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地理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563.500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地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地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地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地理试题.doc,共(16)页,56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7acfad3f1f65e76403ceacd97779c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春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月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

5个小题,共60分)2012年,在卡塔尔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近200个国家同意将《京都议定书》延长至2020年。据此并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1.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气温变化影响最大的是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2.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

气增多,不仅带来多科疾病,而且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减少,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此现象有关的过程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A【解析】读图,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太阳短波辐射,③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

示大气逆辐射。【1题详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是由于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④增强。故选D。【2题详解】大气层中的浮尘和微粒增加,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强,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减少,地球变暗。故选A。图3表示110°E上O地的树影变化,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17时的树影,OF2与OF1等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B.树影从F1到F2先变长后变短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1时20分D.该地此日的

日出方向是东偏北4.若该地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地A.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B.位于非洲西海岸C.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D.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答案】3.A4.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及气候与植被情况。【3题详解】本题考查日影变化。根据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17时的树影,OF2与OF1等长,说明F2表示日落时的树影,而当地的正午始终为12时,故计算当地昼长为10小时,A项正确。B项树影从F1到

F2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B项错误。C项当树影朝向N时,即当地(110°E)为正午,地方时为12时,计算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C项错误。根据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朝西北,判断日出方向为

东南。故D项错误。故该题A正确。【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地该日昼长10小时,昼短夜长,说明是该地的冬半年,若是南半球,正午日影应该朝南,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与图示不符,所以A项错误。该地位于110°E,B项错误;该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且位于11

0°E,北半球,应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为旱作农业,故C错。图示该地为冬半年,冷锋活动较多,所以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关键是注意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判断、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的判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

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一高山灌丛。下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该

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A.西北坡B.东北坡C.西南坡D.东南坡6.1999年-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人工育林C.降水增多D.毁林开荒【答案】5.A6.B【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5题详解】由于

是干旱河谷,所以需要地形抬升到一定高度,出现地形雨,才出现落叶阔叶林,也就是林线下线的位置。而西北坡的林线下线最低,说明不需要到很高的高度就出现落叶阔叶林,说明水分条件比其他坡向要好(其余坡向抬升很高,才满足落叶阔叶林存在的水分条件

)。A正确。【6题详解】据图可知,1999年-2000年过程中该地林树下线海拔降低,说明该地林地覆盖范围增大,生态环境改善。短期内范围扩大应是人为原因--人工育林,B正确。过度樵采、毁林开荒、修建梯田均会导致树木减少,林树下线上升。A、C、D错误

。【点睛】注意此处是干旱河谷上游地区,且注意垂直带谱的变化。2018年11月21日,中国台湾屏东县(位于台湾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大鹏湾海岸出现异象,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持续时间长达3分钟以上。2018年11月26日7

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躲避B.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C.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D.小鱼逃离被污染的海水

8.地震发生时,位于台湾海峡轮船上的小明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7.B8.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震、地震波的特点。【7题详解】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躲避不可能有这么多

鱼,A错误。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导致鱼群慌乱,B正确。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但不可能跃上码头,C错误。海水被污染不会是突发性的,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地震波分为横波和

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横波使人左右摇晃,纵波使人上下颠簸。轮船在水上,而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故地震发生时轮船上的小明只会受到纵波影响感到上下颠簸,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综合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推理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下图为俄罗斯天然植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A、B处的河流()A.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

给为主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D.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10.图中B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水源不足B.市场狭小C.气候冷湿D.光照不足【答案】9.A10.C【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

间的相互补给关系。A接近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处纬度较高,气温低,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0题详解】B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种植业的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气候湿冷,答案选C项。考点:河流的补给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名师点睛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河流补给水源径

流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典型地区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积雪融化常

形成春汛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夏季气温高低;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川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取决

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位高低普遍地下水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普遍图13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

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23~24题。11.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A.C——海陆间循环B.B——海陆间循环C.B——陆地内循环D.C——陆地内循环12.若乙为水汽输送,

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A.a——四川盆地地多夜雨B.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C.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答案】11.AD12.BC【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分类;地壳物质

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判断,C是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于外力作用有关。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12题详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等。根据图示判读:甲为降水,丁为径流,丙为蒸发。四川盆地地多夜雨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对应错误;云贵高原多地下河是径流对岩石圈的影响,对应正确;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对应正确;长江三角洲是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应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C选

项。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1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1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15.人造烟雾可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是因为人造烟雾可以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

辐射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答案】13.B14.B15.C【解析】【13题详解】据图可知,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首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增温的同时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

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故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图中②为地面辐射,故B正确。故选B。【15题详解】人造烟雾里包含大量水汽和尘埃,它们吸

收地面辐射增温,从而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故人造烟雾可以增强③辐射,即增强大气逆辐射。故C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40分)1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东临南海)建设完成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析在文昌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4)试评价丙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3600小时<甲<3800

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400小时<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3)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

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飞行更安全。(4)有利条件: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呈现信息,侧重基

本原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等值线判读、不同区域年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卫星发射基地的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根据图中等日照时数线数值变化及经纬度判断,年日照时数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根据甲、

乙所处的等日照时数线数值及其变化判断,相邻两等日照时数线差值为200,3600小时<甲<3800小时,2400小时<乙<2600小时;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昼长时间等。根据经纬度分析,甲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高、空气稀薄,

且深居内陆,周围山地环绕,降水少、晴天多;乙为祁连山南段,为夏季风迎风坡,阴雨天多。(3)海南文昌位于低纬度,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航天器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文昌临海,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4)据图位置可以看出丙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

黄河,灌溉水源充足;丙地日照时数在3000-3200之间,光照充足。【点睛】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一、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有利于跟踪。2.纬度:决定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的大小,惯性离心力大小,是否节省燃料。3.地势:平坦开阔

。二、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安全性高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17.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此时,B地受_______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2)图中a、

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地;甲地比乙地________(选择填空)。A.气压高B.风力大C.气温高D.湿度大(3)近日,将有______锋从④地过境。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____________。(4)在②

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__________地。(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答案】(1).高(2).干冷(或晴朗)(3).c(4).B(5).冷(6).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7).④(8).沙尘暴(或寒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特点。【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气压中间高四周低,是高压,B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2)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

c风向正确。甲地气压介于1010-1015之间,乙地气压介于1010-1015之间,二者气压大小无法判断,A错误;甲地较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B正确;甲地受冷气团控制,乙受暖气团控制,甲地气温低,C错误;乙受暖气团控

制,湿度大,D错误。故选B。(3)④地位于冷锋锋前,将受冷锋影响,①地在暖锋锋前,将受暖锋影响,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4)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冷锋。④位于冷锋锋前,暖气团被迫抬升,因此是④。(5)此图我国北方处于冬季

,大部分地区处于冷高压控制之下,冷锋出现频率高,易出现沙尘暴和寒潮天气。18.阅读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材料二(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

结构的特点并比较南北美洲经济水平的差异。(3)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4)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答案】(1)少高(2)从开发利用结构看:南美洲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年开采量小,且主要用于农业用水;北美洲水资源总量少于南美洲,但水资源年开采量大,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量都很大。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北美洲经济发达;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低(3)南多北少,黄淮海流域严重缺水(4)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等相关知识,侧重对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运用知识和描述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详解】(

1)读图分析可知,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少,水资源的开发率=水资源的开采量/水资源的总量,计算可得,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高。(2)材料一表中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南北美洲水资源利用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利用结构看:南美洲水资源

总量丰富,但年开采量小,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北美洲水资源总量少于南美洲,但水资源年开采量大,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量都很大。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可以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潜力上进行分析,北美洲发达国家占主导,经济发达;南美洲发展中国家占主导,经济发展

水平低。(3)由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尤其是黄淮海流域。(4)由上图分析可知,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进行分析。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降水年际变化大。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点睛】中国水资

源短缺的原因:一、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口多,人均水资源量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的1/4。二、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加剧了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三、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加剧了冬春季节和降水少年份的缺水状况。

四、有些地区虽然降水多,但是地表水缺乏,比如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渗漏严重,地表也缺水。五、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用水量增加。六、我国水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现象,导致近些年来缺水状况更加明显。19.读某

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③处的地形是岩层断裂__________而形成的(上升或下沉)。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

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质构造具备良好的储油条件的是__

___________;容易储存丰富地下水的是______。(4)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①、②、④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库坝址等)的是___处。若要开凿隧道,则应选择在_____处。【答案】(1).②(2).①(3).上升(4).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而

形成谷地(5).A(6).②(7).①(8).④(9).②【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处,②处岩

层中间老两翼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①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③处的地形是岩层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地垒山。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较破碎,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2)渭河谷地在地

质构造上属于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构造,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质构造,②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构造,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因此具备良好的储油条件的是②;①

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构造,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因此容易储存丰富地下水的是①。(4)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①、②、④三处中,④处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岩层破碎不稳定,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若要开凿隧道,则应选择在②处,因为②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构造,顶部受

张力作用,对隧道的压力较小,且不易积水。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