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测模拟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共(27)页,1.60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2ef5f2c66ed66cc63e0bea51f7b6e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测模拟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I127Ba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3PO2属于二元酸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属于正盐【
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据此分析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3PO2为一元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为正盐,D项
正确,A、B、C项错误。答案选D。2.下列仪器中名称正确且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A.表面皿B.坩埚C.蒸馏烧瓶D.容量瓶【答案】C【解析】【详解】A.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A不合题意;B.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直接加热,B不合题意;C.蒸馏烧瓶,
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C符合题意;D.容量瓶,定量容器,不能加热,D不合题意。故选C。3.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2Na2O2+2H2O=4NaOH+O2↑B.4Fe(OH)
2+O2+2H2O=4Fe(OH)3C.3NO2+H2O=2HNO3+NOD.2Al+2NaOH+2H2O=2NaAlO2+3H2↑【答案】D【解析】【分析】在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中的H、O元素的化合价均
没有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详解】A.该反应中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与题目所给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与题目所给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
故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与题目所给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与题目所给反应中水的作用不同,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醋酸和水
银都是纯净物B.氢原子和重氢原子是两种不同核素C.氯化钠固体和液氨都是电解质D.稀硫酸和氢氧化铜悬浊液都属于分散系【答案】C【解析】【详解】A.冰醋酸即乙酸固体,水银即汞单质,二者都是纯净物,故A正确;B.氢原子和重氢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氢元素的
不同核素,故B正确;C.液氨不导电,其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液氨本身不电离,所以为非电解质,故C错误;D.稀硫酸属于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为浊液,二者都是分散系,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5.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份与化学式或结构简式相对应的
是A.苏打——NaHCO3B.生石膏——2CaSO4·H2OC.重晶石——BaCO3D.石炭酸——OH【答案】D【解析】【详解】A.苏打是Na2CO3的俗称,又俗称纯碱,NaHCO3俗称小苏打,故A错误;B.2CaSO4·H2O为熟石膏,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
,故B错误;C.重晶石的化学名为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故C错误;D.石碳酸为苯酚,苯酚的结构简式为OH,故D正确;答案为D。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甲醛分子的电子式: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答案】
D【解析】【详解】A.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其单体为丙烯,则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A项错误;B.图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不是比例模型,B项错误;C.甲醛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2个碳氢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氧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甲醛分子的
电子式为,C项错误;D.2−乙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所以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为,D项正确;答案选D。7.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A.过氧乙酸(CH3COOOH)与羟基乙酸(HOCH2C
OOH)互为同分异构体B.和互为同系物C.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D.H162O、D162O、H182O、D182O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A【解析】【详解】A.过氧乙酸(CH3COOOH)与羟基乙酸(HOCH2COOH)的分子式均为C2H4O3,但结构不同,两者互为
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为酚类,为醇类,两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16O2与18O2是单质,而不是元素原子,两者不是同位素,故C错误;D.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而H
162O、D162O、H182O、D182O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A。8.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与相应定律或原理不相符的是()A.向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勒夏特列原理B.常温常压下,1体积CH4完全燃烧消耗2体积O2—
—阿伏加德罗定律C.向漂白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能增强漂白液的漂白效果——元素周期律D.通过测量C、CO的燃烧热来间接计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盖斯定律【答案】C【解析】【详解】A.向
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此事实与勒夏特列原理相符,A不合题意;B.由CH4燃烧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CH4在2molO2中完全燃烧,常温常压下,1体积C
H4完全燃烧消耗2体积O2,二者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符合阿伏加德罗定律,B不合题意;C.向漂白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能增强漂白液的漂白效果,说明生成了HClO,符合强酸制弱酸原理,由于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符合元素周期律
,C符合题意;D.通过C、CO的燃烧热反应方程式,通过调整化学计量数后相减,可间接计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符合盖斯定律,D不合题意;故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铜是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B.氯化亚铁溶液与铜反应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C.SiO2可用于
制作光导纤维,也可以制成光电池D.纯碱可用于玻璃、肥皂、造纸、食品等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A.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不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故A错误;B.氯化亚铁溶液与铜不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是用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即
Cu+2FeCl3═CuCl2+2FeCl2,故B错误;C.二氧化硅对光具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制作光电池是晶体Si,Si是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D.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可以去除油污,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制备硅酸钠等,用于玻璃、肥皂、纺织、食品等工业中,故D正确;答案为D。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和乙烯均可以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B.乙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C.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
,同分异构体有3种D.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答案】D【解析】【详解】A.苯通过萃取使溴水褪色,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原理不同,故A正确;B.乙醇中含有羟基
,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醇中羟基所连碳原子有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乙醇中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有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C.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为戊烷,戊烷有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备
乙酸乙酯时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也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产生气泡不能说明有乙酸剩余,故D错误;答案为D。11.下列实验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能用纸层析法,否则无法看到色斑B.在制取“摩尔盐”的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
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C.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火柴头中有氯离子的存在D
.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答案】D【解析】【详解】A.无色离子可以先层析,然后再用显色剂来显色,故A错误;B.亚铁离子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所以得不到硫酸亚铁铵晶体,故
B错误;C.未燃过的火柴头中氯元素并不是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将燃烧后的火柴头用少量蒸馏水浸泡,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元素是以氯离子形式存在,故C错误;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降低浓度,然后相应的用弱碱性物质(
碳酸氢钠溶液)或弱酸性物质(饱和硼酸溶液)清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2.以下关于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不易被空气腐蚀是因为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B.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
铁轨C.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答案】A【解析】【详解】A.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氧化铝在铝的表面有保护作用,能阻止铝继续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不是不会与氧气反应,故A错误;B.依据铝热反应:2Al+Fe2O3
高温2Fe+Al2O3可以进行铁轨的焊接,故B正确;C.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正确;D.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为O、Si、Al、Fe、Ca,铝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2+H2OB.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C.Na2S2O3与稀H2SO4混合:S2O2-3+2H+=S↓+
SO2↑+H2OD.铜和浓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2-3+H
2O,故A错误;B.Fe(OH)3中加入氢碘酸溶液,生成的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铁和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2Fe2++6H2O+I2,故B错误;C.Na2S2O3自身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二氧化硫,离子方程式为S2O2-3+2H+=S↓+SO2↑+H2O,故C正确;D.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故D错误;答案选C。14.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除去油脂中的少量水分,既可以用无水硫酸钠也可以用碱石灰B.淀粉和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转化为乙醇C.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多肽,构成蛋白质D.蛋白质在加热、重金属盐等作用下会发生变性【答案】A【解析】【详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不能用碱石灰除去
油脂中的水分,故A错误;B.淀粉和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乙醇,故B正确;C.氨基酸之间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多肽,进而形成蛋白质,故C正确;
D.加热、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盐等均可使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发生变性,故D正确;答案选A。15.Y是合成药物查尔酮类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B.Y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
碳双键C.X和Y均能发生银镜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H2反应,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给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碳酸钾和碘化钠作用下,X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Y和溴化氢,故A正确;B.Y分子中的
醛基和碳碳双键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Y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B错误;C.X和Y均含有醛基,均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D.碳碳双键、醛基和苯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X能与4mol氢气反应,1
molY能与5mol氢气反应,则最多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故D正确;故选B。16.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W>Z>X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W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D.Y、Z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由分子结构可知Y形成5个共价键,则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由于W、X、Y、Z是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则W是N,Y是P,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P最外层有5个电子,Z最外层电子数也是奇数,X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结合都是短周期元素,则Z是Cl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X最外层电子数为(5+7)÷2=6,原子
序数比P小中,则X是O元素,然后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是N,X是O,Y是P,Z是Cl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O>N,即X>W,A错误;B.Y是P,P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3PO4是弱酸,B错误;C.W是N,Z是Cl,W的最简单氢化物NH3与Z的单质Cl2混合后会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8NH3+3Cl2=6NH4Cl+N2,反应产生的NH4Cl在室温下呈固态,因此可看到产生白烟现象,C正确;D.Y是P,Z是Cl,二者可形成PCl3、PCl5,其中PCl3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而PCl5中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把握原子结构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结合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与应用能力,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17.某温度下,测得蒸馏水pH=6,以下过程均在该温度下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
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其pH一定是12B.向氨水中通入CO2,随着CO2的通入,-32c(OH)cNH.HO()不断增大C.取pH=5.5的盐酸100mL,加水稀释到1L,则溶液pH变为6.5D.pH为2的NaHSO4与等体积pH=1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恰
好呈中性【答案】D【解析】【分析】某温度下,测得蒸馏水pH=6,可知:c(H+)=c(OH-)=1.0×10-6mol/L,Kw=1.0×10-12。【详解】A.该温度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1.0×
10-6,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pH可能是12或0,故A错误;B.该温度下,NH3∙H2O⇋NH4++OH-,通入CO2平衡向正向移动,c(NH4+)不断增大,而平衡常数K不变,则-324c(OH)K=c(NH.HO)()cNH+不断减小,故B错误;C.该温度下,pH=6,
则溶液为中性,而pH=5.5的盐酸不管怎么稀释,溶液最终还是酸性,pH不会超过6,故C错误;D.该温度下,pH为2的NaHSO4中所含c(H+)=1.0×10−2mol/L,pH=10的NaOH溶液中所含c(OH-)=1.0×10-2m
ol/L,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O4,溶液呈中性,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18.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有0.2mol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有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参与反应B.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D.整个反应过程,空气
中的O2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Cu上O2得电子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详
解】A.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4Cu+O2===2Cu2O,O2+4e-+2H2O=4OH-,正极上参与反应的氧气为0.05mol,在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故A正确;B.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2O+H2O+2e-=Cu+2OH-,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让氧气与
铜反应生成Cu2O,故B正确;C.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2O+H2O+2e-=Cu+2OH-,故C正确;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放电时Cu2O转化为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氧化剂为O2,故D错
误;故答案为D。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F2中的两种离子核外排布相差一个电子层B.石英和硫磺晶体熔化时克服相同类型的微粒间作用力C.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中的化学键也可能被破坏D.H2O和H2O2的稳
定性不同是因为微粒间作用力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A.Mg2+、F−的离子均为10个电子,则离子核外排布相同,故A错误;B.石英为原子晶体,通过硅原子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融化时克服的是共价键;硫磺是
分子晶体,分子间是分子间作用力,融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C.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是物理变化,破坏了离子键,则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中的化学键也可能被破坏,故C正确;D.H2O和H2O2的两种物质微粒间作用力不完全相同,H2O分子中只有H-O,H2
O2中有H-O键和O-O键,所以稳定性不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C。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1的硫酸溶液1L,溶液中含SO2-4的数目等于0.1NAB.60gSiO2晶体中Si-O键数目为2NAC.10mL0.1mol/L的Fe
Cl3与20mL0.1mol/LKI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01NAD.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H2和0.1molI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0.2NA【答案】D【解析】【详解】A.pH=1的硫酸溶液中c(H+)=0.1m
ol/L,则c(SO2-4)=0.05mol/L,所以1L该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数目为0.05NA,故A错误;B.1个Si原子形成4个Si-O键,所以60g即1molSiO2晶体中Si-O键数目为4NA,故B错误;C.铁离子和碘离子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未知,无法确定转移
电子数,故C错误;D.H2和I2的反应方程式为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所以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H2和0.1molI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0.2NA,故D正
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21.已知:A(g)+3B(g)⇌2C(g)。起始反应物为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物质的量分数压强400℃450℃500℃600℃20MPa0.3870.2740.1890.08830MPa0.4780.3590.2600.12940MPa0.5490.4290.3220.169A.压强不变,降低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在不同温度下、
压强下,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可能相同C.达到平衡时,将C移出体系,正、逆反应速率均将减小D.为提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选择加入合适的催化剂【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温
度越高C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压强不变,降低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B.可调节压强和温度使C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所以在不同温度下、压强下,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可能相同,故B正确;C.浓度越小反
应速率越小,达到平衡时,将C移出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将减小,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平衡不移动,所以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不能提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故D错误。故选D。22.卤化铵(
NH4X)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0,ΔH2<0B.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2比NH4I的小C.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3比NH4I的小D.ΔH1+ΔH2+ΔH3+ΔH4+ΔH5=0【答案】C【解析】【详解】A
.卤化铵的分解为吸热反应,ΔH2对应的为HX化学键断裂过程,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焓变也为正值,则ΔH1>0、ΔH2>0,故A错误;B.氯原子半径小于碘原子,所以H-Cl的键能大于H-I的键能,断键吸收热
量焓变大于0,所以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2比NH4I的大,故B错误;C.ΔH3为原子变为离子的过程,Cl(g)→Cl-(aq)比I(g)→I-(aq)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3比NH4I的小,故C正确;D.途径5与途径1、2、3、4之和的起点和终点相同,结
合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ΔH3+ΔH4=ΔH5,故D错误;故选:C。23.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渐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pH=3.0D.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pH=1时溶液中只有HA-,这说明H2A的第一步是完全电离的,所以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A-+H+、HA-A2-+H+,A错误;B
、溶液中不存在H2A,B错误;C、pH=3时HA-与A2-的物质的量相等,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A-与A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溶液pH不一定等于3.0,C错误;D、根据C点可知HA-的电离常数是10-3,则pH=4时,设溶液
中HA-的物质的量是x,则A2-的物质的量是0.1-x,所以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410(0.1x)x−=10-3,解得x=0.0091,D正确,答案选D。24.实验室里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
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Fe2(OH)n(SO4)3-0.5n]m和绿矾FeSO4·7H2O,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炉渣中FeS与硫酸、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4Fe3++4S+6H2OB.溶液Z加
热到70~80℃的目的是促进Fe3+的水解C.溶液Y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可得到绿矾D.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pH偏小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大【答案】D【解析】【详解】A.炉渣中FeS与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单质和水,因此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
+12H+=4Fe3++4S+6H2O,故A正确;B.溶液Z加热到70~80℃的目的是促进Fe3+的水解生成聚铁胶体,故B正确;C.溶液Y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可得到绿矾,故C正确;D.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pH偏小,水解程度小,氢氧根减少,硫酸根增
多,因此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25.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的某几种:Cl-、I-、SO2-4、CO2-3、Na+、NH+4、Fe3+、Fe2+和Ba2+,且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Fe3+和Fe2+可能都存在B.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mol/LC.SO2-4、NH+4、Fe2+一定存在,CO2-3、Ba2+一定不存在D.若要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
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证明原溶液中有Fe2+【答案】C【解析】【分析】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无色气体,根据所给离子可知该气体为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沉淀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为三氧化二铁,
则原溶液中含有铁元素,可能为Fe3+或Fe2+,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CO2-3;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和盐酸溶液过滤得到4.66g沉淀为硫酸钡沉淀,硫酸钡的物质的量-14.66g233gmol=0.02mo
l,原溶液中含有0.02molSO2-4,溶液体积为100mL,所以c(SO2-4)=0.2mol/L,因为有硫酸根则一定不含Ba2+;溶液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则含有0.2mol/LNH+4,若另外的阳离子为0.2mol/L的
Fe3+,根据电荷守恒以及所提供的离子可知还需要0.2mol/L的Cl-和0.2mol/L的I-,但碘离子和铁离子不共存,所以铁元素以Fe2+的形式存在,浓度为0.2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应含有0.2mol/L带一个负电荷的阴离子,可以是Cl-或I-;焰色
试验是要检验钠离子,但由于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当钠离子存在时,则一定还会再多一种阴离子,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Fe2+,不存在Fe3+,故A错误;B.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NH+4、Fe2+,不一定存
在氯离子,故B错误;C.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NH+4、Fe2+,CO2-3、Ba2+一定不存在,故C正确;D.不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含有Fe2+,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
题共6小题,共50分)26.(1)1mol高聚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_____mol(2)酯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也可以与醇发生跟水解反应类似的醇解反应。请写出丙烯酸乙酯CH2=C
HCOOCH2CH3与CH318OH发生醇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答案】(1).4n(2).CH2=CHCOOCH2CH3+CH318OH→CH2=CHCO18OH+CH3OCH2CH3【解析】【详解】(1)高聚物中的酯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会发生水
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会消耗氢氧化钠,根据图中结构可看出,1mol该高聚物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3nmol羧基和nmol酚羟基,最多消耗4nmolNaOH,故答案为:4n;(2)酯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遵循“酸加羟基,醇
加氢”,生成相应的酸与醇。酯与醇发生醇解反应原理与水解反应类似,则应遵循“酸加羟基,醇加烷基”,那么丙烯酸乙酯CH2=CHCOOCH2CH3与CH318OH发生醇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CH2CH3+CH318OH→CH2=CHCO18OH+CH3OCH2CH3,故
答案为:CH2=CHCOOCH2CH3+CH318OH→CH2=CHCO18OH+CH3OCH2CH3。27.(为测定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可用分光光度法。已知:4NH3·H2O+Cu2+=Cu(NH3)2+4+4H2O;Cu(NH3)2-4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
)与Cu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现测得Cu(NH3)2+的吸光度A与Cu2+标准溶液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准确称取0.3150g无水Cu(NO3)2,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准确移取该溶液NH3·H2O,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
吸光度A=0.620,则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是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写出必要的过程。【答案】92.5%(过程见详解)【解析】【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溶液的吸光度A=0.620时,对应的Cu2+的浓度为1.55010-3mol/L,0.3150g的无水Cu
(NO3)的物质的量为0.3150?g188?g/mol=1.675510-3mol,配制成100mL溶液时,再移取10.00mL该溶液,则与过量NH3H2O反应的Cu(NO3)2的物质的量为1.675510-4mol,根据反应4NH3H2O+Cu2
+==Cu(NH3)24++4H2O可知,生成Cu(NH3)24+的物质的量也为1.675510-4mol,则Cu(NH3)24+的浓度为=-41.675510mLol0.1=1.675510-3mol/L,纯度为331.55010?mol
/L1.675510?mol/L−−100%92.5%,28.化合物A由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在标况下体积为672mL;固体甲为常用的耐火材料,溶液乙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粘合剂。请回答
下列问题:(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A的化学式为_____;(2)写出气体甲与NaOH(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3)往溶液乙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4)高温下A与足量氯气能发生剧烈
爆炸,生成三种常见化合物,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答案】(1).Mg、Si、H(2).MgSi2H4(3).Si2H6+4OH-+2H2O=22-3SiO+7H2↑(4).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5)
.MgSi2H4+7Cl2=高温MgCl2+2SiCl4+4HCl【解析】【分析】2.52gA中加入20mL3mol/L的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在标况下体积为672mL,物质的量0.672L==0.03mol22.4L/moln,气
体甲和12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单质乙和溶液乙,溶液乙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粘合剂,溶液乙为硅酸钠溶液,说明A中含硅元素、氢元素,溶液甲只含一种溶质,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物白色沉淀,加热得到白色固体甲为常用的耐火材料,固体甲应为氧化镁,白色沉淀为M
g(OH)2,则判断甲溶液中含Mg元素,为MgCl2溶液,计算得到镁的物质的量1.20g(Mg)==0.03mol40g/nmol,则A含有的元素为Mg、Si、H元素,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为Si、H组
成,气体物质的量0.03mol,和12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单质乙和溶液乙,消耗NaOH物质的量=0.12L×1mol/L=0.12mol,则气体甲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生成2-3SiO和氢气,根据原子守恒得到甲为Si2H6
,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i2H6+4OH-+2H2O=22-3SiO-+7H2↑,n(Si)=0.06mol,所含氢元素物质的量2.52g-0.06mol28g/mol-0.03mol24g/mol(H)==0.12mol1g/moln,n(Mg):n(
Si):n(H)=0.03mol:0.06mol:0.12mol=1:2:4,A为MgSi2H4,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A含有的元素为Mg、Si、H元素;A为MgSi2H4;故答案为:Mg、Si、H;MgSi2H4;(2)甲为Si2H6,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
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Si2H6+4OH-+2H2O=22-3SiO+7H2↑,故答案为:Si2H6+4OH-+2H2O=22-3SiO+7H2↑;(3)溶液乙为硅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
,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故答案为: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4)高温下,A与足量氯气能发生剧烈爆炸,生成三种常见化合物为氯化镁、四氯化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Si2H4+7Cl2=高温MgCl2+2SiCl4+4HCl,故答案为:MgSi2H4+7Cl2=高温MgCl2+2SiCl4+4HCl。29.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最新研制出的由裂解气(H2、CH4、C2H4)与煤粉在催化剂条件下制乙炔,该生产过程是目前清洁高效的煤化工过程。已知
:发生的部分反应如下(在25℃、101kPa时),CH4、C2H4在高温条件还会分解生成炭与氢气:①C(s)+2H2(g)CH4(g)ΔH1=-74.85kJ•mol-1②2CH4(g)C2H4(g)+2H
2(g)ΔH2=+340.93kJ•mol-1③C2H4(g)C2H2(g)+H2(g)ΔH3=+35.50kJ•mol-1请回答:(1)依据上述反应,请写出C与H2化合生成C2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2)若以乙烯和
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乙烯、乙炔、氢气等。图1为乙炔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乙烯)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3
)图2为上述诸反应达到平衡时各气体体积分数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①乙炔体积分数在153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1530℃之后,乙炔体积分数增加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②在
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1530℃时测得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00mol,则反应C2H4(g)C2H2(g)+H2(g)的平衡常数K=_____。③请在图3中绘制乙烯的体积分数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______【答案】(1).
2C(s)+H2(g)⇌C2H2(g)△H=+226.73kJ⋅mol−1(2).一开始充入氢气是为活化催化剂,故稍增大氢气的量能让乙炔产率增大,原料中过量H2会使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乙炔产率下降(3).1530℃前
升高温度,反应②③平衡正向移动,乙炔更多(4).高温则有更多的甲烷与乙烯裂解生成碳导致乙炔体积分数增加不大(5).8.65(6).【解析】【详解】(1)由①C(s)+2H2(g)CH4(g)ΔH1=-74.85kJ•mol-1②2CH4(g)C2H4(g)+2H
2(g)ΔH2=+340.93kJ•mol-1③C2H4(g)C2H2(g)+H2(g)ΔH3=+35.5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③可得2C(s)+H2(g)⇌C2H2(g),则△H=(
−74.85kJ⋅mol−1)×2+(+340.93kJ⋅mol−1)+(+35.50kJ⋅mol−1)=+226.73kJ⋅mol−1,故答案为:2C(s)+H2(g)⇌C2H2(g)△H=+226.73kJ⋅mol
−1;(2)乙烯分解产生乙炔和氢气,一开始充入氢气是为活化催化剂,故稍增大氢气的量能让乙炔产率增大,增大氢气的量会促使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减少平衡体系中的乙炔的含量,使乙炔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一开始充
入氢气是为活化催化剂,故稍增大氢气的量能让乙炔产率增大,原料中过量H2会使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乙炔产率下降;(3)①反应②③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530℃前升高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乙炔的含量增加;温
度超过1530℃时,有更多的甲烷与乙烯裂解生成碳导致乙炔体积分数增加不大,故答案为:1530℃前升高温度,反应②③平衡正向移动,乙炔更多;高温则有更多的甲烷与乙烯裂解生成碳导致乙炔体积分数增加不大;②由图2可知,1530℃时测得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
00mol,则此混合气体中H2(g)的物质的量为0.8240mol,C2H2(g)和CH4(g)的物质的量均为0.0840,C2H4(g)的物质的量为1.000mol−0.8240mol−0.0840mol−0.0840mol
=0.0080mol,体积为1L,则C2H4(g)⇌C2H2(g)+H2(g)的平衡常数K=()()()22224cCHcHcCH=0.08400.82400.0080=8.65,故答案为:8.65;③根据图3中乙炔的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关系曲线,且乙烯的起点温度要低于乙炔的起点,最高点的相应
温度低于1530℃,1530k交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不要超过为0.01,则所绘制乙烯的体积分数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为,故答案为:。30.二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
水,微溶于酒精,干燥时较为稳定,加热时易分解。(Ⅰ)用氧化铜和草酸为原料制备二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的流程如下:已知:H2C2O4加热CO↑+CO2↑+H2O。回答下列问题:(1)将H2C2O4晶体加入去离
子水中,微热,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_____。(2)将CuO与KHC2O4的混合液在50°C下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50°C时,加热至反应充分后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A放于冰
水中冷却后过滤B自然冷却后过滤C趁热过滤D蒸发浓缩、冷却后过滤(Ⅱ)以CuSO4·5H2O晶体和K2C2O4固体为原料制备二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实验步骤:将CuSO4·5H2O晶体和K2C2O4固体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将K2C2O4溶液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后放在冰
水中冷却,过滤,用酒精洗涤,在水浴锅上炒干。炒时不断搅拌,得到产品。(4)用酒精而不用冷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Ⅲ)产品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制得的晶体试样ag溶于NH3·H2O中,并加水定容至250mL,取试样溶液25.00mL,再加入10mL的稀硫酸,用bmol·L
-1的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KMnO4标准液VmL。(5)滴定时,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夹持部分略去)ABC(6)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实验结果会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2).CuO+2KHC2O450℃K2[Cu(C2O4)2]+H2O(3).C(4).酒精易于挥发,便于干燥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5).B(6).无影响【解析】【分析】草酸晶体加水、微热,然后加入碳酸钾
固体,可生成KHC2O4,CuO和KHC2O4二者混合在50°C水浴加热,趁热,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K2[Cu(C2O4)2]·2H2O,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由题意可知,草酸加热易分解,所以将H2C2O4晶体加入去离子
水中,微热,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太高,故答案为: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2)将CuO与KHC2O4的混合液在50°C下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KHC2O450℃K2[Cu(C2O4)2]+H2O,故答案为:CuO+2KHC2O450℃K2[Cu(C2O4)2]+H2O;
(3)滤液中含有二草酸合铜(Ⅱ)酸钾,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可以判断操作应是趁热过滤,故选C;(4)根据题意可知,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微溶于冷水,微溶于酒精,干燥时较为稳定,所以用酒精洗涤,故答案为:酒精易于挥发,便于干燥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5)A.碱
式滴定管的乳胶管会被高锰酸钾腐蚀,A不合理;B.根据题意,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试样,高锰酸钾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B合理;C.根据题意,是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试样,不是用试样滴加高锰酸钾,C不合理;故选B;(6)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
下,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滴定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31.乙基丹皮酚肟胺基醇醚衍生物(H)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是良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已知:①②③请回答:(1)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2)丹
皮酚的结构简式为____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乙基丹皮酚肟胺基醇醚衍生物H的分子式为C21H34O3N3B物质B可能溶于水,且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CD→E和G→H的反应类型均为取代反应D物质C能使浓溴水褪色,而且1molC消耗4molBr2(4)写出F→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①含有六元含氮杂环;②无N-N键;③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6)阿司匹林也具有抑止血小板凝聚的作用。结合题给信息,请以硝基苯和乙酸酐为原料设计合理的路
线制备阿司匹林()。(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答案】(1).醚键、羰基(2).(3).AD(4).+BrCH2CH2CH2CH2BrDMF→HBr+(5).、(6).【解析】【分析】苯硝化得到A,从A的分子式可以看出,A是苯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的生成物,根据已知①,结合
后面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确定两个硝基处于间位,即A为,A发生还原反应得到B,A中的两个硝基被还原为氨基,则B为;分析C的分子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OCH3取代,得到,和(CH3)2SO4在碳酸钾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丹皮酚,丹皮酚又和CH3
CH2Br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得到E,根据E的结构简式和的结构简式,结合丹皮酚的分子式可知,丹皮酚是中处于-COCH3对位的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生成物,所以丹皮酚的结构简式为;丹皮酚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得到E;E发生已知②的第一个反应生成F,F的结构简式为
,F与溴代烃X在DMF存在发生已知②的第二个反应生成G,F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被-CH2CH2CH2CH2Br取代生成G,则溴代烃X为BrCH2CH2CH2CH2Br,G中的溴原子被取代生成H。【详解】(1)根据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醚键、羰基;(2)根据分析可知丹皮酚的
结构简式为;(3)A.根据乙基丹皮酚肟胺基醇醚衍生物H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21H35O3N3,A错误;B.物质B为,含有氨基,氨基属于亲水基,显碱性,可能溶于水,且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B正确;C.D→E是溴乙烷中的-CH2C
H3取代了酚羟基中的氢原子;G中的溴原子被取代生成H,C正确;D.物质C为,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溴原子主要在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发生取代,而且1molC消耗3molBr2,D错误;答案选AD。(4)有机物F与BrCH2CH2CH2C
H2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化学方程式为:+BrCH2CH2CH2CH2BrDMF→HBr+;(5)的分子式为C6H14N2,其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含有六元含氮杂环,②无N-N键,所以六元环可能为、或;③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4种氢
原子,说明结构对称,则满足条件的有:、;(6)根据题给已知①可知,硝基变为羟基,需要先把硝基还原为氨基,然后与氯化氢、水并加热220℃条件下变为酚羟基,苯酚变为苯酚钠后再利用已知③、酸化后生成邻羟基苯甲酸,最后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反应生成阿司匹林,合
成路线为:。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