得出逐步修订和完善;根据材料“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可分析得出具有“汇编式”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19.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殖
民地独立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他们虐待我们,不仅剥夺了我们应有的权力,而且使我们对公共事务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所在的地区掌管自己的内部事务,那么,我们一定会了解公共事务及其一套机构,我们一定也会享有个人的威望。美洲人在社
会中只能当奴隶,最多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消费者。连劳动也受到种种限制:不准生产西班牙国王所垄断的产品,不准建立西班牙本身所没有的工厂,连生活必需品的贸易都被西班牙人专门控制。在美洲各省之间设置了种种障碍,使省与省之间互不接触、
不了解、不往来。我们的地只准种植蓝靛、谷物、咖啡、甘蔗、可可和棉花。——摘编自西蒙•玻利瓦尔《牙买加来信》材料二尽管革命后拉美各国宪法均明确规定了选举程序和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通过兵变等非宪法方式上台的做法十分普遍。如墨西哥在1824年~1848
年期间,曾发生250次兵变,更换了31个总统。尽管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科度、牲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政治体制的寡头特征十分突出。——摘编自刘波《拉丁美洲政治发
展进程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在拉丁美洲采取的殖民统治措施。(2)据材料二,归纳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特征的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拉丁美洲民族独拉运动。【答案】(1)措
施: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剥夺拉美人民的政治权力;经济上发展种植园经济,推行农奴制,实行贸易垄断;社会治理上强化管控,制造隔绝。(2)特征:民主制度有名无实,政权更迭频繁,寡头特征突出。原因: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和专制传统的影响,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3)积极:推翻了
殖民统治,建立了新兴国家,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局限:没有铲除封建主义,革命果实被寡头窃取,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政体与国情不符,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面临着继续民族
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小问1详解】措施:政治上,材料“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所在的地区掌管自己的内部事务”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实行专制统治,“美洲人在社会中只能当奴隶”反映出西班牙剥夺拉美人民的政治权力;经济上
,“我们的地只准种植蓝靛、谷物、咖啡、甘蔗、可可和棉花”反映了西班牙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奴隶”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推行农奴制,“不准生产西班牙国王所垄断的产品”反映出实行贸易垄断;社会治理上,“在美洲各省之间设置了种种障碍,使省与省之间互不接触、不了解
、不往来”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强化管控,制造隔绝。【小问2详解】特征:材料“尽管……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反映出民主制度有名无实,“更换了31个总统”反映出政权更迭频繁,“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反映出寡头特征突出。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内因是由于拉美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不足和专制传统的影响,外因是受到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小问3详解】评价:一分为二去评价拉丁美洲民族独拉运动。积极:推翻了殖民统治,建立了新兴国家,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革
命;局限:没有铲除封建主义,革命果实被寡头窃取,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政体与国情不符,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重要的世界性危机时间危机概况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
失,加速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进程。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改变1918—1920年西班牙大流感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超过超过5亿人感染,2500万人死亡。突如其来的大流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也开启了欧美国家全民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福利保障系统的
讨论与尝试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由美国股市崩溃开始,逐渐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迫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放弃盛行一时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德、日、意等国甚至走上法西斯集权道路1939—1
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法国等传统强国失去了对于世界格局的支配权。美国再次成为最大的赢家,利用自身的实力,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美国规则”成为世界的规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
场。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进行战争威胁。该次危机险些引发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才告平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性危机”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世界性危机中蕴含着
发展的机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世界长期动荡,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激化了各国的内部矛盾。沙俄的战争政策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布尔什维克领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为俄国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提供新道路。1929至1933年世界
性经济危机,极大地破坏了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美国为渡过危机,总统罗斯福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缓解了美国的经济萧条,也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欧
亚非的广大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特别是传统的欧洲强国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瓦解。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积极推行霸权政策,构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总之,世界
性危机在对各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造成破坏的同时,也迫使各国做出更加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动本国和世界的进步。(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如世界性危机频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大国恶性竞争是造成世界性危机的重要原因等。论题正确,论述清晰,
总结)【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得出论题:根据表格“20世纪重要的世界性危机”可以得出论题:世界性危机中蕴含着发展的机遇。其次进行阐述:根据材料“战争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加速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进程”分析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世界长期动荡,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
和经济损失,也激化了各国的内部矛盾。根据材料“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改变”分析得出沙俄的战争政策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布尔什维克领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为俄国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斗争提供新道路。根据材料“经济大萧条的危害”分析得出1929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极大地破坏了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分析得出美国为渡过危机,总统罗斯福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缓解了美国的
经济萧条,也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根据材料“英国、法国等传统强国失去了对于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分析得出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欧亚非的广大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特别是传统的欧洲强国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瓦解。根据材料“美国再次
成为最大的赢家,利用自身的实力,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美国规则”成为世界的规则”分析得出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积极推行霸权政策,构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最后得出结论:总之,世界性
危机在对各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造成破坏的同时,也迫使各国做出更加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动本国和世界的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