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9)页,1.58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6970fc2881cebddd379b9429936d3c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四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
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下列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不属于“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依据的是()A.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B.等级区别
明显的墓葬C.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D.独具特色的玉器制造2.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由下图可推知,西周分封制()A.标志着周天子世袭特权的确立B.实现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在全国范
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D.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3.阅读如图,解读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①图中所示的土地不能随意买卖②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的土地③这一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紧密④商鞅变法之时废除了这一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西汉学者刘向写
道:“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刘向描述的是()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B.各国纷纷开展变法C.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D.秦统一六国的过程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繁荣,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虽在农与
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派别是()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6.商鞅变法时期,秦国颁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推行这一举措的生产力基础是()A.个体劳作方式普及B.铁犁牛耕逐步推广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
D.土地私有制度改革7.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其中生活在“北向户”一带的民族是()A.越族B.匈奴C.戎狄D.鲜卑8.某一时期,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还拥有监视王国、管理侯国、代管中央驻郡机关、督
察属县行政、执行大赦等方面的权力。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秦朝时期B.西汉初年C.东汉晚期D.三国时期9.秦统一六国以后,在地方上设监御史,与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控制,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设十三州刺史
C.建立丞相制D.推行内朝制度的的10.汉朝吸收各国的营养,激发了本身的勃勃生机,形成强盛的统一帝国,散发出多面向的黄金光辉,在科学领域,天文学和医学领跑全人类。以下能够表现这一成就的是()A《周髀算经》B.《氾胜之书》C.《四民月令》D.《神农本草经》11.如图为“隋朝运河与粮仓示意
图”。据此可知,隋朝的建设()①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推动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③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④巩固了北方的经济地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一学生整理了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治国理政主要举措,包括: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这一时期史称()A.贞观
之治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13.唐朝建立后,边疆部族众多,唐朝的边疆治理措施各有侧重点。下列史实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方位部族唐朝的边疆治理措施A北方靺鞨长庆会盟B东北回纥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C西北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D西南吐蕃册封首领大祚荣A.AB
.BC.CD.D14.如图是《中国通史大师课》某一章的目录名称。该章的标题是()第五节“八王之乱”第六节“超级导演”王导第七节犹有诗酒雅集第八节“菩萨皇帝”萧衍第九节陈朝兴亡第十节五胡归华夏A.盛放的时代:百家争鸣B.波澜壮阔的大汉C.乱世与异象——魏晋南北朝D.不
可忽视的五代十国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5.周朝建立以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封
建”。所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封”的意思是累土,在两个部族交界处,垒起土堆作为标识,称为“封”。“封邦建国”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再分配的方式。下列属于周朝“封建
”的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郡县制和皇帝制C.内外服制和井田制D.井田制和宗法制16.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如下表)。据表可知,先秦时期()“中国”的含义出现次数示例指京师9“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指国境之内17“咨女殷商,
女穀于中国”指诸夏之领域14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指中等之国6“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指中央之国1“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边疆地区得到开发C.传统政治秩序破坏D.兼并战争日益剧烈17.下列描述语句与水利工程对应正确
的是()A.芍陂——“湘漓水荡荡,秦汉风偏偏”B.郑国渠——“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C.都江堰——“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卒并诸侯”D.大运河—“自天下利于运输”18.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秦朝时期的度量衡标准器,
除陕西等秦国故地外,在山东邹城、江苏盱眙等六国故地都有所发现,基本上涵盖了秦朝当时所有的疆土。这可用于印证秦朝()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B.“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C.“海内为一,功齐三代”D.“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19.“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该史料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迁都洛阳B.国人暴动C.七国叛乱D.士族专权20.汉代《盐铁论》中这样记述:“
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据此推知,实施盐铁官营意在()A.打击地方割据B.发展商业经济C.缓解财政压力D.解决
边患危机21.如表为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对该如表解读正确的有()匈奴羯鲜卑汉·前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氐羌賓汉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①多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②各个政权长期友好并存是.③氐和鲜卑曾统
一过北方④少数民族认可中原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如图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A.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B.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严密23.太和二十年(49
6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24.某学者总结了唐朝覆亡的原因“大盗
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他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少数民族内迁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
朋党之争25.如图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26.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秦朝到隋朝的行政区划变迁。材料突显的本质问题是秦朝郡县二级制37个郡(后增至48
),下辖大约一千左右的县级政区西汉末年郡县二级制郡国共103个,下辖1587个县(郡之上设置14个监察区)西晋前期州郡县三级制19个州统辖172个郡国,郡国下辖1232个县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制220个州,统辖999个郡,县级政区变化不大隋朝初期郡县二级制并州改郡,共190个郡
,下辖1253个县A.人口的迅速增长B.中央集权的困境C.疆域的不断扩大D.君主专制的弊病27.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28.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
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
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9题13分,第30题17分,共30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遗,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
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在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战国诸子中找到原型或雏型。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
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材料二随着人口的增加,井田制度已经败坏,公地私有化成普遍事实。商鞅宣布废除井田制,允许民众开荒耕作、买卖土地。“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土
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
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春秋时代“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背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帝制中央集权,内而废封国,以郡县官僚制直辖编户,变更“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旧状,外而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继续实行编户授田和军功爵奖励耕战,又“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完善郡县制,推行五铢钱,凿空西域,
使天山南北首次与内地连成一体。汉武帝诏书曰“中国一统”,当是秦汉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为基本疆域的郡县制大一统。——摘编自李治安《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材料二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
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
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据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等整理材料三学者马大正先生曾敏锐地指出,当代中国继承了两项举世瞩目的历史遗产:一是幅
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两大遗产相互嵌入的平台,就是边疆地区。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发展既相对自成体系,又呈现出国家层面的整体性。——摘编自黎镜明《汉唐西北边疆治理刍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在维护“大一统”秩序方面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唐治边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评价唐朝的治边策略。(3)综合材料一二三,概述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