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浙江专用)必修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1.781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浙江专用)必修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浙江专用)必修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浙江专用)必修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浙江专用)必修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Word版含答案.doc,共(21)页,1.78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0f6c4670d3f62c6af7a0c99342a9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一、城镇化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1.城镇化过程:(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缓慢。(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

差异: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速度慢快特点郊区化、逆城市化“虚假城镇化”“滞后城镇化”3.我国的城镇化: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水平一定提高。(×)2

.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会发生变化。(×)3.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2.拉丁美洲国家“虚假城镇化”的状况突出。(√)3.城镇化水平较

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发达国家有些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是否说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倒退?提示:不是。发达国家有些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的现象称为逆城市化,虽然逆城市化阶段人

口向市外迁移,但其性质还是城市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市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城镇化的倒退。能力一城镇化进程1.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空间差异。①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明显(如下图、下表所示):②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镇化差异。差异虚假城镇化滞后城镇化表现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镇化

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分布拉丁美洲国家最为突出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2.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产

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

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特别提醒】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的区别城镇化水平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化速度表示某一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镇化速

度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2021·重庆高一检测)下图反映了世界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图中曲线表示较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据

此完成(1)、(2)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的是()A.aB.bC.cD.d(2)2007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

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可从以下思路进行:(1)判断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并且注意单位和刻度。(2)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的差异综合分析。【解析】(1)选C,(2)选B。第(1)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速

度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因此a代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在1950年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数量最多,因此b代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在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数量多于农村人口,因此c代表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d代表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第(2)题,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大于

世界人口增长,说明整个世界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增多。【易错点睛】读图不细,不能清楚四条曲线之间的关系或不能清楚曲线的变化趋势特征及代表的含义。【补偿训练】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及某国城镇化演变过

程。据此完成(1)、(2)题。(1)该国1965-1975年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城镇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A.停滞增长B.缓慢增长C.快速增长D.持续下降【解析】

(1)选D,(2)选C。第(1)题,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城镇化发展;自然灾害频发、城镇问题突出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的快速下降;国家通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导致城镇化水平下降。第(2)题,从图中城镇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知,最近15年该国城镇

化水平标准值明显上升,与世界城镇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故最近15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快速增长。能力二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光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城市交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通问题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

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从60个候选城市中筛选确定了11+5个城市和地区,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5月1

3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在深圳召开,16个城市和地区为期两年的试点行动大幕拉开。“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

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1)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区域认知: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提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2)“无废城市”是否就是没有固体废弃物存在的城市?(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提示:“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3)整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综合思维:要素的综

合)提示: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思路点拨】获取和解读信息:【解析】(1)选D,(2)选A。第(1)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

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乙表示全世界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镇化进程。第(2)题,城镇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0年后,发达国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增大,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

中心区人口逐步减少。【补偿训练】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下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也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建设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

滞留槽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2)题。(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2)城市建设植生滞留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B.加重地表土壤

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除城市内涝D.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解析】(1)选B,(2)选D。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增加城市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使得地表水汽蒸发量增加,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第(2)题,由材料“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可知,采用植生滞留槽可增加地表水下渗,改善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情况,但不会根治;减轻地表土壤干燥度,降低城市气温日较差;发挥生物滞水功能,可减轻城市内涝

,但不会根治;可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图形1世界城镇化进程图图形2中、英、美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1.图形实质:试题中世界城镇化进程图、中、英、美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等,实质都是全世界、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示意图的变式图。主要考查城镇化的阶段、水平、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等知识。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示意图思考:(1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差异及原因。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原因: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城镇化起步早,城镇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速度快,但水平低。原因: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劳

动力进入城市。(2)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提示:发展中国家处于中期阶段。特点:城镇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化现象。发达国家处于后期阶段。特点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水平1、2)下图是某城市不同年份的用地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示变化能直接体现出的城镇化表现是()A.该市的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B.该市的人口越来越多C.该市的农业用地比重减少D.该市

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合理2.该市用地面积的扩大所反映的现象的标志是()A.“热岛效应”减弱B.非农业人口的增加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D.农业用地面积增多【解析】1选A,2选C。第1题,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大,是城镇化

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第2题,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大,反映的现象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是城镇化的标志。(水平1、2)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下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读

图回答3、4题。3.该系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RS技术获取车主个人信息B.利用GIS技术获取车辆速度信息C.利用网络技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D.利用GIS技术获取车位分布信息4.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A.缓解交通拥堵B.减少水体污染C.控

制人口密度D.降低地价房租【解析】3选D,4选A。第3题,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该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车位空间分布信息。第4题,该停车系统有利于车主尽快找到停车位,从而缓解交通拥堵。【知识拓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

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

通和住房条件5.(水平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

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解析】第(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

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第(2)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

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大约从1980年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