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共(16)页,1.43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fb0cc4cab269e3d78e0927c5c7511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丁达
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A错误;B、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选项B错误;C、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选项C错误;D、丁达尔
效应是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能区别溶液和胶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D。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6g18O2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6NAB.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铜原子数为0.1NA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
极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室温下向1L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中H+数目小于0.1NA【答案】B【解析】【分析】A.18O2的摩尔质量为36g/mol,据此计算出18O2分子的物质的量,根据分子构成得出结论;B.Cu2S的摩尔质量是CuO摩尔质量
的2倍,含有的铜原子个数也是CuO的2倍;C.阳极上生成气体的状态不明确;D.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详解】A.36g18O2的物质的量为36g36g/mol=1mol,则所含中子数为2×(18-8)×NA=20NA,故A项错误;B.Cu2S的摩
尔质量是CuO摩尔质量的2倍,含有的铜原子个数也是CuO的2倍,故Cu2S和CuO的混合物可以看做均由“CuO”构成,则含有的“CuO”物质的量为n=8.0g80g/mol=0.1mol,则混合物中含有的铜原
子数为0.1NA,故B项正确;C.阳极上生成气体的状态不明确,故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C项错误;D.1LpH=1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n(H+)=0.1mol,在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所得溶液中H+数目略大于0.1NA,故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
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提高做题效率。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
NH+4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AlO-2+H++H2O=Al(OH)3↓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
+HCO-3【答案】C【解析】【详解】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正确;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NH3·H2O+SO2=NH+4+HSO-3,
故B正确;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O-2+4H+=Al3++2H2O,故C错误;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O¯+CO2+H2O=HClO+HCO-3,故D正确;故答案为C。4.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
、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B.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C.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不一定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
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一定能产生淡黄色沉淀【答案】B【解析】【分析】在FeBr2和FeI2混合液中存在的三种离子的还原性:I->Fe2+>Br-,向该溶液中通入的氯气首先与还
原性最强的I-反应,当I-完全反应后,氯气才与Fe2+反应,Fe2+被完全氧化后再与Br-反应。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生成,I-已经反应完全,Fe2+被氧化但不一定全部被氧
化,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被氧化或完全被氧化。【详解】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生成,Fe2+被氧化但不一定全部被氧化,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被氧化或完全被氧化,故A错误;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生成,Fe2+被氧化但不一定
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故B正确;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一定有Fe3+生成,故C错误;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被氧化或完全被氧化,反应后溴离子不一定有剩余,所以向分液后的上层液体中加入
足量硝酸银溶液,不一定生成浅黄色沉淀,故D错误。【点睛】常见离子还原性顺序:S2->SO32->I->Fe2+>Br->Cl-;氧化性顺序:Cl2>Br2>Fe3+>I2。同一氧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先与还原性强的反应;同一还原剂与不同氧化剂反应,先与氧化性强的反应;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
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2-3、Cl¯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2-4、S2-、Cl¯C0.1mol/LKOH溶液中:S2¯、Na+、SO2-3、NO-3D.常温下,()()cHcOH+−=1.0×1012的
溶液:Fe2+、Mg2+、NO-3、Cl¯【答案】C【解析】【详解】A.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A错误;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具有较强氧化性,不能存在强还原性的S2-离子,故
B错误;C.碱溶液中S2¯、Na+、SO2-3、NO-3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常温下,()()cHcOH+−=1.0×1012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为C。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
Al3+、Fe3+、Cl-、I-、23SO-、23CO-,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滤液(2)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发现沉淀完全溶解(3)向(1)中所得滤液
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现溶液变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a+、23SO-B.由(3)推断原溶液中存在Fe3+C.原溶液中一定有I、23CO-、Na+D.通过在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答案】C【
解析】【分析】(1)向少量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则该白色沉淀中含有BaCO3,没有BaSO3;(BaSO3被硝酸氧化为BaSO4),所以原溶液中含有CO32-,
没有SO32-;由于CO32-与Fe3+、Mg2+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不含有Fe3+、Mg2+;向(1)中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变黄色,由于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氧I-生成I2,所以原溶液中含有I-,由于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
子,因此溶液中不存在Fe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结合以上分析解答。【详解】】(1)向少量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沉淀完全溶解,则该白色沉淀中含有BaCO3,没有BaSO3;(BaSO3被硝酸氧化为BaSO4),所以原溶液中含有CO32-,没有SO32-;由于CO32-与Fe3+、Mg2+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不含有Fe3+、
Mg2+;向(1)中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变黄色,由于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氧I-生成I2,所以原溶液中含有I-,由于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因此溶液中不存在Fe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含有I-、Na+、CO32-,C正确;一定不含SO32-、Fe3+、Mg2+,A错误,B错误;由于之前引入了大量Cl-,所以在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即使有氯化银白色沉淀生成,也不能说
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点睛】本题在判断离子共存时,要注意:溶液中存在CO32-时,Fe3+、Mg2+与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溶液中存在I-时,Fe3+与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最后根据溶液呈电中性规律判定存在的阳离子。7.普
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的主要成分有MnO2、NH4Cl、ZnCl2等。某同学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B.操作③中盛放滤渣的仪器是坩埚C.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
滤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灼烧后的滤渣能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能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所以该实验的目的不是除去滤渣中杂质,故A错误;B.由图可知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
通常把泥三角放在三角架上,再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故B正确;C.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NH4Cl、ZnCl2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操作②是把难溶于水固体与水溶液分离,应是过滤,故C正确;D.操作①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故
D正确;故答案为A。8.(NH4)2Cr2O7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媒染剂,显影液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H4)2Cr2O7的部分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
H+。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固体,滴加足量浓KOH溶液,振荡、微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固体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NH4)2
Cr2O7(摩尔质量252g/mol)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5.040g样品进行实验。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②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D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B中质量变化分别为2.00g、1.4
4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③C的作用是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甲醛法测定含(NH4)2Cr2O7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2Ba2++Cr2O72-+H2O=2BaCrO4↓+2H+、4
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实验步骤:称取样品2.800g,配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
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氯化钡溶液使Cr2O72-完全沉淀后,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0.2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
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②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2)
.溶液变为黄色(3).U形管(4).(NH4)2Cr2O7Cr2O3+N2↑+4H2O(5).防止水蒸气进入到B中(6).偏大(7).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8).10.00%【解析】【分析】(1)根据NH4+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以及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
2H+平衡移动解答。(2)根据重铬酸铵的元素组成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可能的产物。再根据实验现象及玻璃管A和U形管B的质量变化确定分解产物及产物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计量关系,据此写出重铬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甲醛法测定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的反应原理可知,1mol(NH4)2Cr2O7能产生4molH+,其中2molH+是由2molNH4+生成的,NH4+产生的H+消耗的NaOH的量占消耗NaOH的总量12,所以每摩尔氮原子产生的H+消耗
1molNaOH,据此分析计算。【详解】(1)(NH4)2Cr2O7固体溶解于水,溶液呈橙色,当滴加足量浓KOH溶液时,NH4++OH-=NH3↑+H2O,H++OH-=H2O,溶液中H+浓度减小,使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观察到的
主要现象除固体溶解外,还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溶液变为黄色。(2)①仪器B的名称是U形管。②因碱石灰不能吸收NH3,而D中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重铬酸铵分解无氨气产生。B中碱石灰质量增加,说明有水蒸气生成(质量为1.44g)。但B中增加的质量(1.44g)小于A中减小的质量(2.0
0g),说明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气体中除水蒸气外还有另外气体,该气体不能被碱石灰吸收,结合-3价氮的还原性和+6价铬的氧化性推测该气体是氮气,n(N2)=2.00g-1.44g28g/mol=0.02mol,生成0.02molN2时-3价氮元素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0.02
mol×6e-=0.12mole-,又因A中样品n[(NH4)2Cr2O7]=5.040g252g/mol=0.02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每个+6价铬原子得到的电子数=0.12mole0.02mol2−=3,即铬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到+3价,由此推知A中生成固体是Cr2O
3,其物质的量n(Cr2O3)=0.02mol。生成水蒸气的物质的量n(H2O)=1.44g18g/mol=0.08mol。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H4)2Cr2O7]:n(Cr2O3):n(N2):n(H2O)=0.02:0.0
2:0.02:0.08=1:1:1:4。所以重铬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Cr2O7Cr2O3+N2↑+4H2O。③为了使B中碱石灰只吸收重铬酸钾分解产生的水蒸气,C的作用就是防止D中水
蒸气进入到B中。(3)由甲醛法测定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的反应原理可知,1mol(NH4)2Cr2O7能产生4molH+,其中2molH+是由2molNH4+生成的,NH4+产生的H+消耗的NaOH的量占消耗NaOH的总量12(每摩尔氮原子生成
的H+消耗1molNaOH)。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NaOH溶液将被滴定管内壁的水膜稀释,用该NaOH溶液滴定时用去的NaOH溶液的体积将偏大;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确定酸与碱恰好中和的时间
点,所以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四次平行实验用去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21.06-1.07=19.99mL、20.89-0.88=20.01mL、21.20-0.20=21.00、20.66
-0.66=20.00mL。显然第三次实验数据异常,舍去。所以滴定用去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19.99mL+20.01mL+20.00mL3=20.00mL。2.800g样品用去NaOH的总物质的量=0.02000L×0.200mol/L×2
50mL25mL=0.04mol,则样品中氮原子物质的量=12×0.04mol=0.02mol,所以样品中含氮质量分数=0.02mol14g/mol2.800g×100%=10.00%。9.SnCl4可用于染色时的媒染剂、润滑油添加剂、玻璃表
面处理剂等。实验室可通过如下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夹持装置略)已知:①锡的熔点232℃、沸点2260℃;②SnCl2的熔点246.8℃、沸点623℃;③SnCl4的熔点-33℃、沸点114℃,SnCl4极易水解。通常
将SnCl4晶体加入浓盐酸中,以配制无色的SnCl4溶液。回答以下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该仪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如果去掉装置Ⅱ,从实验安全的角度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
_。(3)装置Ⅲ中的试剂为___。下图中可替代装置Ⅲ的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4)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改进方法为在装置Ⅵ后连接上图中的_____。(5)若反应中消耗17.85g锡粉可得到37.2gSnCl4,则SnCl4的产率为
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圆底烧瓶(2).MnO2+4H++2Cl-Mn2++Cl2↑+2H2O(3).除去氯气中的HCl(4).HCl和Sn反应生成氢气与氯气混合加热会发生爆炸(5).浓硫酸(6).C(7).D(8).95
.0%【解析】【分析】Ⅰ中利用浓盐酸和MnO2混合加热制得的氯气,经饱和食盐水除HCl、浓硫酸干燥后,在Ⅳ中与Sn粉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SnCl4经冷凝后收集在锥形瓶中,操作过程中要防止SnCl4水解。【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该仪器中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2)装置Ⅱ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如果去掉装置Ⅱ,从实验安全的角度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HCl和Sn反应生成氢气与氯气混合加热会发生爆炸;(3)装置Ⅲ中的试剂为浓硫酸,可干燥氯气,下图中因氯气与碱
反应,且U型管中不能盛放液体,则可替代装置Ⅲ的是C;(4)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是空气水蒸气易进入锥形瓶中,引起SnCl4水解,改进方法为在装置Ⅵ后连接上图中的D,能防止水蒸气进入,且能吸收含氯气的尾气,故答案为D;(5)若反
应中消耗17.85g锡粉可得到37.2gSnCl4,理论上生成SnCl4为17.85g119g/mol×261g/mol=39.15g,则SnCl4的产率为37.2g39.15g×100%=95.0%。【点睛
】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把握物质的性质、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10.三氧化二钴(Co2O3)常用于制滤光眼镜的添加剂、催化剂和氧化剂。以含钴废料(主要成分CoO、C
o2O3,含有少量MnO2、NiO、Fe3O4)为原料制备Co2O3的流程如下:(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酸浸时双氧水的作用有
___________。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因为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污染境,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3)在实验室里,萃取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
。有机相再生时提取出的Ni2+可用于制备氢镍电池,该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NiOOH+MH。则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4)沉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增大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酸浸速率更快,酸浸更充分(2).MnO2(3).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4).Co2O3+6H++2Cl-=2Co2++Cl2↑+3H2O(5).分液漏斗、烧杯(6).NiO
OH+e-+H+=Ni(OH)2(7).2Co2++HCO3-+3NH3∙H2O=Co2(OH)2CO3+3NH4++H2O(8).2Co2(OH)2CO3+O22Co2O3+2CO2+2H2O【解析】【分析】含钴废料(主要成分CoO、Co2
O3,含有少量MnO2、NiO、Fe3O4)为原料制备Co2O3;先把原料进行酸浸,MnO2与稀硫酸不反应,成为滤渣;滤液中含有Co2+、Co3+、Ni2+、Fe2+、Fe3+等离子;调整溶液的pH,铁离子生成沉淀滤出;再把滤液进行萃取,含有Ni2+的物质进入有机相,水溶液中含有Co2+
,然后加入碳酸氢铵和氨水,反应生成Co2(OH)2CO3,然后煅烧生成Co2O3,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详解】(1)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酸浸速率更快,酸浸更充分;根据流程可知,铁离子变为氢氧化铁,镍离子
进入有机相,水溶液中含有Co2+,经过一系列过程,最后得到氧化钴,所以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Mn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增大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酸浸速率更快,酸浸更充分;MnO2。(2)酸浸时,加入双氧水能够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Co2O3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CoCl2
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3+6H++2Cl-=2Co2++Cl2↑+3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Co2O3+6H++2Cl-=2Co2++Cl2↑+3H2O。(3)在实验室里,萃取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分液漏斗、烧杯;电池充电
时的总反应为Ni(OH)2+MNiOOH+MH,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Ni(O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分液漏斗、烧杯;NiOOH+e-+H+=Ni(OH)2。(4)根据流程可知:含有Co2+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和氨水,反应生成Co2(OH
)2CO3;沉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2++HCO3-+3NH3∙H2O=Co2(OH)2CO3+3NH4++H2O;在空气中煅烧Co2(OH)2CO3,反应生成Co2O3和CO2,化学方程式为:2Co2(OH)2CO3+O22Co2O3+2CO2+2H2O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Co2++HCO3-+3NH3∙H2O=Co2(OH)2CO3+3NH4++H2O;2Co2(OH)2CO3+O22Co2O3+2CO2+2H2O。[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1.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开发高效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1)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其中N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2)制备H3BNH3的化学原料为(HB=NH)3,为六元环状物质,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有机物分子式为__,CH4
、H2O、CO2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B、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C16S8是新型环烯类储氢材料,研究证明其分子呈平面结构(如图所示)。①C16S8分子中C原子和S原子的杂化轨道分别为____。②测得C16S8中碳硫键的键长介于C─S和C
=S之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4)某种铜银合金晶体具有储氢功能,它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Cu原子位于面心,Ag原子位于顶点,H原子可进入由Cu原子和Ag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Ag原子
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如图)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____。(5)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____。(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即可)【答案】(1).(2).C6H6(3).CO2>CH4>
H2O(4).N>O>C>B(5).sp2、sp3(6).C16S8分子中的碳硫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键性质(7).Cu3AgH8(8).52ANcm3【解析】【分析】根据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书写轨道表达式;等电子体要求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根据孤电子对和
成键电子对的相互影响判断键角相对大小;结合同周期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判断;根据价层电子对数目判断杂化轨道形式;根据晶胞的均摊理论判断晶胞的化学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
2p3,则N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2)与(HB=NH)3互为等电子体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价电子数是30,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有机物分子为C6H6;CH4、H2O、CO2的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V形、直线形,排斥力: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
力>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这三种分子孤电子对个数分别是0、2、0,结合其空间构型判断键角大小顺序是CO2>CH4>H2O,基态B原子的价电子为其2s、2p能级上的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该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
2p1;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是第IIA族、第V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C>B;(3)①C16S8分子中C原子和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分别是3、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sp2、sp3;②C16S
8分子中的碳硫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键性质,介于S-C单键和S=C双键之间的特殊键;(4)Cu原子个数=6×12=3、Ag原子个数=8×18=1、H原子个数为8,其化学式为Cu3AgH8;(5)该晶胞中Mg原子个
数=1+8×18=2、H原子个数=2+4×12=4,晶胞体积=2AMN=262ANcm3=52ANcm3。【点睛】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原子杂化方式判断、等电子体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公式、基本理论在物质结构中的运用,明确原子结构、物质结构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晶胞计算
的均摊方法。[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2.化合物H是合成啶氧菌酯的一种中间体。由芳香化合物A为原料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以下问题:(1)A的化学名称_______(2)反应④的反应类型
是______。(3)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4)H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6)芳香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反应,也能与FeCl3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X的核磁共振氢谱由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1。写出一种符合题目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7)PAA()常用于纺织品和纸张上胶,可由其单体在H2O2引发下制得。设计以乙炔、NaCN等
为主要原料制备PAA的合成路线____。【答案】(1).邻二甲苯或1,2-二甲苯(2).取代反应(3).(4).酯基、醚键(5).(6).或(7).【解析】【分析】根据E结构简式知,A中两个甲基位于邻位,A为,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水解生成C为,
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根据分子式知D为,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为,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G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7)以乙炔、NaCN等为主要原料制备PAA,乙炔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和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
成丙烯腈,丙烯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丙烯酸,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酸。【详解】(1)A为,A的化学名称为邻二甲苯或1,2-二甲苯;(2)反应④为D中Cl原子被-CN取代,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3)F的结构简式为;(4)H的结构简式为,所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醚
键;(5)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芳香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醛基、酯基,也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
峰,峰面积之比为6:2:1:1,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或;(7)以乙炔、NaCN等为主要原料制备PAA,乙炔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和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烯腈,丙烯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丙烯酸,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
烯酸,其合成路线为。【点睛】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正确推断各物质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利用反应条件、分子式、结构简式结合题给信息进行推断,利用知识迁移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