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共(13)页,43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ef1c848c7bdae0adee0515e548a2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1.“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井田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可得出这与宗法血缘关系有关,因此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周代的宗法制,故B正确;ACD与血缘关系无关,排除。2.据学者统计,《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商业活动五起,地处中原的郑国独具其三。这反映了A.春秋时期商业尚不发达B.郑国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郑国商业区位优势明显D.私商取代官商成为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五起商业
活动中,郑国就有三起,这说明郑国的商业区位优势较其它诸侯国明显,故C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商业发达的程度,排除A;春秋时期没有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3.公元前221年,赢政采纳李斯建议的“天下安宁之术”,“为郡县”。由此确立A.世卿世禄制B.皇帝制度
C.三公九卿制D.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天下安宁之术”,“为郡县”是指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D正确;AB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4.鉴于汉初丞相势大,汉武帝指示近臣就“内改制度”等问题与大臣辩论。由此形成A.刺史
制度B.中朝制度C.学校制度D.察举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指示近臣就“内改制度”等问题与大臣辩论”可得出是指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制度,指派亲信近臣组成“内朝”,以削弱三公九卿为首的外朝,故B正确;刺史是监察地方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学校制度与教育有关,而察举
制度是选官制度,都不符合题意,排除CD。5.唐人有诗云:“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与该诗相关的是A.士族制度B.科举制度C.交通不便D.朝政腐败【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意思是一连几年都没考上,又要回东边的故乡去,真不好意思向长安旅店主人这个老熟人告辞啊,故选B;士族制度按照门第做官,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6.北宋开封府用木头制成标记,立于街道两侧,严禁越界摆摊或
搭建,对违令者“杖七十”,且拆除违建物。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C.商业活动时空限制严格D.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打破了传统
的市坊界限,甚至出现了过度侵占街道的现象,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B排除;宋朝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排除。故选D。7.明太祖朱元璋作《铁榜文》申戒公侯,编《臣戒录》教育臣僚,编《逆臣录》警示大臣。上述举措意在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中央
集权C.削弱宰相权力D.完善监察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编写《铁榜文》、《臣戒录》、《逆臣录》主要是对公侯、官员、大臣起到警示作用,防止他们专权叛乱,从而加强皇权,故A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材料不仅仅是涉及宰相,排除C;材料与监察无关,排除D。8.如表可知,康熙旨在A.强调重
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倡导勤俭立国D.维护封建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农事实为立国之本,俭用乃居家之道”、“国家要务,莫如贵粟”体现的是康熙的重农政策,这主要是为了巩固小农经济,进而维护封建统治,D正确;ABC
属于材料的表象,排除。故选D。9.1843年,上海第一家使用机器印刷的墨海书馆创办,此后航运、修船、缫丝、烟草、制药和公用事业等外资企业也在上海出现。这说明当时中国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外国资本占据主导地位C.以上海为经济中心D.成为列强商品倾销市场【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航运、修船、缫丝、烟草、制药和公用事业等外资企业也在上海出现”可以看出,机器工业在上海已经出现,这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截然不同,是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体现,故A正确;材料没有
比较,不能体现占据主导,排除B;材料没有把上海与其它地方比较,不能得出是中心,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列强倾销商品,排除D。10.1847—1889年,容闲、詹天佑、严复等才俊留学欧美。1896—1918年,数万人留学日本。造成这一变化的
原因是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结束,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因此更多的人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道
路,故选B;1840年鸦片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11.如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
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晋冀豫”等可知,地图反映的是抗战时期,故选C;国民革命时期中共没有根据地,排除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湘赣等南方地区,排除B;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建立解放
区,没有建立“晋察冀”“晋冀豫”等根据地,排除D。【点睛】12.1948年前八个月国民政府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国民政府此举A.推动官僚资本主义形成B.增强了政府实力C.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活跃了金融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这种政策严重的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正确;官僚资本主义形成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A排除;BD说法明显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故选C。13.1932—4934年,上海华界法院判决的187件离婚案中,女方主动者为146件,占7
8%。据此可知,当时上海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女性权益C.法律体系逐步完善D.民众开始接受婚姻自由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女方主动者为146件,占78%”可以看出,在近代的上海,女性的自主意识增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A正确;材料没
有涉及到政府立法,排除BC;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态度,排除D。14.新中国成立后,先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之后通过谈判,又与印度、缅甸以及瑞典、瑞士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外交活动A.是不结盟政策的具体体现B.均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方针C.为国家建设提供有利环境D
.标志着全方位外交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同时也注意加强与非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都为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故C正确;新时期中国推行不结盟
政策,排除A;与瑞典、瑞士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不属于一边倒的内容,排除B;建国初期没有全方位的外交,排除D。1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这一规定体现
了A.法制体系健全B.三大改造完成C.人民民主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故选D;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
点睛】16.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己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据此可知,当时中央决定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C.放缓经济体制改革的
步伐D.巩固农村经济改革成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现在己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可以看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一段时间后,中央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改革的成果,故D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施,排除A;七届二中全会已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且材料不能体现工
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材料与改革的步伐无关,排除C。17.古代雅典有些执政宫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创制了一年一度祭祀刺杀僭主者仪式;此后又立法赋予刺杀僭主者家族的长男在公共食堂免费就餐的权利。这些举措A.
加重了城邦负担B.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C.破坏了民主程序D.导致民主政治的衰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僭主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为了防止僭主专制独裁,雅典创制祭祀刺杀僭主者仪式,这有利于维护民主
政治,故选B,排除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举措有利于维护雅典的民主制度,排除D。【点睛】18.21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给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该敕令进一步模糊了A.贵族与平民的界限B.习惯法与成文法的界限C.公法与私法的界限D.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该敕令给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有利于缓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模糊了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故选D;材料信息与贵族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公元3世纪罗马实行万民法,排除B;材料信息与公法、私法无关,排除C。【点睛】19.下表183
1—4833年英国选民人数变化据,可知英国A.议会改革推动民主化B.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优势C.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D.无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看出,1833年与1831年相比,英国选民人数、选民人数
占总人口比例都有很大提高,结合所学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故选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排除B;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
制,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20.“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段话出自A.《权利法
案》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四月提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无产阶级的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故选C;《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英国的君主
立宪,不符合题意,排除A;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颁布《人权宣言》,反对封建专治统治,阐明资产阶级社会基本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B;《四月提纲》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明确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
21.“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材料中的“这个时期”是A.17世纪后半期B.18世纪中期C.
19世纪后半期D.20世纪中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的结合,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在19世纪后半期,C正确,ABD排除。故选
C。22.“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列宁描述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详解】列宁的话是说工业和农业之间是存在交换和商业活动的,也
就是允许商品经济存在,结合所学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可知,这符合新经济政策,而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A项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都是斯大林时期的内容,与列宁无关,排除CD项。23.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下降到50%以下,产业工人的数量也在下降,白领工人的数量却在上升。这反映了A.产业结构的变化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福利国家的建立D.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农业与传统工业的人数在下降,而白领工人人数在增加,这反映出第三产业在不断发展
,因此体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A正确;BCD与材料中白领工人增长的信息无关,排除。24.赫鲁晓夫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据此可知,美苏A.均尽力避免热战B.都将意识形态放在首位C.由对抗走向合
作D.军事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体现的是在古巴导弹危机问题的解决上,美苏双方都保持着克制,A正确;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体现的是国家利益放在首位,B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西周和雅典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一个是大一统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等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询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18世纪80年代中期,邦联已奄奄一息、危若累卵。
邦联拥护者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阻止美国各主体部分的瓦解已迫在眉睫。尽管费城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之间存有分歧,最终联盟结合的重要性压倒了地方利益。——摘编自托马斯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
方的两种国家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央集权曾一度削弱的原因,指出作者推崇的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三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邦联奄奄一息”的含义,并指出美国的对策。(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认识。【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与
雅典民主政治。(2)原因:实行郡国并行制。制度:郡县制(中央集权制)。(3)含义:邦联体制无法应对当时的内忧外患,新生美国面临危机。对策:制定1787年宪法,成立联邦政府。(4)认识: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应符合本国国情
,并与时俱进;政治民主化是大势所趋;不同制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而不同。【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一个是大一统的渊薮”可得出是西周分封制。根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可得出是雅典民主政治。(2)原因:根据“矫秦之枉,询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
可得出是实行郡国并行制。制度:根据“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可得出是推崇郡县制(中央集权制)。(3)含义:根据“18世纪80年代中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其强调的是邦联体制的弊端。对策:根据所学可得出制定1787年宪法,成立联邦政府。(4)认识:根据所学可从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政治
制度应符合本国国情,并与时俱进;政治民主化是大势所趋;不同制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而不同等方面概括。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漳州)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
与陶瓷等中国商品。——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材料二16世纪下半叶,高产作物豆薯经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随后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其他地区,约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之后传遍中国宜
种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摘编自张箭《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材料三1552年呼吸器官流行病夺走了巴西伯南布哥一带许多人的生命。1558—.4560年,天花横扫拉普拉塔,夺去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生命,但却未波及一
个西班牙人。1562—1563年天花抵达巴西,数万印第安人死去,葡萄牙人却毫发未伤。——摘编自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出现的历史背景,请以中国的立场重新命名此贸易航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高产作物引进对当时中国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技术高超;西方对中国的丝绸与瓷器等商品的需求。命名:太平洋海上丝绸
之路(明清海.上丝绸之路)。(2)影响: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刺激人口增长,过度垦荒,带来环境问题。(3)认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总趋势;便捷地区间联系,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加剧疫情流行和环境恶化
;应趋利避害。【解析】【分析】【详解】(1)背景:根据“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漳州)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结合所学得出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根据“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中国商品”得出明清手工业技术高超、西方对中国的丝绸与瓷器等商品的需求等。命名
:可命名为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等。(2)影响:根据“高产作物豆薯”“传遍中国宜种地区”得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根据所学,还可从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刺激人口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等角度分析解答。(3)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总趋势、便捷地区间联系、加剧疫情流行
和环境恶化、应趋利避害等角度分析回答。【点睛】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品已有足够竞争力,企业家因此希望消除国际间贸易壁垒、开放进口,这样既利于外国购买英国产品,又有利于英国进口价格较
低的食物和原料来降低工资和生产成本。1846年,皮尔内阁宣布废除《谷物法》,成为英国转向贸易自由化的标志性事件。三年后,航海贸易的枷锁《航海条例》也被废除。——摘编自何平《全球化1.0时期英国的全球治理》材料二1930年6月,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颁布《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将2000多种
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后,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1929—4934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了约66%。——摘编自陈爱贞《国际经济学》材料三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他门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
以……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摘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造成的后果。(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意义。【答案】(1)变化: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2)后果:引发贸易战,加剧世界经济危机;阻碍国际经济交流;造成世界局势紧张。(3)意义: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体系
化和制度化;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增长。【解析】【分析】【详解】(1)变化:根据“希望消除国际间贸易壁垒、开放进口”“成为英国转向贸易自由化的标志性事件”得出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2)后果:根据“
该法案通过后,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得出引发贸易战,加剧世界经济危机;造成世界局势紧张;根据“世界贸易规模萎缩了约66%”得出阻碍国际经济交流。(3)意义:根据“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大幅度地削减
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得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根据所学,还可从有利于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等分析回答。【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