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6)页,61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b610e4afec5018f6f8f34fa7d38ae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元氏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答案】D【解析】【详解】A.硅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D.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答案选D。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③Al与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反应④固体NaO
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A.②⑤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答案】D【解析】【分析】放热反应属于化学反应;【详解】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属于吸热过程,但不是吸热反应,故①不符合题意;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故②不符合题意;③铝与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③符合题意;④固体NaOH溶于水是放热过程,但不是放热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⑤符合题意;⑥食物腐败,食物被氧化,属于放热反应
,故⑥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点睛】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化学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②H2、C、CO等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③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及缓慢氧化,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③金属与H2O或酸的反应
,④中和反应等。3.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
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实验过程的保温情况确定保温效果;B.根据量热计的
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详解】A.该装置的保温效果并不如量热计那样好,肯定存在热量的散失,故A错误;B.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以知道该装置的缺少仪
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C错误;D.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
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B.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燃烧一定伴有发光D.燃烧一定放热【答案】A【解析】【分析】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据此解答。【详解】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
气参加,例如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故A错误;B.燃烧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因此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故C正确;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答案:A。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的标准燃烧热的是A.H2(g)+1/2O2(g)=H2O(g);△H=-242.0kJ/molB.CH4(g)+2O2(g)=CO2(g)+2H2O(l);△H=-802.3kJC.2H2(g)+O2(g)=2H2O(l);△H=-571.6kJ/m
olD.CO(g)+1/2O2(g)=CO2(g);△H=-283kJ/mol【答案】D【解析】【详解】在常温常压条件下,1mol物质的量物质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A、水为气态;B、单位不正确;C、表示2molH2,答案选D。6.已
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ΔH=-98.32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B.98.32kJC.<196.64kJD.>196.64kJ【答案】C【解析】【详解】因
为SO2(g)+O2(g)SO3(g)△H=—98.32kJ·mol-1是可逆反应,所以充入2molSO2和1molO2,不能完全转化成2molSO3(g),所以最终放出的热量<196.64kJ;C项正确;答案选C。7.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①H2S(g)
+O2(g)=SO2(g)+H2O(g)ΔH1②2H2S(g)+SO2(g)=S2(g)+2H2O(g)ΔH2③H2S(g)+O2(g)=S(g)+H2O(g)ΔH3④S(g)=S2(g)Δ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ΔH4=(ΔH1+ΔH2-3ΔH3)B.ΔH4=(3ΔH3-ΔH
1-ΔH2)C.ΔH4=(ΔH1+ΔH2+3ΔH3)D.ΔH4=(ΔH1-ΔH2-3ΔH3)【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3,可得2S(g)=S2(g),则△H4=△H1+△H2-3△H3,答案为A。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s)+1
/2O2(g)===CO(g)△H1=-110.5kJ/mol(2)2H2(g)+O2(g)===2H2O(g)△H2=-483.6kJ/mol由此可知C(s)+H2O(g)===CO(g)+H2(g)ΔH3,则ΔH3等于()A.+131.3
kJ/molB.+373.1kJ/molC.-131.3kJ/molD.-373.1kJ/mol【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1)-(2)×1/2,可得C(s)+H2O(g)═CO(g)+H2(g),反应热
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详解】利用盖斯定律,将(1)-(2)×1/2,可得C(s)+H2O(g)═CO(g)+H2(g),则△H=△H1-1/2△H2=-110.5kJ/mol—1/2×(-483.6kJ/mol)=+131.3kJ/m
ol,故选A。9.对于反应3224NH+5O4NO+6HO,下列为4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3vNH=0.2mol()/LsB.()2vO=14.5mol/()LminC.()2vHO=0.25
mol()/LsD.()()vNO=9mol/Lmin【答案】A【解析】【详解】对于3224NH+5O4NO+6HO反应,如果都用氧气表示其反应速率,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结合方程式可知:A.当()3vNH=0.2mol()/Ls,则;()2vO=15mol/L()minB.
()2vO=14.5mol/()LminC.当()2vHO=0.25mol()/Ls,则()2vO=12.5mol/()LminD.当()()vNO=9mol/Lmin,则()2vO=11.25mol/()Lmin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A。故答案:A。10.将固体4N
H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43NHIsNHg+HIg;()()()222HIgHg+I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12cH0.3molL=,()-1cHI2molL=,则NH3的浓度为()A.
1.7-1molLB.2.3-1molLC.2-1molLD.2.6-1molL【答案】D【解析】【分析】NH4I分解出的HI为平衡与已分解的之和,即为NH4I分解出的NH3物质的量浓度,I2来自HI的分解,根据
I2为0.5mol/L可知,HI分解的浓度,进而计算NH3的浓度。【详解】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3mol/L,根据()()()222HIgHg+Ig可知,HI分解的浓度为2×0.3mol/L=0.6
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HI)=2mol/L,所以NH4I分解平衡时生成c(HI)=2mol/L+0.6mol/L=2.6mol/L,所以平衡时NH3的浓度c(NH3)=2.6mol/L,故选:D。11.决定化学反应
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和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D.反应物的浓度【答案】A【解析】【详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
、接触面积等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外因,不是主要因素。【点睛】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而浓度、温度、压强等是外部的影响因素。12.下列措施不能加快Zn与1mol/LH2SO4反应产生H2
的速率的是()A.升高温度B.用Zn粉代替Zn粒C.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D.改用0.1mol·L-1H2SO4与Zn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符合题意;B.锌粉反应过程中接触面积更大,化学反
应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C.因氧化性Cu2+>H+,因此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后,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铜单质,形成Zn-H2SO4-Cu原电池,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
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后能证明反应:2SO2(g)+O2(g)2SO3(g)是可逆反应的事实是A.O
2仍为1molB.SO2仍为2molC.SO2完全转化为SO3D.SO2、O2、SO3同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是100%的,据此可知,只要容器内SO2、O2、SO3同时
存在,即可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答案选D。【点睛】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特点以及判断依据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4.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g)+N(g)2E(g)。若开始
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的M的转化率为A.60%B.80%C.20%D.4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等效平衡,在相同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内,2molE与2molM和1molN
的物质的量相当,达到平衡时,两者的平衡状态相同,利用三段式解题方法,可求知结果.【详解】设充入2molE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了2xmolE,根据方程式计算如下:2M(g)+N(g)2E(g)起始0mol0mol2mol转化2xx2
x平衡2xx2-2x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有:[2x+x+(2-2x)]/2=1.2,解得x=0.4mol;在相同条件下,2molE与2molM和1molN的物质的量相
当,达到平衡时,两者的平衡状态相同,即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为0.8mol,转化的M的物质的量为2mol-0.8mol=1.2mol所以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1.2/2×100
%=60%,故选A。【点睛】本题为等效平衡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全等等效平衡:对于两边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果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方程式
同一半边的物质时物质的量与起始所给物质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2)成比例的等效平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起始所给物质的比例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15.已知(
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都能自发进行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
要根据△H与△S综合考虑【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整个反应中只有NH3呈气态,所以该反应熵变大于0,A不正确;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熵增大,所以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B不正确;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但分解吸热,所以低温
下碳酸盐分解难以自发进行,C不正确;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时,应综合考虑△H与△S,D正确;故选D。16.下列属于强电解质且溶液呈碱性的是()A.C2H5OHB.Na2CO3C.NH4ClD.Fe(OH)3【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C2H5OH是非电解质,故
A错误;B选项,Na2CO3是盐,是强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C选项,NH4Cl是盐,是强电解质,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D选项,Fe(OH)3是弱碱,是弱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强电解质主要有强酸、强碱、绝多
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1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S2H++S2-B.H2S+H2OH3O++HS-C.NH3+H2O===NH+OH-D.HClO===H++ClO-【答案】B【解析】【详解】A.多
元弱酸分步电离,故A错误;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H2S+H2OH3O++HS-,故B正确;C.弱电解质的电离用“”,故C错误;D.弱电解质的电离用“”,故D错误;故选B。18.常温下,0.1mol·L-1HF溶液的pH=2,下列关于HF溶液的表述错误的是A.HF是弱酸B.c(H+)>c(HF)C
.c(HF)>c(OH-)D.c(H+)>c(F-)【答案】B【解析】【详解】A.如果0.1mol·L-1HF溶液为强酸,溶液中的c(H+)=0.1mol·L-1,pH=1,而实际0.1mol·L-1HF溶液的pH=2,所以HF是弱酸,A正确;B.HF为弱酸,部
分电离出H+和F-,所以c(H+)<c(HF),B错误;C.0.1mol·L-1HF溶液的pH=2,溶液显酸性,c(HF)>c(H+)>c(OH-),C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c(H+)=c(OH-)+c(F-),所以c(H+)>c(F-);D正确;正确选项B。19.40℃时水的离子积Kw
=2.9×10-14,则在40℃时,c(H+)=1×10-7mol·L-1的溶液()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4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2.9×10-14。在氢离子浓度是
1×10-7mol/L的溶液中,c(OH-)=2.9×10-14/1×10-7=2.9×10-7,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碱性。故选B。20.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4×10-13,该温度纯水的pH为()
A.小于7B.等于7C.大于7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1×10-14,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的pH=7;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中氢离子浓度增
大,pH=-lgc(H+)可知,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所以90℃时pH<7。答案选A。21.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3HCO−、Na+、Cl-、OH-B.pH=11的溶液中:S2-、K+、23CO−、Cl-C.pH=1的溶液中:Fe2+、
+4NH、Mg2+、3NO−D.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Fe3+、24SO−、K+、SCN-【答案】B【解析】【详解】A.3HCO−与OH-不能共存,A错误;B.pH=11的溶液含大量OH-,各离子间不反应,能共存,B正确;
C.Fe2+与H+、3NO−不能共存,C错误;D.Fe3+与SCN-不能共存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D错误;答案选B。22.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4cNH最大的是()A.4NHClB.44NHHSOC.()442NHSOD.()432NHCO【答案】C【
解析】【详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4NHCl、44NHHSO、()442NHSO、()432NHCO溶液,()442NHSO、()432NHCO中()4NHc+大于4NHCl、44NHHSO溶液中()4NHc+,()432NHCO是弱酸弱碱盐,()4
32NHCO溶液中的23CO−会促进4NH+的水解,44NHHSO电离出的H+会抑制4NH+的水解,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4NHc+:()()444344422NHSONHCONHHSONHCl,故选C。23.下列能水解的盐是()A.NH3·H2OB.CH3COONaC
.BaSO4D.H2SO4【答案】B【解析】【详解】A.NH3·H2O是碱,不是盐,错误;B.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正确;C.BaSO4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错误;D.H2SO4是酸,不是盐,错误;故选B。24.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
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3-2-3c(HCO)c(CO)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水
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稀释溶液,水解常数不变,故A错误;B.通入CO2,OH-浓度会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c(HCO3-)增大,c(CO32-)减小,故3-2-3c(HCO)c(CO)增大,故C错误;D.NaOH是强碱
,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B。25.向三份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
、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NH4NO3和FeCl2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因此,这两种盐能促进CH3COONa的水解,溶液
中的CH3COO-减小;Na2S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抑制CH3COONa的水解,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答案选A。二、填空题26.已知化学反应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1molN和3molH生成1molNH3(g)是________能量
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2)由12molN2(g)和32molN2(g)生成1molNH3(g)过程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kJ能量。【答案】(1).释放(2).释放(3)
.b-a【解析】【分析】旧键的断裂吸热,新键的形成放热。【详解】(1)由图像可知1molN和3molH具有的总能量比1molNH3(g)高bkJ,所以1molN和3molH生成1molNH3(g)是释放能量的过程。(2)由图像可
知12molN2(g)和32molH2(g)生成1molN和3molH需吸收akJ的热量,1molN和3molH生成1molNH3(g)需释放bkJ的热量,因而12molN2(g)和32molH2(g)生成1molNH3(g)的过程中释放(b-a)kJ能量。27.某温度下
,在2L容器中有3种物质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起始至t时刻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状态,若t=10min,则Y的平均
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想要提高反应速率,可适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答案】(1).2X3Y+Z(2).平衡(3).0.06mol/(L·min)(4).升高温
度(5).加入催化剂(或增大浓度)【解析】【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X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X为反应物,Y、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作为Y、Z为生成物,最终X的物质的量不变且不为0,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当反应到达2min时,△n(X)=0.8mol,△n(Y)=1.2mol,
△n(Z)=0.4mo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n(X):△n(Y):△n(Z)=2:3:1,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故答案为:2X3Y+Z;(2)t时刻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且X的量不为0,说
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t=10min时,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2mol2L10min=0.06mol/(L·min);升高温度或者加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8.在FeCl3+3KSCNFe(SCN)3+3K
Cl的平衡体系中,回答下列问题:(填“正向”、“逆向”、“不”)(1)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平衡________移动.(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________移动.(3)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Cl3固体,平衡____
____移动.【答案】(1).正向(2).不(3).正向【解析】【分析】FeCl3+3KSCNFe(SCN)3+3KCl的实质为:Fe3++3SCN-Fe(SCN)3,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识解答。【详解
】(1)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SCN-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正向;(2)加入少量的KCl固体,Fe3+、SCN-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不;(3)加入少量的FeCl3固体,Fe3+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正向。三、实验题29.某学生用0.2000mol/L
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①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②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所得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盐酸体积NaOH溶液体积读数(mL)滴定前滴定后120.000.0018.10220000.0
016.30320.000.0016.22(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检查滴定管是否_______。②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2-3次。③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还要分别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溶
液____2-3遍。④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________处。⑤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并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准确读取并记录初始______________。⑥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⑦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
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3).步骤①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蒸馏水,将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0.步骤②中,滴定时眼睛应
注视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1).酸式滴定管(2).碱式滴定管(3).漏水(4).润洗(5).2-3cm(6).读数(7).酸式滴定管(8
).无影响(9).锥形瓶(10).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解析】【分析】用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将待测液盐酸装入滴定管中,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装入锥形瓶中,
使用滴定管前先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然后再做滴定实验;观察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达到滴定终点,依此解答。【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2)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②用蒸馏
水洗涤滴定管2-3次;③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还要分别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溶液润洗2-3遍;④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⑤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并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准确读取并
记录初始读数;⑥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⑦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故答案为:漏液;润洗;2-3cm处;读数;(3)步骤①中,待测液为盐酸,应使用酸式滴定管;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
蒸馏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4)步骤②中,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30.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q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
与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根据图象填空:(1)化学计量数的关系:m+n__________q;(填“>”.“<”或“=”)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_方
向移动,向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答案】(1).<(2).吸热(3).逆反应(4).不移动【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分析,当压强相同时,比较温度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1、P2与曲线T2、P2,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高,所以T1>T2;当温
度相同时,比较压强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1、P1与曲线T1、P2,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压强高,所以P1<P2。【详解】(1)综上分析,压强P1<P2,由图知压强越大,B的含量越高,所以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所以m+n<q;温度T1>T2,由图知温度越高,B的含量越低,所以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根据(1)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你反应方向移动;向密闭容器中
充入氮气,A、B、C浓度不发生改变,平衡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