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地理含答案.docx,共(11)页,1.83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d2e99c33c068bd4f3ba69afbbaae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选择题时,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是世界第四长湖
。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右图为巴尔喀什湖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巴尔喀什湖对所在区域所起的作用有①是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②增加周边地区的气温日较差③是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④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2.图中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B.受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垦殖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
的是A.甲地气候湿冷,无霜期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B.乙地附近海域多发海雾C.丙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D.丁地是美国小麦区4.与丁地相比,丙地冬季气温高,下列属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光照条件D.地形澳大利亚库伯佩
迪曾经是一片不毛之地,然而在20世纪初该地却诞生了一个神奇的城镇,这里多数居民住在地下过着富裕的穴居生活。早期库伯佩迪的房屋建造在那些为了搜寻蛋白石而挖掘的沉积岩洞穴里,现代房屋多建造在山坡。虽然库伯佩迪是一个地
下小镇,但它的房子里拥有一切地面房屋必备的设施。右图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库伯佩迪镇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矿产资源6.库伯佩迪镇居民住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
.过度开垦,荒漠化严重B.地处内陆,气温日较差大C.降水稀少,地表水缺乏D.土地资源短缺7.该类地下房屋的主要特点是A.保持恒温B.冬暖夏凉C.通风透气D.防潮保湿下图为非洲1月与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
8-9题。8.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1月甲地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B.雨带南、北移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C.7月乙地受东南风影响,迎风坡降水多D.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增加9.下列
关于非洲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南北对称分布,干旱区广B.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泥石流、滑坡频发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丰富,工、农业发达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
内河航运发达欧洲是内外力作用体现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如冰岛、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右图是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据
此完成10-12题。10.冰岛位于A.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11.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是A.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B.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C.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
积D.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12.与第四纪冰期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A.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B.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C.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D.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科学界发现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巴厘
岛和龙目岛之间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该线被称为华莱士线(如下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华莱土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产生该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线东西两侧岛屿A.气候特征差异大B.曾经相距较远C.分属南北半球D.均被海洋包围14.马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B.气候类型多样C.水热条件优越.D.无人类活动干扰右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示
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A.受西风带控制B.位于西风带迎风坡C.受暖流影响大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6.图中M地气温可能是A.22℃B.26℃C.16℃D.15℃17.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
置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地形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18-19题。18.下列对中南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脉、大河多南北向延伸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商品谷物农业发达19.该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②地势平坦③水
源充足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即下图中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铁矿石资源,以他们为代表的铁矿石供应商,每年都要与以中国上海宝钢集团、日本新日铁和欧盟钢厂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进行谈判,商定下一年度双方交
易的铁矿石价格。读图完成20-21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大铁矿石巨头中,力拓公司距上海宝钢集团最近B.淡水河谷公司位于必和必拓公司的西北方C.甲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D.乙国应大力开发本国丰富的森林资源21.下列有关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种植园农业B.甲国除大量出口铁矿石外,还大量出口牛肉C.乙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D.乙国有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特别发达新西兰南岛高山顶部终年积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右图为新西兰南岛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22.下列
关于新西兰南岛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陡东缓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C.常年受东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D.东部河流较西部河流流速慢23.形成西南部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海水侵蚀读日本日
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图(单位:日),完成24-25题。24.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自北向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降水量25.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②近年来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
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③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④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7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28、29题为选考题,从其中A、B题中各选一题作答即可。(一)必考题:共30分。26.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口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其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
主要原因。(8分)(2)西西伯利亚平原受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发展较为落后。请指出改造其不利自然条件的针对性措施。(8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我国与中亚诸国决
定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如下图所示)。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我国新疆喀什、珠三角地区与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我国与
中亚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简述其对我国的积极影响。(6分)(2)分析中吉乌铁路建设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对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二)选考题:共20分。28.[选修3-旅游地理](10分)A.冰洞指全年都存在冰的洞穴,是一种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山西宁武冰洞位于宁武县东寨镇麻
地沟村东南约2km的公路旁,洞口海拔2300m。该洞中的冰体形成与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严寒气候有关,进入宁武冰洞,可直接见到地质时期的古冰。右图为冰洞景观图。说明冰洞景区吸引游客的原因及进人冰洞旅游的注意事项。(10分)B.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持续推进城市森林绿道建设,着力打造
全长19千米的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又称“福道”)。该步道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钢架悬空道路,桥面随地势起伏,让市民获得在林间穿梭漫步的体验。右图示意福州城市森林步道。分析福州城市森林步道采用该结构设计的优点。29.[选修6-环境保护](10分)A.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坝顶可以溢流,并
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发电、航运、防洪、挡潮等效益。但它会对上下游河岸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为了降低橡胶坝的修建对河岸生态系统的破坏,多地采用“两栖乔木缓冲带+水生植物过滤带的河岸修复模式(如图所示)。该模式根
据河道水位变化规律,在滩涂或湿地营造植物过滤带,形成水生植被过滤系统。分析该模式对保护河岸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B.粉红椋鸟是一种迁徙性候鸟,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常常聚在一起吵声不断,十分可爱。椋鸟形似八哥,背部及腹部粉红色,余羽棕黑(如右图)。椋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
中西部,5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我国新疆夏季多蝗灾,因此它也被称为“草原铁甲兵”。分析新疆地区大力推广“椋鸟治蝗”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