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1.44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4435c2854b3a03a4628252fb84cc3b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下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图1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2示意某科考队员选址奠基当日在罗斯海新
站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完成下面小题。1.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2.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潍坊市高中生正在吃晚饭B.科考队员的身高和影长相等C.科考队员的身影朝东北方向D.上海和罗斯海新站日期相同3.若一架飞机从长城站出
发开往中山站,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A.一路向西北B.一路向西南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南极洲,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
以内,故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以北,排除A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60°W附近,罗斯海新站位于165°E附近,东西方向的判别须遵循劣弧原则,故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以东。综上所述,长
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2示意某科考队员选址奠基当日在罗斯海新站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太阳位的于图示F位置时是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
高的时候,地方时应为12时,由图可知罗斯海新站的经度为165°E左右(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潍坊市和上海都位于东八区,根据“东+西-”、“时区差等于区时差”的计算方法,两地比罗斯海新站晚3小时左右,应为2月7日9时左右,潍坊市的高中生不会吃晚饭,A错误;上海和罗斯海新站
的日期相同,D正确。若科考队员的身高和影长相等,则罗斯海新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由于罗斯海新站的纬度接近80°S,2月7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的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
的差值)”可以判断B错误。2月7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当日正午太阳位于罗斯海新站的正北方向,日影朝向正南方向,C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短航线是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以地心为圆心的,且剖面平分地球)的劣弧。常见
的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线等。由图可知,长城站大致位于(60°S,60°W),中山站大致位于(70°S,75°E),根据地理位置可知两地并没有处于同一经线或同一经线圈,因此没有现成的大圆可以借助用以判
别最短航线。结合所学知识,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先向x北,后向x南;两地同在南半球,先向x南,后向x北(x方向为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劣弧走向)。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位于
南半球,从长城站飞往中山站的劣弧段为向东,因此最短航线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最短航线的确定:①若两点在赤道上,则两点间最短航线应是沿着赤道朝两点间的劣弧方向运动,即向东或向西。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最短航线应是沿着经线朝两
点间的劣弧方向运动,即向北或向南。③若两地的经度差等于180,则经过这两点大圆是经线圈。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极点。两地同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两地同在南
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两地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考虑经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为劣弧,然后确定最短航线的走向和航程。④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大
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两地同在北半球,先向x北,后向x南;两地同在南半球,先向x南,后向x北(x为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劣弧走向)。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镇规模,引导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
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这意味着我国将形成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下图为2010-202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我国城镇化进程()A.2010——2015年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B.2016—2019年城镇化水平
高,增速加快C.2020年城镇人口增长数量最大D.2021年我国全面进入逆城市化5.我国加快发展中小城镇规模的意义是()A.促进产业向乡村转移,缩小发展差距B.限制大城市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品质C.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
水平D.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统筹城乡发展【答案】4.C5.D【解析】【4题详解】城镇化初期阶段的城镇化水平应低于30%,201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5%,位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A错误。图示时段中,2016—201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仍处于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不高,B错误。2020年城镇化水平增幅远
大于其他年份,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最多,C正确。202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65%左右,还未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不会全面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发展中小城镇使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而不是向乡村转移,A
错误。加快发展中小城镇并不意味着要限制大城市发展,二者并不冲突,B错误。中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仍以二、三产业为主,大力发展农业与加快发展中小城镇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加快发展中小城镇可以缩小广大中小城镇与大城
市的发展差异,统筹城乡发展,D正确,故选D。【点睛】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过度发展会带来由于人口、产业过度集中导致的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大气0℃层高度是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消融状态的重要指标。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升温速率比周边地区快,大气0℃层高度
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高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影响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分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7.图示地区夏
季大气0℃层高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是因为()A.更多外部气流进入B.地表变得更加干旱C.对流运动加强D.植被覆盖率降低8.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变化会引起()A.河流年径流量同步增减B.高山冰川储量同步增减C.山区季节冻土同步厚薄D
.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答案】6.A7.C8.D【解析】【6题详解】大气一般不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主要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故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影响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分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面
辐射,A正确。跟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图示地区的大量冰川融化,裸露的地面因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产生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再通
过对流的方式进一步将热量带到更高的大气层,从而使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C正确。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跟外部气流进入、地表变得更加干旱无关,夏季植被覆盖率提高,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雪线的高度与气温高低
直接相关,该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升降变化会引起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D正确。冰雪融水汇集到河流中的时间一般比融化时间晚一些时间,气温与河流年径流量不同步增减,A错误。高山冰川储量、季节冻土的厚薄与温度呈
负相关,B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简单来讲主要包含三大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具体分析即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受热过程首
先是大气直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受热升温;然后剩余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受热升温,然后将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长白山地
区内力作用显著,最近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形成恶劣的非生命环境,彻底破坏原有景观,火山活动结束后植被开始恢复、演替。完成下面小题。9.可做为长白山地区内力作用显著的明确证据是()A.水平岩层B.奇峰怪石C
.温泉众多D.植被茂盛10.大规模火山喷发形成恶劣的非生命环境主要是由于()A.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B.大量火山灰覆盖地表C.火山活动诱发地震D.火山活动带来暴雨11.长白山植被恢复、演替的顺序为()A.灌木-草本植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B.草本植物-灌木-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C.草本植物-灌木-针阔混交林-针叶林D.灌木-草本植物-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答案】9.C10.B11.B【解析】【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如果岩层水平说明没有内力挤压或断层,奇峰怪石可能形成于外力作用,植被茂盛主要受气候等外在因素影响,温泉形成地必要条件包括地热能,与内力作用
息息相关,C正确,排除ABD。故选C。【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震、暴雨和被削弱的太阳辐射都会影响生命环境,但不足以形成非生命环境,排除ACD。大量火山灰覆盖地表彻底改变了地面状况,且火山灰有毒有害,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被彻底破坏后的恢复过程,是由
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植被演化依次为草本植物-灌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地球表面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力在于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不平,外力作用使
地表趋于和缓,两者作用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地表形成丰富多姿的地表形态。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使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
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城多年冻土湿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下图示意育空
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近年来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趋势为()A季节性冻土层变薄,多年冻土层变厚B.季节性冻土层变薄,多年冻土层变薄C.季节性冻土层变厚,多年冻土层变薄D.季节性冻土层变厚,多年冻土层变厚
1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的变化及原因正确的是()A.降水量增速小于蒸发量增速导致径流量减小B.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冬季径流量减小C.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径流峰值延后D.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增强使径流量增大【答案】12.C13.D【解析】【12题
详解】由材料可知,全球变暖对北极影响很大,可导致夏季气温更高,季节性冻土融化更多,季节性冻土层会变厚;多年冻土层部分化会转化为多年冻土活动层,可推测多年冻土活动层变厚,多年冻土层会变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地表径流量整体
显著增加,当前北极陆地的降水量增速远大于发量增速,引起北极流城净降水量(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增加,进而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多,A错误;北极地区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秋季至冬季的河流径流量增加,B错误;随着全球升温,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的径流峰
值从夏季提前到春季,C错误;增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连通性与交换强度,从面导致地下水向河流补给的水量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覆盖率较高的流域,活动层更厚、地下水储存能力更强,从而有利于增加表径流,D正确。故选D。【点睛
】季节性冻土是指地表层在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岩),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也称活动层)。具有周期性、冻胀性、融沉性的特征。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蒙古气旋总
体上()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15.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16.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华
中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14.B15.C16.C【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5题详解】根据图示
信息可知,乌尔特地区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此时为4月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乌尔特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该地气团性质为暖干,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6题详解】我国东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近,且位于其移动路径之上,受其影响较大,C正确;华中地区、华
北地区、西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远,受其影响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随之而来。从结构上讲
,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淮河以南,流域内河网密
布,只有裕溪河与长江相通。径流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深度,用来描述流量的大小。图1为巢湖流域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土地利用强度示意图。材料二:农业生产水足迹表示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广义水资源量,分为蓝水(灌溉耗水)、绿水(降雨耗水)、灰水(
稀释污染用水)3类水足迹。图2为巢湖流域主要农作物的水足迹组成。(1)简述巢湖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与杭埠河相比,简述裕溪河的水文特征。(3)说明该地蓝水足迹比例相对较低的原因。【
答案】(1)特征: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南部最多。原因:夏秋季节,雨带从南北向移动,南部雨期长,北部雨期短;西南部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2)支流少,流量少;湖泊调节,水位季节变化小;湖泊泥沙先行沉积,含沙量小;地形平坦,流速小(3)当地降水量较大;农药化肥
施用量较大,稀释污染用水大;节水灌溉设施的普及或节水灌溉技术的提升,灌溉用水较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巢湖流域主要农作物的水足迹组成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水循环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
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巢湖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总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南部达到1470,降水量最多。原因是受锋面雨带的移动与地形的影响,
夏秋季节,随着锋面雨带从南北向移动,南部受其控制时间长,雨期长,北部受其控制时间短,雨期短;而西南部为山地迎风坡,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小问2详解】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淮河以南,流域内河网密布,只有裕溪河与长江相通,故与杭埠河相比,裕溪河支流少,流量少;裕
溪河受巢湖的调节,水位季节变化小;湖泊的湖水流进河流,故湖泊泥沙先行沉积,裕溪河含沙量小;结合所学知识,裕溪河流经区域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流速小。【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农业生产水足迹表示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广义水资源量,分为蓝水(灌溉耗水)、绿水(降雨耗水)、灰水(稀
释污染用水),读图2可知,当地蓝水足迹比例相对较低,是因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所需灌溉水源少;农业产品种类多,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较大,稀释污染用水大,故灰水占比增加;节水灌溉设施的普及或节水灌溉技术的提升,灌溉用水较少,使得蓝水占比
低。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马夸兰位于南非偏远的西北角,中部分布着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区被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于旱地区。仅植物就有3
500多种,以多肉植物著称,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该地属于冬雨区,雨量少但极其稳定,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多肉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水分。右图示意纳马夸兰区域位置。(1)说出纳马夸兰沿岸水平洋流的流向,并简述该水平洋流的形成过程。(2)分析
沿岸洋流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据材料说明该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条件。(4)1、2月份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试从气候条件解释其原因。【答案】(1)向北(西北)或向低纬。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受非洲陆地形状阻挡,(一部分)转向低纬.形成向北的洋流。(2)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了当地
干旱的气候;低纬度地区寒流流经,形成多雾的天气;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渔业资源丰富。(3)位于低纬地区,热量充足:(冬雨稳定)雾天多,为植物成长提供水分;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地域分异(及非地带性)较显若:纬度跨度较大,有一定的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4)此时
正值当地夏季,气温高、蒸发强,而降水又非常少(1、2月雾少);进入休眠状态,生长减缓,减小水分的耗费,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以维持生命。【解析】【分析】本题以纳马夸兰地区地理特征为背景材料,考查洋流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小问
1详解】该区域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的西侧,因此区域内的洋流应为本格拉寒流,该寒流自南向北流(或由高纬流向低纬)。成因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在流动过程中受非洲陆地形状阻挡,(一部分)转向低纬,形成向北的洋流。【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非洲大陆的西侧,因此区域内的沿岸洋流应为本格拉寒流。当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了当地干旱的气候;且该地西侧有大西洋暖湿气流,其遇到寒流时,在沿岸的海面上形成多雾天气。东南信风为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流走,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带来丰富的营养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偏远的西南角,纬度范围在20°S到32°S,位于低纬地区,热量充足,且纬度跨度较大,有一定的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该地区地形类型多样,生存环境多样,垂直地域分异(及非地带性)较显著,适合多种生物的生存;该地属于冬雨区,雨雨量少但极其稳定,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
因此虽然气候干旱,但是雨量稳定,且雾天多,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小问4详解】1、2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当地气温高、蒸发旺盛,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候特别干旱,因此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可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以维持生命。19.下图
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2)T时刻该区域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答
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
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解析】【分析】本题以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天气系统及其变化、天气系统对天气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
养。【小问1详解】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等压线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一个由外而内气压值减小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小问2详解】的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
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形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南下与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冷锋。【小问3详解】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
,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暖锋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气温升高;之后受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随着冷锋移动,受冷锋过境影响,出现阴雨、大风、降温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空气控制,天气
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小问4详解】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时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交替控制,致使该季节天气系统活跃。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风火山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多冻土发育。全球气候变暖使地表径流显著影响冻土活动层的土
壤孔隙与水分,导致冻土活动层的入渗速率增大。研究发现,与其他部位相比,阳坡坡顶的入渗速率最大,但土壤表层含水量最少。下图示意该流域冻结初期冻土活动层各坡向坡位的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1)归纳该流域冻结初期冻土活动层入渗速率的总体特
征。(2)该流域地表径流变化会导致入渗速率变大,请说明其过程。(3)分析阳坡坡顶土壤表层含水量最少的气候原因。【答案】(1)先急剧减小,随后保持平稳;(相同条件下,)平均值阳坡大于阴玻,坡顶大于坡中。(2)大量较高温度的地表水下渗加速
冻土消融;冻土消融后土壤孔隙增大;冻土消融水量变大,侵蚀土壤孔隙,入渗速率变大;若冻王消融后地表塌陷,则地表水汇集,加快下渗。(3)阳坡光照强,蒸发强烈;坡顶海拔高,风速大;阳坡温度高,土壤冻结少,下渗流失多。【解析】【
分析】本题以风火山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土壤的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地理基本知识的调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该流域冻结初期冻土活动层入渗速率在阳坡、阴坡都表现为先急剧减小,随后保持平稳;
相同条件下,阳坡的入渗速率平均值大于阴玻;阳坡、阴坡的坡顶入渗速率都大于坡中;阳坡坡顶的入渗速率最大。【小问2详解】据材料“全球气候变暖使地表径流显著影响冻土活动层的土壤孔隙与水分,导致冻土活动层的入渗速率增大”可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使
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大量较高温度的地表水下渗加速冻土消融;随着冻土消融,冻土层变薄甚至消失,土壤孔隙增大;加之冻土消融水量变大,侵蚀土壤孔隙,下渗水量增多,入渗速率变大;若冻王消融后造成地表塌陷,地势降低,地表水汇集,下渗速率加快。【小问3详解】阳坡
坡顶光照强,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含量少;阳坡温度较高,土壤冻结少,冻土层较薄,入渗速率大,下渗流失多;坡顶海拔高,风速大,加快蒸发,造成土壤表层含水量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