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漳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766.81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332a0dc0870822036117cccfd2f7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漳州市2024-2025学年十校联盟高一期中质量检测联考物理学科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
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重力、弹力、摩擦力、动力、阻力都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2.在巴黎奥运会10米台跳水比赛中,0t=
时刻我国运动员全红婵(视为质点)从距水面10米高处竖直向上起跳,其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图中20t为直线,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则A.1t时刻运动员进入水面B.2t时刻运动员到达最高点C.离跳台最大高度为22
12gtD.在23t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得越来越慢3.酒后驾驶有很大安全隐患。酒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思考距离(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变大。下表为不同速度对应的思考距离与制动距离(驾驶员发现情况
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则当速度为27m/s时酒后的制动距离为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713.52762.1A.85.6mB.82.9mC.75.6mD.72.9m4
.角美无动力亲子乐园的“极限滑草”项目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滑草斜面上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连续经过P、M、N三点,已知MN间的距离是PM的两倍,PM段的平均速度是3m/s,MN段
的平均速度是6m/s,则该同学经过N点时的瞬时速度为A.9.5m/sB.8m/sC.7.5m/sD.7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5.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次探月工程,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
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顺利返回。如图为某次嫦娥六号为躲避陨石坑的一段飞行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刻B.研究嫦娥六号采样过程的技术时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C.嫦娥六号由图中O
点到B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D.嫦娥六号变轨飞向环月轨道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静止不动的6.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图中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
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工作时搓纸轮对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刚开始正常工作时,则A.搓纸轮对第1张纸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B.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C.第
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mg+D.进纸系统要确保能正常进纸,则须127.在物理学中,图像能够直观描述物理过程,能形象表述物理规律,能有效处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中10t时间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B.乙图中112xx阶段,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012vxC.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12t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D丁图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4m/s8.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与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
坡平滑相连,某时刻A球在斜坡底C位置,B球在A球左边相距16mL=的地方,A球以010m/sv=的初速度滑上斜坡,此时B球也以010m/sv=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两小球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已知A,B两球沿斜坡上滑和下滑时加速度不变,两球加速
度大小均为25m/sa=,方向均沿斜坡向下。则A.A球沿斜坡上滑的最大位移为20mB.B球到达C点时两球之间相距9.6mC.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2.5s两小球相遇D.两小球相遇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4m/s三、非选择题:共60分,其中9、10、11为填空题,12、13为实
验题,14-16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3分)如图所示,一个杯子放置在桌布上。一个儿童在桌边从右侧将桌布从杯子下拉出,拉出桌布后,杯子最终没有滑离桌面。则在上述过程中,桌布对杯子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选填“向右”或“向左”),若儿童增大拉力,桌布对杯子的摩擦
力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3分)用一把刻度尺可以粗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被测试者的食指和拇指手指上边缘与0刻线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到尺子下落时去捏尺子,此时手指上边缘位于19.60cm处,设当地重力加速度
为29.8m/s,则被测试者的反应时间为_____s。假设在地球赤道测试,其他情况相同时,重力加速度仍用29.8m/s计算,测得的反应时间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1.(3分)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
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则子弹穿入第一个水球和第三个水球瞬间的速度之比是_____,子弹穿过第二个水球和第三个水球所用时间之比是_____。12.(5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
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图1图2(1)通过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N/m(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
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②甲方案中,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20.0N和4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6.0N,b的示数为30.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13.(7分)某
实验小组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图1)。(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释放小车前,小车应该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2)小明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
为理想的纸带,已在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但只测量了01、12的距离,如图2所示,则图中3、4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_____。A.42.2mmB.48.1mmC.54.2mmD.60.2mm(
3)小芳同学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3所示,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求:①打标号3的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3v=_____m/s。②0-6点间的加速度
为a=_____2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10分)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原长0l为20cm,其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物块A静止后弹簧长度为118cml=。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重力加速度g取210m/
s。(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若在物块A上端再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块B,如图乙所示,求系统静止时弹簧长度2l。15.(13分)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点火后可认为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时间到达离地面4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
,之后由于惯性,火箭将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g=。求:(1)火箭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a及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v;(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3)火箭从点火到落回地面所用的时间t。16.(16分)如图,
甲、乙两车(可视为质点)在一条水平双车道上,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054mx=处,该时刻甲车匀速行驶,乙车停在路边,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准备停车。已知从甲车减速时开始计时,第1秒内位移为32m,第5秒内位移为1m。从甲车减速开始1秒末乙车开始运动,与甲车同向行驶,其vt−图
像如图所示,求:(1)乙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间内,行驶的位移是多少:(2)甲车刚开始减速时的速度;(3)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漳州市2024-2025学年十校联盟高一期中质量检测联考物理学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
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B【详解】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地面向下,故A错误;B.放在桌面上的
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接触物体间的相对滑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故C错误;D.重力、弹力、摩擦力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动力、阻力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故D错误。故选B。2.【答案】D【详解】A.入水前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不变,所以2t时刻刚好进入水中,故A错误;B.离开跳板后在1t时刻到达最大高度,速度向上减为零,故B错误;C.离跳台最大
高度为2112hgt=,故C错误;D.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代表运动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在23tt时间内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故D正确。故选D。3.【答案】C【详解】刹车加速度不变,速度为115m/sv=时,酒后
刹车位130.0m15.0m15.0mx=−=,2112vax=;速度为2v27m/s=时,酒后刹车位移2222vax=,解得248.6mx=;速度为27m/s时酒后的制动距离为48.6m27m75.
6mx=+=。故选C。4.【答案】C【详解】设PM的距离为x,则MN的距离为2x,则236xxT==即从P点到M点的时间等于从M点到N点的时间。根据逐差公式可得,加速度为29xaTx==,MN时间中点的速
度为该段的平均速度,即16m/sv=则该同学经过N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2NTvva=+,解得N7.5m/sv=。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5.【答案】AC【详解】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B.研究嫦娥六号采样过程的技术时,研究嫦娥六号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故B错误;C.平均速率是指物体的路
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路程大小大于由图中O点到B点的位移大小,运动时间相同,故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正
确;D.嫦娥六号变轨飞向环月轨道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C。6.【答案】BC【详解】A.因为是搓纸轮带动第一张向右运动,第1张纸上表面受到搓纸轮施加的静摩擦力f,方向向右,大小不确定,故A错误;B.由于进纸系统每次只进一张纸,则在第1张纸向右运动时,第2
张纸与第3张纸保持相对静止,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故B正确;C.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第1张纸对第2张纸的压力为Fmg+,则第1张纸与第2张纸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2122fNFmg==+由于
第2张及第2张以下的纸没有运动,只有运动趋势,所以第2张以下的纸之间以及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大小均为()122ffFmg==+静故C正确;D.若12,则有()12FFmg+可知搓纸轮与第1张纸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而第1张纸静止不动,所以进纸系统不能正常
进纸,故D错误。故选BC。7.【答案】AD【详解】A.由图甲可知,10t时间内,A、B、C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相同,则三物体的平均速度均为11xvt=,故A正确;B.根据2202vvax−=−整理,可得2202vaxv=−+可知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2a,所以甲图中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011022vaxx−=−解得2012vax=,故B错误;C.根据vat=,解得vat=,可知阴影面积表示12tt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故C错误;D.根据2012xvtat=+,可得012xvatt=+,根据丁图可知()21202m/s201ak−===−−整理得结
合可知加速度大小为24m/sa=,故D正确。故选AD。8.【答案】BD【详解】A.沿斜坡上滑的最大位移22010m10m225vxa===,A错误;B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01.6sLtv==,A球滑到最大位移所用时间为01
2svta==,故A球在斜面上上滑1.6s时B球才滑到斜面底端,此时两球间距'2A02219.6m2xxvtat==−=,B正确;从开始出发计时,设经过时间t两球相遇,A球位移为2A012xvtat=
−,B球沿斜面位移为()()2B02212xvttatt=−−−,其中1.6st,相遇时满足BAxx=,代入可得2.8st=,C错误;A、B相遇时,A的速度为A04m/svvat=−=,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共60分,
其中9、10、11为填空题,12、13为实验题,14-16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3分)【答案】向右;不变10.(3分)【答案】0.2;偏小11.(3分)【答案】2:1;()()32:21−−12.(5分)【答案】(1)30
0;(2)①甲;②0.15【详解】解:(1)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0F=时,弹簧的长度为020cmL=,弹力60NF=时,弹簧的长度为40cmL=,弹簧压缩的长度000.2mxLL=−=;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
数为060N/m300N/m0.2Fkx===;(2)①甲乙两种方案,在拉着物体A运动的过程中,拉A的弹簧测力计必须要求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读数不是很准,弹簧测力计a是不动的,指针稳定,便于读数,故甲方案更合理;②由于弹簧测力计a示数
为6.0N,所以A、B间的动摩擦因数6.00.1540fN===13.(7分)【答案】(1)交流;靠近;(2)B;(3)1.01;1.98【详解】解:(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基本信息可知,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实验时小车应该靠近打点计时
器;(2)规定0到1的距离记为1x,1到2的距离记为2x,3到4的距离记为4x,由逐差法可知221xxaT−=,代入数据解得:26mmaT=,所以2413xxaT−=,代入数据解得:548mmx=,故B正确
,ACD错误;(3)3点的瞬时速度等于2到4点的平均速度,2到4点的距离记为24x,则2432xvT=,代入数据解得:31.01m/sv;0到3的距离记为03x,3到6的距离记为36x,根据逐差法可知()236033xxaT−=,代入数据解得:21.98m/sa14.(10分)【答案】
(1)500N/m;(2)0.14m【详解】(1)由胡克定律和受力平衡可知()A01mgkll=−解得500N/mk=(2)由胡克定律和受力平衡可知()()AB02mmgkll+=−可得20.14ml=
15.(13分)【答案】(1)25m/sa=,20m/sv=;(2)60mH=;(3)()623st=+【详解】解:(1)火箭点火后到燃料用完前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则:112vht=解得:20m/sv=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22120m/s5m/s4vat
===(2)火箭匀减速上升过程中,根据速度一位移关系可得:22400m20m220vhg===最大高度1260mHhh=+=(3)匀减速上升的时间22svtg==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2312Hgt=解得:323st=整个
过程的总时间()123623stttt=++=+16.(16分)【答案】(1)18m;(2)36m/s;(3)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时间为2s,第二次相遇时间为4.75s。【详解】解:(1)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乙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间内,行
驶的位移为:()014112m18m2x=−=(2)设甲车减速第5s末速度为5v,甲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按甲车逆向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第5s为:25512xvtat=+刹车后第1s内21112xvtat=+154vvat=+
将132mx=,51mx=,1st=代入以上三式,联立解得50v,说明第5秒内甲车已经停下。设刹车后第5秒内甲车运动了t,则25112xat=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22111114322xatat=+−+解得0.5st=218m/sa=设甲车刚减速时速度
为0v,根据速度一时间关系可得:()014vat=+解得:036m/sv=(3)设从甲车减速开始经过1t甲车乙车相遇:2011112xvtat=−甲设乙车加速度为2a,由图象得:22212m/s4m/s41v
at===−()221112xat=−乙0xxx=+甲乙解得:12st=,或24.67st=(乙车已经匀速,不合理舍去)由题意和以上结果可知,甲车乙车还会第二次相遇,设甲车减速阶段位移为'x甲()2'1142xat=+甲此过程中乙车的位移为:()2'24112xatvt
=−+乙乙得''81m,24mxx==甲乙()''0xxs+甲乙说明第一次相遇之后,甲车在乙车前方停下时还没有第二次相遇。()''0xxsvt−+=甲乙乙得0.25st=甲车乙车第二次相遇时间为40.25s4s0.5s4.7
5st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