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660.00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8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共(31)页,66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4f3aa040d9296190dc8f2c1f65876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

相对性状,需要抓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进行辨析。【详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

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符合“同一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点睛】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B.孟德尔研

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豌豆的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每步的注意事项:①去雄要在花

粉未成熟之前,去雄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后要套上袋子。②雌蕊成熟后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子。【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B错误;C、不能根据表现

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C错误;D、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D错误。故选A。【点睛】3.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详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这属于分离规律的外观表现,A错误;B、F2的表现型比例是3∶1,就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来讲,这属于分离规律的外观表现,B错误;C、测交后代的比是表现型的比为1∶1,这是对分离定律的验证,C错误;D、分离规律的实质就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

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进入了不同配子,由此导致了测交比例和自交比例的出现,D正确。故选D。【点睛】4.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的关键原因是()。A.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B.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C.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

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看子代的表型是否出现隐性性状,出现隐性性状即为杂合子,不出现隐性全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所以D选项正确。【点睛】

5.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应的遗传因子表示为A或a)。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

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D.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是测交实验,②③是自交,根据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③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果是显性性状;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

是Aa;F1中,黄果与白果之比为1:1,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1/2+1/2×1/4)∶(1/2×3/4)=5∶3。故选C【点睛】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A.①B.②C.③D.④【答案

】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就是形

成配子的时期,而图中属于形成配子的时期只有①减数分裂的过程。【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

于①即产生配子的过程。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如只研究茎

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答案】B【解析】【分析】水稻高秆(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图示结果可以看出,在杂交结果中,高秆比矮秆比值为3:1,根据遗传的基因分离定律,两个亲本高秆的基因型为Dd,表现为高秆的个体基因型以及比例为DD:Dd

=1:2,所以高秆纯合子的概率是1/3,A错误,B、杂交子代中抗病与易感病的比值为1:1,符合测交实验,亲本抗病植株基因型为Rr,易感病植株基因型为rr,因此甲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乙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甲

乙杂交后代有3×2=6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B正确;C、对甲植株(DdRr)进行测交实验,得到的抗病植株基因型只有Rr种,不会得到纯合抗病植株,C错误;D、乙植株(Ddrr)自交后代全是易感病植株,都不符合生产要求,D错误。故选B。8.两对基因(A-a和B-b,两对性状均完全显性)自

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是A.1/4B.3/4C.7/16D.9/16【答案】C【解析】【分析】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列为:9A_B_,3A_bb,3aaB_,1aabb,据此作答。【详解】

据题干可知:A-a和B-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列为:9A_B_,3A_bb,3aaB_,1aabb,其中和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是3A_bb,3aaB_,1aabb,共占子代的7

/16。故选C。【点睛】“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应熟练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答案】D【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

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C、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都有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的过程,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D正确。故选D。10.人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神经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第一极体【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

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详解】A、神经细胞是体细胞,其中含有同

源染色体,A错误;B、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初级卵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所以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第一极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分离

→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分离→复制→分裂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

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复制--

-联会---分离---分裂,D正确。故选D。12.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C和c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

CD.aBC、ABC、abC、abc【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

,但只有2种基因型。【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又每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产生的都

是相同的精子,所以基因型AaBbCc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故选C。13.一个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精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分别是()A.2、0、2B.2、4、8C.4、0、4D.4、8、8【答案】C【解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DNA数目4n4n4n2n2n2n2nn染色单体4n4n4n2n2n2n00四分体nn000000【详解】(1)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一

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四分体,说明该动物精原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即8条染色体。(2)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精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DNA数也为4个,由于该时期不存在染色单体,因此染色单体数为0。故选C。14.父亲正常,母亲

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A.卵细胞B.精子C.精子或卵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生出一个XXY正常的孩子,即两条X染色体中

一定有一个XB,由于母亲不能产生XB的卵细胞,因此父亲产生了XBY的精子,即异常发生在精子中,故B正确。15.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A.卵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答案】

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或者次级精母细胞。【详解】A、卵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该

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D、该细胞中着丝点还未分裂,说明减数分裂还未结束,因此该细

胞不可能是卵细胞,D错误;故选C。1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D.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答案】C【解析】【

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详解】A、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正确;B、染色体上含有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生物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正确;C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和DNA是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DNA、基因随染色体的复制、分离、传递而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D正确。故选C。17.DNA一般能准确复制,

其原因是:()①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②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③碱基互补配对是严格的④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均和亲代DNA相同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

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边

解旋边复制。【详解】①DNA分子规则双螺旋结构经解旋后为DNA复制提供两条模板,①正确;②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这不是DNA精确复制的原因,②错误;③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因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复制的准则,它保证子代DNA是以

亲代DNA提供的两条模板为标准合成的,③正确;④DNA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均和亲代DNA相同,但这不是DNA准确复制的原因,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30%,则双链中C+T占()A.50%B.20%C.30%D.15%【答案】A

【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

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因此,双链中C+T占50%。故选A。19.具有100个碱基对

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A.60B.80C.120D.180【答案】C【解析】【详解】这个DNA分子片段有60个腺嘌呤,就有60个胸腺嘧啶,200-120=80,即鸟嘌呤+胞

嘧啶=80个,那么鸟嘌呤就是40个。(每个这样的DNA分子有40个鸟嘌呤),连续复制两次,就形成了4个这样的分子,除去原来就有的一个,就是新形成了3个DNA分子。3×40=120,故选C。20.一个由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1/4B.1/8C.1/16D.1/24【答案】B【解析】【分析】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需要用到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产物是DNA。【详解】一个DNA复制4次后,形

成的DNA分子数为24=16种,其中含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故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2/16=1/8。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1.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错误的是:()A.需要的原料不同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C.进行的主要场所相同D.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需要的原料不同,转录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A正确;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转录需要的酶有RNA聚合酶而翻译时不需要,B正确;C、进行的主要场所不同,转录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从原则上看,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转录时有T与A配对,而翻译时,A与U配对、U与A配对,D正确。故选C。22.在下列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A.①②B.③④⑥

C.⑤⑥D.②④⑥【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逆转录过程;④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表示翻译过程;⑥表示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RNA(目前还未被证实)【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

转录,③表示逆转录,④表示RNA分子复制,⑤表示翻译,⑥表示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RNA,其中③④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⑥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未被证实.因此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③④⑥.故选B【点睛】23.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

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CTA肯定不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密码子是指mRNA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碱基种类包括:A、G、C、U。由这四种碱

基可以构成64种密码子,总共决定20种氨基酸,并且密码子中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因此密码子和氨基酸是61对20的关系,因此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密码子决定。【详解】A、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氨基酸一共有20种,因此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

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不含T碱基,B正确;C、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正确。故选C。24.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若考虑终止密码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碱基数目至少()A.396个B.195个C.39

0个D.260个【答案】A【解析】【分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

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详解】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且考虑终止密码子,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65+1)×6=396个。故选

A。25.下图为DNA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包含8种核苷酸B.DNA双链中②为模板链C.在③链上可以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D.⑤代表的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的转运RNA搬运【答案】D【解析】由于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

核糖,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所以图中包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A正确;根据信使RNA上的碱基为AUC,可推知模板链上的碱基应为TAG,所以DNA双链中②为模板链,B正确;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

量的蛋白质,所以在③链上可以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C正确;一种转运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由多个转运RNA搬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录和翻译过程,了解DNA和RNA之间的组成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6.某m

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转录此mRNA的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A.46%54%B.23%27%C.18%28%D.46%27%【答案】B【解析】【分析】DNA双链结构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每条链上的A+T的比值与双链中A+T的比值相同,由于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转录过程中DNA上的碱基T与A配对,DNA上的碱基A与U配对,因此mRNA中A+U的比值与DNA模板链中的A+T的比值相同。【详解】由题意知,mRNA中的U=28%,A=18%,则双链DNA分子中A+T=28%+18%=46%,双链DNA中的A=T=2

3%,C=G=27%。故选B。27.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B.基因控制性状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D.基因控制性状可以通

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而实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A错误;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正确;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

的性状,D正确.故选:A.【点睛】28.大肠杆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主要发

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但是只能发生在真核生物的个体中。【详解】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

有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的变异,不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所以只有基因突变,A正确。故选A。29.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A基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

a属于基因重组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片段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种类型:(1)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详解】A、一对等位基因Aa遗传,只会发生

基因的分离,不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A错误;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

组,C正确;D、同卵双生姐妹间的基因型应该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可能是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理解基因重组必须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的基因之间,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只能发生分离。30.大麦的一个

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14条C.28条D.56条【答案】D【解析】【分析】四倍体大麦有四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染色体数目7×4×2=56。

【详解】由“四倍体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可知四倍体大麦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7×4=28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所以四倍体大麦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28×2=56条。故选D。31.用马铃薯的

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可以得

到单倍体,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根据题干信息“单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可知该单倍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据此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故选C3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B.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C.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

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3、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

染色体组。【详解】A、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是单倍体,B错误;C、蜜蜂中的雄峰

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所以属于单倍体,C正确;D、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为单倍体,D错误。故选C。33.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二倍体生物经过减

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应不含同源染色体。【详解】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不属于二倍体生物的精细胞,A错误;B、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应为初级性母细胞,不属于精细胞,B错误;C、图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着丝点还未分裂,应为次级性母细胞,不属于精细胞,C错误;D、图D细胞不

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D正确。故选D。【点睛】熟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据此明辨图中各细胞类型所处的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4.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基因工程中,首先需要④提取目的基因;获得目

的基因后,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操作是否成功需要最后一步,即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③。ABD错误,C正确。故选C。35.

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运载体结合,所需的酶是:()①.限制酶②.DNA连接酶③.解旋酶④.DNA聚合酶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1)限制酶:能够识

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

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在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中,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因此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运

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工具酶是①限制酶和②DNA连接酶。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36.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A.大肠杆菌B.质粒C.植物病毒D.噬菌体【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在基因工程中,通

常使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故A错误。故选A【点睛】37.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来自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

方向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详解】A、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

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A正确;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的个体数就越多,而突变率不变,B错误;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D正确。故选B。3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

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

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

的形成。【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但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通过遗传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C正确;D、种群内基因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D错误。故选C。39.下

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A错误;

B、物种是形态上类似、自然条件下彼此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错误;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

离,D错误.故选C.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4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内容的是:()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

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据此答题。【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A错误;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

多样性,B错误;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生存环境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D。41.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A.家兔的毛色受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

∶3∶4,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灰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黑兔的基因型假设为AAbb、Aabb;则白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所以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详解】A、9∶3∶4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

所以家兔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B、F2灰兔有4种基因型(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B错误;C、F2灰兔基因型有(1/9AAB

B、2/9AABb、2/9AaBB、4/9AaBb)4种,可产生的AB配子占1/9+2/9×1/2+2/9×1/2+4/9×1/4=4/9,同理可算出Ab和aB配子各占2/9;ab配子占1/9,所以F2灰兔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4∶2

∶2∶1,C错误;D、F2中黑兔(2/3Aabb、1/3AAbb)产生两种配子,Ab∶ab=2∶1,白兔(1/4aaBB、2/4aaBb、1/4aabb)产生两种配子,aB∶ab=1∶1,则后代白兔的几

率是1/3,D正确。故选D。42.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B.3:2:1C.5:2:1D.1:2:1【答案】A【

解析】AA和Aa二者数量之比是1:3,则AA占1/4、Aa占3/4,1/4AA自交后代是1/4AA,3/4Aa自交后代基因型是(3/4×1/4=3/16)AA、(3/4×1/2=3/8)Aa、(3/4×1/4=3/16)aa,所以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是7:6:3。故选A。4

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0B.25%C.50%D.100%【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细胞中每1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放射性同

位素(如15N)标记、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复制1次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且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由此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各选项。【详解】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每个DNA分子的双链均用15N标记,以14N的

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完成复制后,每个亲代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这两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同1条染色体所含有的2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所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每条染色单体都含有15N;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所形成的4个精细胞都含有15N;精细胞变形发育形成精子。可见,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

比例是100%。故选D。44.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

【答案】D【解析】【详解】A、①为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与DNA的比为1∶1,A错误;B、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C、⑤为分裂间期细胞,其可以是有丝分裂间期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可以为体细胞,

也可以为配子,若⑤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则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顺序是⑤→③→①,C错误。D、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与DNA的比为1∶1,D正确。故选D。45.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

基本骨架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当DNA复制时,⑨的断开需要解旋酶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脱氧核糖、②是含氮碱基、③是磷酸、④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⑥、⑦、⑧都表示含氮碱

基(⑤是腺嘌呤、⑥是鸟嘌呤、⑦是胞嘧啶、⑧是胸腺嘧啶)、⑨是氢键。【详解】A、①脱氧核糖和③磷酸的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B、图中④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正确;C、DNA复制时,⑨氢键的断开需要解旋

酶,C正确;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碱基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A。46.下列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年的植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可能存在2、3、4个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种子即为三倍体种子C.第二年的

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答案】C【解析】【分析】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

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详解】A、第一年的植株中,减数分裂后得到的配子中

含2个染色体组;胚是由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故有3个染色体组;种皮和果肉都属于母本的体细胞,均为4个染色体组,A正确;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种子即为三倍体种子,B正确;C、第二年的植株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培育

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D正确。故选C。47.如图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表中为部分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氨基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密码子GCAUUUAAAUGGCCGUU

CAAGCCCCCUA.真核细胞中a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RNA聚合酶的催化B.③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C.④的形成方式是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D.根据表中信息所示⑤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赖

氨酸【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①为DNA分子;②为mRNA分子,是翻译的模板;③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④为多肽链;⑤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氨

基酸。【详解】A、a为转录过程,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A正确;B、③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B正确;C、④为多肽链,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C正确;D、⑤是tRNA,其上面的反密码子是AAG,决定其的

密码子是UUC,因此其转运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D错误。故选D。48.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

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且这两个过程在同一时空进行,应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图乙为中心法则,其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

;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RNA分子的复制;⑤表示逆转录过程。【详解】甲图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而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所以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B错误;图乙中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RN

A的复制,⑤是逆转录过程,图甲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转录和翻译,为图乙中的②③过程,C错误;图乙中①为复制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C-G、G-C)、②为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

、T-A、C-G、G-C)、③为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④为RNA复制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⑤为逆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T、U-A、C-G、G-C),可见这五个过程中,涉及碱

基A与U的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明确图甲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9.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

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可知,①过程为具有相对性

状的亲本杂交,其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③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使

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图中①表示杂交过程,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B、②是减数分裂过程,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了四种类型的配子,B正确;C、③是花药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错误;D、④过程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者低温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C。50.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

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松鼠的进化过

程,其中a表示地理隔离,这可以阻断种群中的基因交流;b表示自然选择过程;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详解】A、图中a表示由于地理隔离使原种群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种群甲和乙,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历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历地理隔离,A错误;B、b过程表示自然选择,

它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C、①②③④⑤⑥表示变异,它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错误;D、品系1和品系2还是同一物种,要经过长期的进化产生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物

种1和物种2,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51.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正常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庭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

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在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病。(2)若Ⅲ2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3)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4的基因型为______。(4)

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2和Ⅲ4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生了一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

_____。【答案】(1).乙(2).常(3).隐(4).11%(5).AaXBXb(6).aaXbXb(7).1/6(8).1/3(9).0(10).1/3【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利用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其父子皆病可能为伴性(或女正常其父子皆正

常可能为伴性),其父子有一正常者一定为常隐。确定系谱图中甲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由已知条件“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得出乙病为血友病,据此答题。【详解】(1)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假设甲病

为血友病,则由Ⅱ1、Ⅱ2不患病而Ⅲ1患病可知假设错误,所以乙病为血友病。同样根据Ⅱ1、Ⅱ2不患病而生出的孩子Ⅲ1患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只考虑甲病,由Ⅲ1是aa,可得Ⅱ1、Ⅱ2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A

A(1/3),Aa(2/3),而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女子是Aa的概率为66%,只有当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时,子代才会患甲病,所以Aa(2/3)×Aa(66%)→aa=2/3×66%×1/4=11%。(3)Ⅱ2是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但是她的爸爸是血友病患者,因此她肯定是血友病携带者;又因为

她的女儿为甲病患者(aa),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4号是两病兼患的女性,其基因型必为aaXbXb。(4)已知Ⅲ2基因型是1/3AAXBY、2/3AaXBY,Ⅲ4号基因型为aaXbXb,则甲病=2/3×1/2=1/3;乙病=1/2。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3×1/2=1/

6;只患乙病的概率为2/3×1/2=1/3;Ⅲ2没有乙病的致病基因,故女孩不可能患乙病,故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女孩的概率为0;生了一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1=1/3。【点睛】解答人类遗传病的题型要善用口诀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分析时,要一种遗传病,一种遗传

病单独研究,在运用乘法定律解答相关计算。52.如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

_______,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______。(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________所示的细胞中。(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是________。②与图2对应的区段是________。【答案】(1).①②③⑤(

2).②③④⑤(3).②④⑤(4).⑤和②(5).AB和FH(6).CD【解析】【分析】分析图1: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

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分析图2:图2表示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减数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⑤;含两个染色

体组的细胞是②③④⑤。(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②④⑤可表示减数分裂。(3)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图⑤所示的细胞中;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组,即图②所示的细胞中。(4)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

是AB和FH;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CD段。【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53.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2)mRNA是以图中的③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___

的催化作用下,由4种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依次连接形成的。(3)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有_______种,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图中[]________________。(4)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

: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________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④中_______发生相应改变。【答案】(1).DNARNA蛋白质(2).②RNA聚合酶(3).核糖

核苷酸(4).61(5).④多肽(肽链)(6).1(7).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氨基酸序列)【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解旋酶;②表示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③表示DNA模板链;④表示翻

译合成的多肽链。【详解】(1)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该过程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2)mRNA是以图中的③mRNA为模板,在②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

酸为原料,依次连接形成的。(3)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tRNA分子有61种,tRNA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它所携带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图中④多肽(肽链)。(4)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1个密

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④中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发生相应改变。【点睛】本题结合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

的知识准确答题。54.下图为5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A→B

→C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3)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该药剂作用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4)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杂交(2).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3).单倍体(4).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花药离体培养(6).基因突变(7).秋水仙素(8).

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9).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10).植物组织培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A→D新品种”是杂交育种,“A→B→C→新品种”是单倍体育种,“种子或

幼苗→E→新品种”是诱变育种,“种子或幼苗→F→新品种”是多倍体育种,“植物细胞→G→J→新品种”是基因工程育种。【详解】(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由于杂交育种要从F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从F2开始选种。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该育

种方式得到的亲品种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B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E方法为诱变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3)在C和F过程中,都是用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由G到H过程中为基因工程育种,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

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同时比较分析出几种育种方法的特点及不足。55.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和__

____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图中③指________。(2)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__,此时种群A的

基因频率为________,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突变(2).基因重组(3).自然选择学说(4).55%(5).

70%(6).发生了进化(7).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④表示基因多

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1)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2)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

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0%+60%×1/4=55%,aa基因型的个体占60%×1/4=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A%+1/2A

a%=55%+1/2×(60%×1/2)=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中

的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的解题的关键,解析时把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形成概念间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网络,便于理解与应用。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