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5)页,476.4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23f9639a259213135b035f0270dcc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格致中学二O二一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高一年级化学(等级性)试卷(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Fe-5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14分)1.以下属于纯净物的是A.合金B.氯水C.铝热
剂D.纯碱【答案】D【解析】【详解】A.合金是混合物,A错误;B.氯水是混合物,B错误;C.铝热剂是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C错误;D.纯碱是碳酸钠,为纯净物,D正确;故选D。2.下列元素在自然界存在游离态的是A.ClB.NC.NaD.Al【答案】B
【解析】【详解】能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的,其单质的化学性质较稳定。Cl2、Na、Al均较为活泼,N2较稳定;故选B。3.关于H、D、T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同种核素B.属于同种元素C.中子数相同D.质量数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H、D
、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A错误;B.H、D、T的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B正确;C.H、D、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分别为0、1、2,C错误;D.H、D、T的质量数分别为1、2、3,D错误;故选B。4.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只能具有氧化性的是A.H2S
B.Na2S2O3C.SO2D.H2SO4【答案】D【解析】【详解】A.H2S中S元素为-2价,不能再得电子,故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故A不符合题意;B.Na2S2O3中S元素为+2价,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Na2S2O3既有氧化性又有
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C.SO2中S元素为+4价,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D.H2SO4中S元素为+6价,只能得电子,所以H2SO4只有氧化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5.下列物质属于分散系,且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A.()2MgOH悬浊液B.()3FeOH胶体C.3AlCl溶液D.液氨【答案】C【解析】【详解】A.()2MgOH悬浊液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B.()3FeOH胶体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C.3AlCl溶液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D.液氨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属于分散系,且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3AlCl溶液,故答案选C。6.下列金属最难冶炼的是A.MgB.FeC.CuD.Ag【答案】A【解析
】【详解】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镁,相对最难冶炼,A符合题意;B.可采用热还原法或置换法制备铁,相对较易冶炼,B不符合题意;C.可采用湿法炼铜,即铁还原硫酸铜溶液制备铜,相对较易冶炼,C不符合题意;D.可利用氧化银
受热分解制备银,相对较易冶炼,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关于2CO描述错误的是A.属于共价化合物B.属于电解质C.属于酸性氧化物D.空间填充模型:【答案】B【解析】【详解】A.CO2中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A正确;B.CO2在水溶液中自身不能电
离,为非电解质,B错误;C.CO2是酸性氧化物,C正确;D.CO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空间填充模型正确,D正确;故选B。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6分)8.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温度、反应物浓度或用量等反应条件,产物相同的是A.Na和2OB.KOH
和2COC.Fe和2ClD.Cu和3HNO【答案】C【解析】【详解】A.Na与O2在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A错误;B.KOH过量时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KOH少量时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钾
,B错误;C.铁和氯气无论比例和温度如何,产物均为氯化铁,产物相同,C正确;D.Cu与稀硝酸生成NO,与浓硝酸生成NO2,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浓3HNO和浓24HS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者的氧化性均
比其稀溶液强B.常温下两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C.常温下两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答案】C【解析】【详解】A.浓硝酸和浓硫酸均比稀溶液:稀硝酸、稀硫酸的氧化性强,A正确;B.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和浓硫酸钝化,常温下两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正确;C.常温下铜和浓硝
酸可以反应,而铜与浓硫酸需要加热才行,C错误;D.浓硝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正确;故选C。10.下列化学式中的“2”或“3”一般不表示微粒个数的是A.2NaOB.3AlC
lC.3OD.2HO【答案】A【解析】【详解】A.Na2O是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化合物中的“2”代表钠离子和氧离子的最简个数比,A错误;B.AlCl3中的“3”代表1个AlCl3分子中含3个氯原子,B正确;C.O3中的“3”代表1个O3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C正确;D.H2O中“2”代表1个H2O
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D正确;故选A。11.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溶液现象结论A溴水溶液橙黄色褪去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SO2有还原性D含NaOH的酚酞溶液溶液红
色褪去SO2有漂白性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SO2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该反应中SO2中+4价S元素被氧化生成+6价的硫酸,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A正确;B.SO2与H2S反应生成S单质,该反应中SO2中+4价S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的单质S,二氧化硫
被还原,表现了氧化性,B正确;C.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氧化成硫酸,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是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的体现,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正确;D.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
,使溶液碱性减弱,所以SO2通入NaOH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溶液褪色,这与其漂白性无关,D错误。答案选D。12.要除去碘水中少量的溴,可向碘水中A.加入适量AgNO3溶液B.加入适量KI溶液C.加入适量KBr溶液D.加入适量NaOH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AgNO3不
与溴单质或者碘单质反应,离子之间反应也是Ag+与I-先反应,试剂选择错误,不符题意;B.溴单质可以氧化I-,适量I-的投入可以消耗少量溴单质,实现除杂,试剂选择正确,符合题意;C.KBr不能与溴单质或者碘单质反应,试剂选择错误,不符题意;D.NaO
H与溴单质及碘单质均能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几种钠盐,试剂选择错误,不符题意;综上,本题选B。13.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n的数值等于5B.溴元素的质量数为79.90C.在化学反应中
,溴原子获得电子形成Br+D.溴为第4周期的主族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n=7,A错误;B.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B错误;C.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
子形成Br-,C错误;的D.溴为第4周期VIIA族元素,是主族元素,D正确;故选D。14.用化学方法区别NaCl、MgCl2、AlCl3、CuCl2和FeCl3五种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KSCN溶液B.AgNO3溶液C.NaOH溶液D.
BaCl2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KSCN溶液只和FeCl3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其余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不选;B.AgNO3溶液和这几种盐溶液混合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不选;C.NaOH溶液分别和NaCl、Mg
Cl2、AlCl3、CuCl2和FeCl3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分别为无现象、白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选;D.BaCl2溶液和这几种盐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
D不选;故选C。15.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B.氧化钠C.钠D.
氯化钠【答案】B【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并生成氧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A错误;B、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
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故B正确;C、钠加入水中放热并生成氢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
边低,故C错误;D、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溶于水热效应不明显,故U形管内液体几乎不移动,故D错误;故选B。16.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共存的是A.3Al+、24SO−、Cl−B.OH−、3Al+、Na+C.2Fe+
、K+、2S−D.2Fe+、3NO−、Cl−【答案】A【解析】【详解】A.3Al+、24SO−、Cl−在酸性条件下不反应,可以共存,A正确;B.OH−、3Al+不能共存,酸性条件下H+与OH−不能共存,B错误;C.酸性条件下2S−不能存在,C错误;D.酸性条件下-3NO具有强
氧化性,与2Fe+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D错误;故选A。17.将2SO和3SO的混合气体通入少量2BaCl稀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气体逸出,生成的沉淀为纯净物B.无气体逸出,生成的沉淀为混合物C.有气体逸出,生成的沉淀为
纯净物D.有气体逸出,生成的沉淀为混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少量BaCl2稀溶液中,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而SO2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当其溶解达到饱和后会从溶液中逸出,故选C。18.在下图实验中(木炭
未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说明硝酸的氧化性B.能说明硝酸的挥发性C.能说明硝酸的热不稳定性D.能说明硝酸的酸性【答案】C【解析】【详解】A.红热木炭并未接触浓硝酸,即木炭与浓硝酸之间未发生反应,不能证
明浓硝酸的氧化性,A错误;B.浓硝酸易挥发,但由于其热稳定性差,遇到红热的炭时分解产生NO2,故会看到红棕色气体,B错误;C.浓硝酸热稳定性差,遇到红热的炭时分解产生NO2,故会看到红棕色气体,C正确;D.浓硝酸与木炭反应
或者浓硝酸受热分解,均不体现酸性,D错误;故选C19.将1.12g铁粉加入到25mL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不变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2:5D.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12gn(Fe)=mol=0.02mol56g/mol,25mL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3+n(Fe)=
0.025L2mol/L=0.05molA.由反应:32Fe2Fe=3Fe+++可知Fe3+过量,呈黄色,Cl-浓度基本不变,选项A错误;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选项B错误;C.由反应:32Fe2Fe=3Fe+++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选项C错误;D.反应后溶液中n(Fe2+)=3n(Fe)=0.06mol,n(Fe3+)=0.01mol,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D。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20分)20.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
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同B.气体质量相同C.质子数相同D.中子数相同【答案】AD【解析】。.【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NO和CO气体,则二者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根据N=nNA,分子个数也相等,据
此分析。【详解】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NO和CO气体,则二者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根据N=nNA可以知道,两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B.14N16O和13C16O的摩尔质量不同,根据m=nM可以知道物质的量
相等时二者的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C.因为14N16O和13C16O的质子数分别为15和14,不相同,所以物质的量相同,分子个数也相等的二者含有的质子总数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D.一个14N16O和13C16O分子均含有15个中子,分子数相同的14N16O和13C16O含有的
中子数相同,故D正确;答案选AD。21.Mg与4NH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32Mg2NHClMgCl2NH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检验是否有3NH生成B.3NH和2H均为还原产物C.1molMg充分
反应能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浑浊【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但需要加热氨气才能逸出,该反应中未加热,A错误;B.NH3中各元素化合价没变,不是还原产
物,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为还原剂,B错误;C.根据方程式可知,1molMg充分反应能生成2mol气体,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C错误;D.反应中生成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能与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
沉淀,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浑浊,D正确;故选D。2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C的非金属性大于Si的是A.热稳定性:44CHSiHB.酸性:2323HCOHSiOC.熔、沸点:22COSiOD.4CH中C为-4价,4SiH中Si为+4价【答案】C【解析】【详解】A
.非金属越强,则其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44CHSiH,可以说明C的非金属性大于Si,A不符合题意;B.元素的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2323HCOHSiO,可以说明C的非金属性大于Si,B不符合题意;C
.CO2是分子晶体,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SiO2是共价晶体,熔沸点由硅氧共价键决定,二者熔沸点的大小不能说明非金属的强弱,C符合题意;D.4CH中C为-4价,说明C的非金属强于H,4SiH中Si为+4价,说明S
i的非金属弱于H,则说明C的非金属性大于Si,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许多富脂糕点的包装盒内都装有一小包黑色的活性铁粉,长时间放置的糕点,其包装盒内的活性铁粉往往会变成红棕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富脂食品长时间放置易被还原B.红棕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3FeOHC.活性铁粉变成红棕色的过程中铁粉发生了氧化反应D.如果在包装盒内放入4FeSO,也可起到与铁粉同样的作用【答案】CD【解析】【详解】A.富脂食品长时间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A错误;B.铁粉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氧化铁,
B错误;C.铁粉变成氧化铁发生了氧化反应,C正确;D.硫酸亚铁也具有还原性,可以起到与铁粉同样的作用,D正确;故选CD。24.取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将剩余固体分成四等份,分别取四份固体进行实验。下列能够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的是A加水溶解后向
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C.称量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D.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质量为2.925g【答
案】C【解析】【分析】【详解】A.NaHCO3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滴加酚酞后都变红,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A错误;B.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NaHCO3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B错误;C.称量固
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C正确;D.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无论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分解,最后得到的NaCl始终相等,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D错误;故
选C。四、综合分析题(本题共30分)25.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有NaN3(叠氮酸钠)、2SiO、3KNO等物质,NaN3遇撞击时能生成金属钠和N2。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N2的电子式:______
_。(2)NaN3是由一种单原子离子和一种多原子离子以1∶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NaN3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3)汽车安全气囊填充物的三种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所涉及的5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2SiO、3KNO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23NaSiO,化学方程式为:3223232NaKNOSiONaSiOKSiON——++++(未配平)。(4)写出配平后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______。(5)结合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说明汽车安全气囊中填充2SiO、3KNO的目的_______。(6)某品牌汽车设计安全气囊受撞击时需产生44.8L气体(已换算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该安全气囊中需填充的
NaN3质量是_______。【答案】(1)(2)离子键和共价键(3)①.2SiO②.K(4)(5)消耗产生的金属钠,同时产生保护气氮气(6)81.25g【解析】【小问1详解】N2的电子式:;【小问2详解】NaN3晶体为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和
阴离子之间为离子键,N原子之间为共价键,故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小问3详解】NaN3(叠氮酸钠)、3KNO属于离子化合物,2SiO属于共价化合物,所涉及的5种元素为N、O、Na、Si、K,K的电子层数最多,故原子半
径最大的是:K;【小问4详解】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后的方程式为:322323210Na2KNO6SiONaSiOKSN=5iO++++,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转移电子数为10,单线桥表示为:;【小问5详解】金属钠的化学性
质非常活泼,填充物的目的是消耗产生的金属钠,同时产生保护气氮气;【小问6详解】NaN3遇撞击时能生成金属钠和N2,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同时Na和填充物发生反应:322323210Na2KNO6SiONaSiOKSN=5iO++++,
两个方程式中标况下产生44.8L(2mol)气体,设消耗的NaN3的物质的量为xmol,由2NaN3=2Na+3N2得到氮气的物质的量为3xmol2,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方程式:322323210Na2K
NO6SiONaSiOKSN=5iO++++,产生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xmol10,13x+x=2102,5x=4,故NaN3的质量为:565g/mol81.25g4mol=。2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定性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完成下列填空:(1)A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3)F装置的作用是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
_。(5)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液体常因余酸浓度较大而接近无色。设计实验,证明A中所得产物是否含有2Cu+,说明实验的方案,现象和对应的结论_______。【答案】(1)①.24422Cu+2HSOCu
SO+SO)OΔ(+2H浓②.氧化性和酸性(2)检验水的存在(3)①.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止污染空气②.-2-232SO+2OH=SO+HO(4)D装置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中溶液的红色褪去(5)将A装置
中试管内冷却后混合物沿杯壁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颜色,若变蓝,则有Cu2+,若不变蓝,则无Cu2+【解析】【分析】A装置中铜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4422Cu+2HSOCuSO+SO)OΔ(+2H浓,B中无水硫酸铜可以验证水的生成,C中浓硫酸干
燥产生的气体,D中用来检验有无氢气生成,E用来检验SO2的生成,F装置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A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24422Cu+2HSOCuSO+SO)OΔ(+2H浓;浓硫酸中硫元素化合的价部分降低,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小问2详
解】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水的存在;【小问3详解】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SO+2OH=SO+HO;【小问4详解】实验过程中,若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则有二氧化硫生成而无氢气生成,故现象是:D装置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中
溶液的红色褪去;【小问5详解】要验证铜离子存在,将A中溶液稀释后观察颜色即可,实验方案、现象和对应的结论为:将A装置中试管内冷却后的混合物沿杯壁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颜色,若变蓝,则有Cu2+,若不变蓝,则无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