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历史含答案.docx,共(9)页,643.88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c577a7d16fdee325e44f50145be3af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蚌埠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卡[含第I卷填涂卡和第II卷答题框]两大部分。考试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城内做答。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80分钟。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的矩形框内。3.第1卷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后。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4.考
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所示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姜寨聚落人们生产生
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社会贫富分化现象B.人们大量使用彩绘陶器C.定居于黄河中下游地区D.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2.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些人物的业绩与特定时空构成了永恒瞬间。下列“永恒瞬间”中,与“并吞战
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这一评价最为符合的是A.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B.公元前221年,秦王灭齐C.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D.公元15世纪,郑和下西洋3.汉武帝时期,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如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在全国设铁官49处,实行集中货币发行权和统一法币的政策。这些政策
的实施A.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B.巩固了西汉中央政权C.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D.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4.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以上观点的是A.曹丕定都洛阳B.司马炎代魏称帝C.
前秦统一北方D.北魏孝文帝改革5.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出于政治军事需要,个人享乐是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人来开凿的。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隋朝A.国家统一政局稳定B.商业贸易不断发展C.民族交融
不断加强D.南方经济地位提升6.王祯《造活字印书法》记载:“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这反映了A.雕刻印刷术已在唐朝普及B.政府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C.雕版印刷推动了文化发展D.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7.据《辽史太祖纪赞》记载,“辽之先,自出炎帝”。金朝入主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以中国自居。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B.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C.文化认同增强D.各民族习俗趋于一致8.图2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ABC处对应正确的是A.
尚书省、三司、三衙B.中书省、财政、太尉C.门下省、三司、太尉D.中书门下、财政、三衙9.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蹴鞠运动广受欢迎,还出现了蹴鞠的社团“齐云社”、“圆社”。“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宋代A.城市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B.崇文抑武之风盛行C.世俗文化成为思想主流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10.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一变化说明A.制衡机制
得到完善B.君主专制得到不断加强C.内阁决策权被削弱D.中央政府职能逐步扩大11.雍正在批复福建布政使的密折中写道:尔可凡事与督抚开诚,就尔所见呈知上司。若有徇私不法之举,有实凭据之处,方是尔当奏之时。寻常地方事宜,非尔奏之任。据此推断,雍正皇帝实行
密折制度意在A.杜绝地方官员贪污腐败B.鼓励官员互相检举C.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统一奏章书写格式12.中国古代某典籍记载:“甘薯,即俗名红山药也······枝叶附地,随节作根,风雨不能侵损,可当米谷
,凶岁不能灾,可充笾实,可以酿酒,用地少而利多”。该典籍是A.《齐民要术》B.《四民月令》C.《农书》D.《农政全书》13.“鸦片之役虽然败了,他们不承认是败了。主战的剿夷派和主和的抚夷派,在战争之后,正如在战争之前,均未
图振作。直到受了第二次战败的教训,然后有人认识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材料中的“改革”最有可能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14.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A.开始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B.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C.引发了道光皇帝
的强烈关注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16.近代某思想家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某篇文章中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
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该文章是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议》D.《天演论》17.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据此,陈独秀等人将A
.宣传“实业救国”B.主张国家至上C.开民智、造新人D.建立民主共和18.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农民阶级的需要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19.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
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充分说明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20.图3是关于解放战争的一副油画《攻占总统府》,对该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C.粉碎国民党
的重点进攻D.国共双方和谈再次破裂21.图4所示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通俗图解本。该图解本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
展2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A.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B.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C.体现了强烈意识形态色彩D.彰显大国责任担当的理念23.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毅然作出一个
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红糖”的小商品生意起家,十几年间发展到“华夏第一市”。这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改革开放释放社会经济活力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确立D.对外开放首先影响东南地区24.图5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千年藏品-“入世槌”。它仅长32.3厘米,却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其价值主要在于见证了中国图52001年11月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使用的木槌A.开始主动参与世界贸
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全方位开放局面的形成D.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25题18分,26题16分,27题18分,共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高祖令贾人不得
衣丝乘车,向他们征收重租税。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货指田中所出)。农商之分,实自此始。——据司马迁《史记》等材料二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
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良录》材料三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
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
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其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代商业繁荣的表现。(6分)26.(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做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
现代性研究》材料二——改编自(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材料三共产党的成功依靠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他们一定要在理智上深深相信党的路线的智慧。路线的正确性一定要用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件事的完成是逐渐创造了一套在西
方通常称为“毛主义”的概念,在中国则比较谦虚称为“毛泽东思想”。它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它的普遍原则用之于中国的特定情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4分)(2)阅读材料二,归纳五四新文
化运动期间呈现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些“新气象”所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体表现。(4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三——摘编自梁慧星《中国
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6分)蚌埠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非选择题(25题18
分,26题16分,27题18分,共52分)25.(1)政策:重农抑商。(2分)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对商人征收重税;加强对商人的户籍控制。(4分,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打破市坊界限;打破市的时间限制,市场扩大;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夜市不再受到禁止,晓市和庙会集市已经
出现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3)明代商人数量增加;市场商品种类繁多;长途贩运发达。(6分,言之有理即可)26.(1)主要依据: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任答2
点得4分)(2)“新气象”:出版刊物;成立社团;使用白话文(或文化革新)。(任答2点得4分)影响:青年学生加入到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中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转移转型;促进思想解放
。(任答2点得4分)(3)“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任答2点得4分,答毛泽东思想得2分)27.(1)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2分)地位: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2)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4分)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3)背景: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潮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文革结束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6分,任答三点获得更多资
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