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45.000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doc,共(10)页,45.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fed24f9a8d6a6d2e1ed9271949abe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一、(2021届镇江市高三10月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

儿子16岁要去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

,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首先考生要注意围绕材料的理解进行准确的立意,根据理解材料,主要内容是由“四力”构成: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

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考生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

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都是考生要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2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

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

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眼力、思力、定力、抗压之力,根据对以上关

键词的把握和理解,考生可以从成长和成才需要必备的条件的两个角度,进行结合现实的写作。考生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都是考

生要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二、【2020·辽宁省辽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美国华裔女童邹奇奇,今年13岁,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

上最聪明的孩子”,3岁时就开始阅读各种书籍,4岁时开始用笔记本电脑写作,8岁时出版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邹奇奇也被美国广播公司誉为“美国文坛小巨人”。她在向业界、教育界发表演讲时说: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一回别人说你幼稚是什么时候?像我这样的小孩,可能常常会被人说成是幼稚……我们在批评不负责任和非理性的相关行为时,应停止使用这个带有年龄歧视的词。”演讲20分钟不到,台下大人们掌声爆棚。“幼稚”里往往隐藏着好奇、问题、想象、创造,往往透露着可

能性的信息。你被人批评过幼稚吗?你现在觉得当初的想法或行为很幼稚吗?你现在还3会有“幼稚”的举动吗?围绕“幼稚”,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例文:孩的眼光是直线的当暮霭沉沉之时,我们被劝说

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之时,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每一个阶段时,我们都被提醒着完成不合时宜的任务。否则,就被说成幼稚。孰不知,大人们眼中的幼稚就是童真啊!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渐行渐远,消逝不

见。我们试着回想一下,在被频繁说成幼稚的年岁里,我们是真的成长了,还是遗失了什么?“孩子从卖气球的人手中牵走一个心愿”,多么可爱而美好的诗句,甚至可以想象那洋溢着灿烂的笑险。而如今这样的笑脸在冰封冻结。本该童真的年纪,却一脸愁苦,为

学业奔波。我们不应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何圆滑世故,我们应反省是什么造成了童真的遗失,又是什么加剧了这种遗失的势头。反观社会,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个充满竞争意识,强调优胜劣汰的社会。当成年人大多在为金钱名利奔波时,当与孩子共处时的

谈资均为事业发展、利润亏损时,试问一张白纸又怎能不被沾染得墨迹斑斑?与此同时,将大人的不满足强加于孩子幼小的成长历程之中,狼爸、虎妈层出不穷的当下,一个孩子的童真不是被孩子淡忘,而是被一种恶性环境所扼杀。记得汪曾祺描写金岳霖先生

时,曾有金先生拿大石榴与孩子们斗鸡,上课上到一半时,捉虱子的场景。这些童真未泯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不应为虚浮名利钩心斗角忙碌终生,而应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积极的乐观情绪。如果这样也是幼稚,我们真的该反思,大人们眼中的成

熟扼杀了什么?在一个鼓吹神童的媒体时代,美国华裔女童邹奇奇关于“幼稚”的发问给成熟的大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我心里,不是童亵渎了神,而是神亵渎法了童。孩的4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也正因如此,他能看到我们遗失的美好,他的创造、他的发问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童真的目光,或许就像是穿

越时空的爱,能够照亮冰点以上的风景。这份童真、这份初心,倘若一直坚守,如同守护一株鲜红欲滴的玫瑰,梦过于美好,守护也便更加沉重。遗失的童真被一种潜在的暴力撕扯得支离破碎。最好的成长,不是小小年纪就考上名牌大学。不是小小

年纪就深谙世俗之法,不是小小年纪就挥亳千里、琴声悠扬。我愿看到“最喜小儿无赖,村头卧剥莲蓬”的无忧闲适之景。未来或许残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创造,便不会畏惧。莫让成熟扼杀了幼稚的灵性!遗失的童真,带给了我们怅惘,但愿这番省悟能让天真无邪的

笑声在风中散播得更久一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成长”。【审题】材料的第一段有两处

关键信息,一是年龄小,一是成就大,由此可以看出邹奇奇的不同。第二段围绕演讲的内容,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幼稚”的问题,为什么成年人会用“幼稚”这样的词语评价孩子呢?邹奇奇为什么认为“幼稚”这个词带有年龄歧视?不负责任和非理性的相关行为是否等同于“幼稚

”呢?与“幼稚”相对的词语应该是“成熟”,那么“成熟”的特征是什么?“幼稚”与“成熟”是否与年龄的大小有关?等等。另外,在演讲内容后,对“幼稚”有一个较为积极的评价,分析了其正面的价值,比如,好奇、问题、想象、创造,还透露着可能性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本则材料点出了明晰的立意方向

,就是论述“幼稚”在人生的价值,论证“幼稚”的积极面。第三段的三个问题,其实是在引导写作者注意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就是在写作过程中体现“我”的存在,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有感而发。“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这样的要求其实规定了文体,只有论述文才能更好地表达看法,因此写作时注意观点鲜明,文体特征

要突出,不可写成“四不像”的“读者体”,即先讲述一个故事,然后加5入一点人生感悟。【参考立意】1、永葆幼稚之心2、莫让成熟扼杀了幼稚的灵性3、成熟诚可贵,幼稚价更高4、幼稚本无罪,何必苦摧残5、扼杀幼稚,恰恰是在摧毁创新6、

成熟的标志是一颗幼稚的心三、(湘豫名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清朝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中说:“学问之道,四子书如户牖,九经如厅堂,十七史如正寝,杂史如东西两厢,注疏如枢阆,类书如橱柜,诸子百家诗

文词如书舍花园。厅堂正寝,可以合宾;书舍花园,可以娱神。”提倡读书应广读博觅,力避偏废。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则说:“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

愈入。”强调读书贵专,要取其之神。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在理智中学高三年级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有同学对此产生疑惑。学校辩论社拟举行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为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

验,在“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反方一辩立论陈词”中选择一种,写一篇辩论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立意分析一、审题立意:此次写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绕“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哪一个更

重要”这一辩题展开辩论。写作的关键是对写作任务的准确把握。写作任务①情景任务:“高三年级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指明辩论赛的观众是高三学生这一特定群体,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更需要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方式,这要求辩论词的写作对象要更有针对

性;“学校辩论社拟举行一场……辩论赛”规定了该作文是在特定场景下的写作。②内容任务:博览群书可以拓展人的视野,增加知识面;读书贵专可发展人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考,进而转化为成果。在阐述博览群书的作用时,不能否定读书精专的作用;在阐述读书精专的作用时,也不

能否定博览群书的作用。在写作中,关键要突出一个“更”字,在论辩时既要观点明确,又要客观准确。“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要求在写作中应适当结合自己阅读某本书、某篇作品的实际感受来写,以此支撑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要求在写作时联系到袁枚《随园诗话》、郑板桥《板桥家书》的内容,适

当引述材料强化自己的观点。③文体任务:必须写成辩论词形式。可在“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反方一辩立论陈词”中选择一种来写。二、辩论常识:辩论赛“一辩”及“一辩陈词”的相关资料1.一辩:一辩承担为本队开篇立论的职责。应该通过平实、生动、富有层次的语言,确立本方辩题的概

念内涵、内在联系、基本形态和逻辑框架,并辅之实例加以论证。要在评委和观众面前强化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当然,作为先锋,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2.一辩陈词的基本格式(1)向对手和到场嘉宾致敬。(2)引人主题:主要是分析辩题,把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摆出我方的主

要观点以及分论点。(3)进入主题:表明总观点,然后陈述自己设定的分论点。(4)结束:重申观点,再次致意。当然,套路只是套路,我们更加鼓励创新,每位辩手可根据自己的风格写出有自己特色的“陈词”。基本格式举例:开场

词(尊敬的……):概述材料,引出己方观点。我方之所以说……(己方立场),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论证的。第一,……。7举例子论证,总结。第二,…。举例子论证,总结。第三,……。举例子论证,总结。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己方立场)。基于以上理由,我坚持我方观

点:谢谢大家!四、【2020·上海高三二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王欣宜对同学说:“最近我有点困惑,因为有人说我很‘执着’,还有人说我有点‘轴’(说话、做事爱较真,不听人劝)。”请你以好朋友身份,给王欣宜写一封信,帮其解惑。注意:①明确写信目的;②考虑如何说服收信者,

语气得体;③遵照书信基本格式;④不少于800字。下面方框中的话可以帮你思考这个问题,供你参考。孔子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种人是小人啊!因为他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自己言行。”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贯彻始终,重要的是我们得按照道义行事。

例文:执着要有度亲爱的王欣宜:展信佳!听闻你最近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执着”和“轴”之间的度,所以我尝试着把我的想法用写信的方式传达给你,希望能解答你的一些困惑。的确,执着和轴之间的度很难把握,一时不注意就容易顾此失彼。这样的困惑,很多人都曾经

有过,因此你不必过于焦虑。而我认为执着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应学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做一个有主见,有坚持却要懂得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人。不可否认,执着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品质。于自身而言,执着是目标明确的体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追求梦想,不受外界的影响和诱惑,不迷茫徘徊,清醒8有主见地完成

自己的目标。而于他人而言,言语信实,言出必行是值得被信赖、深交的好朋友。但若是过于执着,这种执着则容易变味,就成了你所说的轴。正如孔夫子所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种人是小人。因为他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自己的言行。”诚然,

社会事物并非一成不变,一味固守原先的目标承诺,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最终脱离具体情况行事,忽视事实,走入怪圈。正如刻舟求剑中那样,不懂变通,不听人劝,最后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贻笑大方吗?而在人际交往中,一味苛求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一致,摩擦将不可避免,

自己也将成为他人口中的“斤斤计较”、“爱较真”的人。而当局者迷,这样的行为在自身看来可能是正确的、守信的行为,却在不知不觉中可能伤害了他人的感受或者利益,一味埋头前行,将此奉为为人处世的不二准则,错而不知,

最终只会和他人渐行渐远。因此,我们应学会变通,在原则问题上坚持、执着,而在触及不到原则的问题上,懂得按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当然,我所说的进行调整并不是指完全放弃自己所执着的原则。正如孟子所说,重要的是我们得按照道义行事。不盲目执着,清楚原则的标准,对他人、自己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较真,相信你的困惑会迎刃而解。希望我的解答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启发,希望看到你解决问题后自信明媚的笑容。祝好!你的朋友安安2020年6月10日【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分析、整合、写作的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

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套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做到准确,并力求深刻、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为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9审题:这次的材料是要求给材料主人公写信,帮助其解惑。通过王欣宜

的话,可以得知她是个能坚守一些原则或信念的人,有人认为这种坚守是值得褒扬的“执着”,有人认为这是需要改善的“轴”。面对他人的评价,她的这种“坚守”是应该继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需要根据他人的劝说而改善呢?这就需要考生来为她解惑了。考生需要明

确什么是“执着”什么是“轴”,以及两者之间的度,结合方框里孔子和孟子的话,说服收信人接受自己的建议。方框里首先引用了孔子的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并且作了解释,小人坚守诚信但不管是非曲直;其次引用孟子的话:“大人者,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解释为贤人坚守道义而非坚守诚信。这些材料都在提

醒考生所谓的“坚守”到底是“执着”还是“轴”得看坚守的是什么。坚守诚信看似是一种美德,但它也会成为不辨是非的“轴”,看似没有坚守诚信,但只要坚守住道义,它也是值得赞美的“执着”行为。立意:“执着”不可弃、坚守也要讲变通、不要盲目执着、坚持也要审时度势、过于“执

着”就成了“轴”等等。五、(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薛谭自小喜好唱歌,就拜著名歌唱家秦青为师。他聪明好学,进步很快,得到秦青的赞赏。薛谭就自认为已经学完了秦青的演唱技艺,要告辞回家。秦青没有直接阻拦薛谭,就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设宴

送行。饯行时,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听后非常惭愧,就向秦青道歉,请求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后来师徒二人齐名。班级计划举行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薛谭和秦青二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

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0立意分析:薛谭的角度:聪明好学的薛谭进步很快,又因为秦青的称赞而自认为技艺大成,得出:人要正确面对别人的称赞,不能自满;谦虚是促进学习的正确态度,骄傲自满阻碍进步;持之以恒地

努力,等等。薛谭认识到秦青的技艺的高超和自己的不足之后非常惭愧,诚心道歉,继续学唱,终成名家,得出:懂得自省,勇于自我改错,自我认知能力很重要,勤奋+反省+坚持=成功,等等。秦青的角度:秦青不是直接说教,而是通过饯别时的“抚节悲歌”以情动人、以技服人,让薛谭认识到自己歌唱技艺的不足,得出:教育需要

情感和艺术,空洞说教不如合理引导,让学生自我认知,等等。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6164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