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81.991 KB
  • 2024-10-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3)页,81.99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34a6cdef9198b87376a2e37f2316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算不上优良。其实,会食制产生的历史仅一千多年,而优良的分餐制比它

古老,我们可以寻到不少证据证明:分餐制在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三千年。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外的地上。现代考古已经发掘了公

元前2500年时的木案实物。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以及与木案形状相近的木俎,俎上放有石刀、猪排或猪肘,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陶寺遗址的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

分餐制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石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随着饮食礼仪的逐渐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不仅有了非常考究的餐具,还有了摆放餐具的食案,于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出现了。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这种饮食

方式的改变,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周秦汉晋时代,筵席上实行分餐制,用食案进食是重要原因;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乃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珪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他端坐

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

的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遍,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而家具的稳定发展,也保证了饮食方式的恒定性。不过,在晚唐五代之际,虽然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

,但还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在传世绘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餐

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也有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宋代的会食,由白席人的创设可以看得非常明白。《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下请书、安排座次、劝酒劝菜,谓之“白席人”。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

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它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分餐制和会食制都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当前正值新冠肺

炎防控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思考混用碗筷以及会餐制隐藏的风险。目前,可以仿照唐代的“大桌分食”。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摘自《分餐制在古代中国至少流行了3000年》,

《光明日报》2020年4月18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食制不如分餐制优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会食制的历史不如分餐制的历史悠久。B在陶寺遗址发现的迄今所见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指示了分

餐制在我国出现的源头。C家具革新促使中国古代中国人的坐姿发生了革命性改变,这也直接导致了饮食方式的改变。D现代宴饮时,桌面上有代替古代“白席人”作用的东道主,由他负责统一食客行动等事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饮食方式的变

化为纬线组织全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多种方法。C文章以《备宴图》里的画面为例,有力的证明高椅大桌的会食方式已在唐代流行。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点明分餐制在当下的意义,并引导人们采用健康的饮食方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虽是为强调地位尊卑,但客观上也反映了分餐制的存在。B《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也证明了分餐制在中国历史悠久

。C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分餐制将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这既能弘扬中华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D中国古代的分餐制跟西方的分餐制有区别,中国的分餐制是礼仪等级制度的产物,西方的分餐制则有饮食卫生等方面的考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

19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逝川迟子建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

音。当晩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

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她还常年备着男人喜欢抽的烟叶,几杆铜质的烟锅齐刷刷地横躺在柜上,你只需享用就是了。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

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雪是从凌晨五

时悄然来临的。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

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泪鱼不同于其它鱼类,它被网挂上时百分之百都活着,大约都是一斤重左右,体态匀称玲珑。将这些蓝幽幽的鱼投入注满水的木盆中,次日凌晨时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吉喜打

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

。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吉喜乌黑的头发上落着

干草屑,褐绿色的草屑还有一股草香气。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叭儿狗了。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叭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

。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

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的确,每年在初雪的逝川岸边,吉喜总能打上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活蹦乱跳的泪鱼。吉喜用来装泪鱼的木盆就能惹来所有人的目光。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

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

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鱼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

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天有些冷了,吉喜将头巾的边角努力朝胸部拉下,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

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

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鱼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逝川”,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表达了中国人“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的传统时空观。B.小说运用插叙和补叙手法十分突出,对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也增强了小说

的可读性。C.胡会告诉吉喜:“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这是吉喜古稀之年仍然单身的直接原因,而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D.小说描绘出清新自然、淡泊宁静、韵味无穷的画面,带给读者忧伤中不绝望、充满温情与欣喜的感受。5.吉喜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简要分析这一

人物形象。(8分)6.小说中的“泪鱼”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

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鬼谷子《阴符》遍观之。期年,曰:“此可以

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

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说燕文侯,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赵王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

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以约诸侯。于是说韩宣王,又说魏襄王,东说齐宣王,西南说楚威王,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

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石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乃西至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C.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D.苏秦闻之而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B.周人之俗/治产

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C.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D.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9.下列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辩士是指以辩才出众之士,比如春秋时期的晏子、战国时期的邹忌、淳于髡,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以卓越的辩才为国家的内政外交作出贡献。B.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相为官名始于此,后来相成为齐国

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相”。C.合纵与连横是古代的外交政策,合纵是苏秦提倡的,连横是张仪提倡的。合纵策略对秦国有利,连横策略则对六国有利。D.“昆弟”意思与“昆仲”相同,指兄和弟;也可以比喻两人关系亲密友好,还可以指同辈的人。文中指

苏秦的兄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秦在受到家人的嘲笑后,知耻后勇,闭门不出,遍览藏书,满一年后,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游说各国君主了。B.苏秦极有辩才,善于游说。他师

从鬼谷子,后来在赵肃侯的支持下,带着各种贵重物品成功游说诸侯,并最终成为六国的国相。C.苏秦先后游说秦、赵、燕等国,都未获支持,但他锲而不舍,最终成功地游说了赵肃侯。D.苏秦从兄弟、妻嫂等亲人在他穷困潦倒时和后来风光时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感慨万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5分)②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

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注释】①“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

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描绘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

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B.“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用词平淡质朴。细细咀嚼,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C.“遥隔”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D.“迷津欲有问”暗寓隐居与从

政的冲突,可大致推知作者当时与主政者存在巨大心理隔阂。13.本诗颈联、尾联是如何抒情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8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14.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运用意象叠加手法、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两句名句是:。《雨霖铃》(2)苏轼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词句是:“,,。”(3)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

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词中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15~17题。(9分)“虽然我们还年轻,但可以让国家放心!”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众多“90后”“00后”、勇挑重担,展现了激荡的青春力量,书写了无悔的青春答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支青春之师,集结出征,冲锋前线。与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中,有他们英勇无畏、救死扶伤的身影;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的社区工作者中,有他们不辞辛劳、默默付出的身影;急他人之所急、传递爱与暖的志愿者中,有他们风雨兼程、无私奉献的身影……在人民需

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薪火相传;青春,生生不息。回首百年沧桑,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面对疫情肆虐,一声声“我要上”,一封封自愿请战书按满手印,一支支青年

突击队奋勇向前,这一代年轻人再次展现出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不屈力量。实践再次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1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所畏惧闻令而动遏制不绝于耳B.无所忌讳闻

风而动遏止不绝如缕C.无所畏惧闻风而动遏制不绝如缕D.无所忌讳闻令而动遏止不绝于耳1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90后”“00后”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

是她们难得的佳肴。C.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D.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出:“二佬,二佬,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鸭子吧?”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

地上,书写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印记。B.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在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C.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留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D.一代

又一代有为青年在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印记。1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9分,每空3分)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汉乐府诗《孔崔东南飞》中“自可断

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

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19.分析下列语录分别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哪个人物形象(3分)()(1)心较比干多一窍,病似西子胜三分。(2)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3)你,海洋上的愚公,手提鱼叉的战士!你以不屈的抗争

坚守着“人,可以被摧毁,不可以被打败”的顽强信念。(4)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观,诠释的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形象。A曹雪芹关汉卿海明威雨果B香菱鲁侍萍海明威卡西莫多C林黛

玉窦娥桑地亚哥卡西莫多D晴雯鲁侍萍桑地亚哥高老头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初,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明的姐姐是县医院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动员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时,主动报名参加了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成

为一名“逆行者”。村里加大了疫情防控宣传,号召村民在春节期间不拜年、不串门、不聚会,可是小明的父亲认为没必要过分紧张,要出门找邻居打牌,为此还和李华的母亲发生了争执。小明的的母亲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有人说家里熏白醋可以杀灭病毒,赶忙到超市去抢购了10余瓶白醋,第二

天这一消息被证实为谣言。请在上述小明的家人中选择一个对象作为写作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0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A强加因果。历史悠久并不是饮食方式的决定因素。B项缩小范围,原文

是说陶寺遗址的发现指示了分餐制出现的源头,而不是厨房用具实物。D项缺少限制,忽略了限制性定语“主要”和限制性状语“基本”,原文是说东道主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2A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错

误,偷换概念,作品论述的话题是分餐制和会食制的演变历史。3C分餐制也是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错误,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并且夸大分餐制的作用。4.C(“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有误,无中生有。)5.(8分,每点2分)①勤劳能干。“什么都会”,她

总是闲不住,为过往的人们备茶备烟,能捕鱼,会刺绣、裁剪、酿酒,还会接生。②孤单悲苦,胡会喜欢她,但没娶她,至古稀之年仍孤身一人。③乐观坚韧。面对命运的不公,吉喜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村民的温情和爱意,带给

她感动,也给予她战胜苦难的力量。④热情善良。下雪天,不怕寒冷,也不顾捕泪鱼祈福的习俗,面对接生的请求,二话不说,简单填一下肚子便出门。6.(8分,每点2分)①以“泪鱼”为线索,一线串珠,使小说结构严谨。②

以“泪鱼”隐喻吉喜的孤单悲苦,有利于刻画典型人物的形象。③以“泪鱼”为中心讲述故事,又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④通过泪鱼的捕和放,有力地表现了对生命的崇拜、对苦难的消化以及对新生的希冀的主题。7C以:来,目的连词A之:的,结构助词/到,动词B乃:

于是,顺承连词/竟然,转折副词D而:因而,因果连词/却、然而,转折连词8B9C合纵政策对六国有利,连横政策对秦国有利。10C“苏秦先后游说秦、赵、燕等国,都未获支持”说法错误。从原文看,苏秦到燕国后,燕文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说明苏秦在燕国是受到燕国的支持

重新出使赵国的。11(10分,每句5分)①我年轻,即位时间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采分点:立国、浅、未尝、长治各1分,句意1分。)②同样是我这个人,(如果)富贵了,内外亲属就敬畏我,(如果)贫贱了,

(它们)就轻视我。何况一般人呢!(采分点:则、轻易、亲戚、众人各1分,句意1分)【译文】苏秦是东周雒阳人,他曾向东到齐国拜师求学,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说:“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追求那十分之

二的盈利为事业。如今您丢掉本行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嘛!”苏秦听了这些话,暗自惭愧、伤感,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说:“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从师受教,埋头读书,可又不能凭借它获得荣华富贵,即使读书

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找到一本周书《阴符》,伏案而钻研它。下了一整年的功夫,悉求真缔,找到与国君相合的门道,激动地说:“就凭这些足可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求见并游说周显王。可是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也不信任他。于是

,他向西到了秦国。就游说惠王说:“秦是个四面山关险固的国家,为群山所环抱,渭水如带横流,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这真是个险要、肥沃、丰饶的天然府库啊。凭着秦国众多的百姓,训练有素的士兵,足以用来吞并天下,建立帝业

而统治四方。”秦惠王说:“鸟儿的羽毛还没长丰满,不可能凌空飞翔;国家的政教还没有正轨,不可能兼并天下。”秦国刚刚处死商鞅,讳恨游说的人,因而不任用苏秦。于是,他向东到了赵国。赵肃侯让自己的弟弟赵成出任国相,封号叫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又去燕国游说,劝燕文侯。于是燕文侯就赞助苏秦车马钱

财到赵国。奉阳君已经死了,就趁机劝赵肃侯。赵王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使各诸侯国得以安定,我愿诚恳地倾国相从。”于是装饰车子一百辆,载上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绸缎一千匹,用来游说各

诸侯国加盟。于是苏秦游说韩宣王,又游说魏襄王,向东游说齐宣王,向西南游说楚威王,于是六国联合同心协力抗秦。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洛阳,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斜着眼不敢抬头看他,都俯

伏在地上,非常恭敬地服侍他用饭。苏秦笑着对嫂子说:“你以前为什么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对我这么恭顺呢?”他的嫂子赶紧伏俯在地上,弯曲着身子,匍匐到他面前,脸贴着地面请罪说:“因为我看到小叔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苏秦感慨地叹息说:“

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何况一般人呢!假使我当初在洛阳近郊有二顷良田,如今,我难道还佩带得上六个国家的相印吗?”当时他就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苏秦约定六国联盟之后,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于是,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

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之久。12D“作者当时与主政者存在巨大心理隔阂”理解偏颇,而应该是“作者对于隐居与从政的选择是迷茫的”。13、(8分)答案(1)①颈联运用了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悬想法(又叫对写法)的手法抒发了思乡之情。(4分)②“乡泪客中尽”,实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直

抒胸臆,情感浓烈;(2分)③“归帆天际看”运用对写法,想象(虚写)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一实一虚,尽显思乡之情。(2分)(手法分析两种即可)答案(2)①尾联用典和烘托,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4分)②“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

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2分)③“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平海夕漫漫”答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亦可。)(2分)(手法分析两种即可)14(8分,每空1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赢得仓皇北顾莫道不销魂玉簪螺髻15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无所畏惧”指没有什么怕的;“无所忌讳”指没有什么忌讳的;从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应是说“90”“00”后没有什么可怕的,故选“无所畏惧”。“闻风而动”指一听到消息就行动;

“闻令而动”指听到命令就行动;结合语境“青春之师”,应选“闻令而动”。“遏制”指控制;“遏止”指停止;结合语境“疫情扩散蔓延”,应选“遏制”。“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于耳”指声音在耳边不断

鸣响;结合语境“一声声”,应选“不绝于耳”。16.C都表示特殊称谓A表强调B运用反语修辞,表示幽默讽刺。D表示引用。17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原句有两处语病,一处暗中更换主语,“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介词结构,使后半句缺少了主语(暗中更

换主语);一处搭配不当,“镌刻下”与“青春”不搭配。A项,“书写”缺少主语,造成暗中更换主语;B项,“镌刻下”与“青春”不搭配;C项,缺少主语,“留下”与“青春”不搭配。18①“信”指使者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

式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却在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9分,每一空3分)19C20(60分)【写作指导】作文材料取材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有人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勇于担当

(姐姐);有人枉顾肺炎传染的风险,怀有侥幸心理,轻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父亲);有人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缺乏理性辨别的能力,信谣传谣(母亲)。针对以上几种表现,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体现了一定的开放度和选择性,又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和限制性。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

考,既包含了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等理性思维的考查,又包含了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参考立意】①疫情防控,人人有责,配合政府的防控部署是应尽的责任。②责任需要坚守,善良需要传递。③国难当前,需要挺身而出的英雄。④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⑤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敬

畏生命。⑥尊重科学,理性辨别,科学才是战胜疫情的法宝。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