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7)页,79.72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49a5c5b7e775603e4eb20fd85bd25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
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3.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科学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A.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结果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5.有学者认为,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中国可以形
成网络立体状态的权力运行结构。与该学者观点相关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6.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有()领域重要成就高
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突破14万千米,世界第一港口吞吐量世界前十,中国占7席移动通讯实现4G同步,5G引领跨越天文学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人工智能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②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的推动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④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1993年宪法修正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
这一举措()A.明确了计划经济积极意义B.重在提升公民参政议政意识C.有利于加强国营经济地位D.有效保障我国市场经济运行8.1987年,周纯娟拿到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湾同胞回乡探亲证》,回到阔别38年的家中,成为首位“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
台湾同胞。材料表明海峡两岸()A.实现了真正的停火B.打破了隔绝的状态C.达成了“九二共识”D.实现了真正“三通”9.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
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A.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C.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D.拥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10.阿拉
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时()A.日本正在进行大化改新B.中国正处于大唐盛世C.儒学在东南亚地区流行D.利玛窦来华传播教义11.《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
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12.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13.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
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14.《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
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A.内容全面B.思想落后C.传播广泛D.影响深远15.在古代
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6.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
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
展17.下列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小封建主通过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B.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18.12世
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
现象()A.城市自治B.殖民扩张C.君权神授D.三角贸易19.下列关于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②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崛起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
0.12世纪末,日本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D.天皇与幕府联合而治21.“浮动园地”是一种创造性地扩大耕地面
积的方法,它属于什么人的创造()A.玛雅人B.阿兹特克人C.印加人D.墨西哥人22.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
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23.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
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24.据记载,当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了达·伽马此行的目的是()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25.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
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26.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
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的是()A.三角贸易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商业危机27.从地理大发现到1640年间,至少有180吨黄金和17000吨白银被运往欧洲,而真实的数据可能至少是这一数量的一倍。黄金和白银的流入对欧洲的影响是()A.加速资本的原
始积累B.加剧美洲的贫困落后C.使商品价格持续下跌D.意大利地位日益凸显28.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
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29.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B.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C.印第安人的送丧仪式D.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30.《新全球史》载:“1500年以后
,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撞比之前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平衡二、非选择题(2题,每题20分,共40
分)31.(20分)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成为新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
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
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
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6分)(2)根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指出“大帆船贸
易”衰落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各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6分)3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建国初期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战略——“优先战略”和“平衡战略”思想。优先战略
是一种防御型的经济措施,它一般是快速提高国家当前所急需产业部门的实力,扭转国家在重要产业部门长期处于劣势的局面,其发展方向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平衡战略则是一种全面型的经济措施,这种战略必须是在国家安全得以充分保障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下才能实现。中国能否过早实施“平衡战略”,推动国
家经济的全面发展?过去史学界对此问题回答的口径几乎一样,认为:“过早地实施‘重工业优先战略’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轻重经济比例的失调,对后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而笔者认为在建国初期特
殊的社会历史时期条件下,“优先战略”是必要的。——摘编自黄翰鑫《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战略问题的宏观探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战略”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观
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0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2020·浙江湖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4)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基本制度,排除A项;“一国两制”是在20世纪80年底初由邓小平提出的,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制度,排除D项。2.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
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答案】A【解析】此题要理解“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故A项符合。B项中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发动
的,排除B项;C项中“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发动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成就,排除C项;D项中“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排除D项。3.(2020·广东广州八区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1)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
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科学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我国的国
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答案】C【解析】据材料“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可知,该论断是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生产力水平却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提出
来的,故选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段,而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召开的,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B项;1952年我国的国民
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之后才进行了三大改造,改造结束后才召开了中共八大,排除D项。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
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A.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结果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答案】D【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在三个不同时期内的发展观,从“大跃进”的失误,到改革开放的伟
大转折,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不断探索,故选D项;1957年以来,国际形势经历了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等变化,并非不断缓和,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非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排
除B项;“大跃进”运动属于建设生活主义道路中的错误探索,并未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5.有学者认为,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中国可以形成网络立体状态的权力运行结构。与该学者观点相关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C【解析】据材料“协商民主制度”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的
是人民当家作主,而非“协商”,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的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指的是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6.(2020·浙江湖州高一第一学期期
末·40)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有()领域重要成就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突破14万千米,世界第一港口吞吐量世界前十,中国占7席移动通讯实现4G同步,5G引领跨越天文学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
镜FAST(天眼)人工智能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②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的推动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④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基础设施领域众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
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故①正确;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有利于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开展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从而推动基础设施领域的突破,故②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基础设施领域取得成就的根本制度保障,故③正确;从“
一五”时期“四五”时期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非改革开放之后,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7.(2020·广东广州八区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8)1993年宪法修正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
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这一举措()A.明确了计划经济积极意义B.重在提升公民参政议政意识C.有利于加强国营经济地位D.有效保障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答案】D【解析】这一措施从法律上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坚强后盾,并确保
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可以有效保障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故选D项;据材料“取代‘计划经济’”可知,这一措施明确了计划经济的弊端,而非积极意义,排除A项;提升公民参政议政意识主要依靠的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据材
料“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可知,这一措施使国营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非加强了其地位,排除C项。8.(2020·广东广州八区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7)1987年,周纯娟拿到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
号《台湾同胞回乡探亲证》,回到阔别38年的家中,成为首位“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材料表明海峡两岸()A.实现了真正的停火B.打破了隔绝的状态C.达成了“九二共识”D.实现了真正“三通”【答案】B【解析】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
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故选B项;海峡两岸实现真正的停火是在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排除A项;“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
92年,排除C项;实现了真正“三通”是在2008年,排除D项。9.(2020·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0)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
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A.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C.坚持实行改
革开放政策D.拥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答案】C【解析】据所学改革开放的知识可知,深圳是对外开放的先锋,其崛起主要得益于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故选C项;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安徽小岗村,排除A项;深圳是经济
特区而非特别行政区,与“一国两制”方针无关,排除B项;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一直存在,而其在某一个时期崛起,原因必然和该时期的时代背景相关,据材料“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40年来……”可知,其崛起原因应
与其成为经济特区有关,排除D项。10.(2020·选三第6课同步测试·6)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时()A.日本正在进行大化改新B.中国正处于大唐盛世C.儒学在东南亚地区流行D.利玛窦来华传播教义【答案】B【解析】阿拉伯帝国于
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时期。11.(2020·选三第3课同步测试·12)《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故选B项。12.(2020·选三第3课同步测试·1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
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
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答案】C【解析】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得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C项符合题意。13.(2020·选三第3课同步
测试·2)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
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可知,材料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
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编撰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故C项符合题意。14.(2020·选三第3课同步测试·10)《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
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A.内容全面B.思想落后C.传播广泛D.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
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故选A项。15.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A.婆罗门B
.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C【解析】据材料“古代印度……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吠舍是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指从事农业、畜牧、手工业、商业等生产事业之一般平民阶级,符合题意,故
C正确,排除ABD。16.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
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世界名城,城内商
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传播与交流,故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故B符合题意,ACD排除。17.下列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小封建主通过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B.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使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
关系,故C正确;小封建主只向上一级封建主效忠,故AB排除;各阶层之间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故D排除。18.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
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A.城市自治B.殖民扩张C.君权神授D.三角贸易【答案】A【解析】据材料“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
地区……市政官……共和国……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市政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城市自治的现象,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君权神授、三角贸易,故BCD排除。19.下列关于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
说法正确的是()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②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崛起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
国在14世纪初崛起;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约10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故②③错误,①②正确,故选B。排除ACD。20.12世纪末,日本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D.天皇与幕府联合而
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故选B。排除ACD。21.“浮动园地”是一种创造性地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
,它属于什么人的创造()A.玛雅人B.阿兹特克人C.印加人D.墨西哥人【答案】B【解析】据材料“浮动园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创造了“浮动园地”,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22.有
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
果”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的发展为远洋航行成功提供了条件,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23.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
、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A【解析】15—16世纪时期的西、葡两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探险家在王室大力支持下开辟新航路,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
史实,排除。24.据记载,当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了达·伽马此行的目的是()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答案】C【解析】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客观效果,不是主观动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抢占殖民地的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可知达·伽马航行到印度是为了追求丰厚的商业利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控制印度王室的信息,故D项错误
。25.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
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答案】C【解析】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表明航海探险活动被多个国家的人所接受,航海活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6.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
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的是()A.三角贸易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商业危机【答案】B【解析】材料只提到美洲、欧洲,不能得出三角贸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带来商业革命,各地商品互相流通,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商业危机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故D项错误。27.从地理大发现到1640年间,至少有180吨黄
金和17000吨白银被运往欧洲,而真实的数据可能至少是这一数量的一倍。黄金和白银的流入对欧洲的影响是()A.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B.加剧美洲的贫困落后C.使商品价格持续下跌D.意大利地位日益凸显【答案】A【解析】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
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对欧洲的影响,故B项错误;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使得欧洲商品价格上涨,即“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故D项错误。2
8.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N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答案】A【解析】由材料“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
”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战争的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热兵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故D项错误。29.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
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B.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C.印第安人的送丧仪式D.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答案】A【解析】16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西欧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积累财富,体现了资
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矿山劳动时间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推知印第安人的送丧仪式如何,故C项错误;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故D项错误。30.《新全球史》载:“15
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撞比之前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
平衡【答案】A【解析】材料“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故A项正确,D项错误;根据材料“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可知,跨文化互动不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才得以展开的,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推动而非阻断跨洋交流,与材料中“1500年
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2.(20分)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成为新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
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
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
代的中国与世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6分)(2)根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指出“大帆船贸易”衰落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各大
洲发展进程的影响。(6分)【考点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大帆船贸易”【答案】(1)主要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明朝开放海禁;中国商人积极参与;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任答3点得6分)(2)主要特点:西班牙垄断贸易;白银交换
商品。(4分)原因:英国确立海上霸权;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4分)(3)影响: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美洲财富被大肆掠夺;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任答3点得6
分)【解析】(1)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可知明朝开放海禁;根据材料“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可知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根据材料“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
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可知中国商人积极参与;根据材料“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可知中国
与美洲市场的互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之所以能够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主要是新航路的开辟。(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可知西班牙垄断了与中国的贸易;根据材料“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可知白银交换商品。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可知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根据材料“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可
知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3)根据材料“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可以推知,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根据材料“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可知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
别是中国经济繁荣;根据材料“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可推知美洲财富被大肆掠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59.(2021·河南信阳高三12月调研考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建国初期在工业化
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战略——“优先战略”和“平衡战略”思想。优先战略是一种防御型的经济措施,它一般是快速提高国家当前所急需产业部门的实力,扭转国家在重要产业部门长期处于劣势的局面,其发展方向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平衡战
略则是一种全面型的经济措施,这种战略必须是在国家安全得以充分保障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下才能实现。中国能否过早实施“平衡战略”,推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过去史学界对此问题回答的口径几乎一样,认为:“过早地实施‘重工业优先战略’不利于
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轻重经济比例的失调,对后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而笔者认为在建国初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条件下,“优先战略”是必要的。——摘编自黄翰鑫《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战略问题的宏观探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战略”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建国初期中国采取重工业“优先战略”,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3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敌视政策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国家安全成为建国
初期的重中之重。(2分)建国初期,国家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国防安全缺乏重工业基础保障,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2分)苏联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迅速建立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为“优先战略”提供了经验。(2分)综合当时的国际环
境和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分析,实施“优先战略”在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一五计划建设的成果也证明这种抉择正确。(3分)示例二:建国初期现实情况决定工业化建设应该采取“平衡战略”,既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又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建国之初
,经济残破,民生凋弊,实施重工业为中心的“优先战略”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利于工业化的长期发展。(2分)以牺牲农民利益积累重工业建设的资金,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全局。(2分)我国五十年代后期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为代表的冒进策略,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0年
冬天的“八字方针”以调整国民经济比例为中心,国民经济状况才得以好转。(2分)综合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实施“平衡战略”,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才是既有利于工业化建设,又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
选择。(3分)【解析】据材料“优先战略是一种防御型的经济措施,它一般是快速提高国家当前所急需产业部门的实力,扭转国家在重要产业部门长期处于劣势的局面,其发展方向是具有针对性的……而笔者认为在建国初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
条件下,‘优先战略’是必要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拟论题:建国初期中国采取重工业“优先战略”,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据材料“平衡战略则是一种全面型的经济措施,这种战略必须是在国家安全得以充分保障和综
合国力全面提升下才能实现……‘过早地实施‘重工业优先战略’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轻重经济比例的失调,对后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可以拟论题:建国初期现实情况决定工业化建设应该采取“平衡战略”,既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又可保障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可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等方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