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079 M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docx,共(11)页,1.07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fbc8552d8c7f579baca5dfc81b7f2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校高二年级期中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黑光灯诱捕法B.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C.丁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其并非总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2.科学家研究了江苏北部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图数据。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B.2000年后,人为捕杀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D.2015年丹顶鹤的种

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为的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一个计数室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并多次计数求平均值C.加样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其自

行渗入D.图示小方格的酵母菌数目应计为9个4.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兔的

K值D.第3年狼的数量下降可能是因为缺乏食物5.“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水草丰茂,禽兽繁集,后来清政府将树木砍伐殆尽,将美丽的高岭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

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降水不丰沛的高原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塞罕坝林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群落B.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塞罕坝

林场发生了初生演替C.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D.人类活动会影响林场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方向6.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

,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C.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c属于初级消费者或者次级消费者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7.桑基鱼塘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劳动人民

把原本割裂的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将陆地种植和鱼塘养殖有机结合,实现鱼、蚕、猪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图是该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桑、水稻、蚕、鱼和猪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B.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C.该农业生态系统的设

计主要遵循了循环原理D.该农业生态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8.有关“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可表现出结构、功能和收支上的平衡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平

衡的重要调节机制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比冻原生态系统慢9.传统美食的制作体现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酸奶和泡菜制作中均需要及时通氧,保证乳酸菌的有氧呼吸B.通过传统发酵技术也可

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C.果酒、果醋制作所利用的菌种均能够进行有氧呼吸D.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原料等进行灭菌10.下表所示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成分NaNO3K2HPO4MgSO4·7H2O

(CH2O)蒸馏水青霉素含量3g1g0.5g30g定容至1000mL0.1万单位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B.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C.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是异养型微生物D.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

可形成液体培养基11.下列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前要将外植体分散成单个细胞B.要用湿热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即在100℃下保持15minC.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根后再使

其生芽D.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12.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B.

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13.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B.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

胞,可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D.传代培养时,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14.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细胞和b细胞是植物细胞,需先去分化再诱导融合B.a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融合需要促融处理后才能实现C.c细胞的形

成与a、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c细胞将同时表达a细胞和b细胞中的所有基因二、多项选择题:15.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来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摇床上培养,摇床

转速分别210r/min、230r/min和250r/min。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可采用显微镜下抽样检测方法B.此实验中,若时间足够长可测得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C.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在一定转速范围内,摇

床转速越高,酵母菌繁殖的速度和总量越高的D.培养8h后,三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培养液中的溶氧量16.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栖息地的

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B.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7.如图表示培养和分离某种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划线C.步骤③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D.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18.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

,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用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如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卵子实际上是发育到MⅡ期的卵母细胞B.①过

程可以通过电融合法可使供体细胞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C.③过程是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过程,需无菌、无毒环境D.中中、华华的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19.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编号实验内容获取数据的方法的①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

鹊的种群密度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③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则调查数值偏大

④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在分布密集的地块进行随机取样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三、非选择题:20.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下图所示。生态学家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植被厚度

指数00.511.522.53树线上升幅度(m)10030720.300(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______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树上不

同高度的喜鹊巢,______(填“能”或“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2)上表数据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______。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子落地于此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或“相对静止”)。(3)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其______稳定性。该生态系统中有些昆虫发现食物后会“跳舞”,“跳舞”对同伴来说是一种______信息,使同伴能更有效觅食,这表明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4)树线上升过程中,某些生物也会遭受有害

动物破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控的技术有多种。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降低害虫的发生率,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进行防治。(5)下图表示用标志重捕法对树线之下群落中某种鼠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连续13年的监测结果。

图中纵坐标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第5-9年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型。21.图1是某稻田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青蛙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表:青蛙的能量流动情况摄食能同化能粪

便能Y呼吸作用散失能38.0511.36m3.817.55(1)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碳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__________.(2)从图1中生物分析,卷叶螟的粪便能来自于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卷叶螟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可被_

_________同化。的(3)表中m值为__________KJ,Y代表青蛙用于__________的能量。(4)卷叶螟与青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该计算结果可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由于水体污染,农民不再耕种

,这块稻田的生物群落将发生__________演替。(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22.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

水处理。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填编号)。编号①②③④物品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皿涂布器灭菌方法湿热火焰灼烧干热臭氧(2)称取1.0g某土壤样品

,转入99mL______中,制备成菌悬液,经______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

约含酵母菌______个。该过程使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通过该方法测得的菌落数值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值______(填“偏大”“偏小”“相等”)。(3)为了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酶能力,对分离所得的菌株,采用射线辐照进行诱变育种。将辐照处理后的酵母菌涂布在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

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______的菌落,纯化后获得A、B两突变菌株。(4)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评价A、B两菌株的相关性能,进行

了培养研究,结果如上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______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是______。23.猕猴桃因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美味水果。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不同种培育出了更加优良的品种,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因“中华猕

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之间存在______,所以用有性杂交方法很难得到可育后代。(2)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时,需先用较______(填“高”、“低”)渗透压的溶液处理植物细胞,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

态,然后用______酶消化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3)过程③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此过程使用的化学法包括:______融合法和______融合法等。(4)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⑤

⑥过程分别称为______。(5)已知用X射线处理会使染色体受影响而导致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用碘乙酰胺处理会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抑制生长。为了能筛选到杂种细胞F,若在①过程对“中华猕猴桃”用X射线处理,需对“美味猕猴桃”用______处理,以便最终能获

得优良杂种植株H。(6)若两种猕猴桃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______倍体。从理论上讲,该杂种植株的育性为______(填“可育”或“不育”)。24.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

人体,引起肺炎。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2021年12月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BRII-198)注册申请,是中国全自主研发的单抗,联合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如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序号①~④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表填写完整操作步骤目的或结果①处死注射了a______的小鼠,取出脾脏获得已免疫的

B淋巴细胞将细胞①②诱导融合诱导细胞融合产生多种融合细胞b______淘汰未融合的细胞及同种融合细胞细胞生长孔内专一抗体检验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选出c_____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者体外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2)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细胞①②特有的促融方法是______。(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

的血清抗体相比,其优越性是______。据图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等技术手段,前一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且需置于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4)临床试验发现,从小鼠腹水中提取抗体具有外源性,容易被人体的免疫系

统清除,从而导致其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为克服鼠源性单抗的异源性反应,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改造鼠源性单抗获得了嵌合抗体。分析下图,你认为最符合临床要求的嵌合抗体是A-D中的______。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