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武汉专题】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060 M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武汉专题】.docx,共(13)页,1.060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1742a0e95734836e37903033240fa5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化学试卷命题学校:武汉三中命题教师:吴素芬审题教师:刘昕考试时间:2023年11月16日上午11:00—12:15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共8页,19题。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

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P31S32Ca40Fe56Ga70As7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有效减少2CO的排放,实现“碳中和”B.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形成原电池,从而增加锡的抗腐蚀能力C.2022年冬奥会衣物采用石墨烯纺织物柔性

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过液晶体D.煤的直接液化指的是将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态燃料2.以2TiO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2CO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B.2CO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COg2COg+Og===30kJ/molH=+C.使用2TiO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该反应中,光能和热

能转化为化学能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2NaO与182HO反应:18+1822222NaO+2HO=4Na+4OH+O−B.已知:3MgCO、()2MgOH的spK分别为66.810−、125.610−,()32MgHCO中加入足量

澄清石灰水:()223322Mg+2HCO+2Ca+4OH=MgOH+2CaCO+2HO+−+−C.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222Cu+2HOCu+O+4H通电D.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形成无色溶液。当()32CHCOOPb溶液中通入2HS气体时有黑色沉

淀生成:2++2Pb+HS=PbS+2H4.科学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只属于3PH的光谱特征,据此推断金星大气层或存在生命。已知4P与足量的KOH溶液发生反应24223KOH+3HO3KHPP3O++PH可制备3PH。32HPO为弱电解质,AN代表阿伏加德

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4P熔化时需要克服6mol非极性键B.每产生22.4L3PH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ANC.常温下,10.1molL−的22KHPO溶液pH>7D.22KHPO溶液中存在22HPO−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5.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基

于铝的配位化合物,它能将苯环转换成链状化合物,反应如图:其中Dipp为邻苯二甲酸异戊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2CHSnCl有33||CHClClSnCH——和33||CHCHClSnCl——两种结构B.在铝的配合物作用

下,打破苯环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C.Y中Al的化合价为+2D.Z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8个6.某化学品的结构如图所示,己知W、X、Y、Z、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Y在同一周期,Z、M同处另一周期,

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对应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M>X>WB.在W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W大的元素只有1种C.X、Y、Z、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高低顺序为:W>X>Z>YD.W和M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溶解在Y所形成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7.“中国芯”的发展离不开高纯单晶硅。从石英砂(主要成分为2SiO)制取高纯硅涉及的主要反应用流程图表示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B.流程中HCl和2H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①②③均

为置换反应D.①③两反应的还原剂可以互换8.液流电池可以实现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能的储存和释放,一种非金属有机物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Br+2e2Br−−===B.物质b为2AQDSHC.放电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溴极室D.增

大储液罐体积,可提高液流电池的储能容量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130.1molLNaHCO−溶液中:4NH+、3NO−、+K、24SO−B.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的溶液中:4NH+、+

K、23CO−、I−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a+、23CO−、2AlO−D.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K、ClO−、24SO−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0.1mol/L和0.01mol/L醋

酸溶液的导电性,前者的导电性强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B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NaF和NaClO溶液的pH,后者的pH大酸性:HF<HClOC3KNO和K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3NO−被还原为3NHDCuS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nSO4溶液可生成浅红色沉淀(MnS为浅红色)()()spspMnSCuSKKA.AB.BC.CD.D11.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被氧化的白色粉末,以

黄铜矿(主要成分为2CuFeS)为原料制取CuCl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23CuCls+2ClaqCuClaq−−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可用来腐蚀铜制电路板B.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除去S并溶解CuClC.23CuCl−中加水

可使平衡()()()23aqCuCls+2CuCaqCll−−正向移动D.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12.化学兴趣小组向盛有亚硫酸钠溶液的三颈烧瓶中通入2SO制3NaHSO,再将装

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加入锌粉和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品,可制得次硫酸氢钠甲醛(22NaHSOHCHO2H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的目的是滤掉过量的锌粉B.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

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C.装置A中最好用油浴或沙浴加热D.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13.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3CHCOOH溶液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常温下,3CHCOOH的电离常数5a18

10K−=.)实验1:用pH试纸测定10.1molL−3CHCOOH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3实验2:向20.00mL10.1molL−3CH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10.00mL10.1molL−NaOH溶液实验3:向20.00m

L10.1molL−3CH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4:将pH3=的3CH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泥合A.实验1:水中加入3CHCOOH,水的电离程度变大B.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

33CHCOOH+HCHCOOO+Hcccc−−===C.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pH7=D.实验4:混合后溶液()()()3CHCOOHOHccc−+−14.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甲是室温

下用10.1molL−NaOH溶液滴定10.1molL−某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可用甲基橙判断该反应的终点B.图乙是23III−−+中3I−的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平衡常数()()12KTKTC.图丙是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1t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D.图丁是()2BaOH溶液中滴加4NaHSO溶液之后,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4NaHSO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说明a点对应的溶液呈碱性15.HR是一元弱酸,向10.1molL−

的HR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固体(溶液温度恒为25℃,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平衡后()()RlgHRcc−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HRK的数星级为610−B.c点:()()()()1RHHROH0.1molLcc

cc−+−−++−C.b点有50%的HR与NaOH发生了反应D.R−的分布系数()()()RHR+Rccc−−等于13时,溶液的pH4.4=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下图是物质A的一种制备方法以及

由A引发的系列反应,完成下列填空:(1)A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3)化合物B含酯基的同分异构体共4种,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

简式:________(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5)如何检验B是否完全转化为C?________________。(6)22|ClCH=CCH=CH—是制备氯丁橡胶的原料,以下是一

种以22CH=CHCH=CH−,为原料制备22|ClCH=CCH=CH—的合成路线的一部分,请补全中间2步:2Cl2222||ClClCH=CHCH=CHCHCH=CHCH−⎯⎯→——→________、________→22|ClCH=CCH=CH—17.(13分)磷酸亚铁()3422F

ePO8HO(M=502g/mol)为黄白色至米色粉末,难溶于水和醋酸,溶于无机酸,可作为营养增补剂(铁质强化剂)。合成磷酸亚铁时的主要离子反应为:()33432342323Fe+2HPO+2CHCOO+8HOFePO8HO+2CHCOOH+

−−===实验步骤:(装置如图所示)①在三颈烧瓶中先加入维生素C稀溶液(具有还原性)作底液;②再向三颈烧瓶中滴入足量的24NaHPO与3CHCOONa的混合溶液至pH=4;③滴入含15.2g4FeSO的溶液,水浴加热、保持pH=

6左右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静置。④进行过滤和操作a,低温烘干得到磷酸亚铁晶体12.6g。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配制合成所需的FeSO4溶液时,蒸馏水事先要煮沸、冷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用维生素C作底液而不用铁粉,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合成时需保持pH=6左右,控制pH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步骤④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检验操作a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

_。(6)本实验的磷酸亚铁晶体的产率是________。18.(14分)从砷化镓废料(主要成分为GaAs、含23FeO、2SiO和3CaCO等杂质)中回收镓和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3GaOH是两性氢氧化物。25℃时,()3GaOH的溶度积()314sp[]GaOH1.

610K−=,电离常数7a110K−=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3GaOH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2)“浆化”过程将砷化镓废料转变为悬浊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碱浸1”过程,砷

化镓转化为2NaGaO和34NaAs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为提高镓的回收率,加硫酸调pH的最大值是________(溶液中含镓元素的微粒的浓度不大于5110mol/L−时

,认为该微粒沉淀完全)。(5)“电解”是指用传统的方法将()3GaOH溶解到NaOH溶液中,电解得到金属镍。电解时,2CaO−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向“调pH”后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使pH大于12,

经___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________后得到342NaAsO12HO。(7)某同学为了探究可逆反应()()()()()333242AsOaq+Iaq+2OHaqAsOaq+2Ia

q+)O(lH−−−−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按图1装置加入试剂并连接装置,电流由2C流向1C。当不产生电流时,向图1装置左边烧杯中加入一定量12molL−盐酸,发现又产生电流,实验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电子由

1C经盐桥流向2Cb.图2中,b点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向左边烧杯中加入盐酸后,平衡逆向移动d.若将所加的盐酸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平衡逆向移动,电流增大19.(14分)研究2CO的捕集、回收、转化,对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碳

中和”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Ⅰ.将2CO还原成甲烷:ⅰ.Sabatier反应:()()()()2242COg+4HgCHg+2HOg1Hⅱ.()()()()222COg+HgCOg+HOg12=41.2kJmolH−+ⅲ.()()()()22

42COg+3HgCHg+HOg13=206.1kJmolH−−(1)1H=________。(2)不同条件下按照()()22CO:H1:4nn=投料发生如上反应,2CO平衡转化率如图1所示。压强1p、2p、3p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压强为1p时,随着温度升高,2CO的平衡

转化率先减小后增大,解释温度高于60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2CO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3)按照()()22CO:H1:4nn=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上反应,测得()2H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虚线表示平衡曲线)。a、b、c三点的逆反应速率,

av、bv、cv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高于380℃后,2H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Ⅱ.将2CO还原成碳单质:Bosch反应:()()()()222COg+2HgCs+2HOg14=90kJmolH

−−(4)Bosch反应自发进行,低温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但是Bosch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启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2CO捕集和转化原理如图3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2N为载气,将恒定组成

的2N、4CH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2CO,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23Ca

O+COCaCO===;反应②为342CaCO+CHCaO+2CO+2H催化剂b.13tt−,()2Hn比()COn多,且生成的2H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42CHC+2H催化剂c.2t时刻,副反应生成2H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2H的速率d.3t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

生参考答案1.D2.D3.B4.C5.D6.C7.D8.B9.A10.C11.A12.C13.D14.D15.D16.(14分)(1)羟基(1分)222HOCHCHCHCHO(2分)(2)加成反应(1分)消去反应(1分)(3)223HCOOCHCHCH、()32HCOOCHCH

、323CHCOOCHCH、323CHCHCOOCH(2分)(4)222HOCHCHCHCOOH⎯⎯⎯→浓硫酸△2+HO(2分)(5)取样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煮沸(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产生砖红色

沉淀(或生成银镜),说明B未完全转化为C(3分)(6)(2分)17.(13分)(1)分液漏斗(2分)(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2+Fe被氧化(2分)(3)避免产品中混入铁粉,导致产品不纯(2分)(4)pH过低,会与4HPO−和3CHCOO−反应,影响产率:pH过高,

会生成()2FeOH沉淀(2分)(5)洗涤(1分)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并用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沉淀洗涤干净(2分)(6)75.3%(2分)18.(14分)(1)()+3+322HO+H+GaOGaOH3OH+Ga−−(2分)(2)增大固液接触面积,提高碱

浸速率(2分)(3)322242GaAs+4OH+4HO=GaO+AsO+6HO−−−(2分)(4)2(2分)(5)22GaO+3e+2HO=Ga+4OH−−−(2分)(6)蒸发浓缩(或加热浓缩)(1分)低温干燥(

1分)(7)bc(2分)19.(14分)(1)-164.9kJ/mol(2分)(2)123ppp(2分)2CO平衡转化率为反应ⅰ、ⅱ的2CO平衡转化率之和,反应ⅰ放热:反应ⅱ吸热。600℃之后,2CO转化率主要取决于反应ⅱ(2

分)(3)cbavvv(2分)该反应正向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2分)(4)反应的活化能较高(2分)(5)abd(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