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精准解析】.docx,共(16)页,479.38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efbc61b7d10726354a00282c103de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是宇宙中的普通天体。下列不属于天体的一组是()A.行星、卫星B.太阳、月球C.
陨星、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D.彗星、星际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星际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彗星等均属于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太阳为恒星、月球为卫星;陨星、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不属于天体。故选C。【点睛】天体的判断依据是:①1、看它
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②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③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2.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3°20′S,2
4°EB.24°15′N,120°EC.67°34′N,15°WD.23°26′S,180°W【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五带的划分界线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
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有太阳的直射现象。A选项23°20′S,24°E,纬度低于23°26′,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②120°E的地方时③120°W的地方时④北京所在的东
八区的区时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我国跨5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④符合题意;区时采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120°E,因此北京时间是120°
E的地方时,②符合题意;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也不是120°W的地方时,①、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4.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地热B.核能C.石油D.潮汐能【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目前地球上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
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历史时期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转化而形成,因此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C符合题意;地热能、核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潮汐能受天体引力作用而形成,这些能
源与太阳辐射无关,排除A、B、D。故选C。【点睛】5.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高纬地区出现极光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所以选D。6.下列地理事象与太阳辐射
有关的有()①地球上水往低处流②地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地球上水的蒸发④地球上地热资源分布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地球上水往低处流与重力相关,与太阳辐射无关,①错;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植物吸收光能,地球上水的蒸发需要吸收太阳辐射,②③正确;地球
上地热资源的分布与地球内能有关,与太阳辐射无关,④错。故选B。7.太阳外部大气层结构的三个层次从里到外依次是()A.光球、日冕、色球层B.日冕、色球、光球层C.光球、色球、日冕层D.日冕、光球,色球层【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太阳分层。【详解】据教材知识得知,太阳外部大气层结构的
三个层次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C正确。故选C。8.“耀斑”出现在太阳的()A.核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耀斑是太阳活动现象,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层,因此耀斑不是出现在核部,A错误;光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太阳黑子,B错误;在太阳大气色球
层中,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的剧烈爆发现象,这就是耀斑,因此耀斑是形成于色球层,C正确;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太阳风,D错误。故选C。【点睛】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有()①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降水量异常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②正确;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正确;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
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有些地区降水量与黑子的多少呈一定关联性,④正确,与地球的温度升高关系不大,①错误。故选B。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分,伊朗(30.8°N,57.25°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千
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内核B.下地幔C.外核D.岩石圈11.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莫霍界面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丁为古登堡
界面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答案】10.D11.B【解析】【10题详解】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部分较薄,此次震源在地表以下10千米,所以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所以D正确。【11题详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就是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图中甲波为纵波,乙波为横波,所以B正确。读地球圈层
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①陆地大于海洋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b圈层的特点是()A.连续而规则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D.以上均不是14
.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氧气B.氮气、二氧化碳C.氮气、氧气D.氧气、二氧化碳【答案】12.C13.B14.C【解析】【12题详解】a为地壳,分为陆壳和洋壳,陆壳大于洋壳,陆壳的厚度与海拔高度大致呈
正相关,故平原地区小于高山高原地区,①③正确。因此答案选C。【13题详解】b圈层为水圈,地球上的水体都是相互联系的,但是由于地形限制(不规则),水体的形态也不规则。故水圈的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因此答案选
B。【14题详解】大气圈中大气的成分是氮气(78%)、氧气(21%)及其他气体。故其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C正确。故答案选C。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16.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数码的组合,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①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D.大气的逆辐
射作用——③【答案】15.B16.D【解析】【分析】【15题详解】图中的①箭头从太阳指向地面,应表示太阳辐射;②箭头从地面指向空中,应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为从大气传递到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大
气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读图可知,图中③箭头从大气传递到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D正确;太阳辐射对地面带来大量能量,但不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A错误;大气的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减
少,这不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错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为大气保温作用提供了基础,但图中②为地面辐射,是地面损失能量的表现,不能表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1)吸收保存: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2
)补偿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回答下面小题。17.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18.“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地面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答案】17.D18.C【解析】【17题详解】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包括上冷下热,易发生
对流现象,A正确。水汽、杂质含量多,凝结核多,B正确。对流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雨,C正确。与二氧化碳含量多无关,D不包括。【18题详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
低,故A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对流层气温随风向变化无关,故B错。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故C正确。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地面辐射的吸收,故D错。19.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B.乙地多阴雨天气C.甲地温度可能高于乙
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①气压最高,③气压最低,图中显示②④位于同一个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因此四点气压:①>②=④>③,A错误。读图可知,乙地高空气压较低,近地面气压较高,说明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多晴朗天
气,B错误。甲地高空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低,近地面气温较高,C正确。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也就是从乙流向甲,D错误。故选C。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20.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内陆昼夜温差明显较大的合理解释是()A.白
天①辐射强,夜晚③辐射弱B.白天①辐射弱,夜晚④辐射强C.白天②辐射弱,夜晚③辐射弱D.白天②辐射强,夜晚④辐射弱21.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但近地面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主要是因为()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
收③辐射少C.地面吸收④辐射多D.地面吸收②辐射多【答案】20.D21.B【解析】【分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上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云量稀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多,地面辐射(③)强,气温高;晴天多,云量稀少,夜晚大气逆辐射(④)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下降快,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明显较大。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上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③),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则高,吸收的地面
辐射少,气温则低。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但因海拔高,近地面大气稀薄,水汽含量小,因此吸收的地面辐射(③)并不多,从而导致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B符合题意;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因此青藏高原气温较低与大气吸收①、②辐射的多少无关,排除A、D;青
藏高原大气稀薄,水汽含量小,大气逆辐射弱,因此地面吸收的④辐射不多,且如果吸收的④辐射多,不会导致气温低,排除C。故选B。【点睛】云量越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白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气温升高幅度较小,气
温不高;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强,气温下降幅度较小,气温不低。22.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B.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C.台
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D.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夏季的暴雨是冷锋天气影响形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详解】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冷锋影
响而形成的,A错误。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B错误。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C错误。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D正确。23.关于低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②锋
面气旋属于低压系统③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下沉,天气晴朗④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一定产生雨雪天气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①正确。锋面气旋属于锋面与气旋的组合天气系统,而气旋属于低压系统,②正确
。低压系统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③错误。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产生阴雨天气,不是一定降雪,④错误。故选A。24.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A.冷锋过境天气B.暖锋过境天气C.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D.反气旋
影响下的天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转阴并伴有大风,过境后出现降温天气,该现象与冷锋天气吻合。单一气团影响下,天气晴朗;暖锋过境会升温;华北一般不会出现准静止锋;反气旋影响下天气晴朗
。据此选A。【点睛】冷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冷暖气团交汇,天气变化剧烈,出现降温、大风、雨雪天气;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继续下降或保持较低温度,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暖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
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冷暖气团交汇,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温升高;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继续升高,天气转晴,气压降低。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气旋过境前,气压高;过境时,气压降低,气流上升带来阴雨天气;过境后,气压又升高。反气旋对天
气的影响:反气旋过境前,气压低;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流下沉形成晴朗的天气;过境后,气压又降低。25.读下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与序号相对应正确的是A.a---热带草原气候B.b----温带海洋性气候C.c---热带雨林气候D.
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详解】读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a图全年高温,各月降水量大,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热带雨林气候。选项A错。b图气温冬季温
和,夏季凉爽,各月降水均匀,是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B对。c图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是热带草原气候,选项C错。d图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选项D
错。所以选B。二、综合题26.读“某区域某季节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表示的是_______(7月或1月)的气压分布图,此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___方向移动。(2)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_______。(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该大气活动中心
所在纬度受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该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天气特点_______;(4)此时B处吹_______风,其成因_______;受其影响B处此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5)大约半年后,大陆上形成_______
气压中心,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答案】(1).7月(2).北(3).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4).副热带高气压带(5).高温少雨(6).西南(7).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8).高温多雨(9).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10).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亚洲的季风环流、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详解】(1)据图可知,亚洲地区为低压,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时间是7月份。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2)夏季,亚欧大陆上的低压中心在印度,气压中心名称是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不考虑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该地区应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受其影响,不易产生降水天气,会出现高温多雨的特征。(4)B地位于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风;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导致该地区高温多雨的天气。(
5)大约半年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陆地降温较快,形成高压。A地位于东亚地区,受高气压的影响,A处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陆地上的高气压把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
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2)气压带A的成因是____,A、C之间的风带的风向为____风。(3)低纬环流圈(除高空风外),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___和____(填字母),风带有____(填字母)。(4)气压
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____【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2).东北信风带(3).副热带高气压带(4).盛行西风带(5).地处赤道地区,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6).东北(7).A(8).C(9).B(10).气压带与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
北移,冬季南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全球的气压带风带。【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东北信风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盛行西风带。(2)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形成的成因是地处赤道地区,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A、C之间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其风向为东北风。(3)低纬
环流圈的范围是赤道到北纬30°之间,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即A,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即C,风带有东北信风带,即B。(4)根据所学可知,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气压带与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8.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与小行星相邻的行星名称:D____,E____。(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向____。另外,还具有____性和____性。(3)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____(填字
母)(4)试简要分析该星球存在生命的主要自身条件是____,____和____。【答案】(1).火星;(2).木星;(3).西;(4).东;(5).近圆性(共面性);(6).共面性(近圆性);(7).C;(8).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9).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适宜呼吸的大气;(10).液态水的存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组成和运动特征以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所以与小行星相邻的行星D为火星,E为木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特征,即都是自西向东运动。另外,还具有近圆性和共面性的特征。(3)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对应字母为C。(4)地
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2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①____②____③__
__④____。(2)地球转到①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季节。此时极夜出现的范围____(3)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____。(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时,地球分别位于____点和____点。(填数字)(5)地球位于①时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答案】(1).冬至(2).春分(3).夏至(4).秋分(5).夏(6).北极圈及其以北(7).一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8).③(9).①(10).由南回归线(23.5°S)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判读以及地理意义。【详解】(1)①图显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①为冬至;③图显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③为夏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可知,②为春分,④为秋分。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的北半球的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节气。(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球转到①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节气,此时南半球正值夏季。据图可知,此时极夜出现的范围为北极圈及其以北。(3)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一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4)据图可知,太阳
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位于③,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地球位于①。(5)根据所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地球位于①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23.5°S)向南北两侧递减。3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EF是____(晨、昏)线。A
点经度为60°E,A点地方时为____。(2)此时节气____日期____月____日(3)该日北京、上海两城市中昼较长的是____,图中昼夜等长的为____(在A、B、C、D、E、F中选),D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4)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是____,该日之后,成
都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昏(2).18时(3).冬至(4).12(5).22(6).上海(7).A(8).4(9).C(10).增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
地理意义和日照图的判读。【详解】(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EF线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EF线为昏线。A点处于赤道和昏线的交点处,因为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日落时间永远为18点,因此A点的地方时为18时。(2)据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区域出现极夜,表明此时为冬至节气,日期为1
2月22日前后。(3)据图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低,昼越长。北京和上海相比,上海的纬度较低,昼较长。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图中昼夜等长的为A。图中显示,图中的12小时被分成了6等份,所以每相邻两条经线相
差两小时,所以A点和D点相差4小时,因为A点所在经线为18点,所以D点所在经线为14点。据图可知,D点此时正好日落,表明D点14点日落,下午为两个小时,所以D点的昼长是4小时。(4)只有太阳直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才为90°,此时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
以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是南回归线上的C。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成都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