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9)页,771.53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768774d926d18a5b57f12ca84024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如图可知,当时()A.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早B.巴蜀地区文明独树一帜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
形态D.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发展2.下图是商朝至秦朝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文字写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字的演变特征。促成这一演变的根本因素是()A.秦朝统一的完成B.文字的功能与作用C.杰出人物的贡献D.国家组织能力增强3.如表是16、17世纪世界商贸简表。据如表推
知,16、17世纪()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大西洋贸易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形成“三角贸易”;欧洲人将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烟草太平洋贸易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
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这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中国: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形成围绕白银输入
中国的贸易网络A.传统的印度洋贸易逐渐退出全球海路贸易B.英西、英荷之间争夺海洋控制权斗争激烈C.中国贸易网络成为世界贸易圈的组成部分D.中美洲与东南亚成为欧洲移民的主要地区4.下列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西欧重商主义的盛行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5.1911年11月中旬,由于湖北、湖南、陕西等地区已经相继宣布独立,建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武昌和上海之间首先展开政治中心地位的争夺,揭开了民元“争都”的序幕
。张謇等人提出“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方案。此方案()A.消弭各派定都分歧B.主导革命发展方向C.具有明显折中色彩D.始终得到有效实施6.结合所学,分析下表,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B.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
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C.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D.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速放缓7.汉朝君主的诏令往往有“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檄到,亟下县道,咸喻陛下意,毋忽”等词句。由此可知,汉朝()A.行政体系运行较为畅通B.中枢决策
尊重民意C.依靠儒家伦理规范秩序D.利用乡约教化百姓8.从秦代到元代,史籍中关于大规模虎患的记载并不多见,而明清时期的有关记载却骤然增多。从区域来看,虎患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新开发的山区。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战乱导致人
口南迁C.百姓环保意识淡薄D.人地矛盾日益凸显9.1902年,著名报人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栏目设计努力向《钦定蒙学堂章程》靠拢。图2所示为该画报借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来介绍西方的近代科技知识。这表明《启蒙画报》(
)A.迎合了清政府的教育改革B.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C.意在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D.注重总结传统科技成果10.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
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11.17世纪初,荷兰人对于“南方大陆(澳大利
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远超之前西班牙、英国等国。可是,在17世纪40年代他们却停止了探险,因为他们认为“南方大陆”荒无人烟,无法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荷兰()A.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C.在争夺殖民霸权中失利D.海外扩张带有商业特性12.历史学家麦克
弗森指出:“合众国在1861年走向战争,是为了保卫一个联合体;但在1865年由战争重生后却创造了一个民族。在1861年之前,'UnitedStates'这两个单词通常是被用作复数名词的。在1865年之后,'theUnitedStates'变成了一个
单数名词。”其意在说明内战后的美国()A.联邦政府的权威得以凸显B.美利坚民族国家意识萌生C.基本解决了黑奴存废问题D.三权分立制度进一步完善13.下图是1947年6月5日出现的新闻漫画《来自德里的黑马》。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黑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Hindustan)和“巴基斯
坦”(Pakistan)两部分。骑士路易斯·蒙巴顿爵士将标有“自治领地位”的马鞍盖在马的身上,作者给漫画配的文字是“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这反映当时()A.殖民主义统治在亚洲的最后结束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重大胜利C.内外交困迫使
英国改变殖民策略D.印巴分治确保了南亚的稳定和平14.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署协议,规定沙特将以美元计价出售其石油。之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纷纷效仿,最终确定以美元作为石油交易货币,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初步建立B.美国试图维护其世界金融优势地位C.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得到巩固D.美国固守金本位制使美元大幅升值15.一战后,西方殖民国家调整南亚、东南亚殖民政策。英国实行所谓宪政改革;美国实行“菲律宾化”,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荷兰继续奉行所谓给殖民地以权力和福利的“道义改革”。这
些调整()A.基于宗主国一战后实力衰退B.使古老亚洲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旨在以退为进维护原有统治D.旨在破旧立新直接控制殖民地16.右边漫画反映出()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B.反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主流民意C.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D.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二、选
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经过历代儒学家的修改和润色,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二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材料三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
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
运》序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中董仲舒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黄宗羲“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18.(12分)阅
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亥革命发生后,孙中山回顾与反思辛亥革命之成败、其思想观念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期、他认为辛亥革命已经达到了铲除专制、确立共和的目的;后期、他认为毕文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大皇帝、但是没有肃清由清廷遗留的武人、官僚、政客转变
而来的无数小室帝、广大民众也没有养成自主治理国家的能力、民主政府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徭底扫除专制、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不彻底、不成功的。这种认识对晚年孙中山再次举起武装革命的旗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摘编自动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
顾与反思》材料二抗战时期是中国民族主义最为高涨的时期,国共两党都从辛亥革命中汲取理论养分,宜扬各自的抗战理念。国民党认为应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主张“中国的革命必须以三民主义为领导”“革命决不能中途安协”,并将辛亥革命作为激励国人抗战到底的精神来源。中共清醒地认识到国民党政权存在着既联共又反共、既抗
战又妥协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总结、强调发动民众、将革命进行到底,呼吁加强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1)概括孙中山对辛亥革命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2)指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辛亥革命认识上的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意义。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经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胜利完成,工农业生产达到和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市场丰盈,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1953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使我国在实现工
业化的同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从此,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摘编自林蕴晖、丛进等《1949-1976年的中国》材料二1978年后,中国逐步明确了
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改革目标由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变为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过渡为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中国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以来,政府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为
“使市场在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摘编自李扬、武力《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因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945年12月,世界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会议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世界银行开始运行,1947年5月它批准了第一批贷款,向法国贷款2.5亿美元,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起初,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
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初,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日本和西欧国家"毕业"(达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后世界银行完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从1990
年代初开始,世界银行也开始向东欧国家和原苏联国家贷款。——摘编自《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区别》材料二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
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城性金融机构,亚投行的主要业务是推动亚洲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投行将运用多种支持方式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促
进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摘编自《亚投行让金融互融互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银行成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世界银行
的主要不同之处,并概述其成立的历史意义。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DBCBCBAD题号9101112
13141516答案ABDACBCA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1)董仲舒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君主的义务。(2)看对病症:黄宗羲批判封建专制,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开错药方
: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3)原因:专制制度长期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传统文化因循守旧、影响根深蒂固,难以与近代社会融合。18.(12分)(1)原因∶辛亥革命后政治乱象的刺激;孙中山多次革命实践失败的教训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孙中山个人的不断反思、探索和与时俱进。(2)相同之处∶都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失败缘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从中汲取理论养分。意义∶有利于两党达成政治共识,巩固国共合作关系
;有利于树立持久抗战的理念;有利于整合抗战力量,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19.(14分)(1)阐述:1949—1952年,采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
经济制度,由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推进经济恢复和发展;1953—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1978—1992年,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仍起着主导作用;1
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调整;经济政治体制变革;思想解放程度;对其他国家经济体制的借鉴。20.
(14分)(1)背景:二战对世界经济的破坏;经济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和野心;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经济全球化等。(2)主要不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主导,区域性金融机构,侧重于基础设施项目
投资等。意义:推动亚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给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提振作用;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和扩大中国影响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