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9)页,2.54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b00b67b54c86b9ec03ba85e45fb5ab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一期末联考化学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
12N14O1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技发展改变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919国产大飞机风挡结构部分使用的有机玻璃属于硅酸
盐材料B.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C.光导纤维与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的基体材料相同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属于新型陶瓷材料【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玻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
于硅酸盐材料,故A错误;B.淀粉、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光导纤维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是硅,故C错误;D.碳化硅化学式为SiC,由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锯末(生产绿色碳化硅需加
盐)等原料在电阻炉中高温熔炼而成,其属于新型陶瓷材料,故D正确;故选D。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22CHCHB.乙烷的球棍模型: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D.Na+结构示意图:【答案】A
【解析】【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22CH=CH,A错误;B.乙烷的球棍模型为,B正确;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为188O,C正确;D.Na+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答案选A。3.某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C.可发生氧化、取代反应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C【解析】【详解】A.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羧基、羟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
、羟基三种官能团,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含有羧基、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取代)反应;故C正确;D.分子中苯环是平面结构,碳碳双键是平面结构,羧基是平面结构,亚甲基经过适
当的旋转,其中的碳原子可以和羧基共面,故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故D错误;故选C。4.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1.7gN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NB.1molCu和含有242mol
HSO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的2SO分子数目为ANC.标准状况下,252.24LCHOH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0.8ND.在一定条件下,21molSO与20.5molO充分反应后生成31molSO【答案】A【解析】【详解】A.31.7gn(NH)0.1mol
17g/mol==,30.1molNH含有的质子数为AN,故A正确;B.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反应就逐渐停止了。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5CHOH是液体
,无法计算25CHOH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是可逆反应,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的3SO小于1mol,故D错误;故选A。5.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Cl溶于水:+--22Cl+HO2H+Cl+C
lOB.室温下用稀3HNO溶解铜:-+2+323Cu+2NO+8H=3Cu+2NO+4HOC.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4242CH+ClCCl+2H⎯⎯→光D.向23NaSiO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323NaSiO+2H=HSiO+2Na
【答案】B【解析】【详解】A.2Cl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22Cl+HOH+Cl+HClO,故A错误;B.稀3HNO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水,选项中满足电荷守恒、原子守恒,故B正确;C.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会生成氯化
氢,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24CH+4ClCCl+4HCl⎯⎯→光,故C错的误;D.23NaSiO是强电解质中,在水中完全电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3SiO+2H=HSiO,故D错误;故选B。6.下列关
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示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可表示()22BaOH8HO晶体与4NHCl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C.所示的锌锰干电池,锌筒作负极D.所示装置可验证金属活动性:NM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图1没有形成
闭合电路,所示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图2所示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为放热反应,()22BaOH8HO晶体与4NHCl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锌锰干电池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作负极,MnO2做正极,发生还
原反应,故C正确;D.图4所示装置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物为H2,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金属活动性强,活动性M>N,故D错误;故选:C。7.W、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形成生活中常见的液态化合物,Y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Q原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中最小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B.Y元素与Z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两性氧化物C.化合物2QY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D.Q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答案】
D【解析】【分析】W、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形成生活中常见的液态化合物为2HO,则W为H元素、Y为O元素,Y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则X为N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Y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的一半,则Z为Al元素,Q原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中最小的,则Q为Cl元素。【详解】A.W、X、Y三种元素分别为H、N、O,组成的化合物有3232HNOHNONHHO、、、43NHNO等,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还可能是盐,A正确;B.Y
为O、Z为Al,组成的化合物23AlO是两性氧化物,B正确;C.化合物2QY为2ClO,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C正确;D.Q为Cl,其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34HClOHClOHClO、、等,其中HCl
O为弱酸,34HClOHClO、为强酸,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D错误;答案选D。8.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金属钠反应,钠浮在液体表面,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B.在铜丝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地鼓入空气,可观察到铜丝中间部分出现黑红交替的现象C.可证明氯
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D.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乙醇和金属钠反应,钠浮沉乙醇底部,应该用燃烧的火柴点燃氢气,验证氢气的可燃性,故A错误;B.在铜丝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地鼓入空气,
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醛、铜、水,可观察到铜丝中间部分出现黑红交替的现象,故B正确;C.气体颜色变浅、液面上升、有油状液体生成,可证明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故C正确;D.乙烯被酸性
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该装置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故D正确;选A。9.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的物质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
和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纯净物B.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四氯乙烯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作用,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A
.四氯乙烯为纯净物,聚四氟乙烯组成中的n有不同取值为混合物,A错误;B.四氯乙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四氟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四氯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四氟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根据二者的用途可知,四氯乙烯属于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聚四氟乙烯结构稳定,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正确;答案选D。10.通过海水晾晒可得到粗盐。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2MgCl、2CaCl、24NaSO及泥沙等
杂质。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需要用到玻璃棒,作用是引流B.步骤②、④互换,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步骤⑥中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没有气泡冒出,并用pH试纸检验,滤液呈中性D.若粗盐固体为ag,得到的精盐为
bg,则a一定大于b【答案】C【解析】【分析】粗盐精制过程步骤①为溶解,步骤②加入过量2BaCl除去杂质24SO−,步骤③加入过量NaOH除去杂质2+Mg,步骤④加入过量23NaCO除去杂质2+Ca及步骤②中引入的过量的2+Ba,步骤⑤为过滤除去生成的4BaSO、()2MgOH、3C
aCO、3BaCO沉淀及泥沙,步骤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是为了除去步骤③、步骤④引入的过量的23OHCO−−、,得到NaCl溶液,经步骤⑦蒸发、结晶、烘干制得精盐。【详解】A.步骤①为溶解,需要用到玻璃棒,作用是搅拌,A错误;B.步骤④加入过量23NaCO的作用是除去杂质2+Ca及步骤②中
引入的过量的2+Ba,步骤②、④不可以互换,否则NaCl中含有2BaCl,B错误;C.步骤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是为了除去步骤③、步骤④引入的过量的23OHCO−−、,得到NaCl溶液,故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盐酸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没有气泡冒出,并用pH试纸检验,滤液呈中性,C正确;D
.发生2424=NaSO+BaClBaSO+2NaCl,24NaSO转化为NaCl过程盐的质量减少,发生()222NaOH=MlMgClNaOHCg2++,2MgCl转化为NaCl过程盐的质量增加,发生2233CaClNaCO
=CaCO2NaCl++,2CaCl转化为NaCl过程盐的质量增加,杂质24NaSO含量较多,2MgCl、2CaCl含量较少,粗盐固体为ag,得到的精盐为bg,则a可能大于b;杂质24NaSO含量较
少,2MgCl、2CaCl含量较多,且发生2233BaClNaCO=BaCO2NaCl++、2322NaCl2HClNaCO=HO+CO2++,有NaCl生成质量增加,粗盐固体为ag,得到的精盐为bg,则a
可能小于b,D错误;答案选C。11.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2SO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232SOO2SO+催化剂加热,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提高生产效率B.在上述条件下,2SO不可能100%转化为3SOC.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D.达到平衡时,2SO浓度与3SO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生产时间,则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B.该反应为
可逆反应,则SO2不可能100%的转化为SO3,B正确;C.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如增大压强,增大氧气浓度等措施,可以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C正确;D.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浓度是否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D错误
;故选:D。的12.硫代硫酸钠()223NaSO俗称大苏打、海波,广泛应用于照相定影等领域。某小组同学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223NaSO溶液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序号温度/℃223NaSO溶液稀硫酸2HO溶液出现浑浊所需时间/sV/mL()-1c/mo
lLV/mL()-1c/molLV/mL12010.00.1010.00.5001t24010.00.105.00.505.02t32010.00.105.00.501V3tA.实验1和3为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1V=5.0B.实验1和2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溶液出现浑浊所需时间:13t<tD.若将水换成24NaSO溶液,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该实验目的为探究影响223NaSO溶液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原理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影响反应速
率的一个条件的研究方法。【详解】A.实验1和3温度相同,为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223NaSO溶液浓度相同,则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相同,实验1总体积为20mL,故实验3中1V=5.0,A正确;B.实验1和2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需
要223NaSO溶液浓度相同、硫酸浓度相同,而实验1和实验2硫酸浓度不相同,B错误;C.实验1和实验3温度相同,223NaSO溶液浓度相同、硫酸浓度不同,实验3中硫酸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故溶液出现浑浊所需时间较长,即13t<t,C正确;D.该实验反应原
理为2+2322SO2H=HO+S+SO−+,24NaSO用于水产生的+24NaSO−、对实验无影响,故若将水换成24NaSO溶液,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正确;答案选B。13.3NH还原NO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甲所示;有氧条件下,3Fe+催化3NH还原NO的反应历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反应()()()()3224NHg+6NOg=5Ng+6HOg是吸热反应B.图甲所示反应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3C.图乙所示过程中3Fe+的物质的量减少D.图乙所示过程中生成21molN,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mol【答案】B【解析】【详解】A.
图甲所示反应()()()()3224NHg+6NOg=5Ng+6HOg是放热反应,因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错误;B.()()()()3224NHg+6NOg=5Ng+6HOg,氨气是还原剂,被氧化,一氧
化氮是氧化剂,被还原,根据氮原子守恒,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3,B正确;C.3Fe+是催化剂,因此物质的量不变,C错误;D.图乙总反应为()()()()()32224NHg+4NOg+Og4Ng+6HOg催化剂,则生成21molN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D错误;故选B。14.含2SO的工业尾气转化为硫酸钾的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得到固体A的主要成分为3CaSOB.为提高A的转化速率,反应Ⅱ宜在高温条件
下进行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43344432NHHCO+NH+CaSO=NHSO+CaCOD.滤液B中大量存在的主要离子有+4NH、K+、Cl−【答案】C【解析】【分析】二氧化硫和碳酸钙、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硫酸钙和碳酸氢铵、氨气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硫酸铵,硫酸铵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沉淀和氯化铵。【详解】A.反应Ⅰ得到固体A的主要成分为4CaSO,故A错误;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氨气易挥发,反应Ⅱ不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C.反应Ⅱ是硫酸钙和碳酸氢铵、氨气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3344432NHHCO+NH+CaSO=NHSO+CaCO,故C正确;D.滤液B为硫酸钾的饱和溶液,含有氯化铵、硫酸钾,大量存在的主要离子有+4NH、K+、Cl−、2-4SO,故D错误;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价类二维图”是
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重要工具,下图是氮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的(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物质a的电子式为_______。(2)反应①~⑤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3)工业上以氨
气为原料制备硝酸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工业生产中,盛放大量f的浓溶液可选择_______作为罐体材料(填标号)。A.铂B.铜C.铝D.镁(5)为避免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可采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处理尾气,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当c与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与足量的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氮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28.8gCu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Cu全部被消耗后,只收集到标准状况下c和d的混合气体11.2L(不考虑24NO的存在),则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答案】(1)
①.第二周期,第VA族②.(2)⑤(3)32245O4NO+6HOΔNH+催化剂(4)C(5)32222+NO+NO2N+3HONH催化剂(6)2:3【解析】【分析】a物质为-3价氢化物则为NH3,b物质为单质,
则为N2,c物质为+2价氧化物则为NO,d、e物质为+4价氧化物,则为NO2、N2O4,f为+5价含氧酸,则为HNO3,g为-3价的盐为4NH+盐,h为+5价的盐则为3NO−,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氮元素为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A族,物质a为N
H3,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VA族;;【小问2详解】的反应①~⑤中,只有反应⑤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⑤,故答案为:⑤;【小问3详解】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第一步为氨的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为32245O4NO+
6HOΔNH+催化剂,故答案为:32245O4NO+6HOΔNH+催化剂;【小问4详解】f的浓溶液为浓硝酸,铁和铝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故答案为C;【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反应物为NO、NO2、NH3,生成物为N2、H2O,其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结合转移电子守恒配平反应,化学方
程式为:32222+NO+NO2N+3HONH催化剂,故答案为32222+NO+NO2N+3HONH催化剂;【小问6详解】()28.8gnCu=0.45mol64g/mol=,得到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1.2L=0.5mol2
2.4L/mol,设NO物质的量为xmol,NO2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xy0.53xy0.452+=+={,解得x=0.2mol,y=0.3mol,则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故答案为:2:3。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用铜与浓硫酸制备2S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可抽动铜丝的优点为_______。(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说明2SO具有
_______性。(4)欲探究2SO是否具有还原性,可选用_______(填标号)。a.3FeCl溶液b.浓硫酸c.2BaCl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反应结束后取D中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产生淡黄色沉淀的原因为
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说明23SO−具有_______性。(6)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①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②能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答案】(1)()24422ΔCu+2HSOCuSO+SO+2H
O浓(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漂白性(4)ad(5)①.2-2-+322S+SO+6H=3S+3HO②.氧化性(6)①.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后续实验干扰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分析】用A装置中的Cu和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
制取SO2,装置B用于验证SO2的漂白性,装置C验证SO2溶于水后呈酸性,C装置用于尾气吸收,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铜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4422ΔCu+2HSOCuSO+SO+2HO浓,故答案为:()
24422ΔCu+2HSOCuSO+SO+2HO浓;【小问2详解】可抽动的铜丝的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小问3详解】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漂白性;【小问4详解】SO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Fe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导致溶液褪色,现象明显,故答案为:ad;【小问5详解】在酸性条件下,Na2S能和Na2SO3发生反应,生成S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2S+SO+6H=3S+3HO,说明2-3SO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2-2-
+322S+SO+6H=3S+3HO;氧化性;【小问6详解】验证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首先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酸性高锰酸钾用于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品红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后续实验干扰,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
生成,从而证明亚硫酸酸性是否强于碳酸;故答案为:①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后续实验干扰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7.I.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2)反应开始至8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_____(填“是”或“否”),此时v正_______v逆(填“>”“<”或“=”)。(3)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
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X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vX=2vZ正逆Ⅱ.用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甲烷、氧气和NaOH溶液制作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4)气体1应为_____(填化学式),外电路电子的移动方向为_____(填“a→b”或“b→a”)。(5)b电极上的反应类型为反应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6)当转移242.40810个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甲烷的体积为_______L。【答案】(1)X+2Y2Z垐
?噲?(2)①.()0.025mol/Lmin②.否③.>(3)BC(4)①.CH4②.a→b(5)还原(6)11.2【解析】【小问1详解】8min时,X减少了0.2mol,Y减少了0.4mol,Z增加了0.4mol,由此可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则化学方程式为:X+2Y2Z垐?噲?,
故答案为:X+2Y2Z垐?噲?;【小问2详解】8min时,Y的平均反应速率()()0.4molΔc2LvY=0.025mol/LminΔt8min==,该反应8min时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则4min,未
达到平衡状态,且反应物浓度大于生成物浓度,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25mol/Lmin;否;>;【小问3详解】A.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体系是恒容容器,体积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则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该反应前后是体积可变的反应,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则说明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则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X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说明X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若;()()2vX=vZ正逆则可以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的平
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C。【小问4详解】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端做负极,通入氧气的一端做正极,溶液环境为碱性,甲烷失去电子与溶液中氢氧根结合生成碳酸根,故a电极为原电池负极,电子从a电极流向b电极,故答案为CH4;a→b;【小问5详解】b电极为原电池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答案为:还原;【小问6详解】当转移242.40810个电子时,即转移4mol电子,根据电极方程式24328e107HOCHOHCO−−−−+=+,当转移4mol电子时消耗甲烷0.5mol,则标准状况下的甲烷的体积
为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18.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石蜡油为原料完成制备,其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乙酸乙酯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_。(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能实现B→D转化的物质有_______(填标号)。a.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铜或银d.浓硫酸e.酸性重铬酸钾溶液(4)乙酸乙酯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种。(5)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的装置如下图所示。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②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若实验室所用乙酸的质量为3.0g,乙醇的质量为2.5g,制得乙酸乙酯的质量为3.4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产率是指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
百分比,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①.3CHCHO②.酯基(2)Cu322322CHCHOH+O2CHCHO2HO⎯⎯→+(3)be(4)2(5)①.球形干燥管②.防倒吸③.3233232CHCHOH+CHCOOHCHCOO
CHCH+HO浓硫酸④.77.3%【解析】【分析】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22CH=CH,结合B的分子式和A生成B的条件可知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为32CHCHOH,乙醇通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可以继续被氧化为乙酸,则C为3CHCHO,D为3CHCOOH,乙
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C为乙醛,其结构简式为3CHCHO,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323CHCOOCHCH,其官能团为酯基,故答案为:3CHCHO;酯基;【小问2详解】B→C的化学方程式为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其化学方程式为:Cu322322CHCHOH+O
2CHCHO2HO⎯⎯→+,故答案为:Cu322322CHCHOH+O2CHCHO2HO⎯⎯→+【小问3详解】B→D转化的物质为乙醇直接氧化为乙酸,故需要加入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故答案为:be;【小问4详解】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则其结构中含有羧基,结合乙酸乙酯的分子式482CHO可知,其同分异构体为丁酸,丁酸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322CHCHCHCOOH、,故答案为:2;【小问5详解】①结合仪器的构造可知A为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防倒吸,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防倒吸;②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其化学方程式为:3233232CHCHOH+CHCOOHCHCOOCHCH+HO浓硫酸,故答案为:3233232CHCHOH+CHCOOHCHCOOCHCH+HO浓硫酸;③322.5gn(CHCHOH)=0.054mol46g/mol
,33gn(CHCOOH)=0.05mol60g/mol=,故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为0.05mol88g/mol=4.4g,其产率为3.4g100%77.3%4.4g,故答案为: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