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元检测六.docx,共(5)页,163.14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da89d36920447eadbbd15faf2afcb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检测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江西上饶高三联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
人士下乡以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农民因受地主压迫而贫困,所以他们“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做法()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完成B.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探索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
础2.[2024·广东肇庆高三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
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3.[2024·广东深圳宝安区高三调研]从1956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
规划建设农村电话网,到1960年基本实现了电话网在农村地区的广泛覆盖。这项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A.促进了人民文化的交流B.提升了当时的国家治理水平C.推动中国进入信息社会D.加快了农村社会主义的改造4.[202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如图为漫画家韩羽于1958年绘制的新闻漫画作品《“让
路”!》,左边是一座封闭的大山,右侧则是一位腰插铁镐的农民推开大山,引渠灌溉农田。这幅漫画()A.未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B.体现了民众的建设热情C.证明合作化提高建设效率D.真实再现当时社会现实5.[2024·长沙一中高三模拟]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国家为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这主要是为了()A.落实科教兴国的
战略B.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错误C.恢复市场经济的活力D.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6.[2024·江苏南京高三调研]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一开始像“搞革命”一样办工厂,后来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治厂方针,
初见成效,得到上级表扬,鼓励他不妨把手脚放开一点,各种办法都可试一试。这折射出,当时()A.厂长负责制得到了广泛认同B.民众期待加快改革步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初见成效7.[2024·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
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A.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B.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发展战略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8.[2024·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1980年,邓小平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
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他又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这说明邓小平()A.否认十月革命的功绩B.探寻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C.明确改革开放的决策D.反思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9.[202
4·广东高三联考]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51%,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种变化反映出()A.土地经营改革实现突破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脱贫工作
取得显著成效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10.[202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表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情况。从表格中可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出口总额(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出口
依存度(%)1982年524946122314.881992年26638165584934.317.61997年74462325118283620.32000年894034742249243.923.1注:依存度指的是该项指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程度A
.经济增速先慢后快B.加入世贸组织对经济贡献较大C.出口总额不断增加D.高速增长同时潜藏了一定危机11.[2024·河南联考高三评测]1989年,国家领导人在谈话中,借用“井水不犯河水”的谚语来表明中国内地不会
将香港“社会主义化”,同时香港也不能挑战内地的政治制度,后来又强调“井水不犯河水”包括“河水不犯井水”的完整含义。这些谈话()A.完整解释了“一国两制”的内涵B.有助于香港回归前的平稳过渡C.明确了“两制”具有对等的地位D.扩大了香港具有的高度自治权1
2.[2024·安徽“皖南八校”高三大联考]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行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
政长官。这反映出()A.中英顺利解决香港交接事务B.中国政府行使对香港管理权C.香港回归准备工作基本就绪D.香港实行特殊行政管理体系13.[2024·广东深圳宝安区高三调研]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
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39.4%下降到29.2%;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49.1%下降到32.7%。结合时代特征,恩格尔系数变化表明()A.杂交水稻技术不断突破B.食品交流提升生活水准C.食品储备技术持续提升D.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4.[2024·辽宁葫芦岛高三一模]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
告中的重要论断()A.说明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阶段B.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完善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15.[2024·湖北重点中学智学联盟高三联考]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
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16.[2024·浙江杭州高三一模]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
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
5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4·海南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通过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使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需要,取得了“文化
立国”的历史成就。至1965年,全国已有县级文化馆2598个,城乡影剧院2943个,县级以上图书馆562个,群众艺术馆62个,乡镇文化站2125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机构遍布全国。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文艺
作品,当中许多作品脍炙人口、走向世界,成为世所公认的“红色经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文化建设之路的探索以“文化富国”所体现,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文化成为繁荣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文化富国”还表现在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党的十
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将“文化强国”上升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总纲与国家意志。“文化强国”的全面实践,意味着党领导文化建设步入了历史新阶段,与近代仁人志士的“
强国梦”形成了历史呼应。——摘编自韩晗《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取得“文化立国”历史成就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文化建设从“文化富国”到“文化强国”的必然性。(8分)18.[202
4·辽宁高三联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报告中说:“确立对美政策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不要忙于求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我们也不忙于承认他们。”4月初,美国国务卿
艾奇逊授权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会谈。5月13日,艾奇逊提出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新政权应具备的条件是:“该政府有能力并愿意履行其国际义务。”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凡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陈少铭《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材料二1978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卡特向全国发布电视广播,宣布中美关系
正常化,接受中国的“建交三原则”(美国同台湾当局“断交”,废除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同时表达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极大关注。国会多数议员原则上赞同中美建交,但对行政部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式(缺乏
与国会磋商)普遍不满,许多议员认为美国在建交问题上让步过多,背弃了台湾。进而,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推迟驻华大使任命,逼迫总统在台湾立法问题上让步。——摘编自吴艳平《试析卡特政府时期国会对中美建交的反应》(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
立前夕中共对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因素。(6分)19.[2024·山东济南高三模拟预测]1953—1957年,新中国编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
料把几亿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某种意义说,确实比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还要艰巨。报社在这方面用的力量最多。21篇社论,有12篇是专对农民说话,如《帮农民算三笔账》。社论强调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农民的切身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生动事例向他们宣传大道理,
用算细账的方法使他们从眼前利益看到远大利益,看到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利益。社论按照这个路子,帮农民算了三笔账,即:党、人民政府和工人阶级在解放以来使农民得到利益的账;农民按照党和人民政府的安排,把粮食
和其他农产品卖给国家,对国家和农民有什么好处的账;农民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参加互助合作,对各方面有什么长远利益的账。社论列举了大量不容辩驳的数字,列举农民亲身经历的许多事例,丝丝入扣,由近及远,自然而然引出农民很可以甚至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这种形式效果
颇好。——摘编自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1)根据材料,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请你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身份帮助农民算清这“三笔账”。(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日报》上述社论的认识。(6分)20.[2024·河南高三统考]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处理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其间,中国所采取的处理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对外战略经历着一个不断调整、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得中
国的外交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一边倒”“两条线”“一条线”“独立自主”作为新中国曾经先后确立并实施过的四个对外战略,无疑都是对变化中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中国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现实之反应。——摘编自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
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