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21.5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共(17)页,12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a52d3e749a540d3925ffb1a86c8e39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

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C.“国”与“家”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可知是反映了古代的宗法制,ABC都符合宗法制的

表述,D不对,宗法制强调宗法血缘关系而非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因此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较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

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详解】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但平民不可能被封为诸侯,故选B。商朝末年的贵

族可以被分封,C项属于通过功臣分封,D是属于王族分封,A、C和D项排除。【点睛】关于分封制,还可以考查其特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诸侯国与周王的臣属关系明确;层层分封,确立等级秩序。3.《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

,尚能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噩侯反叛伐周”,诸侯王居然敢于讨伐周王,说明分封制趋向衰弱;“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说明分封制虽然趋向衰弱,但王权

尚能维护,其权威还没有完全丧失。故本题选A选项。B项说的是血缘家族等级关系,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荀子·君道》:“墙之外

,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的哪一举动符合荀子的观点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C.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D.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

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了荀子主张国君要知道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故C项正确;邮驿制度、巡游、深入民间与材料无关,故ABD项排除。5.200

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l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C.六安王为西汉最后

的封王D.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王,其他儿子可以分得一块土地建立侯国。根据材料中的“康王少子”,可知这是推恩令实行的结果,D正确。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没有废除分封制,A

错误。汉初的分封制造成了“七国之乱”,B错误。根据“推恩令”可知,六安王之下还会再进行分封,不是最后的封王,C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项为A项。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并没有废除分封制,依然实行郡国并行制。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轿浮云,诸

侯尽西来。”秦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权力的高度集中B.中央政府各部门间互相配合牵制C.郡县制的推行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概意思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像老虎一样雄视各路诸侯!挥剑斩断浮云,各路诸侯都要朝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创立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和中央手中,因此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为正确答案。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7.“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

.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是皇帝重用近臣,而削弱原来的大臣的权力,汉

代推行中朝制度,符合这一主旨,故B项正确;A项不属于汉代的内容,排除A项;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不符合材料加强皇权的主旨,故C项错误;D项是唐朝的内容,排除D项。8.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

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魏征生前以敢于直谏著称,竭诚辅佐皇帝,受到唐太宗的高度赏识;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危及君主的统治,故又亲自砸掉了

魏征的墓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需要。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详解】9.“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

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A.汉代B.唐朝C.宋初D.元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可排除A、B两项,因五代十国局面是在唐朝灭亡后出现,再由“盐铁、度支、户部”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宋朝时设三司

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的财权。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司10.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

但也无可奈何。符彦“无可奈何”的原因主要是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免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化

地方事权。取消武将节制地方的权力,文臣担任州郡长官,互不隶属。故C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BD与史实不符。考点: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它措施如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也需要掌握。11.紫禁城坐落

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北京紫禁城的相关知识点。紫禁城坐落在

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皇权至上,故选C。【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2.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宰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①②③④分别是宋代、明朝、清朝、唐朝,故④①②③D正确,排除ABC。13.梁启超曾对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国体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之处最多。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

封诸侯、城邦国家B.贵族政治、列国分立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和古希腊均为贵族统治,周朝通过分封制,将土地和人口分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

代,分封成多个诸侯国;古希腊则分立为多个城邦,二者在政体上有相似之处。故B项正确。分封诸侯仅是周代的特点,城邦国家仅是古希腊的特点。故A项错误。小国寡民,直接民主是古希腊的政治特点,而中国周代在形式上仍是一个大国体制,且不存在民主政治

,故C项错误。周代不存在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秦朝才开始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是城邦体制,有民主政治的传统。故D项错误。14.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

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B.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C.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D.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目中名言的意思是:人区别与一般动物即是因为其是城邦的,而雅典城邦的最大特点即是由

公民组成,故A项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成年男子是雅典社会民主政治的主体,而妇女、奴隶、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之外的,故C项错误;题目中名言的含义与海洋无关,故D项错误。15.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

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答案】C【解析】A项雅典公

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内容,而且假如这个正确,那么也不会出现材料中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因此排除A项。B项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这个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说法过于决定,错误不选。D项,从题干信息“一项法律规定”可知,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是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所致,

而非伯利克里个人行为,排除D项;C项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是一种多数人的暴政,个人的声音和思想会被抹杀。【考点定位】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16.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公民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

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可以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这种放逐法类似于现代的A.弹劾B.监察C.任免D.制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指的是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对破坏民主,违法的人进行制裁的制度。现代社会的弹劾

,主要是指立法机关对政府高级官员违法失职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二者有相似之处,故A项正确。监察、任免、制衡与陶片放逐法的形式不一致,故排除BCD三项。17.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

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答案】D【解析】题中的“审判官或仲裁官”,在罗马习

惯法汇编《十二铜表法》中,是罗马贵族才能担任的职务,他们因受贿而司法舞弊要处死刑,实际上是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A、C两项只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并且在题中不能体现;B项的“充分保护”错误,《十二铜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18.《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

,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分析本题材料,“即使卖方已将出卖物交付给买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该物品的所有权”。这一规定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A、C、D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9.《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教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

消除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古代罗马法律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可知,法律在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故C项说法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法律在维护皇帝尊严中的作用,故A项理解不准确,排除;材料并未强调制定

法律的依据问题,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法律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但没有具体提到社会矛盾问题,而且社会矛盾也不可能消除,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20.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

们富有,他们的格言使我们坚强。”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源泉【答案】B【解析】试题

分析:罗马法的原则客观上符合近代资产阶级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故选B。A不符合所学,排除;罗马法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近代西方国家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保证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排除CD。考点:古

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21.有人认为,罗马法“实质上属于市民阶级,而且,他们本身所学的、所教的和所应用的法律,按其性质来说,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其意在表明罗马法A.创立者是早期资产阶级B.主要针对封建势力C.与欧洲

中世纪格格不入D.后来成为反封建的武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是因后人把罗马法当成反封建的武器而进行解读,故D项正确。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当时没有资产阶级,也没有封建势力,故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与欧洲中世纪的关系,故排除C项。【点

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罗马法虽然为奴隶制时代的法律,但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过程中正是看到罗马法的精神所在,故利用其作为反封建的工具。22.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

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

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显然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故C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3.著名学者高全喜认为“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C.避免了再次

暴力斗争的出现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答案】C【解析】由材料内容分析,“起到了革命的意义”是指其中的“革命”,而其中的“反革命”则是指材料中的“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故选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反革命”是一种和平的方式,不是强调妥协的内容;B选项

错误,这与事实不符;D选项错误,更换国王没有办法体现出本质问题。24.不少史学家称,“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具备了“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体现这一现象的举措是A.确立君主专制B.实行双王政治和君主立宪C.开创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D.确立议会制度【答案】C【解

析】【详解】结合所学,“光荣革命”后英国不断完善代议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使国王统而不治。其民主政治建立并完善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平稳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不是君主专制,也没有实行双王政治

,故AB项错误。“光荣革命”前,英国已经确立议会制度,故D项错误25.“英国的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是他实际上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他必须任命一个首相,由这个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这个首相必须从议会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这就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

说明英国A.国王是国家最高首脑掌握行政权B.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管理方式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真正中心D.首相由国王任命并对国王负责【答案】C【解析】据材料“由这个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这个首相必须从议会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是国家最高首脑,但没有实权

,故A项错误;英国也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管理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英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真正中心,故C项正确;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故D项错误。故选C。26.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

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A.议会至上B.和平渐进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88年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王权,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

其中1689年的《权利法案》对王权进行了限制,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理论基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正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才保证了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而实现现代化。A符合题意。和平渐进是代议制确立过程体现出的特点,排除B;17时机是很多人没有选举权,

谈不上自由平等,排除C;17世纪时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权力,议会主权下并不是分权制衡,排除D。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27.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

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A.言论自由B.司法审查权C.弹劾总统权D.司法解释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理解题干材料,反映了修订宪法以保障

美国人民言论和集会的自由,说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对于司法具有解释权,符合1787年宪法分权的规定,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无关。考点:本题考查美国共和政体下的三权分立制。点评:美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在国

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考点不仅仅是重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大国崛起的角度看,认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和巩固对于美国崛起的重要意义,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从全球史观来看,

美国建立共和政体时,君主制在整个世界占有绝对优势,由此,理解美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世界意义。28.1787年9月17日,美国实现了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向“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转变。对此,以下正确的理解有。①美

国由邦联制走向联邦制②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④“四肢”指美国的州政府,“头脑”指美国的联邦政府⑤“四肢”指联邦政府,“头脑”指美国总统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头脑听从四肢指挥”向“四肢听从头脑指挥”

是指美国从邦联制到联邦制,邦联制下中央政府没有权力,而联邦制下中央政府是唯一的统一的政府,故①④正确,⑤错误。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故②正确。分权制衡原则是中央政府的行政运行原则,与材料无关,故排除③。结合以上,C项正确,排除其它几项。

【点睛】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北美独立革命胜利后,13个殖民地组成了邦联,但不久以后就依据宪法组成了联邦制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29.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

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A.议会改革B.扩大国会的权力C.两党竞选D.宪法修正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美国178

7年宪法完善的过程与方式。议会改革、和政党政治主要涉及国家权力的分配,与主题补救“宪法缺陷”无关。根据所学可知可知,不断增加宪法修正案是补救《1787年宪法》的主要形式,D符合题意。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宪法的

完善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可议决德国的一切政策、法令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帝国议会由普遍、平等

、直接、无记名的直接选举产生”,表明帝国议会是代议机构,成员由选民选举产生,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掌握最高权力,排除B项;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

生效,排除C项。点睛: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也设立了议会,并且帝国议会的议员是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形式上具备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特征。二、材料分析(本题共四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

料: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干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二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

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实行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材

料二,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答案】(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部

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有利于加强皇权。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2)趋势:相权渐趋衰弱,皇权日益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阻

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解析】【详解】(1)态度:根据“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得出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结合所学要得出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有利于加强皇权。根据所学概括宋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即可。(2

)趋势:根据所学可得出趋势是相权渐趋衰弱,皇权日益强化。结合所学可从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这两个角度概括。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

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二议事会成员经抽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材料三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

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答案】(1)决策科学,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

区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专制皇权下的中央机制,民主性有限,实质是为专制皇权服务;雅典民主制属于集体管理下的民主政治。相似:两者都注重权力的制衡。【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和雅典民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和材

料的理解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即可。第(2)问,首先要能够联系教材中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其次,在比较的时候既要看到它们形式上的异同处,又要看到它们阶级本质方面的不同,同时还要看到两国基本国情对于政治体制的影响。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

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

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什么转变?(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

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答案】(1)君主权力逐渐受到制约,议会掌握真正实权,权力重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2)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可以看出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第(2)问,“基本特征”要重点答出英国贵族的权力特点,“如何淘汰”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来作答。【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及所学,《权利

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财政权、立法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由此得出答案。(2)根据材料“少数贵族掌管政权”得出答案。淘汰过程结合英国代议制的不断完善过程得出。削弱贵族在议会中的势力,主要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美殖民地,议会是在殖民过程中由各个殖民点(城镇)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名额一般是公平分配的,因此,人们普遍相信,议会议员首先是他那个地区的人民选到议会里的“代理人”,而不是代表某种更广泛利益的独自思考的“政治家”。因此,人民是现实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也是现实地代表当地选

民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现实代表制”。——摘编自谭君久《当代各国政治体制——美国》材料二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联邦议会

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美殖民地议会组成的特点。材料中的“现实代表制”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答案】(1)特点:代表的名额分配比较公平;代表要对选民负责。问题:殖民地人民力图保障自身的利益。(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2

)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代表名额一般是公平分配的”得出代表的名额分配比较公平;根据“人们普遍相信

,议会议员首先是他那个地区的人民选到议会里的“代理人””得出代表要对选民负责。问题:根据所学可得出殖民地人民力图保障自身的利益。(2)特点:根据“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君主

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根据“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得出实行联邦制;根据“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得出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意义:根据所学可从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些方面概括。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