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065 M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1.06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4edc678e9c7baf9c1c3ed1a3e857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高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上)卷一“秦始皇”》中指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郡县制开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B.秦朝首创郡县制,影响深远C.郡县制不利于长治久安D.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大意为郡县制度,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不能轻易改

动,它能让古今上下皆享安宁,是大势所趋,能没有它的道理吗?王夫之的话说明了郡县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郡县制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D项正确;郡县制是地方制度,不能开中央官制先河,A项错误;郡县制在春秋战国

时期已经出现,不是秦朝首创,B项错误;根据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知,郡县制有利于长治久安,C项错误。2.“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A.

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两汉时期实行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

制度,排除;D是隋唐以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3.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反映了A.自明朝开始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明朝废丞相,加强了中央集权D.高皇帝是指雍正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明之无善

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可知,中国古代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同时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而明初废除丞相,是“明之无善治”的主要原因,因此材料体现了明朝废除丞相,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现象,B项正确;君主专制体制在秦朝时期建立,

而不是明朝,A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加强了专制主义,而不是中央集权,C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而不是雍正帝,D项错误。4.英国1679年通过的《人身保护法》,议会上院意图阻扰这项立法,下院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才得以通过。这表明当时英国A.上院有较大的权力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

.上院的权力转移到下院D.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议会上院阻扰《人身保护法》的通过,下院与其多次斗争后才通过该法律,表明上院仍有较大权力,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成为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

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英国议会中上下院权力分配趋势是上院转向下院。材料反映出上下院对《人身保护法》的争议较大,不能够推断出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主旨信息“议会上院意图阻扰这项立法

,下院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才得以通过”,结合近代英国政治发展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5.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统治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或制度的推行,较好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①元代的行省制

②明代的内阁制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④美国的联邦制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的行省制加强了元朝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符合题意,故①正确;明代的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不符合题意,故②错误;美国国会的两院是美国中央机构,不符合题意,故③错误;

美国联邦制下,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同时各州在行政上又有一定的独立性,符合题意,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6.“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指英法联军)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中国被迫签订A.《南京

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和英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和英法,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北京天津

,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故选B;甲午战争不是从广州开始的,交战双方是中国和日本,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是直接侵犯北京天津,侵略国不只是英国和法国,排除D。7.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

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进步,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能说明“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排除;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D错误。8.如图为某学生搜

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关注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中的“八国军人”可知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战争,A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发动,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故C项错误。9.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的象征存在着的是A.中国同盟会B.结束北洋军阀统治C.三民主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屡遭破坏,但《临时约法》及其精神内涵依然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标志和遗产,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法治的发展,D项正确;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已经存在,不能成为辛亥革命成果,A项错误;

结束北洋军阀统治是通过国民大革命,而不是辛亥革命,B项错误;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且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之前已经存在,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C项错误。10.1919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致电政府称:“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

安固,关系至巨……不料大会专横至此。”关于这次大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会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大会专横”,维护了所有战胜国利益C.大会上中国代表在被迫在和约上签字D.中国外交失败引发国内政治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大会”结合所

学可知,该会议是指巴黎和会,“大会专横”是指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说明中国外交失败引发国内政治运动,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不是巴黎和会后,A项错误;一战后中国也是战胜国,而“大会专横”损害了

中国的利益,B项错误;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会上签字,C项错误。11.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C.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起义的方针D.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

转移到城市的决定【答案】A【解析】【详解】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A正确;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排除B;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起义的方针,排除C;

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排除D。12.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

表明A.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中共方针政策的调整C.中国共产党放弃革命领导权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2月……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

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信息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采取具体措施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说明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中共方针政策的调整,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24年,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

;中共“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并非“领导”,说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交出革命领导权,并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非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D项错误。13.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叙述正确的A.发生于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反映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D.歼灭了日军一百个团【答案】A【解析】【详解】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下半年,处于抗战相持阶段,A正确;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排除B;百团大战时期

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排除C;百团大战中的“百团”指的是中共的部队规模,排除D。14.下列与南京相关事件的“图说”中,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B.《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1945年,日本递交投降书,标志着中国民主革

命任务完成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南

京国民政府,D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项错误;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编》,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而不是《天朝田亩制度》,B项错误;1945年,日本递交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任

务还未完成,C项错误。15.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战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一战”是指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答案】A【解析】【详解】根

据题干中“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锦州”“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可以判断,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锦州解放之后,切断了东北和华北国民党军队的联系,A正确;淮海战役、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均与锦州无关,排除B、C、D。16.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

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下列说法正确的A.《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其它思潮逐渐

消失B.恩格斯在此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恩格斯在此强调资本主义的终结D.《共产党宣言》发表推动工人运动迅速进入高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

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可知,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甄别和澄清了杂七杂八的社会主义学说,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而变得有科学性,即恩格斯在此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指导工人运动科学发展,《共产党宣言》与其他学说和思想不冲突,

因此《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其他思想没有消失,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指导工人运动科学发展,但不代表资本主义终结,并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没有强调《共产党宣言》发表推动工人运动迅速进入高潮,D项错误。17.1917年

,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A.建立了巴黎公社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结合时间191

7年可知,这里指的是二月革命,D正确;巴黎公社发生在巴黎,而且时间在1871年,排除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针对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非沙皇政府,排除B;《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排除C。18.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答案】C【解析】【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这一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这一制度体现了题干中的“人民说了算”“

人民是统治者”的观点,C正确;政协制度是政党制度,不能体现出“人民是统治者”的观点,排除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代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不能体现全体人民,排除B;依法治国方略强调了治国的原则,不能体现出“人民”色彩,排除D。19.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

三部文献的表述,准确的是A.图一所示文献颁布于1911年B.图二所示文献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C.图三所示文献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D.三幅图所示的文献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前期起到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三幅图所示的文献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故选D;《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A项错误;《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B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项错误。20.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

》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上述材料说明了A.两岸隔绝状态正在被打破B.两岸已实现政治追求一致化C.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结果D.海峡两岸“三通”实现了【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可知,祖国大陆为实现两岸通航、通邮、通商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

被打破,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87年的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使得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而不是两岸已实现政治追求一致化,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一国两制首先实践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而不是台湾,并且材料内容也不是一国两制实践的结果,C项错误;2

008年12月,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不符合材料,D项错误。2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说:“这是一个丢脸的时刻,我感到极为失望。但任何人都不能

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看法。”这一说法是针对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台湾问题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内容显示美国对联合国投票结果不满,但是这一投票结果却符合大多数联合国成员

国的看法,结合时间20世纪70年代可知,这一说法应当是针对的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正确;A发生在1954年,B发生在1955年,排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无需在联合国上投票,排除C。22.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

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冷战结束C.中美两国关系得到改善D.中国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

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经贸来往走向正常化,是材料所述1972年中美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中美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冷战结束于1

991年苏联解体,与材料时间无关,B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23.“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

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材料表明,美国的这次援助A.发生在二战时期B.终结了两极格局对峙局面C.以复兴西欧经济为最终目标D.体现了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美国的这次援助为马歇尔计划,通过恢复欧洲的经济,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体现了美国发

动冷战的目的,故选C项;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二战1945年结束,A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是1991年,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恢复欧洲的经济,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因此不是以复兴西欧经济为最终目标。C错误。24

.日本外务省1991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这表明日本A.摆脱战后被奴役地位B.体现日本扩张政策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答案】

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可知,日本试图通过参与国际秩序相关问题处理,参与亚太地区的事物,来扩大其影响力,其最终是为了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C项正确;2

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因此这时期日本不存在摆脱战后奴役地位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没有体现日本扩张政策,B项错误;

积极参与事物是材料表现,不是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D项错误。25.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由民族冲

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发展体现了“交替”时期的特点,故C正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的变化与A项所说相反,排除;B项则是贯穿于冷战过程中,不能反映格局的变化,排除;D项中的民族冲突、

地区冲突在世界格局的“交替”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而不是递进关系,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0分26.近代以来,西方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

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

、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1)材料中

“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该设计最初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实现对“控制者”的有效控制的?据材料归纳该政治设计的积极意义。(2)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了比较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哪些原则

?(3)“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此观点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如何控制:《权利法案》;意义:摆脱专制、走向长治久安、避免大起大落(社会稳定、政策连续)(2)原

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3)观点:错误说明:辛亥革命后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蓝本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4)积极作用: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解析】【详解】(1)政治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

体。如何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颁布《权利法案》来实现对“控制者”的有效控制。意义:根据材料“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可知,摆脱专制、走向长治久安、避免大起大落。(2)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体现了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和民主原则。(3)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民主制度对中国影响较大,因此这一观点错误。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以孙中

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蓝本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在政治方面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较大

的促进作用。27.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英国政府之所以顶住美国

的压力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而战后英国实力地位削弱,在国际竞争中居不利地位,通过承认新政权来保持在华既得利益与发展中英贸易是英国工党政

府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其二,香港在战后英国远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中国大陆之后,要维持其稳定繁荣,离不开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作;其三,根据英国外交惯例,“如果一个政权得到大部分居民的

认同,有效治理着一个国家,并有长远的前景,就应该予以承认”;其四,承认新中国不仅有助于把中国融入国际体制,削弱其孤立倾向并减少其对苏联外交和经济的依赖,而且有助于英国争取以印度为代表的主张承认新中国的亚洲舆论的支持。——徐友珍《走向半外交关系:195

0-1954年的中英建交谈判》材料三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

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增……——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材料四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

:“现在,门打开了。”——《环球时报》(1)材料一表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2)据材料二,概要指出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

知识,归纳20世纪70、80年代“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原因: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为维持其国际影响力;为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符合其外交惯例;

为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国际机制并摆脱对苏联的依赖;赢得亚洲舆论的支持。(3)由敌视到友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潮。(4)国家利益;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国际形势;国家实力

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可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根据材料二“其一,英国在华

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通过承认新政权来保持在华既得利益与发展中英贸易是英国工党政府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可知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根据材料二“香港在战后英国远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中国大陆之后,要维持其稳定繁荣,离不开和中

国共产党政权的合作”可知为维持其国际影响力;为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根据材料二“根据英国外交惯例……承认新中国不仅有助于把中国融入国际体制,削弱其孤立倾向并减少其对苏联外交和经济的依赖,而且有助于英国争取以印度为代表的

主张承认新中国的亚洲舆论的支持。”可总结出符合其外交惯例;为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国际机制并摆脱对苏联的依赖;赢得亚洲舆论的支持。(3)转变:根据材三“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

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可知美国对华的态度是敌视态度;根据材料四“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可知美国对华政策

开始友好。表现:根据所学可以归纳20世纪70、80年代“有朋自远方来”是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80年代迎来新的建交热潮。(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国家利益;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国际形势;国家实力等方面

分析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28.近代日本殖产兴业,迅速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外国历史大事集》材料二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一日本使员记载

: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日本政治史》材料三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

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四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

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材料五……明治时期日本对西方经济制度实行“以我为主”的移植政策,先“拿来”,再根据日本实际加以改

造,甚至有所创新,使之“本土化”。使之成为现代企业在日本赖以成长的有力保证。这些成功做法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常被引用的范例。——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二指出日本对待“西洋文明”的态度和目的。(2)据材料三,概括

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这种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做法的意义。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答案】

(1)态度:引进(学习)目的:富国强兵(2)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示范作用。(3)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4)意义:使日本快速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其它国家有借鉴意义。借鉴:防止全盘西

化,有选择性学习;依据国情、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态度:根据材料“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可知,日本对“西洋文明”的态度是引进西方文明。目的:根据材料“欲宇内建立不羁之

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可知,日本引入西方文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2)方式:根据材料“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知,殖产兴业的方式是官营。原因:根据材料“人

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知,殖产兴业采取官营的主要原因是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希望发挥官营企业示范作用。(3)变化:根据材料“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可知,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4)意义:根据材料“使之成为现代企业在日本赖以成长的有力保证”可知,使日本快速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根据材料“这些成功做法在世

界文明史上是常被引用的范例”可知,对其它国家有借鉴意义。借鉴:开放性试题,从防止全盘西化、有选择性学习、依据国情、实事求是等角度回答即可。29.拿破仑是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时期以来

,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

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材料二1814年,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

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产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全球通史》(1)拿破仑对于当“皇帝”采取了怎样的做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拿破仑战争的态度?分析作者持有这一态度的原因?【答案】(1)做法:拿破仑接受加冕称帝。原因:对外战争为拿破仑赢得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个人品质等。(2)态度:既欢迎又反对(肯定或否

定)原因:拿破仑对意大利战争,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但又是对意大利的侵略,民族压迫和奴役。【解析】【详解】(1)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接受加冕称帝。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为拿破仑赢得威望;根据材料“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

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可知,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加冕离不开其个人品质。(2)态度:根据材料“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

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产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可知,材料二的作者对拿破仑战争的态度是既欢迎又反对。原因:根据材料“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产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可知,拿破仑对意

大利战争,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和占领属于侵略,是民族压迫和奴役。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