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东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A卷)+含答案.docx,共(10)页,50.82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3e1e1973b583d4359fa3799527c7cb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9月)语文试题(A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华儿
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由以血缘为基础的原始民族宗法制进入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由家而国”的历史过程,“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和治理观念,促使人们
形成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心理。从天然亲情开始,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仁爱扩至他人、桑梓、邦国,凝练为关爱同胞、经世报国的思想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内忧外患,家国意识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外敌与建设国家的坚
强精神力量。家国情怀的实质是人类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开放的情感体系,《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个人而至天下,由一点向外扩展,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逻辑与情感。中国人自古就有大九州的观念,视界是覆盖六合八荒的。中华传统文化重
“和合”,倡导“和而不同”,家国情怀始终内蕴着人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视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人愿意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
力量,从而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界。(摘编自陈金霞《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我们要弘扬家国情怀,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
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相依,家国同理。家国情怀更体现为爱国,体现为由对“小家”的爱升华为对“大家”的爱,因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每个“
小家”都是“大家”的一分子,拥有着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责任。当前,社会上也存在想让自己的“翅膀”挂满黄金的现象,这种现象重视了“小家”而轻视了“大家”,以财富名利的现实满足矮化了家国情怀的崇高价值,背离了家
国情怀应有的要求。新时代家国情怀主要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表现为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弘扬家国情怀要不断提升认知,培养情感。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实现以理服人、以学养人、以情感人的合力,不断深化全体人民
对家国共同体的深刻认知,营造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良好社会心态和情感基础。家国情怀是知行统一的,既需要理性认识,也需要情感基础,更需要实际行动。始终秉承家国情怀,就要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
相连,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由于个体的身心特点不同,个体从事的职业不同,不同个体体现出来的能力具有差异性,其社会贡献的绝对量就有差异。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弘扬家国情怀是能力大的伟大人物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人民是历史的
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全体人民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在自
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服务于祖国和人民,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摘编自练庆伟《家国情怀的时代意蕴》)材料三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必然有其积极价值取向和道德力量,这种力量我们称之为时代精神。优秀文艺作品之所以
能够给人以心灵归属感,就在于它们敏锐地发现和艺术地表达了时代精神,让人体会到家与国、个人与社会、今天与过去的血肉联系和精神共鸣。以文艺创作弘扬家国情怀,要勇于表达中华民族传承至今、富于时代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化中国人内心的精神追求,书写中国人在
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鲜明反映倡导什么、拒斥什么、坚守什么。比如,中国人笃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自律、行善、勤劳、节制,富于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比如,中国人历来主张“国不以
利为利,以义为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义利观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再如,中国人历来提倡在社会活动中保持平和谦逊心态,推崇天人和谐、忠贞不渝、知音难遇等。这些价值追求无形中维系着社会健康运转,增强着我们继往开来、走向富强的文化自信,使全体人民心
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以文艺创作弘扬家国情怀,要投身伟大时代,深入伟大实践,使家国书写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当代家国故事主题就是中国社会的创造、进步和昂扬,是中国在现代化路途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是我们越来越接
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史诗般的成就呼唤史诗般的作品,作家艺术家只有拥有新眼光、新角度、新观念,才能把一个进步的现代的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呈
现在世界面前。在新时代讲述家国故事、抒发家国情怀,要善于抓住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和心灵世界变化,要善于塑造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形象,善于利用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新兴媒体和艺术语言,具备面向全人类讲述中国故事的雄心
和能力。作家、文艺家通过文艺创作,化刻板印象为鲜活形象,使“神秘”中国化为“多彩生动”中国,让世界对中国人伟大追梦精神和爱家爱国爱人类的博大胸襟有更全面更立体更深入的了解。(摘编自梁鸿鹰《在新时代书写家国情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一种核心理念,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认同国家、民族、文化的情感基础。B.家国情怀内蕴人类情怀,因而是一个开放的情感体系,这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句可知。C.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家,进而体现为爱国,最
高境界是爱人类,把世界视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D.家国情怀是知行统一的,秉承家国情怀就要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家而国”的历史过程,爱家、爱乡、爱
国的民族心理的形成与“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和治理观念有关。B.古代中国人有大九州的观念,今天中国人愿意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致力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从而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界。C.时代精神就是能让一个民族得以自立于当今世界
民族之林的积极价值取向和道德力量,缺乏时代精神的民族必然缺少心灵归属感。D.以文艺创作弘扬家国情怀,除了要勇于表达中华民族传承至今、富于时代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投身时代,深入实践。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
一项是()A.文化总能唤起人们对民族共同体最深沉的依恋。闻一多曾说,“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B.梁晓声的《人世间》通过对祖国几代人灵魂蜕变、浴火重生的刻画,讴歌个人与国家荣辱与共,个人理想追求与家国利益相契合的精神,感人至深。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人民
居家防疫,家庭、社区“各自为战”,基层社区严防死守,从家庭到村庄、社区、街道、县市都守家有责、守土有责。D.中国自古多忧患,屈原“哀民生之多艰”,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都是国家、天下的兴亡。4.材料二在论
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三则材料论述家国情怀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地猎狍梁晓声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鄂伦春族猎人常经过我们连,冬季上山,春季下山
。连里的老职工、老战士,向鄂伦春族学习,成为出色猎人的不少。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狍子也多。所以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雉飞到饭锅里”的夸张说法。狍天生就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故人们叫它们“傻狍子”。人如
觉得别人傻,在当地会这么说:“瞧他吧,傻狍子似的。”狍的确傻。可再傻,它见了人还能不跑吗?当然也跑。但它没跑出去多远,就会站住,还会扭头望望,仿佛在想——我跑个什么劲儿呢,那人不一定打算伤害我吧?往往就在它望着人发愣之际,猎枪响了……狍真的很傻,很少见那么傻的野生动物。一辆汽车
在公路或山路上开着,而一只狍要过路。车灯照住狍,狍就站在路中央不动了。它似乎想弄明白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亮的光会照住它?司机一提速,狍被撞死了。我在北大荒当知青的六年间,每年都听说汽车撞死狍的事。不但汽车撞死过狍,而且连拖拉机也撞死过狍。当年,团里有一批“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即使挂
到最高挡的5挡,又能快到哪儿去呢?但架不住傻狍子愣是站在灯光中不跑啊。狍的样子其实一点儿都不傻,长得还很秀气。狍的耳朵比鹿长一些,眼睛比鹿的眼睛还大。公狍也生角,却不会长到鹿角那么高,也不会分出鹿角那么多的叉儿,一般只分两个叉儿。狍不会碎步跑,只会奔跃,但绝不会像鹿奔跑得那么快,也不
会像鹿跃得那么远。狍虽是野生动物,但又显然太缺乏“野外运动”的锻炼。狍,傻在它那一双大眼睛。狍的眼中,尤其母狍的眼中,总有那么一种犹犹豫豫、懵懂不知所措的意味。我这里将狍的眼神比作仿佛到了该论婚嫁的年龄,但仍然缺乏待人接物的经验,因而每每陷于窘状的大姑
娘的眼神。这样的大姑娘从前是很有一些的,但现在不多了。狍发现了人,并不立即逃跑,而是引颈昂头,凝视着人。也许凝视几秒钟,也许凝视半分钟甚至一分钟之久。要看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人以及什么样的人,人在干什么。狍对老人、小孩儿和女人,戒心尤其不足
。我在连队当小学老师的两年,小学的校长是转业兵,姓魏,待我如亲兄弟。他是连队出色的猎手之一。冬季的一天,我随他进山打猎。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两行狍的蹄印。他俯身仔细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一大一小。我们循踪
追去,果然看到一大一小两只狍。体型小些的狍,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灵巧。它分明是想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雪深,人追不快,狍也跑不快。看那只大狍跑不动了,我们也终于追到猎枪的射程以内,魏校长的猎枪也举平瞄准了。那体型小些的狍,便用身体将大狍撞开
,然后,它在大狍的身体前跑来跑去,使魏老师的猎枪无法瞄准大狍,连开了三枪也没击中。魏校长生气地说:“我的目标明明不在它身上,可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傻狍毕竟斗不过好猎手。终于,它们被我们逼上了山顶,旁边是悬崖,它们无路可逃了。在距离它们只有十几步远处,魏校长站住了,激动地说:“我本来只想
打那只大的,这下,两只都别想活了。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他说罢,举枪瞄准。狍不像鹿或其他动物,它们被迫到绝处,并不自杀,相反,那时它们或目不转睛地望着猎人,或凝视枪口,一副从容就义的样子。那种从容,简直没法细说。那时它们的眼神,就像参加奥运会的体操选手,连出差池,遭到淘汰已成定局,厄运
如此,只好听天由命。某些运动员在那种情况下,目光不是也要望向记分牌吗?那是运动员显示最后自尊的意识本能。狍凝视枪口的眼神,似乎是要向人证明——它们虽是动物,被人叫作傻狍子,却可以死得如人一样有自尊,甚至比人死得还要
有自尊。悬崖边上,两只狍一前一后,身体贴着身体,体型小些的在前,体型大些的在后。在前的分明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子弹,眼神中有一种无悔的义不容辞的意味,似乎还有一种侥幸——或许猎人的枪里只剩一颗子弹呢!它们的腹部都因刚才的奔逃而剧烈起伏。它们的头都高昂着,眼睛无比镇定地望着我们。体型小些的狍终于不望
我们,将头转向大狍,仰望大狍。大狍则俯下头,用自己的头亲昵地蹭对方的背和颈,接着,两只狍的脸偎在一起。我心中顿生恻隐,正奇怪魏校长为什么还没开枪,向他瞥去,却见他不知何时已将枪放下了。他说:“它们不是一大一小,而是夫妻啊。”我不知说什么好。
他又说:“看,我们以为是小狍的那一只,其实并不算小,它是公的。看出来没有?那只母的怀孕了,所以显得大……”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鄂伦春人不向怀孕的母兽开枪是有道理的。看它们的眼睛,人在这种情况下打死它们,是要遭天谴的呀!”魏校长说着,干脆将枪背在肩
上。后来,他盘腿坐在雪地上,吸着烟,望着两只狍。我也盘腿坐下,陪他吸烟,陪他望着那两只狍。我和魏校长在山林中追赶了三个多小时,魏校长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杀它们,甚至可以来个“串糖葫芦”,一枪击倒两只,但他决定不那样做了。那一刻,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漫上山头,将雪地染得像罩
了红纱,两只狍在悬崖边相依相偎,身体紧贴着身体,眷眷情深,根本不理睬我们两个人的存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了“我”的视角。这是因为“我”亲历了狩猎的过程,
近距离地观察过两只狍和魏校长,用心感知过这一切,“我”最方便把读者带进故事。B.作者在介绍狍子和写被逼上悬崖面对死亡的两只狍子时,都很细致入微地描写它们的眼神,这是因为狍子的眼神让“我”体察到了此刻它们的内心。C.小说通过对一次雪地
里穷追两只狍而最终在稳操胜券时放弃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弱小者的惋惜和与动物共享地球这个家园的美好愿望。D.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个形象是公狍和老魏。长期以来,人们对狍子的认知就是“傻”,而老魏对狍子从穷追到放弃,是因为他对狍子有了新的认知。7.关于文中的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A.“我不知说什么好”“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是因为“我”的心很乱,“我”很不愿意两只狍子被射杀,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说。B.“魏校长说着,干脆将枪背在肩上”,这个动作,说明魏校长内心很坚定,他彻底放弃了猎杀狍
子的打算。C.魏校长坐在雪地里,吸着烟,望着狍子,因为他太累了;“我”也坐着陪着他吸烟看狍子,因为“我”也太累了。D.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染红了雪地,雪地上坐着放下了猎枪的“我们”,悬崖边有眷眷相依的狍子,小说的结尾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8.魏校长对狍子从穷追到放弃,是因为随着事态的发展,他对狍子的认知和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这种变化。9.小说在讲述“这次”猎狍的经过之前,用了大量的篇幅来絮谈狍子的“傻”,谈到它常常因为“凝视”而被射杀被撞死,揭示它“傻死”的根源在于“戒心不足”,这部分絮谈带来了怎样的
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对曰
:“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秦师伐晋,以
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竟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
丸也;宰夫肠熊踏不熟,杀之,置诸舂,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
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晋灵公A不君B厚C敛D以雕墙E从
台上弹F人G而观H其辟丸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华元为植”的“植”名词用作动词,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植”字用法相同。B.骖乘是古代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又称为“车右”,地位最高的人坐在左边,居中的是御者。
C.诗即《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本文中的句子语出自《诗经·大雅》。D.“贼民之主”的“贼”意为杀害,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忍能对面为盗贼”的“贼”字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国想要赎取华元,车
马仅送去一半,华元就了逃回来,进城后见到了他的车夫,并且一起逃到了鲁国。B.华元在巡视工作时受人嘲讽,华元让骖乘反驳筑城的人,面对役夫的怨愤,华元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C.秦国攻打晋国,赵盾认为,宗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很快就要完了,应加重他们的弊病,最终离开了郑国。D.士会对晋灵
公做事感到很担心,三次前去劝谏,晋灵公尽管在口头上说要改错,但在行动上还是不改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4分)(2)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4分)14.士会曾三次劝谏晋灵公,其劝谏的话语具有
极强的说服力,请据此简要概括士会劝谏(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暮春陆游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注】开编:打开书。曩(nǎ
ng):以往,从前。曩岁:往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数间茅屋”可见生活清贫,而“万卷藏书不救贫”语带夸张中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B.颔联对仗工整,将时序匆匆,浓缩在燕之来去、花之开落中,并点出暮春之意。C.全诗构思很见匠心,后半首紧承前
半首,且有照应之妙,如颈联内容上与首联和颔联都有照应。D.体裁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风格上,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作;语言上,诗歌用语质朴,不事雕琢。16.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
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2)在《春江花月夜》
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3)《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权贵们的蔑视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心情的诗句是:,。三、语言文
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
,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①。环顾周围,曾②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
单薄的绿意。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③,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
④,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晚秋。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不少人认为糖是甜蜜的“陷阱”。糖,①?其实,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在内的碳水化合物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身体每时每刻都需要糖,它既是人
体构成的“砖块”,又是为各组织器官供能的“燃料”。由此可见,②当然这不代表可以敞开吃糖,放任自己沉的溺在香甜带来的快乐之中。众所周知,长期高糖饮食会引起种种健康问题。如果既过量饮用甜饮料或食用甜食、精制米面等,③,未能及时消耗的糖就会被人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久而久之会导致肥胖,还可能促进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高糖饮食更是绝对禁止的。因此,控制饮食中糖的总摄入量比单纯追求“无糖”食品、“0糖”饮料更重要。21.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
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因天赋、能力不足而感到懊恼和不甘。对此,有人提倡“与自己和解”,追求“满意的自己”;也有人主张突破、改造自己,追求“完美的自己”;也有人兼而采之。但无论哪种选择,最终都是为了成为“合适的
自己”。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A2.C3.B4.①观点鲜明,层次明晰:开头提出“新时代要弘扬家国情怀”观点,接下来从三个方面
论述如何弘扬,层次分明。②方法多样,论证有力: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将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家国情怀论证得全面、深入。5.材料一侧重论述家国情怀概念的发展历程和实质;材料二侧重论述新时代如何弘扬家国情怀;材料
三侧重论述新时代文艺创作要弘扬家国情怀。6.C7.C8.①当魏校长向母狍开枪时,公狍撞开母狍,在母狍前跑来跑去,魏校长很疑惑,以为它找死,很生气;②当两只狍子被逼上山顶,无路可逃时,魏校长很激动,决心把两只一起射杀;③当公狍用身体挡住母狍,两只狍子互相凝视
,互相偎依,从容就死时,魏校长放下了猎枪,他被感动了。9.①让我们透过狍子的神情,初窥它们的内心,它们常常因为低估人类的威胁而送命,这使我们对它们充满了怜悯和痛惜;②对狍的眼神和凝视的细腻描写是对后文狍将遭射杀时视人和对视的铺垫,使后文更真实更感人;③与下文公狍至死也设法保全母狍形成对照,它
多么勇敢淡定智慧,它使人肃然起敬。10.BEG11.A12.A13.(1)你劝谏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有人继续劝谏了。请让士会先去,不听,你再接着劝谏。(2)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难道只有
臣下们依靠它吗?14.①首先,直接指出“有错能改是最好的事情”这一道理。②然后,引用《诗经》之言,通过充分的理由说明弥补过错的重要性。③最后,假设论证,说明弥补过失所带来的结果。【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灵公
做事不合为君之道,重重地收税用来彩画墙壁,从高台上用弹九打人而看他们躲避弹九的形状。“君”,名词作动词,(做事)符合为君之道,“灵公不君”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开,故B处断开;“厚敛”是偏正结构,中间不
断开;“以”,连词,表目的关系,“雕墙”是“厚敛”的目的,“厚敛以雕墙”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开,故E处断开;“弹人”是动宾短语,中间不断开,“从台上弹人”是偏正结构,其前省略主语“晋灵公”,句意完整,其后断开其后断开,故G处断开
。故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需要断句的三处为:BEG。15.D16.①“万卷藏书不救贫”,诗人虽然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可读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懑;②颔联和“照水”一句,感叹时光流逝,深含年华易逝的悲慨和虚度年华的惆怅心情;③“开编”句说打开书卷阅读,如遇平生向慕的古人,传达
出与古人神交的喜悦和满足;④尾联是诗歌主旨所在,诗人当年雄心不改,欲舍身报国却又无可施展,徒留无奈的自嘲自叹。17.略18.①依依不舍②郁郁葱葱③绚烂多彩19.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
;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20.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21.(1)糖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应适量食用。22.
(2)①真的如此令人望而生畏吗②人体其实离不开糖③又缺乏运动、23.作文(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