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656 M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1.65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4c252410884d6cc39a4660c52b0a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赤峰二中2021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Fe56Cu64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1~12每题2分,13~20每题3分,共48分。)1.寻找清洁能源一直是化学家努力的方向,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热

值高,其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煤的气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D.天然气、水煤气、沼气属于一次能源【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气燃烧产生的

热量多,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故A正确;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B正确;C.煤的气化是把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

H2,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故C正确;D.沼气是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故D错误;答案选D。2.下列仪器的使用或操作(夹持装置略去)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

制取少量的()3FeOH胶体C.放出用4CCl萃取溴水后的有机层D.灼烧()3AlOH固体【答案】C【解析】【详解】A.容量瓶不能做稀释硫酸的仪器,故A错误;B.实验室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

(OH)3胶体,若按题中方法得到的是Fe(OH)3固体,故B错误;C.用CCl4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从下口放出有机层液体,故C正确;D.灼烧Al(OH)3应放在坩埚中进

行,不能放在蒸发皿中灼烧,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点睛】萃取实验后,分离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3.同位素2H、15N、18O、34S等常被用做陆地生态分析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A.16O和18O是同一种核素B.1H218O的摩尔质量为20C.34S和15N核内的中子数相差9D.2H+核外电子数为0【答案】D【解析】【详解】A.16O和18O的质子数都为8,中子数分别为8、10,不是同一种核素,A错误;B.2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因此其摩尔质量为

22g/mol,B错误;C.34S和15N核内的中子数分别为34-16=18,15-7=8,中子数相差10,C错误;D.2H+核外电子数为1-1=0,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B.12g石墨和12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C.1mol重水比1mol水多NA个质子D.用1L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该体系中含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目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标准

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故A错误;B.12g石墨和12g金刚石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含有的碳原子数均为NA,故B正确;C.1个重水分子和1个水分子均含有10个质子,1mol重水与1

mol水含有的质子数相同,故C错误;D.Fe(OH)3胶体粒子是多个Fe(OH)3的集合体,因此1L1mol·L-1FeCl3溶液制备的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NA,故D错误;答案选B。5.两种元素可以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无中子的原子与最外层有6个

电子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B.核电荷数分别为12和17的元素C.ⅣA族和ⅥA族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最高正价都为奇数的两种短周期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无中子的元素是H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短周期元素为S或O元素,二者形成

的化合物为A2B型,A错误;B.核电荷数分别为12和17的元素分别为Mg、Cl元素,二者形成离子化合物而不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C.ⅣA族和ⅥA族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分别是C、O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O2,符合条件,C正确;D.最高正价都为奇数的两种短周期元素,如Na、Cl元素,二者

形成离子化合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6.下列各组物质中,Y是X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Z是除杂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最合理的一组是XYZANaHCO3溶液Na2CO3BaCl2溶液BCO2HClNaOH溶液CFe2O3Al2O3NaOH溶液DNa2SO4溶液Na2CO3盐酸A.A

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加入BaCl2溶液,可除去Na2CO3,但反应生成NaCl,引入新杂质,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除杂,故A不符合题意;B.CO2和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NaOH溶液除杂,故B不符合题意;C.Al2O3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而Fe2O3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除杂,故C符合题意;D.加入盐酸引入新杂质,应加硫酸,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7.已知a、b、c是中学常见的含有同种元素的三种物质,具有的转化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一步完成),下列各组物

质中,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是选项对应物质ABCDaCu(OH)2SO2FeNObCuCl2SO3FeCl3NO2cCuH2SO4FeCl2HNO3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Cu(OH)2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CuCl2,CuC

l2可以和铁反应生成Cu,Cu不能一步生成Cu(OH)2,不符合题中的转化关系,故A符合题意;B.SO2与O2反应生成SO3,SO3和水反应生成H2SO4,浓H2SO4与Cu反应生成SO2,符合题中的转化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Fe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

3和铁反应生成FeCl2,FeCl2和铝反应可以得到Fe,符合题中的转化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符合题中的转化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

O2(g)垐?噲?2SO3(g)ΔH=-QkJ·mol-1(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SO2(g)和1molO2(g)具有的能量小于2molSO3(g)具有的能量B.2molSO2(g)和1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QkJ的热量C.2molSO2(g)和1m

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大于QkJ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为放热反应,2molSO2(g)和1molO2(g)具有的能量大于2molSO

3(g)具有的能量,A项错误;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2molSO2(g)和1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QkJ,B项错误;C.2molSO2(g)和1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QkJ,C

项错误;D.SO2(g)和O2(g)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kJ,则证明加入的SO2(g)大于2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应有2molSO2(g)被消耗,故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D项正确;答案选D。9.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下图所示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②>⑧>⑨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⑤>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⑨>⑧>⑦D.①与⑤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的化合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Fe。A.②为Na,⑧为S、⑨为Cl;Na+核外具有2个电子层,S2

-、Cl-核外有3个电子层,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对于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S2->Cl-,故离子半径:⑧>⑨>②,A错误;B.⑤为O,⑧为S,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共价键就

越强,含有该化学键的物质稳定性就越强,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⑤>⑧,B正确;C.⑦为Al、⑧为S、⑨为Cl,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Al,所以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⑨>⑧>⑦,C正确;D.①是H,⑤是O,二者可以形成H2O,只含有极性共价键;也可以形成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故①与⑤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0.用H2可将工业废气中的NO催化还原成N2,其能量转

化关系如下所示,则NO(g)+H2(g)=12N2(g)+H2O(g)的ΔH为A.0.5(a+b-c-d)kJ·mol-1B.0.5(c+a-d-b)kJ·mol-1C.0.5(c+d-a-b)kJ·mol-1D.0.5(b+d-a-c)kJ·mol-1【答案】A【解析】【

分析】【详解】根据题图知,NO中键能为0.5akJ·mol-1,N2中键能为ckJ·mol-1,H2中键能为0.5bkJ·mol-1,H2O的中键能为0.5dkJ·mol-1,故该反应中ΔH=0.5akJ·mol-1+0.5bkJ·mol-1--

1-11(c+0.5dkJmolkJ)2mol=0.5(a+b-c-d)kJ·mol-1,故A正确;故选:A。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1B.已知2C(s)+2O2(g)=2CO2(g)ΔH=a,2C(s)+O2(g)=2CO(g)ΔH=b,则a>b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1

,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已知P(s,白磷)=P(s,红磷)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A.2H2(g)+O2(g)=2H2O(g)ΔH=-4836kJ·mo

l-1,该热化学方程式中,水不是液态,不是稳定的燃烧产物,与燃烧热的定义不符合,故A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C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更多,故a<b,B错误;C.醋酸是弱酸,体系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是吸热的),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

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C正确;D.P(s,白磷)=P(s,红磷)ΔH<0,红磷能量更低,则红磷比白磷稳定,D错误;答案选C。12.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能量--反应过程的图象知,状态I

的能量高于状态III的能量,故该过程是放热反应,A错误;B.根据状态I、II、III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CO中的C和O形成的化学键没有断裂,故B错误;C.由图III可知,生成物是CO2,具有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状态Ⅰ→状态Ⅲ表

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13.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

e2+全部被氧化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橙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还原性:I->Fe2+>Br-,氯气先氧化I-,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F

e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I-全部被氧化,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Br-可能被氧化来分析。【详解】A.还原性:I->Fe2+>Br-,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向反应后的溶液

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I-一定全部被氧化,A正确;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B错误;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

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出现铁离子,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C正确;D.如Br-被氧化生成Br2,则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橙红色,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

意把握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切入点是元素化合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图中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

成为A.NH3、NO2、N2B.NO、CO2、N2C.NH3、NO2、CO2D.NH3、NO、CO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硫酸和碱性气体能反应,所以100mL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溢出剩余气体80mL,说明一定有N

H3存在且体积为20mL,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

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故选:D。15.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2NO3−+H2O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

+OH-=CO23−+H2O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D.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

Al3++2SO24−+2Ba2++4OH-=2BaSO4↓+AlO2−+2H2O【答案】D【解析】【详解】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2OH+2NONO+NO+H=O,故A错误;B.NH4HCO3溶于过量的N

aOH溶液生成碳酸钠、水、一水合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433232NH+HCO+2OH=NHHOCO+HO+,故B错误;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

钙氧化成硫酸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H2O+SO2=CaSO4↓+2HClO+Cl-,故C错误;D.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由于KAl(SO4)2中含有2个硫酸根,两者以1:2反【的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4

−+2Ba2++4OH-=2BaSO4↓+AlO2−+2H2O,故D正确;答案选D。16.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24−、NO3−B.b点

对应的溶液中:Fe3+、Al3+、AlO2−、Cl-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Cl-、NO3−、Fe2+、Na+【答案】C【解析】【详解】A.O~b段发生反应是N

a2CO3+HCl=NaCl+NaHCO3,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3HCO,OH-和-3HCO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3HCO,与Al3+、Fe3+发生强烈的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3HCO与

AlO2−因反应--2-32233HCO+AlO+HO=Al(OH)+CO也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b~c段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CO2↑+H2O,c点对应的溶液中有Na+、Cl-,Ca2+、-3NO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d点对应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在

酸性条件下-3NO能将Fe2+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选C。17.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与Z同主族,X与Y同周期,且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Y单质能与无色无味液体m反应置换出X单质,Z单质也能与m反应置换出W单质。W、X、Y

均能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A.X、Z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B.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一定只含有离子键C.Y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D.W与Y形成的化合物WY可刻蚀玻璃【答案】B【解析】【分析】无色无味液体m是水,Y单质能与无色无味液体m反应置换出X单质,Z

单质也能与m反应置换出W单质。Y和Z单质,一个是强还原剂钠,一个是强氧化剂氟气,且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得Z为钠,Y为氟,W是氢,X是氧。W、X、Y均能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NaH、Na2O、Na2O2、NaF。【详解】A.O2-、Na+两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都是两层电子,分别为2、8个电

子,故A正确;B.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Na2O、Na2O2一定含有离子键,Na2O2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C.非金属性F>O,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的氢化物HF比X的氢化物H2O稳定,故C正确;D.

SiO2+4HF=SiF4+2H2O,W与Y形成的化合物HF可刻蚀玻璃,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题关键: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难点元素的推断,注意规律性知识及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从氟气与水、钠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突破。18.R、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是由上述四种元素中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化合物。已知:甲分子和乙、丙的阴离子都含18个电子,丁的阴、阳离子都含10个电子。它们之

间有如图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和X组成的化合物沸点一定低于R和Z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B.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C.R与Y位于同一主族,X和Z也位于同一主族D.Y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甲分子含有18个

电子,它可能是HCl、H2S、PH3、SiH4等,丁的阴、阳离子都含10个电子,且甲与丁连续反应,联系二元酸与碱的反应,容易想到H2S与NaOH的反应,即H2S+2NaOH=Na2S+2H2O,符合题

给的转换关系和已知信息,故甲为H2S,乙为NaHS,丙为Na2S,丁为NaOH,由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知,R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详解】A.H2O和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H2S,故A错误;B.H2SO3是弱酸,H2S

O4是强酸,故B正确;C.H与Na同位于第IA族,O和S也同位于第VIA族,故C正确;D.在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中,Na原子半径最大,故D正确;故答案选A。19.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2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如果1molCH4

与一定量O2燃烧生成CO、CO2、H2O,并放出731.25kJ的热量,则一定量O2的质量为A.60gB.56gC.40gD.无法计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甲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32O2(g)=CO(g)+

2H2O(l)ΔH=-519kJ·mol-1①,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ΔH=-802kJ·mol-1②。设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的CH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根据题意得x+y=1mol,519kJ/molx+802kJ/m

oly=731.25kJ,解得x=0.25mol,y=0.75mol,则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2×0.25mol+2×0.75mol=1.875mol,质量为60g,选A。20.向含有1molHNO3和1mol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

铁粉至过量,溶液中金属阳离子a、b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a是表示Fe3+的关系曲线B.P点时,n(Fe2+)=0.60molC.n1=0.75D.向P点溶液加入铜粉,最多可溶解14.4g【答案】B【解析】【分析】1m

olHNO3和1molH2SO4中n(H+)=3mol,n(3NO−)=1mol,刚加入铁粉时,H+和3NO−过量,发生反应第一步:Fe+4H++3NO−=Fe3++NO↑+2H2O,继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

第二步:2Fe3++Fe=3Fe2+,故a表示第一步反应中生成的Fe3+与消耗铁粉的关系,b表示第二步反应生成的Fe2+与消耗铁粉的关系。第一步完全反应时,消耗n(H+)=3mol,消耗n(3NO−)=0.75mol,此时生成n(Fe3+)

=0.75mol,消耗n(Fe)=0.75mol,故n1=0.75mol。继续加入铁粉发生第二步,完全反应时消耗n(Fe3+)=0.75mol,故消耗n(Fe)=0.375mol,故n3=(0.75+0.375)mol=1.125mol。P点溶液中的Fe3+与Fe2+相

等,设P点时参加第二步反应的Fe为amol,则消耗n(Fe3+)=2amol,剩余n(Fe3+)=0.75mol-2amol,生成的n(Fe2+)=3amol,则有:0.75mol-2amol=3amol,a

=0.15,故n2=0.75mol+0.15mol=0.9mol。【详解】A.a是表示Fe3+的关系曲线,A项正确;B.根据第二步反应,P点时,n(Fe2+)=0.45mol,B项错误;C.n1=0.7

5,C项正确;D.P点剩余n(Fe3+)=0.45mol,向P点溶液加入铜粉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则最多可溶解()10.45molm64g?14.4g2Cumol−==,

D项正确;答案选B。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21.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微粒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填字母):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分子间作用力。①NaHSO4溶于水时_______;②I2受热升华时_______;(2)CaH2是一种

强还原剂,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常用作野外生氢剂,用电子式表示CaH2的形成过程_______;(3)如图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E1=134kJ·mol-1、E2=368kJ·mol-1,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

,反应速率增大,△H的变化是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①.ac②.d(2)(3)①.不变②.-122NO(g)+CO(g)=NO(g)+CO(g)Δ=234kJmo

lH−【解析】【小问1详解】①NaHSO4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溶于水生成Na+、H+、2-4SO,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故选ac,故答案为:ac;②I2受热升华时,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共价键没有断裂

,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选d,故答案为:d;【小问2详解】CaH2为离子化合物,由Ca2+和H-构成,用电子式表示CaH2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即不会影响反应热,

则ΔH不变;由图可知,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的ΔH=E1-E2=134kJ·mol-1-368kJ·mol-1=-234kJ·mol-1,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2NO(g)+CO(

g)=NO(g)+CO(g)Δ=234kJmolH−,故答案为:-122NO(g)+CO(g)=NO(g)+CO(g)Δ=234kJmolH−。22.已知A、B、C、D、E、F、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B是无色液体,G为红褐色沉淀。常温下甲、乙、丙为气态非金

属单质,丙呈黄绿色;丁、戊为常见金属单质,其中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部分产物已经略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2)F转化为G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3)写出②中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①~⑥转化中不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答案】(1)(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3)--2222Al+2OH+2HO=2AlO+3H(4)⑤⑥【解析】【分析】A为淡黄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二者反应生成C与

单质甲,且甲为气态非金属单质,联想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推测A是Na2O2,B为水,C为氢氧化钠,甲为氧气,丙是黄绿色气体,为氯气,乙与甲(氧气)反应生成水,则乙为氢气,金属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D与氢

气,则丁为Al,D是NaAlO2,乙与丙反应生成E为HCl,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为Fe,Fe与盐酸反应生成F,F为氯化亚铁,F与氢氧化钠、氧气反应得到G为红褐色沉淀,G为氢氧化铁沉淀。【小问1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2O2,Na2O2由Na+和2-2O构成

,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F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反应得到氢氧化铁,反应出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

褐色;【小问3详解】反应②是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Al+2OH+2HO=2AlO+3H,故答案为:--2222Al+2OH+2HO=2AlO+3H;【小问4详解】反

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NaO+2HO=4NaOH+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Al+2NaOH+2HO=2NaAlO+3H,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2Fe+2HCl=FeCl+H,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2

FeCl+2NaOH=Fe(OH)2NaCl+、22234Fe(OH)+O+4HO=Fe(OH),该反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223NaAlO+HCl+HO=Al(OH)NaCl+,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332Al(OH)+3HCl=AlCl+

3HO,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①∼⑥转化中,不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⑤⑥,故答案为:⑤⑥。23.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A与C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写出AE2的结构式_______;(3)C、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4)在微电子工业中,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

______。【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2)S=C=S(3)S2->Cl->O2->Al3+(4)2NH3·H2O+3H2O2=N2↑+8H2O【解析】【分析】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O元素,

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为Al元素,A与O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A的原子序数小于O,则A为C元素,B的原子序数在C和O之间,则B为N,结合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E为S元素,F为Cl元素。【小问1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F为Cl元素,在元素周期

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小问2详解】AE2为CS2,CS2的结构与CO2类似,均为直线形分子,则CS2的结构式为S=C=S,故答案为:S=C=S;【小问3详解】C、D、E、F分别为O、Al、S、Cl,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

,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O2-和Al3+有2个电子层,核电荷数:Al>O,S2-和Cl-有3个电子层,核电荷数:Cl>S,因此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S2->Cl->O2->Al3+,故答案为:S2->Cl->O2->Al3+;【小问4详解】B为N元素

,N元素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氨水,氨水与H2O2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物氮气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3H2O2=N2↑+8H2O,故答案为:2NH3·H2O+

3H2O2=N2↑+8H2O。24.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1.0mol·L-1盐酸和50mL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在大小烧杯中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3)该实验小组做了四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C终止温度t2

/°C温度差平均值(t2-t1)/°C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5.124.925.031.6225.125.125.128.5325.125.125.131.9425.125.125.131.8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C),则中和热△H=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4)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_______△H(填“>”“<”或“=”)。【答

案】(1)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2)d(3)-56.0kJ·mol-1(4)>【解析】【分析】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温度计用于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要减少反应过程的热量损失,为准确测量温度,要使反应物充分接触;计算出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然后根据△H=-()

2cmtHOn计算中和热。【小问1详解】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在大小烧杯之间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故答案为: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小问2详解】a.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反应前后

的温度,以便于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用于搅拌反应混合物,故a错误;b.若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就会导致部分热量散失,使实验结果测定不准确,故b错误;c.轻轻地振荡烧杯,可能会导致部分反应溶液洒出,影响实验结果,故c错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

璃棒轻轻地搅动,可以达到充分混合反应混合物的目的,同时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d正确;答案选d,故答案:d;【小问3详解】通过观察可知,表中第2次数据偏差较大,应该舍去,其余三次测量数据都是有效的,三次温差的平均值为

:t=()()()31.625.031.825.131.925.13−+−+−℃=6.7℃,△H=()2cmtHOn−=为()34.1810kJ/(g)50501.0g/mL6.7-0.05L1.0mol/L℃℃−+=-56.0kJ/mol,故答案为:-56.0kJ

·mol-1;【小问4详解】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因此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即1HH,故答案为:>。2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

酸)。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①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②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答案】(1)①.品红溶液②.A中品红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①.2H2S+SO2=3S↓+2H2O②.BaSO4③.BaSO3④.Ba2++SO2+Cl2+2

H2O=BaSO4↓+4H++2Cl-【解析】【分析】本实验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SO2,气体分两个方向进行,通a是检验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通b则是检验SO2的性质。【小问1详解】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加药品反应,打开a、关闭b,使SO2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

,生成的气体除了CO2还有SO2,需将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不褪为无色的情况下,说明已将CO2中的SO2完全除去,再通过装置A中试剂,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此时通入Na2SiO3溶液的是CO2,若产生白色沉淀H2SiO3,则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

2SiO3,而H2CO3和H2SiO3分别是C和Si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答案为:品红溶液;A中品红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小问2详解】打开b、关闭a,SO2与H2S溶液

反应:2H2S+SO2=3S↓+2H2O,出现浅黄色浑浊;因H2SO3酸性弱于HCl,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但再往溶液滴入氯水后,SO2被氧化:Cl2+SO2+2H2O=H2SO4+2HCl,H2SO4与BaCl2产生BaSO4沉淀;若是往溶液滴加氨水,则SO2与氨水反应生成(NH4

)2SO3,2-3SO与Ba2+结合生成BaSO3沉淀;SO2显示还原性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4Cl+SO+2HO=4H+SO+2Cl并生成沉淀2+2-44Ba+SO=BaSO,总式为Ba2++SO2+Cl2+2H2O=BaSO4↓+4H++2

Cl-,故答案为:2H2S+SO2=3S↓+2H2O;BaSO4;BaSO3;Ba2++SO2+Cl2+2H2O=BaSO4↓+4H++2Cl-。26.高铁酸盐在污水处理,水体消杀等方面用途广泛。高铁酸钾(24KFeO)是一种重要的高铁酸盐。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制备24K

FeO。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4KFeO的部分性质如下: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难溶于有机物稳定性温度为0~5℃或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放出O2(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装置乙可选用下列____

____(填标号)。(3)连接好装置乙后,需对装置气密性进行检查,写出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甲中的试剂X为锰的一种化合物,写出装置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

式____________。(5)制备过程中,装置丙需采用冰水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以1molFeCl3为原料,完全转化为K2FeO4需要消耗KOH________g。(6)装置丁的作用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三颈烧瓶②.d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1,2,3,向丁中烧杯加水至没过球形干燥管,用酒精灯微热甲中圆底烧瓶,若观察到丁中产生气泡,移

去酒精灯后,丁中球形干燥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④.24MnO−+16H++10Cl-=2Mn2++5Cl2↑+8H2O⑤.防止产物K2FeO4分解⑥.448⑦.吸收尾气,防止污染【解析】【分析】装置甲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固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氯气,由于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气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乙中除去氯化氢气体,将除去氯化氢气体的氯气通入盛有过滤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装置丙中,在碱性条件下,氯气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高铁酸钾,装置丁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

污染环境。【详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三颈烧瓶,故答案为:三颈烧瓶;(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装置甲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装置乙中盛有饱和食盐水,目的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则d正确,故答案为:d;(3)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形成密闭系统和压强差,则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乙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1,2,3,向丁中烧杯加水至没过球形干燥管形成密闭系统,用酒精灯微热甲中圆底烧瓶,使装置中气体压强增大,若观察到丁中产生气泡,移去酒精灯后,丁中球形干燥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

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1,2,3,向丁中烧杯加水至没过球形干燥管,用酒精灯微热甲中圆底烧瓶,若观察到丁中产生气泡,移去酒精灯后,丁中球形干燥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装置甲中

的反应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固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MnO−+16H++10Cl-=2Mn2++5Cl2↑+8H2O,故答案为:24MnO−+16H++10Cl-=2Mn2++5Cl2↑+8H2O;(5)由温度

为0~5℃或强碱性溶液中高铁酸钾能稳定存在可知,制备过程中装置丙需采用冰水浴的目的是防止产物高铁酸钾分解;由题意可知,生成高铁酸钾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3Cl2+16KOH=2K2FeO4+12KCl+8H2O,由方程式可知,1mol氯化铁完全转

化为高铁酸钾消耗氢氧化钾的质量为1mol×162×56g/mol=448g,故答案为:防止产物K2FeO4分解;448;(6)装置丁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

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