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541.936 KB
  • 2024-10-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docx,共(19)页,541.9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9a248d5c3bcb7608adb878021cadb4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26题为必考题,27—30题为选做题。请考生根据要求做答。3.考生作答时

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综合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

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答案符合要求。1.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D.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周的分封制是严格遵照周礼执行的,如果诸侯出现九鼎相当于谋逆,但是这些到了东周时期,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那么就是说诸侯已经不在尊奉周王,分封制的礼治被破坏。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2.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巩固其统治,①②④说法正确;秦朝在统一之后,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③说法错误;综上,故选C。ABD均含有错误选项③,排除。【点睛

】本题中的四方古印文只是做题的引子,实际上对解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阅读此类材料时,学生切不可拖泥带水,迅速跳过即可。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

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重

用身边人建立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唐朝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分割行政权的应该是中书门下,C项错误,符合设问。元代废除了三省,在中央设

置中书省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正确理解题干信息“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二是抓住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逐

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4.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皇帝大怒,让胡做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亟待加强【答案】C【解

析】【详解】材料只反映了皇帝整治宰相胡惟庸,没有反映胡惟庸打压内阁,故A错误;“胡请求用金钱弥补”并不能说明胡惟庸家藏万金,故B错误;皇帝整治宰相胡惟庸,这反映的实质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大怒……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

从该现象背后的实质出发,即可抓住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无关选项。5.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A.主观随意B.轮番而治C.三权分立D.依法治国【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的理解。根据题干“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

材料说明了雅典民主主观随意,这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所以选A。【详解】6.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B.罗马帝国的分裂C.法律混杂使用不便D.境内被征服民族的反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罗马的

法律。依据所学,在早期罗马习惯法中,法律与习惯法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法官多由贵族担任,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公元5世纪中期,在公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应选A。C说法错误,B、D与题意无关。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十二铜表法》7.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17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的优势在于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地理位置D.宪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17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D正确;根据“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政治制度,A

BC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联系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分析解答。8.美国建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主要来自于A.独立战争的不彻底性B

.英法等国的军事威胁C.经济发展的极其缓慢D.邦联政治体制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最初的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邦联体制没有权利征税,没有实权,这阻碍了美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取得民族的独立,不存在独立战争不彻底的问题,故A选项不符合史实;美国建立之初没有存在英法等国的军事威胁,英法等国家承认了美国的独立,故B选项错误;美国建立之初经济发展缓慢,但这不是美国在这时期面临严重危机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错误。9

.下面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德两国政体情况。表中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A.首相、选举、总统B.皇帝、选举、总理C.首相、选举、总理D.皇帝、选举、总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9世纪80年代法国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

是国家元首;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②是选举。德国国家元首——皇帝是国家军队统帅,①为皇帝。法国的国家首脑是总统,③指的是总统。故选D;德国国家元首——皇帝是国家军队统帅,①为皇帝,故排除AC;法国的国家首脑是总统,③指的是总统,故排除B。【点睛】10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除了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经济掠夺等方式之外,西方列强还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侵略。传教、创办报刊、兴办学校医院等都是其文化侵略的主要方式。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西方的文化侵略在客观上A.助长西方侵略中国的气焰B.摧毁中华传统文化C.传播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文化

D.奴役中国人民的精神【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史观·文明史观【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从史观上来考察西方侵华的影响,较为中等。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本题主要

考察精神文明的范畴。西方的入侵损害了中国政治、经济上的主权,但是客观上促进西方科技、民主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所以A、B、D属于西方入侵带来主观上的侵害,C属于客观的影响。故选C。11.突出体

现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①《天朝田亩制度》②天京变乱③《资政新篇》④北伐失利A.①②③④B.①C.①②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天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农民阶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平均主义、个人利益

至上等,《天朝田亩制度》与天京变乱即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反映,①、②符合题意。《资政新篇》、北伐失利均不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排除③、④。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12.下

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致远”号撞向敌舰、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反映的是反抗外来侵略,故选A;“致远”

号撞向敌舰、台湾军民誓师抗日是反抗日本侵略,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故B错误;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封建,材料中三个事件主要是反抗外来侵略,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外来侵略,不是寻求救国之路,排除D。【点睛】13.民国时期有一首歌曲唱道:“东亚开化

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这首歌是赞颂()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国民大革命D.抗日战争胜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开

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弘扬民主科学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美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所以A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14.下面关于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③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④都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五四

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所以排除②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大革命有无产阶级参与并起了重要作用,它的性质是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所以也属于新民主义,所以①④项正确。五四运动出现了三罢斗争,可知

其群众基础广泛,国民大革命有四个阶级阶层参与,从其名称也可知其群众基础广泛,所以③项正确。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的比较15.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A.领导秋收起义B.夺取大城市,建

立革命政权C.清除党内右倾错误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答案】D【解析】【详解】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是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D正确;A只是武装起义,不是新出路,B不是八七会议内容;C中清除说法错误。16.百团大

战期间,国民党的38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这体现了A.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B.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战场由防御转为进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国民党的38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百团大战

,说明了当时形成了国共两党为中心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全面抗战的情况,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国抗战的地位和发展状况,故CD项排除。【点睛】“国民党的38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是解题的

关键信息。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三座大山不包括()A.民族资本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封建主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根

据所学知识。三座大山是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属于进步因素,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座大山18.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

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当时法国还没有工人政党,因而A项不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出现了工人运动,B项错误;法国已经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排除C项。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充分发展,社会去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D正确。

19.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示意图。空白处应为A.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德意志的统一D.新中国的成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故选B;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德意志统一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排除AC;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符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D。【点睛】20.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

,它表明新中国政权A.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特点B.保证了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表格反映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有三位属于民主党派人士来看,新中国政权具有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的特点,故选A;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各民族的平等,排除B;1949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产生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排除C;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点睛】21.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

举办法完善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村委会的换届选举

。“海选”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完善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ACD。【点睛】22.邓小平在与英国外交大臣的谈话中

说:“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映,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这件事情”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A.1979年B.1982年C.1997年D.1999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可知是一国两制,该构想首先在香港得到成功应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ABD项时间与香港回归时间不符,排除。【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紧扣设问要求“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结合一国两制的实

践即可知道是1997年香港回归。23.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国家挑唆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获得,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

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B项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A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不

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C项不符合题意;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4.“尼克松通过中美和解得益匪浅。……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

平衡。……尼克松在某种意义上把中国拉过来矫正了世界的平衡。”“三角”分别指A.中国、美国、苏联B.中国、美国、台湾C.美国、日本、西欧D.美国、日本、中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

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壮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因此说“尼克松在某种意义上把中国拉过来矫正了世界的平衡”,故“三角”分别指中国、美国、苏联,故选A;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25.1963年,针对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

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材料主要表明A.法国要求摆脱美国控制B.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C.美国反对欧洲走向联合D.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总统戴高乐

反对依赖美国,反对美国领导大西洋共同体意即法国要求摆脱美国控制,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戴高乐倡导欧洲一体化而非反对欧洲一体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未反对欧洲走向联合,材料也未说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所以选项C、D均是不符合题意,均直接排除;故本题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为必做题,20分,27-28,29—30,题为选做题,3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

,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1948年5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

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材料三: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部合作,确认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有效期为30年。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刘德斌《国际关系史》(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英两国分别有怎样的影

响。(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3)材料一、三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原因:国内舆论的压力;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影响:对中国:有利于利

用香港这一对外窗口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有利于发展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对英国:有利于香港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试图挑拨中苏关系,分裂社会主义阵营。(2)态度:对中国革命采取支持态度。原因:美

苏冷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亲美政策,中共取得革命胜利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3)不相同。说明:苏联承认即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英国只是法理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实际控制权,不等于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英国在新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追随美国就是明证。【解析】【分析】【详解】(1)原因:根据“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得出国内舆论的压力;根据“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得出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根据“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

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得出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影响:对中国:可从有利于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有利于发展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等分析回答。对英国:可从有利于香港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试

图挑拨中苏关系,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等角度分析回答。(2)态度:根据“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得出对中国革命采取支持态度。原因:根据“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结合所学,可从美苏冷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亲美政策、中共取得革命胜利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壮大等角度分析总结。(3)不相同。说明:根据“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分析得出苏联承认即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根据“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从英国只是法理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实际控制权,不等于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英

国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追随美国就是明证进行说明。【点睛】选做题(请考生在选修一27、28,选修四29、30四道题中任选同一类型的两道题作答,如果选两道不同类型试题只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

回眸】材料契丹境内人民大致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为主的契丹人、奚人等。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年)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依“汉制”(唐朝

的制度)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士大夫和契丹贵族,但其职简权轻,远不能与北面官相较。北面官以“国制”(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是辽政权重心所在。金灭辽之后,对两面官制多有借鉴。——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北面官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北面官制的影响。【答案】(1)因俗而治,形成南北两套行政机制;北面官职权高于南面官;借鉴了唐朝政治制度

;(2)缓和民族矛盾,推动民族交流与融合;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了辽的统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1)根据“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南面官依“汉制”……北面官以“国制””得出因俗而治,形成南北两

套行政机制;根据“一律任用契丹贵族,是辽政权重心所在。”得出北面官职权高于南面官;根据“南面官依“汉制”(唐朝的制度)”得出借鉴了唐朝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从缓和民族矛盾、加强融合、稳定秩序

、巩固、统治、为后世提供了借鉴等方面概括。28.材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

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中国古代史资料》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摘编自粟劲《秦律通论》(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答案】(1)规模大、措施全、历史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2)特点:利用强悍民风,因势利导;刑赏并用(以法家学说为指导)。作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加快了秦统

一中国的进程。【解析】【详解】(1)根据“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得出规模大、措施全、历史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2)特点:根据“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并

结合所学得出利用强悍民风、刑赏并用。作用:结合所学,根据“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得出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根据“民勇于公战”得出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根据“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得出加快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29.【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人,1571年加入反宗教改革的耶稣会修道。1577年,利玛窦被派往东方传教,从葡萄牙经印度、马六甲于1582年抵达澳门,当时葡萄牙人已经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他以澳门为根据地,引进欧洲先进发明,如自鸣钟、世界

地图、天文仪器、油画与画像,又介绍伽利略的天文知识,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利玛窦对中国的知识与道德敬佩有加,把基督精神融入中华文化成为其一生的志业,以其科学知识及顺应中国国情的策略,借用中国文化传教,成为后世文化交流与传教方法的楷模。利玛窦的精神

特色就是善意对待中华文化,影响到后来欧洲思想家莱布尼兹、伏尔泰等人,他们都极力推崇中华文化,带动西方思想解放运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华传教的影响。【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宗教改革冲击天主

教,天主教努力扩大影响;西方近代科学兴起;西学东渐。(2)影响:传播了东西方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充当了殖民扩张的工具。【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玛窦【详解】(1)根据材料“1571年加入反宗教改革的耶稣会修道。1577年,利玛窦被派往东方传教,从

葡萄牙经印度、马六甲于1582年抵达澳门,当时葡萄牙人已经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的影响、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传播分析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背景。(2)根据材料“引进欧洲先进发明···

··介绍伽利略的天文知识,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借用中国文化传教”“影响到后来欧洲思想家莱布尼兹、伏尔泰等人,他们都极力推崇中华文化,带动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从东西方文化交流、影响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其根本上充当了殖民扩张的工具几个方面分析利玛窦来华传教的影响。【点

睛】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

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会自主概括和归纳材料的能力。3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一个时代的神话——一爱因斯坦的一生》材

料二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固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

使弛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一个时代的神话——一爱因斯坦的一生》材料三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

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

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爱因斯坦。【答案】(1)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2)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科学的目的是服

务于人类的幸福;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解析】【详解】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

晚上回来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爱因斯坦所提出的新思想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国家是

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弛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可知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

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可知爱因斯坦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可知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等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可知,爱因斯坦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

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说明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也是热爱和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