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答案.docx,共(15)页,140.30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e7779044adb77d000df71464d4653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21级高三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
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反映了()A.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传统秩序的逐步瓦解C.华夏认同感日益增强D.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诸子”一词指的是官员,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解体,周王室衰微
,诸侯国崛起,官学逐渐向私学演变,“士”阶层崛起,“诸子”成了知识分子的代称,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宗法分封政治秩序逐步瓦解,B项正确;材料中"“诸子”内涵的变化不能体现政府职能的优化,排除A项;华夷关系是指华夏与四夷关系,与材料中“诸子”内涵的变化无关,排
除C项;“诸子”内涵的变化是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的表现,并不是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排除D项。故选B项。2.《史记•陈涉世家》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法严苛,“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而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A.多重史料互证
可以丰富历史认知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法严苛,失期,法皆斩,但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徭律》规定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说明对陈胜吴广的起义
我们有了更丰富的认知,A项正确;不能笼统的说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排除B项;不能笼统的说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排除C项;历史的真相不能说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排除D项。故选A项。3.研究发现
,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注:图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A.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B.魏晋
时期少数民族内迁C.蒙古汗国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至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平均气
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再加上少数民族生活地区本身环境恶劣,促使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的迁徙,B项正确;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的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该时期
的年平均气温接近23℃,气候环境良好,该图信息不属于秦灭六国的原因之一,排除A项;元朝蒙古人大规模西征是进行对外扩张,排除C项;明初政治中心北迁是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4.“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向海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古沉船。已打捞出水的一些文物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
着很大差异,例如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并不多见,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A.造船技术世界领先B.对外交流推动审美观念转变C.商人重视海外市场D.海上丝路促进制瓷工艺
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宋初期向海外运送瓷器不同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其式样与阿拉伯人常用
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说明宋代商人重视海外市场,根据海外市场需求设计产品,C项正确;材料反映宋朝对外贸易瓷器式样与国内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未涉及宋代造船技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宋代商人根据海外市场需求设计产品,未体现
宋代审美观念转变,排除B项;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商人重视海外市场,未涉及制瓷工艺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5.对于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王阳明认为,儒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伏羲的历史,《礼》《乐》为夏商周的历史,经与史
并无不同。这一论述A.割裂了心学与儒学的历史关系B.强化了儒家学说的地位C.反映了明代史学研究氛围浓厚D.隐含了一定的叛逆色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经与史并
无不同”可知,材料说明在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下,王阳明却认为春秋也是经书,五经也是历史,经与史是相同的,带有一定的叛逆色彩,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割裂了心学与儒学的历史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经与史是相同的,没有强化儒家学说的地位,排除
B项;王阳明自己的认识无法反映明代史学研究氛围浓厚,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6.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
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C.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太平天国运
动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军事失利,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此后,清政府对内压榨人民,对外委曲求全,而大幅增加的苛捐杂税最终导致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B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逼着百姓缴纳苛捐杂税,排除A项
;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与义和团运动内容不符,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是在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通称校长;废止小学读经
课,实行初等小学的男女同校;废止奖励出身,各级学校毕业生均称为某校毕业生。上述举措体现了()A.国民政府全面改革教育体系的尝试B.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教育变革C.民国创建后普通民众国民意识增强D.封建思想对教育改革束缚较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1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创建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各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通称校长;废止小学读经课,实行初等小学的男女同校等,目的是推动废除清朝时期旧式的教育体制,建立符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
需要的,体现平等、民主、科学原则的新式教育,反映民主共和思想推动教育制度的变革,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而非南京国民政府的举措,排除A项;此时民国刚刚建立,教育改革措施刚刚发布,不能立刻起到启发国民意识的效用,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教育改革因为封建思
想束缚而遭遇顿挫,排除D项。故选B项。8.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
、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A.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B.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C.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D.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抗战时期中共通过拍摄纪录片从多个方面宣传抗战,有利于增强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D项正确;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只是纪录片拍摄的一个方面,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纪录片的内容来自多个方面
,并未提到边区战地资料,排除B项;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9.20世纪60年代,在工农业生产中,逐渐派生出女拖拉机手、女子测量队、女子地勘队等以女性为主体的工人队伍,她们被称为“铁姑娘”,成为那个时代怒放的铿锵玫瑰。“铁姑娘”群体的出现反映了()A.妇女积极投身
社会主义改造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C.经济利益激发劳动者积极性D.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精神风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材料中“女拖机手、女子测量队、女子地
勘队等以女性为主体的工人队伍”的出现,说明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拓展,当时正处于国家困难时期,因此女性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精神风尚,D项正确;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排除A项;材料只能证明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但是不能证
明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排除B项;材料中“大批女青年以'铁姑娘’之名被整合到工农业生产当中”,说明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拓展,再加上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当时的劳动者而言,对经济利益的考量占比很小,因此并不能说明
经济利益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0.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任用主要规定了选任、委任、调任和考任四种方式,实行公务员任期终身制。2006年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规定
:“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这一转变()A.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B.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C.有效地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D.推动干部管理制度
的民主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现代。根据材料可知,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一个重大变化是打
破公务员任期终身制,这有利于提升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A项正确;B项错在“保证了”,排除B项;C项错在“有效避免了”,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公务员任期终身制打破,没有涉及干部管理制度的民主化,排除D项。故选A项。11.目前已知古巴比伦时期299个年名中涉及水利的有27个。例如苏幕拉艾勒
第一年年名为“国王苏幕拉艾勒开凿了名为‘太阳是充足’的运河”,汉谟拉比国王三十三年的年名为:“作为安神和恩利尔神的宠儿的汉谟拉比挖掘了一条沟渠,命名为‘汉谟拉比是人民的丰收’”。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A.城市失去独立地位B.在治水中催生了强大的王权C.经济结构比较单一D.形成了较为强
大的国家组织【答案】D【解析】的【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古巴比伦时期年名以此为主题,体现了这一地区人民对水利工程的重
视,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体现了国家较为强大的组织能力,D项正确;水利工程一般距离城市有段距离,且材料不体现城市发展,排除A项;强大的王权有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并非在治水中催生强大的王权,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农业发展,并不代表古代巴比伦经济结构单一,排除C项。故选D项。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C.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
D.非洲地区影响世界各文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据材料可知,非洲的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说明非
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相互影响,而非非洲吸收借鉴,或者非洲对世界的影响,排除CD项。故选A项。13.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
尔指出:如果想了解人体构造,不应相信希波克拉底或其他希腊权威所说的话,而应该把兔子加以解剖,并亲自用眼睛观察心脏和肺脏的位置。他指着一筐兔子告诉来访者:“这便是我的书籍。”这体现出()A.古希腊传统文化遭到批判B.近代科学摆脱神学束缚C.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D.理性思维推动科
学探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兴起,而笛卡尔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根据材料“17世纪”哲学家笛卡尔指出,如果想了解人体的构造,“不应相信希波克拉底或其他希腊权威所说的话”,
而应该把兔子加以“解剖,并“亲自用眼睛观察”心脏和肺脏的位置,可知,材料体现了笛卡尔的质疑精神,笛卡尔主张依靠人的理性来寻求可靠的知识,这种主张对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的形成,对通过实验
、分析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的形成,对科学探究起到了引导促进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是如果想了解“人体的构造”,不应相信希波克拉底或其他希腊权威所说的话,不代表所有古希腊传统文化遭到批判,排除A项;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
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排除B项;文艺复兴在一定程的度上确实冲击了封建秩序,材料中笛卡尔的主张也体现了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的人文主义精神,但是材料没有“封建秩序遭到冲击”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4.1823年,门罗总统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强调
:“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有敌意之行为。”这说明美国()A.反对欧
洲国家的殖民行为B.意在加强控制拉美地区C.综合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D.成为拉美国家的宗主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23年美国。据题干
可知主要结论:1823年美国门罗总统宣布欧洲不能在美洲发生战事,美国要保护美洲。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门罗宣言主要目的是美国要建立美洲的霸权,控制美洲,B项正确;A项是门罗宣言的表面,不是本质,排除A项;当时美国实力不足,英国是世界霸主,排除C项;门罗宣言只表明了美国的意图,而材料未表明美国
成为拉美的宗主国,排除D项。故选B项。15.据统计,1915年莫斯科工厂男性工人的工资与1913年相比增长19%,而同期食品价格上涨53.3%;1915—1916年莫斯科工业区工人的名义工资增长1.9倍,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500%—600%。这()A.导致了俄国在前线战败B.根源于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C.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危机D.加速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垮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俄国)。据材料可知
,一战期间,俄国的工人工资有所增加,但是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更高,导致俄国人们生活水平下降,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危机,C项正确;俄国的社会危机,与俄国在前线的战败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苏联斯大林时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建立于1917年二月革命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二战前的“民族自决”反映的是欧洲民主主义者的价值观念。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地化大宪章》规定,民族自决权利主体为“政治上明确而文化上具有多样性的殖民地和发展中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
是()A.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B.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C.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的落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木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
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年(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二战前后“民族自决”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欧洲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殖民地和前殖民地国家,这是因为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自决”的主体发生变化,而非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排除B项;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二、主观题(本大题共4小题,
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摘编自沈福伟《
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听取李光第等人的建议
,颁布诏令:“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康熙调整政策的原因。【答案】(1)特点:①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②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③经济交往发挥重要作用。(2)变化: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由禁海到开海的转变)原因:①统一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
稳定;②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③统治者对外思想的调整;④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可知,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根据材料“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
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可知,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的皆有便宜”可知,经济交往发挥重要作用。【小问2详解】变化: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初(中国
)。根据材料“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可知,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由禁海到开海的转变)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初(中国)。根据材料“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可知,统一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稳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统治
者对外思想的调整;根据材料“康熙听取李光第等人的建议”可知,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出于强兵的作
用,主动接触和引进西方军事体操,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3年,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打破
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多种项目。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摘编自《中国近代体育史》材料二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
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
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答案】(1)特点:深受西方体育影响;以体育强兵,救亡图存;体育课程项目逐渐增多;以立法加强推进;体育管理日益专业化原因:西学东渐;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政府日益重视;有识之士的推动(任答3点6分)
(2)意义: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强兵御侮,救亡图存,从而推动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制度;有利于塑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
: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和“倡导引进西方体育”可知,深受西方体育影响;据材料一“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可知,以体育强兵,救亡图存;据材料一“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
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打破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多种项目”可知,体育课程项目逐渐增多;据材料一“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可知,以立法加强推进;据材料一“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可知,体育管理日益专业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国
门的打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可知,西学东渐;据材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及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据材料一“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
《国民体育法》”可知,政府日益重视;据材料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可知,有识之士的推动【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据材料
一“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可知,以体育强兵,救亡图存,体现了有利于强兵御侮,救亡图存,从而推动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据材料一“1903年,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
打破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多种项目”可知,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制度;据所学知识可知,体育运动的意义还可以从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塑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增强
中华民族凝聚力等角度进行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2年3月,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第三次视察鞍钢时指出,“国营工业不发展,资本主义就发展,我们就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了”。1952年7月14日,无缝钢管厂工程率先鸣响了施工的“第一枪”。195
2年8月1日和1953年2月27日,大型轧钢厂和炼铁七号高炉破土动工。近5万名建设者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工程建设中。1953年“三大工程”均提前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摘编自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第一块基石——“一五”期间鞍钢建设发展情况》材料二近年来,鞍钢着眼于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的战略目标,制定实施了“四个转变”战略,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
成效。如与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贸易公司英国斯坦科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和英国控股公司。随着国际化经营进程的不断推进,鞍钢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一个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鞍钢正日益展
现在世人面前。——摘编自吴桂梅等《鞍钢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2016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的战略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21世纪鞍钢集团公司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获得新发展的有利条件。【答案】19.
意义:鞍钢建设标志着新中国第一座钢铁基地的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石;推动了“一五”计划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有利于壮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力量,促进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的变化;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加强国防力量,保障国家安全。20.新发展:以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为战略目标;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利
条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战略的扶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意义:根据材料“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可分析出,鞍钢建设标志着
新中国第一座钢铁基地的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石;根据材料“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也为顺利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可分析出,推动了“一五”计划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有利于壮大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的力量;结合三大改造可分析出,促进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加强国防力量保障国家安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1世纪的中国。第一问新发
展:根据材料“按钢若眼于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的战略目标”可分析出,以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为战略目标;根据材料“制定实施了四个转变战略,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可分析出,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
根据材料“鞍钢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可分析出,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根据材料“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日渐提升”可分析出,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第二小问有利条件:结合改革开放的进程可分析出中国经济休制改的深化;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国家战略的扶持;结合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分析出,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结合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可分析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点睛】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事件1492年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17、18世纪英国、法国、荷兰展开殖民霸权的角逐1
782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19世纪60~70年代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
瓜分世界的狂潮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根据表格材料中任意三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三条信息,论题明确,
史实准确,逻辑性强)【答案】示例一:信息:1782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1866年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论据: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
际经济交流加强,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
交流,大大缩短了全球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提供新途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结论:由此可见,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推动。示例二
:信息:1492年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或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1782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或1866年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论题: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论据:16世纪左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国家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紧密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国际经济交流更加密切,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为满足工业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加紧全球扩张,促使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全球化进程加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加强。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使经济全球化向着制度化
、体系化方向发展。结论:综上,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扩张性,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联系和对外扩张方式加强全球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示例三:信息:1492年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或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
行);1782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或1866年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论题: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影响其对外扩张方式说明: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对外扩张。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些国家为满
足其对贵金属的需求,在开辟新航路的同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通过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满足其工业资本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销
售市场,通过商品输出使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西方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
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跨国公司等方式加紧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结论:综上,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是由其特性所决定,扩张方式受其发展程度的影响。【解析】【详解】信息:根据“詹姆斯·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得出1782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根据“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
发电机”得出1866年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根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得出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可得出论题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论据:主要结合所学,从两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进行概括即可。最后得出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推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