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小练2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26.773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考点小练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考点小练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考点小练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考点小练2.docx,共(5)页,126.7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d91a5e096b27830f237b9366cd524f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2页1.[2024·汕头市高三一模]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A.商代已出

现君主专制的雏形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王、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均自称“一人”或“余一人”,强调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但到春秋晚期诸侯国齐国的国君齐灵公自称“余一人”,强调了他独一无二的地位,僭越了

周礼,表明传统礼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商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西周对商朝的政治制度是继承和发展,非延续,排除B项;统一性通常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联系和共性,材料无法体现统一性,排除D项。故选C项。2.[2024·山东卷]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

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A.重构统治秩序B.限制贵族特权C.以德行教化民众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尊重当地风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

会动荡,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秩序,A项正确;限制贵族特权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构建有利于自身的统治秩序,

排除B项;以德行教化民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是主要出发点,排除C项;宗法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并不能打破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3.[2024·聊城市高三一模]春秋初年,楚、吴均因文化落后被称为蛮夷之国,但

到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及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却被《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杞君(夏之后裔)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得称为“诸夏”。上述称呼变化印证了,当时()A.列国纷争的现实B.华夏认

同的观念C.夷夏关系的对立D.儒家思想的传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楚、吴蛮夷之国的身份开始转变为“楚子”“吴子”的身份,杞君(夏之后裔)朝见鲁君将夷礼改为周礼,说明的是当时民族趋向融合,华夏认同的观念出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列国纷

争和儒家思想的传播,排除A、D项;材料体现的是夷夏的融合,非对立,排除C项。故选B项。4.[2024·锦州市高三一模]公元前651年,齐、周、宋、许等国诸侯盟于葵丘,其中两条盟约为“毋忘宾旅”“毋遏籴”。《管子·轻重乙》记载:“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

战国时期,各大国展开了对定陶(南北水运交通枢纽)的争夺战。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观念更新B.商业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C.关税已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财源D.社会结构的变迁受政治强势干预答案:B解析:材料中“毋忘宾旅”“毋遏籴”即保护客商

,不阻碍粮食流通;“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指为外商建立馆舍,提供食宿、牲口的草料和服务人员;“定陶(南北水运交通枢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的商货集散中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商业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在春秋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影响巨大,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主要体现在铁犁牛耕出现和发展,材料并未涉及“生产力进步”,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关税是否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财源,排除C项;材料主要侧重于商业及商业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并未反映“社会结构的变迁”,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赣州市高三二模]《商君书》中记载了商鞅“驱以赏”的促农策略,即国家通过“驱以赏”的方法对力耕者赏以官爵,或利用价格和税收来鼓励农耕,并采取抑末政策来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在耕战中“使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商鞅的这一策略

()A.强化了皇权专制和独裁B.推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C.立足于农民阶级的利益D.反映了儒法思想间相互借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国家通过‘驱以赏’的方法对力耕者赏以官爵”“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在

耕战中‘使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奖励耕战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B项正确;战国时期没有皇帝,尚未形成专制皇权,排除A项;“立足于农民阶级的利益”说法错误,虽然商鞅这一策略鼓励农耕,但其立足于君主,而不是农民,排除C项;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没有借鉴儒

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6.[2024·衡阳市高三二模]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据此可知,他们倡导()A.施行仁政B.教化民众C.隆礼重法D.敬天

保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用道德来教导民众,用礼教来约束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孟子认为良好的政令不如良好的教育那样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令使百姓畏服;良好的教育受到百姓喜爱。由此可知,二者都倡导统治者教化民众,B项正确;“仁政”仅

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敬天保民”要求统治者应该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材料并未体现“敬天保民”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7.[2024·临汾市高三一模]下面是“孔子问道”图,反映了公元前51

8年孔子到洛阳问道于老子的事迹。临别时,老子赠言孔子,曰:“当今之世……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据此可知()A.思想争鸣现象逐渐平息B.老子思想蕴含人生哲理C.儒道治国理念相互借鉴D.孔子具有经世济民情怀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当今之世……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及所学可知,题意为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

明。由此可见,老子思想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B项正确;春秋时期,思想争鸣现象并不是逐渐平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道治国理念相互借鉴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经世济民的情怀,排除D项。故选B项。8

.[2024·新课标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上层建筑变革的背景下,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但道

家与此主张相悖,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如《道德经》中有“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表述,故选C项;儒家经典《礼记》中有“选贤与能”的主张,墨家代表墨子则倡导尚贤,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任贤”并由贤良智者“集思广益”,他们都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并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一些诸侯国统治者的

呼应,排除A、B、D三项。9.[2024·韶关市高三二模]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天”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法家主张“尊君敬法”,道家认为“万物将自化”。据此可知诸子百家()A.主动应对社会转型的挑战B.重塑紧跟时代的道德规范C.适应兼并战争

现实的需要D.建构内核一致的哲学体系答案:A解析:据材料“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天’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可知,诸子百家在继承西周“敬天”观念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派的思想主张,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这些不同主张都是试图应对当时社会

变革与挑战,A项正确;各家主张的道德规范并不一致,排除B项;各家主张的“敬”观念并非全部都是适应兼并战争需要,排除C项;各家哲学体系内核并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