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共(34)页,1.17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295027892b8f9844ae8e445dd0aa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一段朽木上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积存的雨水中还生活着草履虫、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
相当的是()A.—块稻田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D.—间充满生机的温室【答案】D【解析】【分析】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常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
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
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详解】这段朽木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包括多种生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包括了温室中的各种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
统,D正确。故选D。【点睛】识记和理解各层次生命系统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甲型H1N1流感病毒仅含核糖体一种
细胞器C.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病毒
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B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需利用寄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其蛋白质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进行细胞呼吸。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生活方式及分析推理能力
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进行无氧呼吸B.真核细胞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原核细胞中只含有RNA和核糖体C.原核细胞均不含叶绿体,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高效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
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绝大多数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但也有少量真核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原核生物细胞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如硝化细菌),也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
A,B错误;C、蓝藻为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但其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有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故选D。【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能明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4.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核膜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甲+---++无变化乙-+---+无变化
丙++++-+外层破坏A.乳酸菌、蛔虫、洋葱B.蛔虫、硝化细菌、水稻C.蛔虫、蓝藻、水稻D.乳酸菌、蓝藻、洋葱【答案】C【解析】乙无核膜、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说明是原核细胞,但有叶绿素,说明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乙细胞最可能取蓝藻。甲、丙均有核膜,说明都是真核细胞;甲经过纤维素
酶处理后,其外层结构没被破坏,且有中心体,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说明甲细胞为动物细胞,最可能取自蛔虫;丙经过纤维素酶处理后,其外层结构被破坏,无中心体、有叶绿体等,说明为高等植物细胞,最可能取自水稻。综上所述,C正确,A、B、D均错误。【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各生物类群的归属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结构的异同及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分析此类问题要借助数学中集合的思想,明确各成分之间的包含关系。5.下列哪一实例能够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C
.哺乳动物血液中Ca盐含量太低,会抽搐D.缺P会影响ATP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高低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详解】A、Mg是大量元素,A不符合题意;B、B是微量元素,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B符合题意;C、钙是大量元素,C不符合题意;D、P是大量元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
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③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④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⑤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过程中要通过多层细胞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⑥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A.一B.二C.
三D.四【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RNA;细胞学说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内容揭示了生物界具
有统一性或动植物具有统一性;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详解】①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正确;②细胞学揭示了“动植物之间具有统一性”,并未揭示多样性
,②错误;③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磷脂不是,③错误;④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一定在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④正确;⑤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⑤错误;⑥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和无机盐
,故细胞中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并不多;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故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共两项。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上的共同点;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识记脂质的种类等,知识点较为综合,需在日常
学习中加强记忆。7.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和干重比例最大的分别是碳和氧B.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C.C、H、O、N、P是ATP、
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D.蛋白质功能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是含量最多的元素;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
,有些还含有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核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详解】A、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是氧元素,占干重最多的是碳元素,A错误;B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不是能源物质,B错误;C、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核酸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C、H、O、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C正确;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功
能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睛】熟记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元素组成是解题关键。8.对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鉴定的实验中,正确的方法与结果是()A.大豆组织样液(2mL)+0.1g
/mLNaOH溶液(2mL)+0.05g/mLCuSO4溶液(2mL)→溶液呈紫色B.苹果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2mL)+0.01g/mLCuSO4溶液(2mL)水
浴加热溶液呈橘黄色C.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2mL)+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2滴)洗去浮色脂肪颗粒呈红色D.苹果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0.05g/mLCuSO4溶液)(1mL)水浴加热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
【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0.1g/mLNaOH溶液和0.05g/mLCuSO4溶液是斐林试剂的成分,不能用于鉴定大豆组织样液(蛋白质),A错误;B、苹果组织样液中富含还原糖,还原糖鉴定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而非双缩脲试剂(0.1g/mLNaO
H溶液和0.01g/mLCuSO4溶液),B错误;C、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C错误;D、苹果组织中存在还原糖,还原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
色,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除需熟记各种有机物的鉴定方法及试剂外,还需记住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成分,此外需要明确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9.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②是二糖,每一种②均由两种不同的单糖构成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使用纤维素酶将其水解【答案
】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④为纤维素,不是贮能物质,与果胶构成植物细胞壁;⑤是肌糖原。【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B、②中的二糖彻底水解,都可
以得到两分子单糖,其中蔗糖和乳糖水解可以得到两种单糖,而麦芽糖水解只能得到一种单糖,B错误;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贮能物质,C错误;D、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纤维素酶水解,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类的分类以及还原
糖鉴定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识记单糖不能被水解;识记还原糖的种类;明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10.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由
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贮藏中的种子自由水含量低,以保持休眠状态【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
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解】A、细胞中的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其中
的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正确;B、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1分子水,因此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正确;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和细胞质基
质中葡萄糖的分解,C错误;D、贮藏中的种子自由水含量低,结合水比值升高,以保持休眠状态,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熟练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11.某多肽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
被断裂则取决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肽链只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B.肽酶P可以催化5处的化学键断裂C.合成该肽链至少需要约
20种氨基酸D.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CO-NH-)、5个R基(分别是R1、R2、R3、R4、R5),是由
5个氨基酸形成的五肽。【详解】A、该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此外R基可能也含有氨基或羧基,A错误;B、由题干“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可知肽酶P可以催化题图5处的化学键(带有侧
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断裂,B正确;C、若题图中的R1、R2、R3、R4、R5为各不相同的R基,则构成该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为5种,若题图中的R1、R2、R3、R4、R5有相同的R基,则构成该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少于5种
,C错误;D、酶P可以催化题图5处的化学键断裂,在肽酶P的作用下,该肽链经过水解(而非脱水缩合)形成两条肽链,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通过审清题干信息明确肽酶P的作用位点是解题的关键。12.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时可以观察到红色区域较大,主要位于细胞质中B.含RNA的区域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C.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D.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
与蛋白质分离【答案】A【解析】【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含有色素,影响实验的结果观察,A错误;B.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B正确;C.实验在用高倍镜观察时,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C正确;D.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有利于染色
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D正确。故选A。【定位】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点睛】该题重点要掌握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
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3)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13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⑨⑩B.甲细胞中参与消化酶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③⑤⑦C.成熟的乙细胞的⑨占据细胞的大部分空间,是细胞新陈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甲、乙细胞中的⑦具
有的功能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细胞能分泌消化酶,为消化腺细胞,其中结构①~⑦依次为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细胞核、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分析乙图:乙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②为
核糖体;结构③为内质网;结构④细胞核;结构⑤线粒体;结构⑦为高尔基体;结构⑧为叶绿体;结构⑨为液泡;结构⑩为细胞壁。【详解】A、⑩为细胞壁,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B、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涉及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
体,对应甲图中的③⑦⑤,B正确;C、⑨为液泡,细胞新陈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D、⑦为高尔基体,在甲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乙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要
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及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如用模拟细胞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水稻叶片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有氧气但
在黑暗中,丙、丁光照但不供氧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线粒体
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中甲、丙培养线粒体,乙、丁培养叶绿体。【详解】由题意知,丙、丁光照但不供氧气,丙线粒体内没有反应,丁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pH升高;甲、乙有氧气但在黑暗中,甲进行有氧呼吸的第
二、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溶液pH降低,乙不进行光合作用,溶液PH几乎不改变,因此pH最高的是丁,最低的是甲,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对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及物质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条件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5.下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
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在低温下①会变性失活B.若②为糖原,则分布在动物体内肌肉和肝脏中的②均可水解为葡萄糖C.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若④为叶绿素,则其主要功能为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答案】D【解析】【分析
】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是蛋白质;②的组成元素C、H、O、可能是糖类和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③可能是磷脂、ATP或核酸;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为叶绿素。【详解】A、若①为
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可能是蛋白质类的酶,酶在低温下不会失活,A错误;B、若②为糖原,则分布在动物体内肝脏中的肝糖原可水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B错误;C、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C错误;D、④含有Mg
,可能是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转化光能,D正确。故选D。【点睛】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脂质
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糖类是由C、H、O构成。16.下列集合图形中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是A.①②③B.无C.仅①D.①和②【答案】B【解析】细胞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常见的真核生物有酵母菌、动物和除蓝藻外的植物;常见的
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等,所以图①错误;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激素的化学本质比较复杂,有蛋白质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有脂质如性激素等,所以图②错误;不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其他的细胞器
都含有膜结构,所以图③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酶的概念、细胞器的结构【名师点睛】注意几点易错易混的知识:(1)单细胞生物并不都是原核生物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
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2)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生物并不都是真核生物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生物,而蓝藻(如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3)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生物并不都是细菌①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
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②放线菌不是细菌,但属于原核生物。③酵母菌、霉菌(如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是真菌类,不是细菌,属于真核
生物。17.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
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
形成对照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详解】A、分析题
干可知,具有细胞核的部分可以进行分裂、分化,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A正确;B、实验①中,b是对照组,a是实验组,二者形成对照实验,B正确;C、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C正确;D、整个实验内容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D错误。
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根据实验探究目的找出自变量,并依此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18.将植物细胞放在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存在的环境中,培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粉碎并轻摇匀浆,进行分级离心以获得各种细胞结构,
放射性3H将主要存在于()A.核仁、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核仁和溶酶体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D【解析】【详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合成的原料,将植物细胞放在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酸存在的环境中,培育数小时。放射性3H存在的部位是含有DNA的部位。核仁、高尔基体中无DNA,因此不存在放射性,A错误;溶酶体无DNA,因此不存在放射性,B错误;核糖体、液泡中无DNA,因此不存在放射性,C错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因此存在放射性,D正确。【点睛】本题的
知识点是DNA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表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是()A.控制物质进出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选择透过性D.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答案】B【解析】精
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选B。20.下列有关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细胞膜能完成多种的
生命活动的直接原因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为有氧呼吸的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构成生物膜系统,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而小肠粘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是细胞膜能完成多种生命活动的直接原因,B错误;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
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利于进行有氧呼吸的进行,C正确;D、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熟记生物膜的组成是解题关键。21.某同学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提取液,然后进行纸层析,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其由外向内的第三圈的颜色是A.蓝绿色B.黄绿色C.黄色D.橙黄色【答
案】A【解析】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随滤纸条扩散得越远,由外向内的第三圈的色素为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A正确。【点睛】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2.图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是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则b物质可代表
O2B.若是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物质可代表葡萄糖C.若是根细胞的细胞膜,则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a物质的吸收D.若细胞吸水膨胀后,细胞膜厚度变小,则说明③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
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①~③
的结构名称,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详解】①是糖蛋白,据此可判断Ⅰ为细胞膜的外表面,Ⅱ为细胞膜的内表面。b物质是以自由扩散
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若是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则b物质可代表CO2,A项错误;a物质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逆浓度梯度运入细胞,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项错误;若是根细胞的细胞膜,则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进而促进a物质的吸收,C项正确;③为磷脂双分子层,若细胞吸水膨
胀后,细胞膜厚度变小,则说明③具有流动性,D项错误。23.下图为探究新鲜的土豆片中的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对该实验产生的现象及其结果推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新鲜土豆片的数量B.若增加新鲜的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气体的总量会增加C.一段时间
后,气体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该反应的底物已耗尽D.对照实验的装置可设置为l0mL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条件均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新鲜的土豆片,而土豆片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等,A错误;新鲜土豆片中
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目,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但是反应物的量没有改变,因此量筒中气体的总量不变,B错误;一段时间后,气体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
量(酶)是有限,C正确;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装置可设置为l0mL3%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条件均相同,D错误。24.把一株牵牛花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然后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A.光合作用能产生02B.光合作用需要C02C.光合作用需要光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答案】A【解析】本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O2,A错误;图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瓶内绿叶和瓶外绿叶对比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B正确;铝箔遮住的叶片和暴露在光下的叶片进行对比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正确
;白斑叶和绿色叶对比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实验装置图的分析,要求考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原理,根据题中自变量判断该实验装置的用途,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25.如图是胡
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答案】B【解析】【
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三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ATP;A、B两点表示不同温度下吸收NO3-的量,则载体相同,影响因素是能量,B、C两
点表示在同一氧浓度下吸收K+和NO3-的量,则能量相同,影响因素是载体。【详解】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
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理解主动运输的
条件,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6.洋葱内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
程中,在①、②时刻滴加了相应的溶液(30%蔗糖溶液或清水),液泡的体积会随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如甲图所示;乙图为实验中不同时期两个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处滴加的溶液分别为清水、30%蔗糖溶液B.甲图的①到②过程中对应乙图中的a,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小C.甲图②时刻可对
应乙图中的Y细胞,此时细胞液浓度最大D.乙图中Y细胞一定是正处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
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
原。【详解】A、由图可知①之后液泡体积由大变小,故此时应是加入30%蔗糖溶液,②处后液泡体积有所恢复,此时加入的是清水,A错误;B、甲图的①到②过程是失水过程,对应乙图中的a过程也是失水过程,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错误;C、甲图②时刻失水达到最大,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可以用乙图
中的Y细胞表示,C正确;D、乙图中Y细胞有三种状态,可处于失水过程中,也可处于质壁分离后复原的吸水过程中,也可能是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明确质壁分离的原理是解题关键。27.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线粒体膜结构的分子模型,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线粒体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每层膜是两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磷脂由亲水性的头和疏水性的尾构成,D错误。因为线粒体内
膜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内膜上的蛋白质要比外膜多,C正确,B错误。28.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实验一(质量分数为10%的乳糖)酶的质量分
数01%2%3%4%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实验二(质量分数为2%的乳糖酶)乳糖的质量分数05%10%15%20%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B.实验
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增加乳糖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D.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实验一中,底物浓度是一定的,探究的是酶浓度对酶促反
应速率的影响,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实验二中,酶浓度是一定的,探究的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底物浓度较小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当底物浓度超过15%时,随着底物浓度
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保持不变。【详解】A、实验一中在乳糖浓度为10%时,当酶浓度达在1%-4%时,相对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增大而升高,故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可能继续加大,A错误;B、实验一中,随酶浓度加大,相对反应速率持续增大,可推知
此时的制约因素为酶浓度,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B错误;C、在乳糖酶浓度为2%时,乳糖浓度15%与20%情况下,相对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可能是酶的数量限制反应速率的增加,故增加乳糖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C正
确;D、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所以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反而下降,因此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减小,D错误。【点睛】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外界条件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29.生物体内能量代谢中ATP的合成和利用过程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依靠线粒体产生的ATPB.①过程和②过程的酶和场所不相同C.c表示吸收的能量,d表示释放的能量,两者形式相同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过程表示呼吸作用,b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①过程酶是合成酶,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②过程是水解酶,场所是活细胞;c表示吸收的化学能和光能,d表示释放的各种能
量,两者数值相等、形式可能不同。【详解】A、植物细胞暗反应需要的ATP由叶绿体的光反应产生,其他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产生,A错误;B、①是ATP合成,②是ATP水解,两个过程的酶不同(分别是合成酶和水解酶),场所不同
,B正确;C、c表示吸收的能量,d表示释放的能量,两者数值不相等、形式也不相同,C错误;D、ATP中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
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0.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得出B.甲组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答案】D【解
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第一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A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三个锥形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B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一个锥形瓶是澄清
石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详解】A、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的多少需要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时间来得出,A错误;B、由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CO2,会影响实验结果
,故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B错误;C、应从B瓶中取少量液体,加入酸性的橙色重铬酸钾溶液,溶液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C错误;D、由于B瓶上方有一定的空隙,其中还有少量的氧气,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O2消耗完以形成无氧环境,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实验装置图的分析,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明确图中各种试剂的作用和呼吸产物的鉴定方法。31.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
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2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为()A.1∶6B.1∶3C.1∶2D.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利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进行计算的题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O2+2C2H5OH+能量。【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酵母菌呼吸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是氧气吸收量的2倍,假设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X,由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得有氧呼吸吸收的氧
气是6X,产生的二氧化碳是6X,则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6X,进而计算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6X÷2=3X,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X:3X=1:3。故选B。32.下列有关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与黑藻相比,水绵更适宜用作探究光
合作用场所的材料B.金鱼藻是水生生物,用于探究光合作用产物O2时,利于收集气体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D.萨克斯实验前将叶片暗处理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尽可能多地储存淀粉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
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与黑藻相比,水绵具有螺旋状的
叶绿体,更适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B、金鱼藻是水生生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O2时,利于收集气体,B正确;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先形成三碳化合物,再形成葡萄糖,C正确;D、将绿色叶片先
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其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了解各位科学家的基本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运用所学的知
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3.以下是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关的曲线图或示意图。其中曲线图中的“a”点或示意图的状态,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详解】A、图中a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B、图中a点前二
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a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正确;C、图a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正确;D、图中叶绿体与线
粒体之间的O2和CO2相互供应达到平衡,没有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曲线分析能力,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分析图解时关键找到二氧化碳净释放为0的点。34.采用
“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图中虚线所示),烘干称重,分别记
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若M=MB-MA,则M表示()A.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有机物净积累总量B.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C.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D.A叶片
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图片表示采用“半叶法”测定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时间段内遮光部分只进行了细胞呼吸,而曝光部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据此分析作答。【详解】MA表示植物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以后的重量,MB表示
植物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后的质量,设原来的质量为X,则净光合=MA-X,呼吸作用消耗的X-MB,故真正的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即M=MB-MA,则M表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
合成的有机物总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能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二、非选择题35.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请据图回
答:(1)A在小麦种子细胞中主要是指________,相同质量的A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水较少的是________。(2)b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B结构不同的原因从b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3)HIV病毒的遗传信
息直接储存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同C1相比较,C2的基本单位在化学组成上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淀粉(2).A(3).(4).氨基酸(或b)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5).C2(6).核糖、尿嘧啶【解
析】【分析】根据不同化合物的功能可以判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故A表示淀粉或糖原,a为葡萄糖;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故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中DNA(C1)主要分布在
细胞核,RNA(C2)主要分布在细胞质,c是核苷酸。【详解】(1)A为贮能物质多糖,在小麦种子细胞中主要是指淀粉;相同质量的A多糖和脂肪,因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故相同质量的多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水较少的是多糖A;(2)b为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从
氨基酸层面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3)HIV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储存RNA中,对应图中的C2;同C1(DNA)相比较,C2(RNA)的基本单位在化学组成上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点睛】本题结合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
能关系图,考查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功能,明确DNA和RNA在结构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36.以下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13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根本区别是______
__。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2)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的Ⅰ、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12结构上可合成的物质是________,结构7中的结构3被破坏,上述物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若7内5处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4)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
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该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答案】(1).该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蓝藻细胞没有(2).4、8、9(3).核糖体(4).高尔基体(5).蛋白质(多肽)(6).核仁与核糖体
的形成有关(7).脱氧核苷酸、氨基酸(8).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析】【分析】图中1为细胞壁,2为高尔基体,3为核仁,4为核膜,5为染色质,6为核孔,7为细胞核,8为线粒体,9为叶绿体,10为内质网,11为液泡,12为核糖体,13为细胞膜;图2是氨基酸中的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由于氨基酸是蛋白
质合成的原料,此放射性依次出现在Ⅰ、Ⅱ、Ⅲ中,因此Ⅰ、Ⅱ、Ⅲ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详解】(1)该细胞为真核细胞,其与蓝藻细胞相比根本区别是该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蓝藻细胞没有;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4核膜、8线粒体,9叶绿体。(2)
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图中Ⅰ、Ⅲ分别是核糖体、高尔基体。(3)12是核糖体,其上可以合成的物质
是蛋白质;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如果3核仁被破坏,会影响核糖体的合成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4)用台盼蓝染色,死
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点睛】熟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解题关键。37.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属于质量浓度为
0.1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和0.1g/mL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实验Ⅰ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别放入到装
置中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实验Ⅱ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了下列变化:先右高于左,后左高于右。(1)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_____。(2)根据实
验现象得出结论:A是______,B是______。(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选用______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及细胞大小。(4)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若用不含色素的洋葱内
表皮作实验材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5)为探究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需要设计相关实验。请写出设计思路:______。【答案】(1).渗透作用(2).0.3g/mL的蔗糖溶液(3).0.1g/mL的蔗糖溶液(4)
.0.3g/mL的蔗糖溶液(5).中央液泡的大小(6).原生质层的位置(7).可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红墨水(8).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并利用系列溶液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
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间【解析】【详解】(1)图中装置有半透膜,3种溶液具有浓度差,可以构成渗透装置,发生渗透作用。(2)相同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单位体积内葡萄糖溶液中溶质微粒数较多,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该
半透膜。根据实验Ⅰ可知,A、B应是两种质量浓度不同但溶质相同的溶液,且A溶液浓度较大;根据实验Ⅱ可以判断,B和C是两种质量浓度相同但溶质不同的溶液,且右侧溶液的溶质可进入左侧,则B液是0.1g/mL葡萄糖溶液,C液为0.1g/mL的蔗糖溶液,则A为0.3g/mL的蔗糖溶液
。(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中央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4)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若用不含色素的洋葱内表皮作实验材料,可采用的方法是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红墨水
。(5)探究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可以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并利用系列溶液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间。【点睛】显微镜观察透明或浅色材料的
方法:1.染色:如还原糖的鉴定、线粒体的观察。2.缩小光圈:如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38.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1)上图中,反应过程
①的场所是________,物质K是________。(2)结构a中发生的生理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3)叶肉细胞①~⑤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且可以用于主动运输
过程中的是________。(4)小麦在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图中的________过程受阻。水稻在炎热夏天正午时光合作用速率会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
薄膜(2).O2(3).2222COHO(CHO)O光能叶绿体(4).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5).⑤(6).①(7).为降低蒸腾作用,大量气孔关闭,CO2的吸收量不足【解析】【分析】图中a为叶绿体,①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②是暗反应
,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是ATP,B是ADP,C是[H],D是氧气,F是C5,G是二氧化碳,E是C3;b是线粒体,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是丙酮酸,L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H],K是氧气。【详解】(1)根据图中物
质变化可以判断,图中反应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物质K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前两阶段的产物[H]生成H2O,为O2;(2)结构a为叶绿体,其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222COHO(CHO)O叶绿体光能;在光合
作用的光反应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中,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3)图中①是光反应,②是暗反应(光反应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使用),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中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合成的ATP
最多,可直接为主动运输过程提供能量;(4)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光照减弱,影响光合作用的①光反应过程;水稻在炎热夏天正午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大量气孔关闭,CO2的吸收量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故光合作用速率会明显下降。【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
变化和能量变化,并能够根据变化判断图中标号表示的物质或结构。39.大叶紫薇是一种需强光耐旱的高大乔木,天麻适合阴凉腐殖质丰富的林地种植。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1)
图甲中表示天麻的曲线是________。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2)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消耗的速率将____(答
“升高”或“下降”或“不变”)。(3)某科研人员研究了大叶紫薇凋落叶对天麻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研究结果表明:与凋落叶量为0(g/Kg土壤)相比,凋落叶量30(g/Kg土壤)主要影响了天麻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在凋
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天麻幼苗对________的利用下降。(4)和绿色植物不同,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的________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________,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
生物例如硝化细菌。(5)冬季,应及时清理大棚膜上的水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CO2浓度(3).下降(4).光合色素含量减少,C3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5).CO2(或“C5
”)(6).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7).化能合成作用(8).增大透光性,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以提高作物产量【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B植物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就能达到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为1,说明B曲线代表天麻,A代表大叶紫薇;图乙表示大叶紫薇凋落叶对天
麻的影响,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较,凋落叶含量升高,植株干重、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都降低。【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甲中表示天麻的曲线是B;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B植物达最大的光合速率,由于此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故此时
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2)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表示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量减少,即C3消耗的速率将下降;(3)据图乙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较,在
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光合色素减少,C3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天麻幼苗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速率;据暗反应的反应式CO2+C5→2C3可知,在凋落叶含量为90g
/kg土壤时,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天麻幼苗对CO2或C5的利用下降;(4)除绿色植物外,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的无机物氧化分解所得到的化学能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例如硝化细菌;(5)
冬季,应及时清理大棚膜上的水珠,目的是保持透光性,增大和提高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作物产量。【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重点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透彻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