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20)页,79.49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a1e99fddc7f7c0a21c469c7e9f04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1.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2.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大意是治国不能急,不能用大火,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其反映的思想是()A.民贵君轻B.克己复礼C.无为而治D.格物致知3.如图是某学
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4.战国时期,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流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
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以法治国B.实行仁政C.无为而治D.思想统一6.《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
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A.孟子和韩非子B.老子和韩非子C.孔子和老子D.孔子和墨子7.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
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8.“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持此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人之性恶D.以法治国9.“这一学派要求君主为民、
利民,反对过分剥削劳动人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0.《荀子•大略》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礼法并重B.崇礼抑法C.崇法抑礼D.无为
而治11.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仁”与“礼”学说D.“大一统”的思想12.《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
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A.民贵君轻的思想B.无为而治的主张C.君权神授的思想D.重本抑末的主张13.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
是良知。”由此可知他主张()A.格物致知B.“致良知”C.工商皆本D.经世致用14.《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15.明清
之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思想家是()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16.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从中
可知该学者主张()A.限制君权B.正心诚意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1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发明,大约在14世纪末经由波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18.宋元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其中,郭守敬的科学贡献是()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C.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指南针D.对南北方的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19.平民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这项发明出现于()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20.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汜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21.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是夜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
浮针以揆南北。据材料可知()A.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B.指南针在北宋传入西方C.北宋时期发现磁石指南D.指南针通过朝鲜传入欧洲22.唐代文学家韩愈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来称颂李杜及其诗文。其中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主要是因为杜诗反映了()A.雍容华美的盛唐气象B
.唐朝由盛转衰时民众的离乱和漂泊C.唐末黄巢起义的动乱D.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23.如表描述的活动在当时适用于()诗词出处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诗经》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A.保家卫国B.休闲娱乐C.附庸风雅D.传承习俗24.明清小说中,以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2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该宋词的风格特征是()A.刚健豪放B.婉约含蓄C.朴素写实D.沉郁悲壮26.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并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这里的“它”指的是()A.《诗经》B.《离骚》C.《西游记》D.《水浒传》
27.如图中的符号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它出现于()28.两宋的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它的代表作是()A.顾恺之《女史箴图》B.阎立本《步辇图》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郑板桥《墨兰图》29.如图是南宋画家夏圭的《临流抚琴图》,画中一位高士临流而坐,作
抚琴之状。该作品()A.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B.构图气势宏伟、画风豪放C.注重表现意境和笔墨情趣D.以人物为核心布局、构图30.“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
句谚语是下列哪一艺术形式的体现()A.书法B.京剧C.剪纸D.绘画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他抢救孩子,唯一的原因是出自于天生的同情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
麓书社材料二: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材料三: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一是战国时期某儒学思想家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打的一个比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位思想家?其说明的观点是什么?西汉董仲舒最早提出了“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处世道德标准,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三字经》强调“三纲”“五常”的积极意义何在?材料三中的“他”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材料三反映了他什么思想主张?32.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民极为重视,他的著名之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贵”指民的重要性而言,所谓“民贵”主要有两方面含义:民之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其二,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无民就断了君子的财源,无民则君子不能行事。……孟子认为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刘泽华主编《中国
古代政治经济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王制》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
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
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
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主张。(2)据材料二,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有哪些局限性?33.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
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当时(
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材料三: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
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材料四: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
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请回答: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
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董仲舒在“深化儒经研究”方面有何贡献?“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迎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对此,董仲舒提出了哪些主张?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理学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创新的?列举北宋理学家核心思想。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到
了封建末世,黄宗羲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与创新的?综合上述材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为政
以德,强调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故B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C项错误。韩非主张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主张,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2.【答案】C【解析】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排除A;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排
版B;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治国不能急,不能用大火,要用慢火适当烹饪,体现了道教的无为而治,C正确;格物致知是儒家是思想观点,意指推究事物原理法则总结为理性知识,排除
D。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老子”“治国不能急,不能用大火,要用慢火适当烹饪”。结合选项逐项分析即可。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答案】C【解析】从诸
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各家学派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特别突出哪一家学派,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调的是严刑酷法,C正确;儒家思想强调的是民本,A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B排除;墨家强调的是兼爱、非攻,D排除。故选:C。本
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结合法家的主张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
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可知,荀子主张只能信奉儒学,这体现了思想统一,故D项正确。A项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是孟子思想,排除。C项是道家思想,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
的关键是正确材料“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对荀子的思想的把握,同时注意把握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内容,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答案】A【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具有初步的民本主义思潮;韩非子主张法制建立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实行德治;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主要考查学生都有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
力。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结合所学可知,制天命而用之是儒家荀子的主张,其意思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即强调人改造自然的能力,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A项强调克制自己,恢复周礼,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强调顺其自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强调严刑峻法,不符合题意,排
除。故选:C。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结合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分析。同时注意把握孔子、道家以及法家思想。本题考查对荀子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
【答案】B【解析】“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是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故B正确;A是道家思想,排除;C是荀子的思想,排除;D是法家思想,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孟子的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反对过分剥削劳动人民”“薄葬,短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代表下层民众的墨家思想,故C正确;
儒家主张实行仁政,排除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法家主张实行法治,排除D。故选:C。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时期墨家的主要思想。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时期主要思想流
派的主要思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表明荀子认为重礼尊贤可以称王,重法爱民可以称霸,但好利多诈则危,可以得出其主张礼
法并重,故A正确。BC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中的荀子思想,排除。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的主旨,并正确把握荀子的思想。本题考查对荀子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11.【答案】D【解析】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有利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B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C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董仲舒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2.【答案】C【解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体现了君权神授,故C正
确;A是孟子的思想,排除;B是道家的思想,排除;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
据势力;对限制君主势力的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一定作用限制。1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人人皆有良知”、“此便是良知”等信息可以看出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故B项正确。A项是程朱理学的内容,排除。C项是黄宗羲的思想,排除。D项是
顾炎武的思想,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人皆有良知”、“此便是良知”,结合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14.【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体现了程朱理学强调的“理是万物的本原”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的观点
,与二程无关。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观点,与二程无关。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观点,与二程无关。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
一事,虽小皆有是理”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二程的思想主张。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B正确;李贽
思想具有鲜明的战斗精神,A排除;黄宗羲提倡的的是工商皆本,C排除;顾炎武提倡的是经世致用思想,D排除。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结合王夫之的主张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
的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16.【答案】D【解析】“明道”“思起而有以救之”体现了明道救世,经世
致用,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
,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1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大约在14世纪末经由波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结合所学可
知,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故A项错误。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故B项错误。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
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大约在14世纪末经由波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结合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印刷术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
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8.【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运用他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授时历》的编制有了可靠的
观测基础,故B项正确。A项是宋代的毕昇,不是郭守敬,故排除。C项是在北宋时期,而郭守敬是元代科学家,故排除。D项是北魏贾思勰,与郭守敬无关,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
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19.【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活字印刷术”“出现”。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0.【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故B项正确。A项是最早的农书,但是不是最完整、最系统,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出现在《齐民要术》之后,应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
古代的农书。需要掌握《齐民要术》的地位。解题的关键是对选项中农书的特点和地位的识记。本题考查对《齐民要术》的地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1.【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可以看出,指南针在北宋时期已经用于航海,故
A正确。指南针传入西方是在13世纪,故B错误。发现磁石指南是在战国时期,故C错误。指南针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
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经历过“安史之乱”时期,亲眼看到了民众的离乱和漂泊。他的诗以现实主义风格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映,故B正确。A、D两项说的是李白,不
是杜甫,故排除。杜甫不是生活在唐末,故C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篇被后人称颂为‘诗史’”。本题主要通过唐诗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23.【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射……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射天狼”可知,都与军事斗争有关,由此可以看出表格信息强调的是保家卫国,故A正确。材料中的活动并不是休闲娱乐活动,也不属于附庸风雅,更不是习俗的传承,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
确分析材料“射……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射天狼”的主旨,从中可以看出强调的是保家卫国。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活动及其目的,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2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以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本题
是基础题,主要通过明清小说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柳永
的名句,柳永属于婉约派词人,其特点是婉约含蓄,故B正确。A、D两项属于豪放派风格,C项是散曲风格,均不符合。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
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6.【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并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故A正确。B、C都是浪漫主义文学,C、D是小说而不是诗歌,且B、C、D都不是儒家经典,
均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诗经》趋
于写实,体式以四言为主,反复咏叹,有民歌的纯朴风貌,有一种和谐、朴厚的美;而《楚辞》则趋于浪漫,则多用五、七言句,在句中或奇句末尾用“兮”字,带用浓厚的楚风,瑰奇变幻,天上地下,无所不在,其丰富的想象
,体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2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文字为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出现于商朝。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是“刻有文字的甲骨”。本题主要通过汉字的形成与演变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8.【答案】C【解析】《女史箴图》出现在东晋。故排除A。《步辇图》出现在隋唐时期。故排除B。《墨兰图》出现在元朝。故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故选
: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成就。关键词是“风俗画”。本题考查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2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一位高士临流而坐,作抚琴之状”并结合插图可以看出,该画作注重表现意境和笔墨情趣,故C正确。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而不是对社会生
活的真实描绘,故排除A。从图中可以看出,构图并不是以人物为核心,气势既不宏伟,画风也不豪放,故排除B、D。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位高士临流而坐,作抚琴之状”。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等素养。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30.【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体现了京剧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故B正确
。A、C、D与材料信息不符,均不符合,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戏曲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31.
【答案】【小题1】思想家:孟子。观点:性本善。【小题2】目的: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意义:注重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小题3】思想家: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董仲舒的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需结合孟子的思想、董仲舒的思想、顾炎武的思
想来解答。本题为基础题,考查百家争鸣、董仲舒的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答案】(1)本题据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并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得民之道等方面分别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舟民水等方面概括荀子的民本思想主张.(2)本题据材料二“爱民必先于节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薄敛、节俭的角度概括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再根
据材料二“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百姓的忧乐的角度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角度回答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本题据材料三“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提出民权、批判君权的角度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再据材料三“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没能提
出新制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等方面说明有哪些局限性.故答案为:(1)孟子: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统治者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答出两点即可)荀子:君舟民水;君主要施“仁爱”.(2)关键:薄敛、节俭.标准:
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3)发展:提出民权,批判君权.局限:没能提出新制度的建设方案;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点:①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主张;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
变过程;③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结合;④儒家思想的影响.本体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民本思想,即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性,给予民众一定的实惠,让他们吃饱穿暖,心中充满感激,再施以长期有效的教化,社会也就日渐祥和安宁.33.【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
思想,结合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分析。(2)第一小问的贡献,依据材料二,结合董仲舒的著作和思想特点分析。第二小问的主张,结合董仲舒思想内容分析。(3)第一小问的继承和创新,依据材料三结合理学的特点分析。第
二小问的思想,结合理学内容分析。(4)本小问的继承和创新,依据材料四,结合黄宗羲思想主张分析。(5)本小问的意义,依据四则材料,结合儒家思想内容及其积极意义分析。故答案为:(1)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贡献: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
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继承创新: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4)继承与创新:承袭先秦儒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
。(5)意义:“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及
其意义。(1)本小问,结合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分析;(2)第一小问,结合董仲舒著作分析。第二小问,结合董仲舒思想主张分析;(3)第一小问,结合理学特点分析。第二小问,结合理学内容分析;(4)本小问,结合黄宗羲思想主张分析;(5)本小问,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和
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对孟子和荀子、董仲舒思想以及黄宗羲思想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