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42.309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docx,共(8)页,42.30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f5f6ffccc3ae43688ed5ced5ac32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兰州一中2022—2023—2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1.据考古发现,在山西陶寺遗址一座贵族墓随葬的骨耜上发现契刻有一个“辰”字,专家推测墓主的职官可能为农官;同时在该遗址还发现有古天文台,当时人们已将一个太阳年分为20个节令—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个重要节点。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阶层的分化B.文字体系的形成C.国家形态的成熟D.农业经济的发展2.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卤小臣”的官员名称(“×小臣”一般是直接服侍于商王的近臣,“卤”说文解字释义为“西方的盐碱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A.商王重视盐业发展B

.官僚体系已经相当完备C.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3.西周时期,周天子祀天祭祖,内服、外服中各级各姓封君贵族均有从祭和助祭的义务。当异姓封君贵族履行从祭与助祭义务之时,其原有族群背景便被大大淡化了,无形之中融入西

周王朝的统治阶级阵营。据此可知,这一现象()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B.推动了周文化心理认同C.加强了周天子集权统治D.强化了同源共祖的观念4.秦始皇认为“秦既代周(火德),自为水德”,汉文帝时期有人上书“秦得水德,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上述现

象()A.确立了五行学说为统治思想B.旨在论证政权建立的合理性C.推动儒家学说吸收阴阳思想D.表明汉朝承袭秦朝典章制度5.田氏代齐后,齐国成为凌驾于周王室之上、与秦国分庭抗礼的王国。到汉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

、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汉高祖此举旨在()A.解除旧贵族对政权的威胁B.强化对少数民族的管理C.促进关中地区的人口流动D.实现对编户的有效控制6.东晋王羲之“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刘宋孔灵符

“水陆地二百六十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东晋谢琨“童仆千人”;南齐谢灵运“从者数百人”。上述现象,政府屡禁不止。材料主旨反映了()A.魏晋豪强地主封山占水B.江南人地矛盾已出现的C.士族崛起把持国家政权D.

政府和豪强存在矛盾7.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据此推断,辽东地区()A.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B.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C.从唐代开始普遍推

行郡县制D.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8.唐代晚期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张彦远的这些观点反映了唐代()A.文化交融影响绘画B.绘画门类丰富

多彩C.心学发展影响绘画D.绘画风格注重写实9.《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

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10.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逄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C.南北政权隶属关系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11.元朝时,在政治上虽有“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的区分,但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风。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

。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历燕赵”、“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的融合B.文人的尊儒信仰驱动北人南往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D.统治政策成为南北交流指向标12.明初,设通政司负责拆分、整理

、递交各类奏章,使奏章不经各部门审阅,直达皇帝;但在明代中后期,重臣权宦对通政司封入内廷的密疏内容进行实质性处理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反映了()A.通政司的法定地位大幅度下降B.密奏制度逐渐遭到了破坏C.

官僚机制运行受专制体制冲击D.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发展13..的中国古代小说即使虚构,也要写上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地点,甚至真实的人名。故事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空间与时间却是真实的;人物是虚构的,人物的名字却是真实的。中国小说的书名常冠以记、传、志之类的字样,如《

石头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记、传、志本身就是史书体例的称谓。由此推知,古代小说()A.与历史著作具有同等史料价值B.能够准确记述历史人物的事迹C.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运用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14.甲午

战争期间,面对清军的失败,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发出警告:“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英国随即向德法俄美等国提议联合劝告中日和平解决:俄国《公民报》也说“当日本获得全胜而缔结和平条约时,不能不使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这反映出()A.日本

取得战争胜利已成定局B.日本扩张引发列强担忧C.清政府“驭夷”外交效果显著D.列强舆论左右战争进程15.1910年,时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在一份奏折中称:“所有从前属地而未经编籍者,外人即指为彼之所觅殖民地,强为占据。”他指示地方官员遵照“彰我国徽,以占先著”的行动方针,树立旗帜,建立界牌,发放

“护照”。此举()A.蕴含西方民族民主观念B.表明清朝积极向近代国家转变C.凸显洋务运动外交成果D.反映统治阶层的主权意识觉醒16.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

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D.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理论

准备17.有史料记载,在一次战斗中,斯巴达公民死伤惨重。当此消息传回斯巴达时,有家人在该战斗中不幸牺牲的公民,其在大众面前不但不允许流泪,而且要庆幸至少还有其他的公民没有丧失生命;而如果自己的家人平安归来,则要恸哭不止,因为别人失去了

亲人。这反映出古代斯巴达()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C.城邦至上理念影响个人行D.城邦政治决策服从民众意志18.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

的画像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为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19.第一国际时期,只有一个社会主

义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有党员1万多名。第二国际建立时,世界上已有15个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政党有30多个,党员356万余名,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上述变化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范围与规模扩大B.马克思主义指导

地位初步确立C.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D.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20.“1881-1912年欧洲在亚洲和非洲征服与夺取权力的全部进程,都是基于同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说辞:富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强者权利说’,即所谓当地人没有能力对自身实行有序管

理,以及在与欧洲对手的竞争中维护本国利益。”据此可以判断()A.强权政治推动殖民扩张B.弱肉强食成国际共识C.欧洲国家协调侵略步伐D.亚非地区缺乏自治能力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

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新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

明》材料二7世纪初的唐朝,内部组织结构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近于至善,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的“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专制体制。——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

方面:一是解决红军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因难从而保证"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生产和收集粮食、筹集物资以满足前线需要。合作社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查处和清除混入合作社的阶级异己分子和腐败分子,维护贫困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保证合作社的纯洁性。——摘编自易棉阳《中央苏区

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材料二1950年7为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合作社。经过最初几年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已有社员1.5亿,供销社

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推进,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建设,1957年后,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

。——摘编自彭远国《中国供销合作社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材料三1984年,供销合作社在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以“全民”变“集体”,“官办”改“民办”为核心的改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网点。1

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并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我国的供销合作社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摘编自张希深《中国供销社发展研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

十年代中央苏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认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

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总的说来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由原始的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又由阶级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没有奴役和剥削的无阶级社会。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

一客观过程。尽管各国或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但纵向和横向发展都具有理论上的普遍规律性的意义。纵向发展制约横向发展,横向发展反作用于纵向发展,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请结合材料

与所学知识,围绕“人类历史的纵向与横向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紧扣论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