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2)页,667.91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47c7f9e89c1af4135c65752253259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夏天人们常用蚊香来驱除蚊虫。如图所示,蚊香点燃后缓慢燃烧,若某滑冰
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运动轨迹与该蚊香燃点的轨迹类似,运动的速率保持不变,则该运动员()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变大C.向心加速度变小D.运动一圈(360)所用时间保持不变2.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
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长98米,高16米。假设某人骑一电动车,人车总质量100kg,以4m/s的速度过拱宸桥的最高点,最高点可看作半径为16m的圆形,210m/sg=,则在最高点车对桥的压力大小
为()A.1100NB.0NC.900ND.975N3.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宇航员在太空直播了“筷子夹水”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水珠悬浮在宇航员身边不掉落。假设航天器绕地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珠不掉落的原因是因为水珠不受重力B.航天器绕地球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C.回收航天器回收舱时,需要在轨道上减速,才能让回收舱从高轨道变到低轨道D.航天器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4.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
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为=ABCmmm,轨道半径的关系为=ABCrrr,则三颗卫星()A.线速度大小关系为ABCvvv=B.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BCaaa=C.向心力大小关系为ABCFFF=D.周期关系为ABCTTT=5.如图所示,把一个长为20cm、
劲度系数为360N/m的弹簧一端固定,作为圆心,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0.50kg的小球,当小球以360转/分的转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的伸长应为()A.5.0cmB.5.3cmC.5.2cmD.5.4
cm6.在我国,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种新车从研发到正式上路,要经过各种各样的测试,其中一种是在专用道上进行起步过程测试,通过车上装载的传感器记录了起步过程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图像,如图所示,已知OA为直线、
AB为曲线、BC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5s时汽车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且保持不变,该车总质量为31.010kg,所受到的阻力恒为32.01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车的最大速度为50m/sB.该车起步过程的加速度一直改变C.该车的额定功率为51.210WD.该车前25s内通过的
位移大小为400m7.如图所示为发球机将一网球水平射出后的轨迹,其中A为出射点,网球从A到B、B到C所花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球从A到B、B到C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1∶3B.网球从A到B、B到C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1∶2C.网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是其在B处的重力势能的43
倍D.网球在B时重力的功率是其在C时重力的功率的2倍8.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45g,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动能增加了mghB.物体重力做的功为mghC.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5mgh−D.物体机械能减少了5
mgh9.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物体A、B质量分别为m1=2kg、m2=1kg,通过细绳、光滑轻质滑轮连接,A离地面高度为h1=2m,B离地面高度h2=0.5m,A与B从静止开始释放,当A下落1.35m时:A
的速度为v1,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为E,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v1=2m/sB.v1=3m/sC.E=40JD.E=45J10.如图所示,一个长为L,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0v,从木板的左端滑向另一端,设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物块仍在长木板上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d,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对物块做
功为()mgsd−+B.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mgsC.木板动能的增量为mgdD.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mg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1.一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细线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固定一个直径
为d的金属小球,该同学测出小球重心到悬点的距离为L,然后拉起小球,使细线伸直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静止释放小球,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球中心恰好经过光电门,该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测
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角速度为。(2)多次拉起小球,每次拉起小球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每次都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做出悬线拉力F与21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图像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小球的质量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12.利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
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重物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有________。A.交流电源B.刻度尺C.天平(含砝码)D.秒表(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已知重物质量m=1kg,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打点间隔为0.02
s),g=9.8m/s2,纸带上所标数据单位cm,其中O点与下一点之间距离为2mm,那么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pE=_________J,动能变化量kE=____________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2vgh=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
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所示,运动员腰部系着轻绳拖着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匀加速奔跑,2s末轮胎的速度为2m/s
。已知绳与地面的夹角37=,绳对轮胎的拉力大小为70N,sin370.6=,cos370.8=。求:(1)2s末,绳子拉力的瞬时功率P;(2)2s内,绳子拉力对轮胎所做的功W。14.(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
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为L且与斜面平行的轻杆相连,下面的小球B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球与水平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且地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求:(1)两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此过程中杆对A球所做的功;15.(16分)一物体(可
视为质点)在离地面高4.0mh=的A点沿曲面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并以8m/s的速度从B点进入水平轨道BC,而后再从C点进入竖直放置的半圆形轨道CDE并沿其内侧运动,且物体恰好能经过圆轨道的最高点E。已知物体的质量1kgm=,圆轨道的直径CE与BC垂直,圆形轨道内侧光滑,半径0.8mr=,
物体经过B、C两处时无机械能损失,210m/s=g。求:(1)从A到B的过程中,阻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物体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3)物体从A运动到E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本
题共10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2
73849510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
求作答。)三、计算题:(本题共3道题共41分.把答案填在指定答题区域并按题目要求作答。)11.(1)(2)、12.(1)(2)(3)、(4)考号:姓名:班级:考场:座号:考号(班号)填涂区
13.(8分)14.(10分)15.(16分)202
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CCBACABDBDABD二、实验题11.ΔdLt2kLd2dbkL12.①.A②.AB③.0.49④.0.48⑤.C三、计算题13、8分【
详解】(1)瞬时功率-cos37PFv=-------------------2分解得112WP=---------------------------2分(2)轮胎在2s内的位移2vxt=拉力做功cos37WFx=
-----------------------2分解得112JW=---------------------2分14.10分【详解】(1)由于不计摩擦及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因此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两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2sin22m
ghLmv+=------------------3分解得2sinvghgL=+------------------2分(2)由动能定理可知2A1(sin)2mghLWmv++=------------------3分
解得A1sin2WmgL=−------------------2分15.(16分)【详解】(1)从A到B的过程中,设阻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fBmghWmv−=−①------------------2分解得8JfW=②------------------1分(2)
设物体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为vC,所受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为FN。物体经过E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E。对物体从C到E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211222ECmgrmvmv−=−③------------------2分在E点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有2Evmgmr=④------------------2分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CNvFmgmr−=⑤------------------2分联立③④⑤解得FN=60N⑥------------------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经过C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NN60NFF==⑦------------------1分(3)取地面为零重力势能面,则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40JAEmgh==⑧------------------2分物体在B点的机械能为21220J2BEEmgrm
v=+=⑨------------------2分所以物体从A运动到E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为Δ20JABEEE=−=⑩------------------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