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2月)历史.docx,共(5)页,1.043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fe55abe8d5a08b4216857899f92f2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历史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高宗时,宰相李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人重修《氏族志》,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
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由是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据此可知,当时A.士族门阀崛起促使社会阶层固化B.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C.选官制度变革影响时人价值取向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十分
激烈2.据考证,商朝之后,平民一日吃两餐(且上9时左右、下午15时左右)已成惯例。然而到了北宋,开封市民入夜后会重加一餐,并逐渐成为社会风潮,上述变化直接得益于A.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政府对市的监管减弱C.市镇经济的普及
与发展D.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3.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着农村商品经济
向健康方向发展B.说明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和社会转型D.折射出该地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迹象4.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
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中国学术思想在世界上于上古、中古“皆占第一”,今日西学东来,“亦不过报恩反哺之义,加利息以偿前负耳”。这一看法旨在A.宣扬政治改良主张B.维护儒学正统地位C.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力D.为西学传播制造舆论5.周家炉是东北民族工业的鼻祖,下表叙述了其在近代前期的发展概况。
周家炉的发展折射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时间发展概况1907年周氏兄弟出资在大连开设一间铁匠铺,生意兴隆。1910年改名为顺兴铁工厂,研究榨油机及相关设备。在抚顺购地2000亩开办煤矿。1911年出资购置机床130多台,更新全厂机械设备。1912年投资哈尔滨和营口,建
立振兴铁工厂。1913年顺兴铁厂已有木样厂、翻砂厂、车床厂、打铁厂等各分厂。并在东北最先使用电焊接和瓦斯焊接等先进技术。A.发展态势较迅速B.发展环境优越C.工业体系较完备D.市场竞争力强6.下表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国歌”的节选,其变化反映了A.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逐渐深入B.中国
近代政治局势的频繁变动C.中国近代思潮发展的与时俱进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重7.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和宁夏进行重点轰炸,各地均有重大惨案发生,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其中重庆
、成都和昆明等城市最为惨烈。这说明此时A.防御阶段抗战形势严峻B.抗战的主战场未发生明显变化C.日军面临战略反攻压力D.日军固守原来速战速决的战略28.中共中央在1954年对一份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对于科技人才,必须合理地使用他们以发挥其专长,必须使他们有可能集中精力和时间于科学研究工作;应
当解决他们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设备、经费和助手的困难和其他困难。这一批示A.为社会主义改造指明了方向B.加快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步伐C.旨在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D.助推了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9.1977年
,有一考生在高考作文《心中有话向党说》的文字片段中写了其父亲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含冤入狱。他通过这种笔触表达对以往的国家政策的不满,这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记零分后又改为满分,这引起评卷给满分
还是给零分的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是教育部那里。这说明A.解放思想成为当时紧迫的任务B.改革初期人们的评判存在差异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10.西周时期,周公等统治者
强调“以德配天”,认为天命是通过祖先之德秉承而来,只有通过“德”才能秉承天命,否定殷人生而具有天命的观点。其主要意图是A.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依据B.否定殷人崇拜祖先的做法C.批判神权思想以维护礼乐制度D.继承和完善宗法分封制度11.有学者在评述某一制度
时说:“既不考虑地理条件,也不考虑民俗文化,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四等人制12.曹操时尚书陈群创设九品中正制,“此制大体,就当时在中央任职、德名俱高者,由各
州郡分别公推大中正一人……由大中正下再产生小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据此可知,该制度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门阀势力C.重建儒家正统D.扩大选官范围13.1888年,清政
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人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这些做法A.表明新政以教育改革为主B.彻底否定了吏部选官标准C.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颠覆了清政府的
用人制度14.1951年国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A.
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15.根据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缔造国-美国将会面临一个燃尬的困境
,即美元既要满足国际货币的需要,又要保证国际货币的供给。这就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逆差,但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又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这可以用来说明A.美国的霸权地位有利于经济全球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英国扩张的工具C.以欧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具
有必然性16.朱熹在《增损吕氏乡约》中指出:“礼俗之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右礼俗相交之事,直(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这反映了南宋乡约A.首创
相互监督的基层管理方式B.经政府利用推广而带有强制性C.通过乡民自治以规范乡里礼仪D.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治理结合17.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沛公(刘邦)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
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材料反映了A.西汉建立后的社会经济状况B.秦朝丞相主要掌管图籍和文书C.萧何曾主管汉朝全国户籍工作D.户籍管理有利于掌握人口变动18.2016年吉林省农安县众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
传统人工打农药模式,采用小型飞机喷洒农药。过去人工2小时喷洒农田1公顷,现今飞机1天喷洒100公顷。众一合作社从拥有一台小型农机发展到如今拥有130台套各类农机,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这表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A.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B.提高
了劳动生产效率C.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D.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19.有研究表明,17世纪出现了全球气候变冷的“小冰期”和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革命狂潮、国家崩溃的“总危机”,而美洲作物的传播以及引起的“农业革命”则是超越危机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说明美洲农作物的传播A.改变了人
们的饮食习惯B.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C.推动农业发展的集约化D.提高了人类的抗饥荒能力20.观察西汉末期、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柱状图(单位:户)。图中数据变化表明3A.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迟滞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缩小C.汉王朝经济实现了复兴D.个体农耕经济体系形成
21.中唐诗人白居易有诗云:“皋桥夜沽酒,灯火是准家。”晚唐诗人杜荀鹤也有“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的诗句。据此推测在唐朝A.诗人都很关注夜市B.夜市出现娱乐场所C.商品交易方式多元D.坊市制度已有突破22.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魏晋时期)这种定期
市集在长江流域的江北,则称为草市……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草市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B.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C.其出现说明交易场所不
受限制D.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23.位于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可能是人类最早建立的城市,距今有8000年之久。这座城中有1000多座土砖砌的房屋,人口超过6000。其房屋规格统一,屋内有木梯、炉灶,供坐卧的平台,还有不少人
家的墙壁上有装饰壁画、灰泥浮雕和兽头。据此可推知,该城市A.不存在贫富阶级差异B.为军事目的而设立C.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D.生活环境较为稳定24.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B.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20世纪初城镇化迅速发展C.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D.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一直保持持续进步25.1844年曼彻斯特某纺织厂的规章制度规定: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
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对于材料中生产组织描述正确的是A.该组织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B.增强了工人的时间意识和纪律意识C.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D.该组织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
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唐律疏议》,再至《大清律例》,一脉相承,沿
革清晰。除律外,令、格、式、典、敕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这些法律形式虽名称不一,但在法的效力渊源上基本相同,都是由皇帝和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发布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
利益,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政治控制,侵犯皇权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重点打击对象。因而以惩恶为目的的刑法被特别强调,刑法体系既发达又严密。对维护封建统治作用不大的民事行为,统治者则不够重视,因此国家制定的法律中
涉及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较少。——摘编自王谋寅《论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的特征》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
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
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建设和西方法律体系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法律体系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4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汉武帝时期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
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制度。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使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
、元宝演变,并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摘编自王学亮《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现状及其国际化展望》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当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金本位制度进行交易,随着英国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英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1821年,英国以法
律的形式在英国确立了金本位制,各国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乐观预期,在国际结算及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加愿意使用轻便的英镑进行结算,英镑逐渐变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工业产量逐渐被美国超过,一战后
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更导致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旁落,英镑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最后在1931年,英镑贬值,英格兰银行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度,宣告了英镑的世界中心货币地位终结。美元的国际化历程基于几次难得的历史机遇。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元继续充当国
际货币。目前,尽管人民币已经逐渐在我国周边国家流通使用,但是从衡量货币国际化的标准来看,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摘编自曹璐琦戴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
演变的趋势。(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英镑国际化和美元国际化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9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加重了江南的田赋征收,同时规定征收一定数量的丝绢实物。明朝后期
,嘉兴所辖濮院镇“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吴江的盛泽镇“居民稠广,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仅丝绸牙行,约有千百余家”。江南官营织机有3500台,民间已超过万台。明后期废除了匠户和役制度,丝绸机户有机会积累原始资本,扩大生产,机户郑家就有“织帛工及丝佣各数十人”。——摘编自
李绍强、徐建青《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材料二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间,是近代工厂制的兴起时期。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菜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
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規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江南丝织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工厂生产方式的出现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7分)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现代中国外交史上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官笑的场景。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①②③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仰头开怀大笑。②2001年11月,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入世协议上签
字后与WTO总干事等人举杯庆祝,露出笑容。③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举办的国际媒体记者会被意外打断。(美联社记者突然发问)“打断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哈哈一笑)“不如你用中文提问。”现场随即爆发出的大笑声
中,美联社记者垂下头。——摘编自冯春芬《中国外交概览》、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有关中国外交的观点,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