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3.743 MB
  • 2024-10-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5)页,3.74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4f4123e4dbcf92f307c3ff60e94d0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高二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如果用N标记DNA和蛋白质,在图中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A.①、④B.③、⑤C.①、⑤

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DNA和蛋白质部分结构,其中①为磷酸基团,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N碱基,④是R基团,⑤含有肽键。【详解】组成DNA的元素是C、H、O、N、P,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

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Fe等元素,DNA的N元素分布在含氮碱基,蛋白质的N元素分布在肽键和游离的氨基中,故用N标记DNA和蛋白质,图中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③含氮碱基和⑤含有肽键,ACD错误,B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这3种生物分子的叙述,错

误的是()A.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都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C.都含C、H、O元素D.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大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的生物大分子。【详解】A、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淀粉属于多糖,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淀粉酶基因属于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正确;B、淀粉只存在植物细胞内,动

物的消化道内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可存在动物细胞内,可合成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C、淀粉的组成元素为C、H、O,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淀粉酶基因的组成元素为C、H、O、N、P,C正确;D、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淀粉酶的单体是氨基

酸,淀粉酶基因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大分子,D正确。故选B。3.为细胞质膜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识别与E有关,E侧为细胞的外侧B.②方式的

运输速率与细胞的能量供应和膜上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①方式运输时F的结构会发生形变,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的物质的浓度差呈正相关D.细胞还可以以胞吞的方式吸收某些大分子物质等,该方式依赖于细胞质膜的流动性【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其中F是蛋白质,E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①是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物质,②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详解】A、E是糖蛋白,位于细胞的外侧,对于细胞识别起重要作用,A正确;B、②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的供应和载体蛋白的参与,B正确;C、①是协助扩散,运输时F的会发生形变,一定范围内,转运速率与膜两侧的物质的浓度差正相关,但超过一定浓度,其转运速率不再增加,C错误;D、细胞还可以以胞吞的方式吸收某些大分子物质等,胞吞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

选C。4.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细胞质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明显差异C.该实验滴加蔗糖

溶液前要用显微镜观察紫色中央大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D.为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原理:(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

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

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图示中L表示细胞壁,M表示液泡,N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里面填充的是蔗糖溶液,A错误;B、细胞质膜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

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B正确;C、该实验滴加蔗糖溶液前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以便于实验前后比较,C正确;D、为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g/

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D正确。故选A。5.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划线操作应在火焰上进行B.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C.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D

.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的【答案】C【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

菌落。【详解】A、划线操作应在火焰周围进行,而不是在火焰上进行,A错误;B、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B错误;C、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C正确;D、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D错误。故选C。6.纤维素酶降

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的黑土壤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进行富集培养B.摇瓶培养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C.需用牛肉膏、纤维素、琼脂等配制CMC平板D.诱变

处理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提高【答案】B【解析】【分析】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经过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在进行富集培养前一般不对黑土壤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避免杀死菌

种。【详解】A、为避免菌种被杀死,采集的黑土壤不需要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B、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摇瓶培养,可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B正确;C、本实验目的是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故应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不能添加牛肉膏,C错误;D、诱变

处理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诱变处理不能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提高,D错误。故选B。7.运用PCR技术从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引物的3'端为结合模板DNA的关键碱基,5'端无严格限制,可用于添加限制酶切点等序列。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PCR循环中的变性环节B.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3'端C.Taq酶催化配对的dNTP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用图中引物扩增两个循环后可获得目的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

A的核酸合成技术。PCR需要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详解】A、图中引物与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该图表示PCR循环中的复性环节,A错误;B、PCR扩增过程中,脱氧核苷酸只能连接在3'端,所以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3'端,B正确;

C、延伸时,在Taq酶催化下,相邻的dNTP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D、由于两个引物均不在该片段的端点,因此第一轮循环后,得到的两DNA片段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不等长;通过绘图可推知,第二轮中亦不会出现等长的引物,在第三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

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所以增3个循环后可获得目的产物,D错误。故选B。8.某同学欲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整合到某行道树中,让行道树含有G基因而在夜晚发出绿色荧光,这样既可照明又可美化环境。图中(1)和(2)分别为实验所用的农杆菌质

粒和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的外源DNA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选择Ti质粒作为载体的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B.图中(1)(2)形成含G基因的重组Ti质粒的过程,需要限制

酶EcoRI和DNA连接酶C.图中(1)所示的Ti质粒还应该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等D.图中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①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②DNA连接酶:

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③运载体: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除此之外,还有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AB、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时需要导入质粒的T-DNA中,因为T-DNA能够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由此可知选择的限制酶应是BamHⅠ,A正确,B错误;C、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等,C正确;D、题图中由某行道树的韧皮部细胞→组织乙→发出绿色荧光的植株,为植物组织培

养的过程,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B。9.酸性土壤是pH小于7的土壤总称。下图表示利用耐酸植物甲(4n)和高产植物乙(2n)培育高产耐酸杂种植物的过程(图中序号表示过程或处理手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中依据的原理主要有细胞膜的流

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B.过程①可将甲乙植物细胞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渗溶液中处理C.过程②可以用PEG诱导,过程③得到的杂种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D.过程④⑤使用的培养基需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加入的比例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酶解法去壁,②表示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细胞壁,④表示脱分化,⑤表示再分化,⑥表示发育成杂种植株,其中④⑤⑥表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详解】A、图示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

性,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的B、图中①表示酶解法去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由于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会发生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的现象,因此该过程需要在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处理,B正确;C、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

程,可以用PEG诱导,产生的子杂种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两种原生质体中染色体组之和,因此杂种细胞中应该含有6个染色体组,C错误;D、过程④⑤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两个过程的培养基中都需要进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是两种植物激素的比例应该不同,D正确。故选C。10.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应

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型繁殖技术不仅能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B.利用茎尖进行作物脱毒的原因是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C.利用射线、化学物质等诱变因素处理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培养,可获得突变体D.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获得的细胞产

物都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

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微型繁

殖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A正确;B、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B正确;C、愈伤组织的细胞

分裂旺盛,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从产生突变的个体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C正确;D、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植物代谢会产生一些一般认为不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产物——次生代谢产物,D错误。故选D。11.新冠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从而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下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

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注射刺突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其目的是要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相应的抗体B.在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髓瘤细

胞融合C.用HAT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能产生抗S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单克隆抗体可用来制备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来治疗癌症,其原因是单克隆抗体能杀伤癌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之一,此过程中需要先注射抗原,使生物体产生具有免疫能力

的B淋巴细胞,再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最后经过体内和体外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优点。【详解】A、研制抗S蛋

白单克隆抗体,需注射棘突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其目的是要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A错误;B、在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C、HAT选择培养基能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去

掉同种融合的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再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才能筛选出能产生抗S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D、单克隆抗体可用来制备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来治疗癌症,因为单克隆抗体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单克隆抗体并

不能杀伤癌细胞,药物才能杀伤癌细胞,D错误。故选B。12.现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植物,都是二倍体纯种,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可行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

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二倍体杂种植株B.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C.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移栽土壤后可培育出所需植株D.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答案】D【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详解】A、甲、乙都是二倍体纯种,体细胞中都含2个染色体组,故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是异源四倍体杂种植株,A错误;B

、甲、乙为不同物种,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一般不能杂交,即使杂交形成的后代也是不可育的,故该技术不可行,B错误;C、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可育配子,故该技术不可行,C错误;D、基因工程技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能定向的改

造生物的遗传特性,故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D正确。故选D。13.牛胚胎移植试验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供体超数排卵→②配种→③胚胎收集→④______→⑤胚胎移

植→⑥子代小牛A.①过程需要注射性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B.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未与子宫建立了组织上的联系为前提C.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囊胚或原肠胚D.⑤过程成功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受体的排斥程度【答案】

B【解析】【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1)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2)配种或人工授

精;(3)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的段);(4)对胚胎进行移植;(5)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①过程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A错误;

B、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为前提,B正确;C、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C错误;D、⑤过程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供、受体生理状况的一致性,D错误。故选B。14.克隆技术可用于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

终解决供体器官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B.上述过程利用了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C.治疗性克隆解决了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已成为目前器官移植的常用手段D.因为该技术可能涉及到伦理问题,所以我国政府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答案】A【解析】【分析】“治疗性克隆”将使人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造福于人类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

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详解】A、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以维持培养液的酸碱平衡,A正确;B、图中治疗性

克隆的过程利用了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但没有涉及胚胎移植技术,B错误;C、治疗性克隆的细胞来源于病人自身的细胞,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且治疗性克隆目前没有成为器官移植的常用手段,C错误;的D、我国政府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15

.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

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答案】ABD【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因此①中,甲放大倍数小,

乙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小。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详解】A、甲物镜被乙物

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的亮度会减弱,A错误;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减小,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B错误;C、a在视野中偏左,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移动的方向是向右,玻片移动

的方向是向左,C正确;D、甲是低倍物镜,乙是高倍物镜,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故选ABD。【点睛】16.下图表示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所用的器具、培养基均需灭菌处理B

.①—②—③重复培养能提高目的菌的比例C.④—⑤的培养过程可以纯化并计数目的菌D.⑥⑦中的培养基中都应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答案】ABC【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

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不同微生物对某些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不同,利用这些特点,我们便可配制出适于某些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详解】A、图示为微生物的实验,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所以该实验

所用的器具、培养基均需灭菌处理,A正确;B、①—②—③是将土壤提取液置于含对羟基苯甲酸的培养液中培养,重复多次可以提高目的菌的比例,B正确;C、④—⑤的培养过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所以可以纯化并计数目的菌,C正确;

D、⑥⑦的实验目的是说明通过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有一组作为对照不含有对羟基苯甲酸,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需要考生结合实验目的对实验的步骤进行分析。17.细菌抵御

噬菌体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当某些细菌第一次被特定的噬菌体感染后,细菌Cas2基因开始表达出Cas2(一种限制酶),Cas2会随机低效切断入侵的噬菌体DNA,并将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当再次遭到同种噬菌体入侵时,细菌转录产生的crR

NA便会将另一种限制酶(如Cas9)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并将之切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as2切下1个DNA片段的过程中,只需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B.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后,会随着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C.Cas9借助crRNA识别外来噬菌体身份最可能

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来实现D.上图中crRNA的模板链最初来源于噬菌体DNA,其翻译的产物是Cas9【答案】AD【解析】【分析】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相当于基因重组,CRISPR位点转录产生的crRNA将另一种核酸内切酶(如Cas9)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依赖于crRNA与入侵者D

NA的碱基互补配对。【详解】A、Cas2切下1个DNA片段的过程中,需要切割DNA片段的两侧,而DNA是双链结构,共破坏4个磷酸二酯键,A错误;B、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相当于基因重组,会随着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B正确;C、由图可知:当细菌再次遭遇同种噬菌

体时,由CRISPR位点转录产生的crRNA便会将另一种核酸内切酶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涉及RNA与DNA的结合,与mRNA与DNA模板链的结合的机理类似,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C正确;D、对比两图可知,crRNA是由切下的噬

菌体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后转录形成的,其模板链最初来源于噬菌体DNA,但其翻译产物不是Cas9,Cas9是由细菌基因组中Cas9基因转录翻译形成的,D错误。故选AD。18.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获得脱毒苗,通常需要对外植体进行茎尖组织培养B.通常需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C.通过液体培养基来大量培养高产细胞系,可以实现对辣椒素的工业化生产D.产生愈伤组织和大量培养高产细胞系的

培养基分别属于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途径1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再从果实中获得相应的产物;途径2是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产物。【详解】A、要获得脱毒苗,通常需要对外植体进行茎尖组织培养,因为茎尖组织很

少带毒,甚至无毒,A正确;B、外植体消毒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B错误;C、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不需要再分化就能产生特定的产物,故通过液体培养基来大量培养高产细胞系,可以实现对辣椒素的工业化生产,C正确;D、植物细胞的培养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而植物组织培

养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故产生愈伤组织和大量培养高产细胞系的培养基分别属于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D正确。故选ACD。19.今年导致新型肺炎在全球大爆发的元凶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目前在美国已经发现5个不同类型的病毒群。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将该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一种磷酸B.由于该病毒的核酸是单链结构,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异C.可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上呼吸道擦拭采集,利用RT-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D.可在含

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营养全面的培养基上培养新型冠状病毒用于科学研究【答案】A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RNA彻底水解后

,可得到4种碱基(A、U、C、G)、1种五碳糖(核糖)、一种磷酸,A错误;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结构,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异,B正确;C、当前,临床上常采用RT-PCR技术(以mRNA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PCR扩增)对受试者的咽拭子取样后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C正确;D、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用宿主活细胞培养,D错误。故选AD。三、非选择题细胞内的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密而又复杂的系统。如果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失控,细胞就无法实现正常功能,甚至会因此而死亡。图1表示细胞内物质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图2表示这一过程中囊泡运输机制。20.图1中

物质甲的合成、运输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所表示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性激素B.抗体C.胰岛素D.ATP合成酶21.图2中囊泡与高尔基体膜

进行识别和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内的膜结构具有______A.一定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信息交流功能D.相似的物质组成22.图2中信号蛋白的功能是识别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据此推测此过程依赖于膜上的_

_____A.磷脂分子的排布方式B.胆固醇的数量C.这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多糖的种类23.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一旦失控,会引起很多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自闭症等。根据题意及图示信息推测以上疾病可能的发病原因是______A.包被蛋白缺失导

致囊泡无法脱离内质网B.包被蛋白无法脱落,阻碍囊泡在细胞内迁移C.控制囊泡运输的基因发生突变D.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精准“投递”24.细胞中物质的合成与运输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生命活动,综合上述分析,简述细胞完成这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②.B、C21.ACD22.D23.ABCD24.细胞完成物质的合成与运输的结构基础为各种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的

膜结构(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囊泡等【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

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2、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联系,即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

与之融合,因此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膜面积增多。【20题详解】由图1可看出甲在核糖体由氨基酸脱水缩合为多肽,在内质网上经过加工初步成熟,后通过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上再次进行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又通过囊泡运输经过细胞膜胞吐

排出细胞,即依次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甲物质由氨基酸构成,其化学本质为分泌蛋白。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A错误;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浆细胞产生、再经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球蛋白,B正确;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在胰岛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由体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发挥作用,C正确;D、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异养菌和光合菌的质膜上,位于胞内,D错误。故选BC。【21题详解】A、囊泡膜能与高尔

基体膜相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图中并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C、囊泡和高尔基体膜之间可以进行识别,体现了膜结构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D、囊泡和高尔基体膜之间可以进行融合,体现了膜结构具有相似的物质组

成,D正确。故选ACD。【22题详解】膜上起识别作用的物质为糖蛋白,主要由糖类和蛋白质构成,据此推测此过程依赖于多糖的种类,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A、根据题意囊泡运输机制失控会引起疾病,如包被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脱离内质网,可能会出现包被蛋

白无法运输至高尔基体,造成物质甲堆积于内质网摸上,会引发疾病,A正确;B、如包被蛋白无法脱落,囊泡将无法再进行正常迁移,会引发疾病,B正确;C、如控制囊泡运输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造成囊泡无法对物质甲进行携带,会引发疾病,C正确;D、如高尔基体上受体蛋白缺失,囊泡不能与其特异性结合,即无法精准

“投递”,会引发疾病,D正确。故选ABCD。【24题详解】细胞完成物质的合成与运输的结构基础为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结构(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和囊泡等。其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物质的合成与加工,而线粒体为整个过程提供能量,同时细胞膜

结构具有识别、结合和分泌功能,囊泡具有运载物质功能。它们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这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点睛】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各种细胞结构密切合作的理解。25.山西陈醋酿造的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

问题:(1)酿醋时会在高粱中混一些豌豆,高粱和豌豆可为微生物培养提供营养物质,高粱中的淀粉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源,豌豆中的________等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源。(2)图示两种发酵按先后顺序在发

酵缸中添加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二者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3)醋酸是好氧细菌,当________都充足时,能将糖分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则将________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图中醋酸发酵时

需控制温度为________℃,酿醋师傅们需要不断的搅拌原料,原因是________。(4)淋醋过程还需加入茴香、花椒、大料等香辛料,作用为________。【答案】(1)①.碳②.蛋白质(2)①.酵母菌②.醋酸杆菌##醋酸菌③.酵母菌有核膜包被

的细胞核,而醋酸菌没有(3)①.氧气、糖源②.乙醇③.30~35④.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搅拌可以增加O2含量(4)调味、杀菌【解析】【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

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小问1详解】高粱中的淀粉(一种多糖)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豌豆中的蛋白质可为微生物

生长提供氮源。【小问2详解】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因此图示两种发酵按先后顺序在发酵缸中添加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而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核膜

包被的细胞核,而醋酸(杆)菌没有。【小问3详解】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图中醋酸发酵时需控制温度为30~35℃。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搅拌可以增加O2含量,因此酿醋师傅们需要不断的搅拌原料。小问4详解】香辛料既有调味的作用,也有杀菌的作用。26.2019年7月21日代孕猫在胚胎移植66天后顺利分娩,我国首例完全自

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诞生。这次成功培育克隆猫是世界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标志着我国在克隆领域又迈进了一大步。下图为克隆猫“大蒜”培育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克隆猫的成功培育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

有________、________。(2)进行过程①和③时,需要为培养细胞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其具体操作有________。(3)从“大蒜”身体取出活的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

_______。(4)图中的重组胚胎处于________期,若想提高对该胚胎利用效率,可以使用的技术为________,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________分割。(5)你认为用上述方法培育的克

隆猫“大蒜”是对体细胞供体猫的百分之百的复制吗?________(是/不是)为什么?(6)假若用过程①培养的细胞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在获取含DNA的滤液后,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其作用是________。粗提纯后的DNA溶液可用________试剂进

行颜色鉴定。【答案】(1)①.早期胚胎培养②.胚胎移植(2)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3)①.原代培养②.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4)①.囊胚②.胚胎分割③.均等(5)不是,卵母细胞的细

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6)①.嫩肉粉中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纯化DNA②.二苯胺【解析】【分析】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

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2、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DN

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小问1详解】克隆猫的培育

过程中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小问2详解】保证无菌无毒环境的具体操作有对培养皿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等。【小问3详解】从“大蒜”身体取出活的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由于传

代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小问4详解】图中移植的胚胎具有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因此移植的胚胎处于囊胚期。若想提高对该胚胎利用效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在处理过程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将内细胞

团均等分割,否则将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发育,比如含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发育不良或不发育。【小问5详解】生物的性状主要由细胞核控制,克隆猫“大蒜”的主要性状与体细胞供体“大蒜”相同,但是卵母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也控制某些性状,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因此克隆猫“大蒜”与体细胞供体“大蒜”性状并

不是100%的复制。【小问6详解】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获取含DNA的滤液后,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其作用是嫩肉粉中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纯化DNA;粗提纯后的DNA溶液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颜色鉴定。27.通过定点诱变可以在体外改造目的

DNA分子,进而研究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经典的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成为基于PCR的定点诱变技术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操作过程如图甲。研究者欲改造某基因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保存,该质粒含有氨青霉素抗性

基因、LacZ基因及一些酶切位点,结构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大引物PCR进行定点诱变需要进行两轮PCR(PCR1和PCR2),在PCR1中,至少需要________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

。在PCR2中,要获得带有诱变点的改良基因,引物应选用大引物两条链中的________(填“①”或“②”)。(2)在PCR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引物和目的基因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等。(3)为实现

质粒和改良基因的高效连接,选用限制酶________。为将改良基因构建在质粒上,除使用上述限制酶外还需要________酶,切出相应粘性末端与改良基因________(左/右)侧进行配对。(4)在构建改良基因表达载体时,有

的质粒含有改良基因,有的质粒为空白质粒,将含上述组件的溶液加入到大肠杆菌菌液中,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液涂布在含________和________的平板上。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出现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其中________菌落含有重组质粒。【答案

】(1)①.2②.②(2)①.Taq酶(耐高温DNA聚合酶)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3)①.XmaⅠ②.BglⅡ③.右(4)①.氨苄青霉素②.β-半乳糖苷③.白色【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

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

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

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大引物的两条链均带有突变

位点,进行第一轮循环,得到一个不含突变位点的DNA,一个有一条链含有突变位点的DNA,进行第二轮循环,即可得到三个不含突变位点的DNA和一个两条链均含突变位点的DNA,即大引物;从大引物和目的基因的结合位点分析

,要获得带有诱变点的改良基因,引物应选用大引物两条链中的②链。【小问2详解】在PCR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引物和目的基因外,还需要加入Taq酶(耐高温DNA聚合酶)、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缓冲液、Mg2+等。【小问3详解】限制酶XmaⅠ切出的是黏性末端,而限制酶SmaⅠ切出的是平末端,因此,前者比

后者的粘性末端切合程度更高,因而使用限制酶XmaⅠ会使质粒和改良基因的连接更有效;由酶切位点分析,除使用XmaⅠ外,还需使用BglⅡ切除相应粘性末端与改良基因CTAG一侧(右侧)进行配对。【小问4详解】重组质

粒和空白质粒上均含有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且LacZ基因编码的酶能分解β-半乳糖苷,产生蓝色物质,因此为了筛选成功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并同时鉴别转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将含上述组件的溶液加入到大肠杆菌菌液中,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液涂布在含氨苄青霉素

和β-半乳糖苷的平板上。由于重组质粒中的LacZ基因由于目的基因的连接而被破坏,因此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合成相应的酶,因而不能将β-半乳糖苷分解,菌落表现为白色,导入空质粒的大肠杆菌菌落表现为蓝色,因此,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出现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其中白色菌落含有重组质粒,

即为目标菌落。28.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名称为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

不活跃的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③中心体④核糖体(3)图甲b上的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下列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的

是________①DNA②DNA聚合酶③RNA聚合酶④RNA(4)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5)

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I.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II.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

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1234测得的相对放射性2.01.00.50.25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

上的要求是________。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I、II、III中选择)。【答案】(1)①.细胞核②.乙(2)④(3)②③④(4)①.e、h②.酶(5)①.自身

不能合成胆碱②.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③.Ⅲ【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细胞核,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其中a为染色质、b为核膜(含核孔)、c为核仁、d为线粒体外膜、e为线粒体内膜、f为叶绿体外膜、g为叶绿体基质、h为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的基粒;图丁

中①为DNA分子、②为蛋白质分子、③为染色质、④为染色体。【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甲表示细胞核,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了),但是有线粒体(乙)。【小问2详解】图甲中c为核仁,蛋白质合成

活跃的细胞中核仁较大,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核仁很小,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说明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选④。【小问3详解】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进入细胞核,参与的DNA分子复制和转录过程;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然后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DNA分子不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故选②③④。【小问4详解】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如叶绿体通过h类囊体的堆叠增大了光合

作用光反应的场所,线粒体通过e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小问5详解】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要加胆碱才能繁殖,说明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自身不能合

成胆碱。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与前一种培养基相比,能让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其上培养,从结果来看检测的是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与测得的相对放射性的关系,所以“另一种培养基“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③表格

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增殖代数的增加,测得的细胞中线粒体的相对放射性减少,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