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二)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2)页,2.19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da1bf7f4aaf11cdf22d3c63c2343a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
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B.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研究者,纳米量子点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分
散系可能具有丁达尔效应C.Nature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准合成的芳香型碳环10C和14C,两者互为同系物D.实施2CO的海底封存,需要将2CO进行液化,液化过程中2CO的共价键不会被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A.芳纶属于合成纤维,是高分子材
料,故A项正确;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量子点可能属于这一范围,故B项正确;C.10C和14C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项错误;D.2CO液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共价键不会被破坏,故D项正确;故本题选C。2.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标准
状况下,333.6LSO的氧原子数为4.5ANB.20.2molSO和20.1molO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大于A0.2NC.分别由22HO和4KMnO制备等量的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D.273K、101kPa下,28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共价单键的数目为4AN【答案】B【解析
】【详解】A.3SO在标况下为固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A错误;B.2SO与2O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完全反应生成30.2molSO,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大于A0.2N,B正确;C.22HO和4KMnO分解生成21m
olO时分别转移电子2mol和4mol,C错误;D.28g乙烯含有共价单键A4N,28g丙烯含有共价单键A143N,D错误;故选B3.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键角:3423BFCHHONHB.第一电离能:ClSPSiC
.熔点:22NaClSiOHOHFD.无机含氧酸的酸性:42423HClOHSOHCOHClO【答案】D【解析】【详解】A.3BF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31302−=、价层电子对数为3+0=3,采用2sp杂化,键角120°,其他三种物质均为3sp杂化,甲烷、氨气、
水分子的中心原子所具有的孤电子对数依次为0、1、2,由于孤电子对排斥力大,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键角大小应为432CHNHHO,故A错误;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第ⅡA、第ⅤA族最外层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反常,则第一电离能:Cl>P>S>Si,故B错
误;C.2SiO为共价晶体,其熔点高于NaCl,故C错误;D.4HClO是酸性最强的无机含氧酸,后两者为弱酸,23HCO非羟基氧1个,次氯酸非羟基氧0个,一般情况下,非羟基氧越多,酸性越强,23HCO酸性强于HClO,故D正确;答案选D。。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
是A.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B.3O分子的球棍模型:C.一元酸次磷酸()32HPO的结构简式为:D.二氯化二硫()22SCl的电子式:【答案】A【解析】【详解】A.可命名为2-乙基-1,3-丁二烯,故A项正确;B.球棍模型不显示孤电子对,故B项错误;C.次磷酸
(H3PO2)为一元酸,只有一个与O相连的H,则其结构式为:,故C项错误;D.二氯化二硫中S与S之间为单键,则其电子式为:,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A。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pH0=的溶液中:K+、Na
+、24SO−、223SO−B.水电离出来的()13H10ml/Lc+−=的溶液:K+、23CO−、Br−、4Al(OH)−C.含有2SO气体的溶液中:K+、Na+、ClO−、24SO−D.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水溶液中:2M
g+、2Fe+、24SO−、3NO−【答案】B【解析】【详解】A.pH0=为酸性条件,223SO−会发生反应2+2322SO+2H=S+SO+HO−,A错误;B.水电离出来的()13H10ml/Lc+−=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在䂸性条件下,四种离子可大量共存,B正确;
C.ClO−具有强氧化性会与2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3NO−在酸性条件下会与2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B。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金属性:ZnFeB.制备少量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C.制取无水2MgC
lD.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若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与铁氰化钾反应会有蓝色沉淀出现,否则无蓝色沉淀,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B.止水夹A关闭时,不能将硫酸亚铁溶液导入NaOH溶液中,因此该装置无
法制备少量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正确的装置图应该是,打开止水夹A,用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关闭止水夹A、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导入右侧三到烧瓶中,从而生成至氯化亚铁沉淀,B符合题意;C.在HCl气流中加热制取2MgCl防
止氯化镁水解,C不符合题意;D.分水器可分离出水,使酯化反应正向进行,可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D不符合题意;故选B。7.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与稀硝酸反应,当()3(Fe):HNO1:2nn=时,2323Fe2NO8H3Fe2NO4HO−++++=
++B.向22HO溶液中滴加少量3FeCl:322222FeHOO2H2Fe++++=++C.()()4422NHFeSO溶液与少量2Ba(OH)溶液反应:2244SOBaBaSO−++=D.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草酸
:22244222CO2MnO16H10CO2Mn8HO−−++++=++【答案】A【解析】【详解】A.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4:8时,Fe过量,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323Fe2NO8H3Fe2NO4HO−++++=++
,故A项正确;B.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3Fe+应只起到催化作用,方程式为:3Fe22222OHOO2H+=+,故B项错误;C.(NH4)2Fe(SO4)2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2244
22HSaFeOBaBSOFe(O2H)O−++−+=+++,故C项错误;D.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草酸,离子方程式为:22244225HCO2MnO6H10CO2Mn8HO−++++=++,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A。8.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
主族元素,其中X、Z同主族,X、Y、W位于不同周期,W原子的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四种元素可组成为一种无机试剂23ZXWY,1mol该物质含有62mol质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负性:YWB.简单离子半径:W>Z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非极性键
D.23ZXWY中W原子的杂化方式为3sp【答案】C【解析】【分析】X、Z同主族,X、Y、W位于不同周期,W原子的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可知W为P,X为H,四种元素可组成为一种无机试剂23ZXWY
,推测Y为O,1mol该物质含有62mol质子,推测Z为Na,据此解答。【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电负性OP,故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简单离子半径3P−大于Na+
,故B正确;C.H、O形成的化合物有2HO和222HOHO,中无非极性键,故C错误;D.23NaHPO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3232+−=4,杂化方式为3sp,故D正确;答案选C。9.芥子酸广泛存在于香料、水果和油料作物中,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11125CH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该物质可发生取代、加成、酯化、加聚、显色反应D.1mol该物质可与23molBr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11125CHO,A正确;B.分子中含有的苯环、碳碳双键均
为平面结构,且单键可旋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C.该物质含有羧基、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该物质可发
生取代、加成、酯化、加聚、显色反应,C正确;D.只有该物质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与2Br发生反应,则1mol该物质可与21molBr发生反应,D错误;故选D。10.根据实验目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的A比较FeS和MnS溶度积大小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2MnCl溶液沉淀由黑色变为浅红色(MnS)spspK(FeS)K(MnS)B探究2Fe+、3Fe+结合SCN−的能力向3FeCl溶液中依次加入
足量KSCN溶液和铁粉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加入铁粉后无明显变化结合SCN−能力:3Fe+与2Fe+相同C探究2Cu+的氧化性及还原产物向4CuSO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后静置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2Cu+可以氧化I−,白色沉淀可能为CuID探究温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一定量的223NaSO和24HSO各两份溶液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将223NaSO和24HSO混合热水组产生气泡的速率快高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AB.BC.CD.D【答案】C【解析
】【详解】A.向少量FeS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2MnCl溶液,因为2Mn+过量,也可以与悬浊液中的2S−反应生成MnS,MnS沉淀不是由FeS转化的,不能证明spspK(FeS)K(MnS),故A错误;B.现象一栏在加入铁粉后,三价铁会被还原为二价铁,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铁粉太少,
不能由此证明3Fe+与2Fe+结合SCN−的能力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C.上层紫红色为2I单质溶解在苯中,下层白色沉淀可能为CuI,则2Cu+表现为氧化性,白色沉淀可能为CuI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D.223NaSO溶液和24HSO溶液反应产生S、2SO和2HO,可利用产
生黄色沉淀时间比较反应速率,而二氧化硫可溶于水,水温会影响气体溶解度,故无法准确体现反应速率,故D错误;答案选C。11.利用轻质烷烃作为2CO的还原剂,可以在产生有效化学品的同时实现2CO的还原,是具有应用前景的2CO转化利用方式之一,某研究小组计算得2CO与2
6CH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转化为吸热反应B.2CO通过与26CH分子相互作用实现26CH的转化C.转化过程中有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形成D.体系中2HO的浓度会影响2CO和26CH的转化效率【答案
】B【解析】【详解】A.反应产物能量高于反应物,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拫据反应历程2CO通过与26CH脱氢产生的2H反应而实现26CH的转化,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有2H、24CH、CO等生成,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故C正确;D.2HO作为反应产物之一,其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及平
衡,从而影响反应速率,故D正确;答案选B。12.钠硫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应急电源、风力发电等储能领域。如图所示为我国科学家开发的一种以()34CeNO为添加剂的室温钠硫电池(图b),与传统钠硫电池(图a)相比提高了电池稳定性。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电子由N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S电极B.a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822NaS2eNaS8xx+−++=C.利用a电池给铅蓄电池充电,每消耗1molNa,铅蓄电池负极减重48gD.b电池中()34CeNO添加剂在负极区仅
起增强导电性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原电池中,Na失去电子生成Na+,Na电极为负极,S电极为正极,电池放电时,电子由N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S电极,A正确;B.由图可知,该原电池
中,Na失去电子生成Na+,Na+移向正极和S8反应生成2xNaS,则a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822NaS2eNaS8xx+−++=,B正确;C.充电时铅蓄电池的阴极反应为:PbSO4+2e-=Pb+2-4
SO,利用a电池给铅蓄电池充电,每消耗1molNa转移1mol电子,有0.5molPbSO4转化为Pb,铅蓄电池负极减重0.5mol×96g/mol=48g,C正确;D.根据题意:以()34CeNO为添加剂的室温
钠硫电池与传统钠硫电池相比提高了电池稳定性,则b电池中()34CeNO添加剂在负极区不仅起增强导电性的作用,还可能参与其他反应以提高电池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D。13.已知25℃时二元酸2HA的a1lg1.2K=−,a2lg4.7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浓度的2NaA、NaH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B.在0.1mol/L的NaHA溶液中,()()()22HAAHAccc−−C.等物质的量的NaHA、2Na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为4.7D.向2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9=,则()()2AHAcc−−【答案】C【
解析】【分析】25℃时二元酸2HA的a1lg1.2K=−,a2lg4.7K=−可知1.2a110K−=,4.7a210K−=。【详解】A.已知酸性:2HA>HA−,盐溶液中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2A>HA−−,水解促进水电离,水的电离程度:2ANaANaH>溶,A正确;B.
酸式盐的酸碱性由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决定,根据题给数据,HA−的电离常数4.7a210K−=,水解常数为1412.8wh1.2a1101010KKK−−−==电离常数,HA−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所以()()()22HAAHAccc−−,B正确;C.
等物质的量NaHA、2NaA溶于水中,若()()2HAAcc−−=,根据a2K计算得pH4.7=,但HA−的电离常数为4.7210,A−−的水解常数为149.34.71010HA10−−−−=的电离常数
,因此()()2HAA,pH4.7,Ccc−−错误;D,已知()()()4.72a21AHA0HccKc+−−−==,向2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9=,()9H10mol/Lc+−=,()()942.7A10H10Acc−−−−=,计算可得()()4.9274.3
10101AA10Hcc−−−−==,此时()()2AHAcc−−,D正确;故答案为:C。14.铁氧化物还原常用的还原剂为CO与2H。101kPa下,在CO、2H分别作为还原剂时还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FeCO−−和FeHO−−体
系平衡如图所示,在两种体系下均存在Fe、FeO和34FeO可以稳定存在的三个区域,图像纵坐标为还原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CO和2H在气相中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还原34FeO生成FeO的反应放热B.CO还原铁氧化物反应中,温度越高,CO利用率越高C.铁氧化物的还原需经历34F
eOFeOFe→→逐级还原过程D.828℃时,2H还原FeO生成2HO与Fe单质的反应p0.497K=【答案】D【解析】【详解】A.四氧化三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氧化亚铁
和四氧化三铁的分界线为气相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氧化亚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氧化亚铁与铁分
界线为气相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一氧化碳的利用率降低,故B错误;C.由图可知,400℃左右时,存在四氧化三铁直接生成铁的区域,说明在所有温度下不是逐级还原,故C错误D.828℃时,发生的反应为22FeO+HFe
+HO,由图可知,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668,由氢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水的体积分数为1—0.668=0.332,则反应的pK=0.332101kPa0.668101kPa=0.497,故D正确;故选D。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一种以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3CeCOF)制备2Ce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3CO−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2)步骤①氧化焙
烧时,空气与矿料逆流而行进行投料,目的是___________;该过程中将3CeCOF转化为2CeO并生成酸性混合气体,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步骤③萃取时存在反应()42242Ce(HA)CeHA4Hnnn+
+−++。4Ce+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称为分配比()242CeHAD[Ce()]nncc−=Ⅳ。取20mL含四价铈总浓度为0.1mol/L的酸浸液,向其中加入10mL萃取剂2(HA),充分振荡,静置,若D80=,则水层中[Ce()]
c=Ⅳ___________(忽略液体体积变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步骤⑤中加入22HO的目的是___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⑦除铁圈外的仪器是___________。(5)2CeO作为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在4Ce
+和3Ce+之间改变氧化状态,将NO氧化为2NO,并引起氧空位的形成,得到新的铈氧化物)Ce()Ce()OxzyⅢⅣ。铈氧化物发生的可能变化如图所示。当1mol2CeO氧化标准状况下2.24LNO后,生成新的铈氧化物中x、y、z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答案】(1)①.222
s2p②.平面三角形(2)①.增大气体与固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②.322224CeCOFO2HO4CeO4HF4CO++=++(3)0.0024mol/L(4)①.作还原剂,将4Ce+还原为3Ce+溶于水中,实现反
萃取②.坩埚、泥三角(5)2:8:19【解析】【分析】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CO3F在步骤①的空气中氧化焙烧,步骤②将烧渣加入稀硫酸反应、过滤,得到Ce(SO4)2·滤液,步骤③加入萃取剂2(HA)萃取分液后的有机层进
行步骤④氟洗液分液后得到含有Ce4+有机层,步骤⑤中加入22HO加入硫酸、22HO将Ce4+还原为Ce3+、分液后得到含有Ce3+水溶液,步骤⑥碱性条件下NaClO将Ce3+氧化为4Ce(OH),步骤⑦在坩埚中灼烧4C
e(OH),分解生成生CeO2。【小问1详解】基态碳原子核外6个电子,价电子排布式222s2p;2-3CO中的中心原子是C,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4+2-322=3,则2-3CO为sp2杂化,其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222s2p
;平面三角形;【小问2详解】步骤①氧化焙烧时,空气与矿料逆流而行进行投料,目是增大气体与固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该过程中将3CeCOF转化为2CeO并生成酸性混合气体的反应为322224CeCOFO2HO4CeO4HF4CO+
+=++,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固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322224CeCOFO2HO4CeO4HF4CO++=++;【小问3详解】由题可知,()4+3Ce2010L0.1mol/L=0.002moln−=,萃取后Ce4+的l()()0.002monn
+=有机层水··①,又()()2n-42nCeHAD=80Cecc=Ⅳ,即()()()2()10mL===()()()()()20mLnncnVnncnV有机层有机层有机层有机层(有机层)水层水层水层水层水层=80···②,联立①②解得n(水层)=0.00241mol,则()0.0
02()=mol/L=0.0024mol/L()410.02ncV=水层水层水层,故答案为:0.0024mol/L;的【小问4详解】步骤⑤中加入22HO的目的是作还原剂,将4Ce+还原为3Ce+溶于水中,实现反萃取;步骤⑦在坩埚中灼烧4Ce(OH),分解生成生CeO2,需要仪器有
铁圈、坩埚、泥三角,故答案为:作还原剂,将4Ce+还原为3Ce+溶于水中,实现反萃取;坩埚、泥三角;【小问5详解】当1molCeO2氧化标准状况下2.24LNO后,转移电子数为2.24L2=0.2mol22.4L/mol,根据
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有0.2mol+4价铈降到+3价,令ol0.2mx=,得1mol-0.2mol=0.8moly=,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3+0.8mol43.8mol20.2molz==,1.9molz=,生成新的铈氧化
物中xyz、、的最简整数比为0.2:0.8:1.9=2:8:19,故答案为:2:8:19。16.某实验小组设计制备-萘乙醚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已知:①β-萘乙醚、β-萘酚都白色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②β-萘乙醚的制备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向三颈烧瓶中加入5gβ-萘酚,30mL无水乙醇,1.6g研细的NaOH,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是___________。(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4)仪器D的名称___________;通过仪器E向三颈烧瓶中滴加足量的溴乙烷反应,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少溴乙烷的挥发损耗,除了缓慢滴加、降低加热温度等措施外,还可以___________(填操作措施)。(5)
反应结束后,先通过蒸馏分离出___________;再加入适量苯和水,摇动后冷却,分离出有机层,再将有机层用NaOH溶液洗涤,水洗,再经过无水2CaCl固体处理和蒸馏操作,最终冷却得粗产品。用无水2CaCl处理已完成的现象是_
__________。(6)粗产品经___________(填方法名称)提纯后,获得4.78gβ-萘乙醚,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作溶剂,使β-萘酚和NaOH充分混合反应(3)①.4222NHC
lNaNONaClN2HO+=++②.产生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氧化β-萘酚(4)①.球形冷凝管②.加快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速(5)①.乙醇②.固体颗粒不再变大(或液体变澄清)(6)①.重结晶②.80%【解
析】【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为亚硝酸钠饱和溶液与氯化铵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氧化β-萘酚;装置B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氮气,三颈烧瓶C中β-萘酚、氢氧化钠和溴乙烷共热反应制备β-萘乙醚,反应制得的有机物经蒸
馏、洗涤、干燥、蒸馏得到粗β-萘乙醚,经重结晶提纯得到β-萘乙醚。【小问1详解】实验前,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小问2详解】β-萘酚易溶于有机溶剂,则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作溶剂,使β-萘酚和NaOH充分混合反应;【小问3详解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222NHClNaNONaClN2HO+=++;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产生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氧化β-萘酚;【小问4详解】仪器D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通过仪器E向三颈烧瓶中滴加足量的溴乙烷反应,
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少溴乙烷的挥发损耗,除了缓慢滴加、降低加热温度等措施外,还可以加快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速【小问5详解】反应结束后,先通过蒸馏分离出乙醇;用无水CaCl2处理已完成的现象是固体颗粒不再变大(或液体变澄清);【小问6详解】粗产品为固体,固体提纯的方法有重结晶等,β-奈乙醚易溶于
有机溶剂,采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较为合适;根据化学方程式:、,由方程式可知,5gβ-萘酚的物质的量为:5.0g5.0mol144g/mol144=,理论上生成5.0mol144β-萘乙醚,则β-萘乙醚的质量为:5.0mol172
g/mol5.97g144,而实验制得4.78gβ-萘乙醚,则本实验产率约为:4.78g100%80%5.97g。17.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展开了广泛的氢能研究,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生产氢气。I.催化重整法产氢(1)甲醇水重整产氢的反应体系中,同时发生以下
反应:反应1:32CHOH(g)CO(g)2H(g)=+1190.6kJmolH−=+反应2:3222CHOH(g)HO(g)CO(g)3H(g)+=+1249.4kJmolH−=+则副反应3:222CO(
g)HO(g)CO(g)H(g)+=+3ΔH=___________1kJmol−(2)为研究温度对反应1:32CHOH(g)CO(g)2H(g)+的影响,若起始时容器中只有一定量的3CHOH,平衡时三种气体的物
质的量与裂解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图中曲线1表示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A点时3CHO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③C点时,设容器内的总压为kPap,则该反应用压强表示的平衡常数p
K=___________。(3)铜基催化剂()2Cu/CeO能有效催化甲醇重整产氢反应,但原料中的杂质可能会使催化剂失活。甲醇中混有少量的甲硫醇(3CHSH),重整制氢时加入ZnO可有效避免铜基催化剂失
活且平衡产率略有上升,其原理用化学用语表示为___________。II.电解法产氢磁场辅助光照电极材料促使单位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电子”和“空穴”(h+,具有强氧化性),驱动并加快电极反应。磁场辅助光电分解水制氢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4)①电极X为_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②在酸性介质中生成M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答案】(1)-41.2(2)①.CO②.33.3%③.221(kPa)4p(3)33CHSHZnOCHOH
ZnS+=+(4)①.阴②.222HO4h4HO+++=+【解析】【小问1详解】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1+2得反应3:312ΔHΔH+ΔH=−=11190.6kJmol49.4kJmol41.2kJmol−−−−
−+=;【小问2详解】①由反应方程式32CHOH(g)CO(g)2H(g)+可知,若起始时容器中只有3CHOH,则伴随反应的进行,甲醇物质的量减少、一氧化碳和氢气物质的量增大,且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2H的1
2。则曲线m的表示的物质是甲醇、曲线n表示的物质是氢气、曲线l表示的物质是CO;②根据图像,A点时,3CHOH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剩余的3CHOH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氢气,为8mol,根据32CHOH(g)CO(g)2H(g)+,说明反应的3CHOH是剩余的3CHOH
的12,为4mol,所以起始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为8+4=12mol,甲醇的的转化率为33.3%;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起始时3CHOH为12mol,C点时,3CHOH与CO的物质的量相等,设分解的3CHOH物质的量为x,则12xx−=,解得6molx=,容器中含有3CHOH为6mol,CO为2
6mol,H为12mol,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111,,442,平衡常数222p11kPakPa142(kPa)14kPa4ppKpp==;【小问3详解】甲硫醇()3CHSH会使催化剂失活,加入
ZnO可有效避免铜基催化剂失活,说明3CHSH与ZnO反应生成3CHOH和ZnS,方程式为33CHSHZnOCHOHZnS+=+;【小问4详解】①根据图示,2HO在X电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则电极X为阴极;②X是阴极生成
氢气,2HO在阳极生成氧气,M是氧气、N是氢气,在酸性介质中水生成氧气的电极反应式为222HO4h4HO+++=+。18.具有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的黄酮醋酸类化合物H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①Fries重排反应:。②2I-DMSO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氧化偶联试剂,可以选择性地将某些原子(
如C、N、O等)偶联起来转化为CC−键、CN−键、CO−键等。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2)合成路线中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____。(3)请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4)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反应DE→时使用32CHCHOH作为溶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5)化合物X是B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的X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
基。②1molX常温下可以和2molNaOH发生反应且不与3NaHCO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3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6)利用邻苯二酚合成肾上腺素的一种路线如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写出反应N→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答案】(1)①.(酚)羟基、(酮)羰基②.取代反应(2)(3)(4)降低产物NaCl的溶解度,使生成E的平衡正向移动(5)①.18②.或(6)【解析】【分析】由信息①可知,B中含有3OOCCH−,结合AB→的反
应条件,与()32CHCO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B()和3CHCOOH,与AlCl3加热条件下生成,C为;对比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DE→反应生成和NaCl;结合信息②可知,EF→发生羟醛缩合反应,F的结构简式为。【小问1详解】根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酮)羰
基;由信息①可知,B中含有3OOCCH−,结合AB→的反应条件,与()32CHCO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B()和3CHCOOH,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酚)羟基、(酮)羰基;取代反应;【小问2详解】结合信息①以及D的结构
简式,可知C为,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结合信息②可知,EF→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对比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DE→反应生成E和NaCl,NaCl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用乙醇作溶剂的原因是降低NaCl的溶解度
,使反应正向移动,故答案为:降低产物NaCl的溶解度,使生成E的平衡正向移动;【小问5详解】化合物X中除苯环外有2个酚羟基,和一个35CH−基团,也即,而35CH−有22CHCHCH−=、()332CHCHCH,CCHCH−=
−−=共三种结构,再结合苯环XXY型有6种同分异构体,共计186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3的物质为或,故答案为:18;或;【小问6详解】根据合成路线可知,在3
POCl的作用下和2ClCHCO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结构简式为,NQ→的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