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119.000 KB
  • 2024-09-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6)页,11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1bcfc13094141210b37af72508091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会宁四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宗,尊祖庙也”,可以看

出宗法制的特点是按照血缘亲疏确定财产继承和权力分配,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符合题意;宗法制下,血缘关系是财产分配的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信仰和地域与“宗庙”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2.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

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答案】C【解析】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

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反映出分封造成了不同族属的混居,打破了以往聚族而居的氏族社会的基本状态,为各种文化的融合、形成统一国家的民族文化创造必须的历史前提,因此,周代的分封制促进了中

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点睛: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是解题的关键信息。3.“(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族姓)独

居五十三人。”这一记载主要表明周代政治具有A.神权色彩B.皇权色彩C.宗族色彩D.等级色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族”姓中“族”即“宗族”的意思,而“周

王族姓独居五十三人”则足以证明周代政治的确具有宗族色彩,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不是A和D。另外,周代政治当然不具有皇权色彩,因为周代并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故应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秦始皇确立“皇帝”称号的主要原因是A.

秦始皇崇拜三皇B.秦始皇崇拜五帝C.以便为后世沿用D.神化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皇帝制度。依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感觉以前的称号“王”不能与自己的功绩相匹配,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诏,为皇帝专称,任何人不得使用,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一词体现的是权力的至高无上,超过了三皇五帝。其主要目的是企图神化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巩固统治。因此D选项正确。A、B、C选项不符合所学史实,不是秦始皇确立“皇帝”称号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D选项。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禅让制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D.世袭制【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因此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C正确;禅让制是部落时期的选贤任能制度,

A排除;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重要制度,B排除;世袭制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D排除。故选C。6.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

处理全国政务B.任命郡守和县令C.管理全国军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公中的丞相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是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点睛】【详解】7.《剑桥中

国秦汉史》中写道:“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文中“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不包括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创立,故C项错误

,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设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郡县制,故A、B和D项排除。8.浙江省古称“浙江行省”,“浙江行省”的设置,最早出现在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演变历程。其经历了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的演变。元朝在古代最早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故“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应起始于元朝。故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

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投笔从戎戍边B.等待朝廷察举C.投作官吏幕僚D.参加科举考试【答案】D【解析】【详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隋唐以后主要是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做官,调动了知识分子读书的积极性,故D正确;B察举制主要在汉代实行;AC在战国以

后都不是主要途径。10.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

缘政治的影响深远,B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D不符合题意。11.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D.雍正帝在位时期【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在位时期设立军机处,故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雍正帝在位时期,故D正确。努尔哈赤统治时期,没有军机处,故A错误。皇太极在位期间,也没有军机处,故B错误。康熙帝亲政时期,也没有军机处,故C排除。考点: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1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梁启超的

描述,这一机构是十分机械化的,只负责跪受笔录,传达命令,因此这一机构指的就是清朝的军机处。这是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13.梭伦通过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

权利,其中成为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是A.公民大会B.四百人议事会C.公民陪审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依据梭伦改革相关所学内容可知,梭伦改革时期,公民大会成为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四百人议事会

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事务,并非最高权力机关;C选项错误,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法院,负责受理公民投诉;D选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设立的机构,与梭伦改革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4.西方人文精

神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能产生一批先哲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希腊城邦制的出现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希腊民主政治。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为思想的繁荣

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并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选项错误,城邦制与人文主义的出现并无必然联系;D选项错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出现与古罗马法律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

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A.《王位继承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

称为公民法。万民法:3世纪初,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王位继承法》在教材关于罗马法的内容中并没有涉及。B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成文法16.罗马法

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A.维护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揭露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D.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先驱【答案】D【解析】【分析】略【详解】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

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它对后来近代西方法律的借鉴作用,故选D项;维护和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影响,故排除A项;罗马法并没有揭露批判私有制的罪恶,故排除B项;罗马法没有给予奴隶公民权,故排除C项。17.“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句话反映的是近代哪个国家政体变革的特点()A.德意志B.美国C.法国D.英国【答案】D【解析】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实现了王权和议会权力的更换,故D项正确;A皇帝一

直拥有实权;B项不存在国王;C中不存在国王与议会权利更换。【点睛】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8.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B.商人的权力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故选D;ABC不是《权利法案》限制的对象,排除。故选D

。19.“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D.正式宣

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是指结束了邦

联状态,强化了中央集权,较为稳定统一的美国。因此选B考点:近代代议制点评:近代代议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征,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作用,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政体特点,法国共和制的

确立历程等。相对而言,较多地侧重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近代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民主制,但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命题区域,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复习时要注意冷点热处理。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

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20.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的理念。下列选项符合①②③应填内容顺序的是A.行政、司法、立法B.立法、司法、行政C.司法、立法、行政D.行政

、立法、司法【答案】D【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的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国会,司法权归最高法院,故排除ABC,选D。21.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

群众多权益的需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

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正确。22.美国宪法的参与制定者富兰克林说:“我们并不想设置一位国王,可是在人类心里,总是有一种自然的倾向,需要一个国王式的政府。-------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得不好,一位国王就会迅速地降临到我们头上。”这说明美国宪法的

制定者们主张A.君主立宪制B.三权分立C.政党制D.民主共和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国王、政府等判断材料涉及的是政体,据所学可知,美国的政体是共和制,故选D。君主立宪制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政党政治不是政体,所以ABC均不正确。考点:美国政体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考查的史实,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共和制,再结合材料的主要意思可选出答案。23.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A.帝制B.共和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选项B正确;帝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均不符合1875年法国的政体,排除A、C、D。24.“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此规定来源于A.《权利法案》B.

《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B选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的核心是限制国

王的权力,确立议会的主权,A选项排除;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没有皇帝,C选项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共和制,国家没有皇帝,D选项排除。25.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

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过程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法国政体确立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有

共和制、君主制以及帝国等形式,与材料中“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相符,故本题选择D。26.罗马早期的《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这一变化表明A.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B.帝

国法律体系趋于完备C.皇帝的好恶影响法律的规定D.国家政体制约法律制定【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万民法随之

出现。査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明显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故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国家政治体制的确定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且D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D;故选A。【详解】27.“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

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虎门销烟D.镇江之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依据材料“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并非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C选项错误,虎门销烟是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并非战争;D选项错误,镇江之战是鸦片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

8.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这场运动是A.维新变法运动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政治改良运动,不是农民运动,故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

务派掀起的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不是农民运动,故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爆发的一场兴起于中国南方的农民运动,故选C;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与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29.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

象最早可能出现是在A.1840年B.1895年C.1860年D.1901年【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最早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攫取的,并且重庆的开放也与此有关,故选B。AC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设工厂的特权

还未确立,排除;D项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符合“最早”的条件限定,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学生结合所学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即可作出判断,《南京条约》的记忆口诀为“五亿(议)港元”,《马关条约

》的记忆口诀为“两口分工”,《辛丑条约》的记忆口诀为“钱禁宾(兵)馆”。30.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这项规定

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保障议会中心地位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确立责任内阁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依据材料可知,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

散参议院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这项规定的目的是限制将要就任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的权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保障议会中心地位的目的还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国会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与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关;D选

项错误,确立责任内阁制是该措施的内容,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二、材料题31.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司马迁《史记·陈丞

相世家》材料二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有明(明

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结合所学概括宰相的职能。(2)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作

用。(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罢宰相”后中央政治机构是怎样运作的。(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秦朝。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相互牵制、分散相权

、加强皇权(3)朱元璋(明太祖)。运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详解】(1)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确立

了宰相制。职能:根据材料“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主要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2)制度:根据材料“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

尚书省执行”可知,这一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作用:从三省的职能来看,实现了三省相互牵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3)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明太祖)废丞相。运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丞相之后,吏、户、礼、兵、

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4)趋势:根据材料一确立丞相制度、材料二分割相权、材料三中废除丞相可知,古代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削弱直至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是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32.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力。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

朝的统治者詹姆斯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了最终胜利。“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

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___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1

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联邦议会代表各部,议员为联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联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他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

能生效。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帝国的尊号,是“联邦之首”。皇帝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普鲁士是宰相同时也是帝国宰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___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4)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答案】

(1)具体含义:“王在议会”,国王没有专制权力;上院、下院分工不同,相互制衡。(2)主要历程: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形成;19世纪中期,议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文官制度改革。(3)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

发展;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德意志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的推动。(4)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德国是二元君主立宪制,皇帝总揽国家统治大权。【解析】【详解】(1)具体含义:根据“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得出“王在议会”,国王没有专制权力:根据“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力”得出上院、下院分工不同,相互制衡。(2)主要历程:根据“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得出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形成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得出19世纪中期,议会改革;根据“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得出19世纪中后期,文官制度改革。(3)背景:根据所学,可从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资产阶级的推动等角度分析回答。(4)不同:结合所学可知,可从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德国是二元君主立宪制,皇帝总揽国家统治大权分析回答。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

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

考查角度新颖。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要注意,理由一定要能够充分说明观点。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甲午中日战争

·通商口岸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